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不匹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贫困,就业可达性,郊区化,空间不匹配假设
空间不匹配论文文献综述
胡伶倩[1](2018)在《洛杉矶地区贫困求职者的就业可达性——郊区化是否影响空间不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凯恩的空间不匹配假设认为居住在内城的弱势群体有较低的就业可达性。但有关这一假设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因为多年以来实证研究不断得出与其相悖的结论。本文探讨了1990年、2000年和2007~2011年洛杉矶地区贫困人口是否面临空间不匹配以及郊区化如何改变贫困人口的就业可达性。作者认为,当内城贫困人口的就业可达性比郊区贫困人口低时,则存在空间不匹配。文中就业可达性考虑以私人汽车交通为联系的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空间分布。评估结果揭示了复杂的状况:由于内城仍存在大量工作岗位,内城贫困者就业可达性比郊区贫困者更高,因此,内城贫困者并没有面临空间不匹配。但是,随着工作岗位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内城贫困人口的可达性呈现下降趋势。郊区化拉近了贫困与非贫困人口之间的可达性差距。作者研究发现,由于贫困人口未面临空间不匹配,则一些广为提倡的空间政策并不会奏效,比如郊区安置人口计划、增加内城工作岗位计划、提供更多公交服务等。作者认为,提高私人汽车拥有率可以减小空间与非空间方面的障碍,但是这一政策缺少政治可行性。规划者应该在制定空间政策时考虑协同方案,例如减少劳动力市场与住房市场的歧视,提供教育培训帮助求职者增长职业技能,以及帮助贫困人口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陆铭[2](2016)在《供给侧改革亟须加强供求的“空间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要让供给和需求相匹配,在结构调整中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改善人民的福利。我认为,当前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空间不匹配”问题,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强供求的“空间匹配”。中国当前正出现一系列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不匹配的(本文来源于《联合时报》期刊2016-01-15)
单许昌[3](2013)在《警惕高房价导致的“空间不匹配”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近日称,北漂者应回到家乡去,在家乡更容易受到尊重。面对高房价压力,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到县市里去,其实那边更受到尊重,北漂者太多,没办法成长。 宗庆后呼吁北漂回家,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逃离北上广”现象。(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报》期刊2013-03-19)
张林静[4](2012)在《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与就业空间是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皆有重要影响。若一个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匹配较好,则可减少居民通勤时间,降低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本文先对国内外有关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的大量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后,对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进行了界定;而后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宏观统计数据,分别从人口和产业两个角度对沈阳市城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近郊区,城市中心区人口近14年来几乎没有增长;产业方面,第二产业中心区及近郊区皆发展迅速,但其在城市中心区的集聚速度远低于第叁产业,城市产业“退二进叁”格局开始显现。在明晰沈阳市城市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分别利用通勤时间、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就业可达性模型及就业吸引力模型四种不同方法对沈阳市全市、各区县及各街道尺度的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情况进行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沈阳市存在着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现象,且不同地区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情况差异较大,近郊区不匹配情况远高于中心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从宏观和中微观两种视角探求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机理,宏观视角分别从沈阳市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住房市场及土地市场的变革、政府行为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和企业投资建设偏好、居住地选择偏好六方面进行探讨;微观视角主要是对沈阳市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探究,分别从沈阳市的各级开发区建设、奥足赛的成功举办、全运会的成功申请、地铁的开通、“金廊”“银带”的开发建设、各大商圈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共计六大方面进行探讨。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对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探讨,主要有城市出现“钟摆式交通”、交通负担加重、给居民带来巨大精神压力、给社会带来较重的就业负担和社会保障负担四方面;在本文的最后提出缓解其空间不匹配的对策建议,主要从产业与人口协同转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旧城改造回迁房与政策性住房合理选址、完善近郊区基础设施配套、政府对城市房价宏观调控、培育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制定各项城市建设及发展战略共计八大方面入手,优化沈阳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情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贾若祥[5](2012)在《减排:地区不同责任也应有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其低碳经济发展标准可以适当提高,部分低碳指标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轨。 ●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碳汇作用,把保护湿地、草原、森林与增加碳汇有机结合起来。 ●在承担减排责任时(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2-05-26)
陶然,曹广忠[6](2008)在《“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是解决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政策组合。(本文来源于《改革》期刊2008年10期)
黄相怀[7](2008)在《空间不匹配理论与我国城市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型中的城市经济正在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耐久性又使其存在明显的历史路径依赖。两种力量相互交织,为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和体制环境。这一问题在城市运行和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源自西方的空间不匹配理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城市管理与科技》期刊2008年04期)
刘望保,翁计传[8](2008)在《西方“空间不匹配”假说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空间不匹配"假说认为,工作岗位的郊区化和美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居住隔离是内城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率较高、收入相对较低和通勤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并将增加内城工作机会、改善内城区与郊区的交通联系等作为消除"空间不匹配"的重要手段。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相关研究仍比较薄弱,应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就业的空间障碍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08年01期)
刘威[9](2006)在《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不匹配”假设的含义是:工作岗位的郊区化和美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居住隔离是造成城内工作技能不足的居民失业率较高、收入相对较低和工作出行时间偏长的主要原因。1968年,哈佛大学的学者John F Kain开创性的贡献引发了关于“空间不匹配”现象的讨论。直至2003年Kain去世,数位学者加入到这一讨论之中,并且将持续下去。国外关于“空间不匹配”现象的研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发达国家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成熟产业将不断向国外转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一过程恰恰相反;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其它制度安排也较为完善,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并非如此;国外相关的研究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对象,而本文则以讨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为主。基于以上差别,本文对“空间不匹配”假设做出了相关的改动,即对研究对象和经济发展路径的修正,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在总结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空间不匹配”假设,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期刊2006-01-01)
刘威,栾贵勤[10](2005)在《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引发的空间问题出发,将“空间不匹配”问题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协调择业者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弱化空间问题引起的供需不对称。从供给、需求和制度安排叁个方面解释“空间不匹配”现象的出现。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以价格为手段的市场机制和以制度安排为手段的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05年07期)
空间不匹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要让供给和需求相匹配,在结构调整中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改善人民的福利。我认为,当前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空间不匹配”问题,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强供求的“空间匹配”。中国当前正出现一系列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不匹配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不匹配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伶倩.洛杉矶地区贫困求职者的就业可达性——郊区化是否影响空间不匹配[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
[2].陆铭.供给侧改革亟须加强供求的“空间匹配”[N].联合时报.2016
[3].单许昌.警惕高房价导致的“空间不匹配”现象[N].上海金融报.2013
[4].张林静.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贾若祥.减排:地区不同责任也应有别[N].中国经济导报.2012
[6].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J].改革.2008
[7].黄相怀.空间不匹配理论与我国城市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
[8].刘望保,翁计传.西方“空间不匹配”假说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的启示[J].规划师.2008
[9].刘威.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D].上海理工大学.2006
[10].刘威,栾贵勤.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J].经济问题.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