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沟流域论文-乔梅,王继军,赵晓翠,李玥,韩晓佳

纸坊沟流域论文-乔梅,王继军,赵晓翠,李玥,韩晓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纸坊沟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土保持技术,潜变量,评价指标,评估

纸坊沟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乔梅,王继军,赵晓翠,李玥,韩晓佳[1](2019)在《基于评价指标为潜变量背景下的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态技术属性、应用、实施效果以及其特征表现为潜变量的现实,以潜变量为背景,构建了两种情境下的指标体系,在纸坊沟流域对两种情境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两种情境下的评估结果与均现实相符。水土保持技术选择、应用过程以及技术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涉及到的是潜变量,为了精确揭示水土保持技术的本质、明确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应用过程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基于课题"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与评价模型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2018年5月农户调研资料,构建了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以及技术推广潜力在内的5个一级指标、技术完整性等在内的14个二级指标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解释,得到评判标准。采取一二级指标相互印证的方法对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3个阶段水土保持技术综合得分分别为:0.5399(0.5191),0.6724(0.6628),0.7866(0.7748)(括号内为基于二级指标的测算结果)。流域内水土保持技术及其应用综合效果不断提升,动因为:水土保持技术体系不断优化,水土保持技术选择与应用的要素的耦合度不断提升,并与农户理念趋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乔梅[2](2019)在《陕北退耕区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土流失有序治理以来,水土流失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水土保持技术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对水土保持技术评价,仍存在评价指标、模型以及方法的可适性低等问题。目前围绕水土保持技术评价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益评价等方面,未能完全揭示水土保持技术的本质。基于此,通过对水土保持技术产生的生态经济学相关问题分析,界定水土保持技术的内涵,分析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明确水土保持技术的产生背景及演变趋势;构建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指标、不同情境下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以具有“破坏—恢复—破坏—修复”完整演变过程的纸坊沟流域为例,对该流域水土保持技术的演变过程进行评估,同时,对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水土保持技术的概念,明确了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及纸坊沟流域的水土保持技术类型。水土保持技术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运用水土保持学原理及生态经济等相关学科理论,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同时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农业生态资源与产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水土保持生物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表现为:(1)水土保持技术的核心目的是蓄水、保土;(2)水土保持技术要依附于特定的物质载体;(3)水土保持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4)水土保持技术具有自然、经济以及社会叁大属性。(2)揭示了水土保持技术选择的背景。水土保持技术选择时受社会、生态以及经济因素制约。在生态治理需求视角下、在国家政策等宏观要素约束视角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水土保持技术的工作方针以及实施过程的侧重方向均在不断完善,与区域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条件的匹配度越来越高。各类水土保持技术在其实施过程中侧重方向均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以改变微地形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以实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生物技术以增加地面有效植被覆盖,保持水土为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3)构建了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包括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模型,其中评价模型依赖于专题四的研究成果。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29个叁级指标,每一指标划分为5个标度,并给出对应的指标解译。分叁种不同情境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评价,一二级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中技术相宜性权重最高,为0.2983,二级指标中技术与未来发展关联度权重最高为0.6578;叁级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得出回归系数,其中气候条件适宜度的回归系数最高,为1.1730。评估模型分叁种情境:情境Ⅰ即评估专家对被评估对象有宏观了解,但无数据支撑,利用一级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情境Ⅱ即评估专家对被评估对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无足够的数据支撑,利用二级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情境Ⅲ是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利用叁级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4)近70余年来,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的选择及使用经历了叁个阶段,1973—1983(阶段Ⅰ),水土流失治理以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为主,辅以工程技术+少量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恢复时期;1984—1998(阶段Ⅱ),水土流失治理以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辅以耕作技术,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恢复时期;1999—(阶段Ⅲ),水土流治理与防治以水土保持生物技术为主,以工程和耕作技术作为补充与配套技术体系,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恢复与功能提升期,并且,每一阶段均形成了与其生态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相匹配的技术体系。(5)通过对纸坊沟流域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分情境评估得出:(1)不同情境下的评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保持一致,对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2)流域第Ⅰ阶段各情境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大于Ⅱ、Ⅲ阶段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第Ⅰ阶段距离调研时间太久,被调研对象关于此阶段的记忆模糊,并且相关资料记载不完善;(3)叁种情境下的评价结果均处于上升趋势,表明流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优化,与实际调研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萍[3](2019)在《安塞纸坊沟流域刺槐人工林生物量及N、P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阐明黄土高原地区刺槐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及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情况,本文采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对安塞纸坊沟流域中16、27、33、43年(a)的刺槐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树木年轮生长宽度,结合当地的刺槐异速生长方程对其每年的生物量进行计算,以期了解刺槐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及生物量积累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对树木年轮进行切片磨碎处理,分析每年N、P元素及N:P值的变化情况,以及N、P元素和N:P值与径向生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生长过程中,刺槐的平均胸径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平均树高在33a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刺槐人工林的密度随林龄的上升呈降低趋势。土壤N、P含量均以33a的刺槐林最高,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N、P元素含量呈现降低趋势。N含量的大幅下降主要发生在0-50cm土层中,各林龄之间无显着差异,P含量在各个深度土层中下降速度基本相同,其中,33a、43a的刺槐土壤P含量一直显着高于16a的刺槐土壤。(2)不同林龄刺槐各器官的生物量生长量均表现为根>干>枝>皮>叶,在达到胸径高度后的1-2年中,刺槐的地下生物量生长量高于地上生物量生长量,在之后的生长期内则一直表现为地上生物量生长量较高,各林龄阶段的刺槐均呈现生物量生长量先升高后稳定的状态。各器官的累积生物量在各个林龄阶段也表现为根>干>枝>皮>叶。在2010-2013年,27a、33a、43a的刺槐生物量生长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现象。(3)胸径调查法所计算得到的16、27、33和43a刺槐林的样地生物量分别为:51.18、94.89、122.52和129.18 t hm~(-2);通过树木年轮法测得轮宽所计算得到的样地生物量分别为:49.53、124.80、141.76和161.85 t hm~(-2)。两种方法计算的样地累积生物量间没有显着性差异。(4)不同林龄刺槐的N含量均表现为靠近树皮的年轮元素含量高,除43a的刺槐以外,16a、27a、33a的刺槐的P含量与N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N:P值在16a、27a、33a的刺槐林中均表现为在树木生长前期保持相对稳定,在靠近树皮的年轮中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林龄刺槐的N含量与径向生长均呈现负相关关系,除43a的刺槐以外,其余叁个林龄的刺槐P含量与径向生长也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其中,在林龄为16a、33a的刺槐林中,年轮宽度与N、P浓度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泽远,王磊,王涛,宁立波[4](2019)在《基于沟道形态学变迁理论的泥石流形成影响研究——以纸坊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形态是泥石流物源启动和运动的力学基础,流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对泥石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ArcGIS的水文分析法,采用2009年和2015年分辨率30×30m的纸坊沟ASTER GDEM数据,结合野外勘察,从沟道形态变化的方向研究沟道形态变迁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从2009年至2015年,纸坊沟流域泥石流流域面积减小0.1km~2,高差减小26 m,而平均坡度增大1.43°,平均纵坡比从38.2‰增大至39.2‰.结果表明,泥石流的爆发和远程运移受到流域形态、沟道形态和坡面形态的共同作用和影响.目前,纸坊沟处于较为稳定的发育时期,大型泥石流的暴发概率较低.(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马建业,张扬,刘哲[5](2019)在《高速公路建设对纸坊沟流域地下水补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建设及桥梁建设能够破坏地下含水层,进而影响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黄土丘陵区公路建设对流域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退水分析法对纸坊沟流域高速公路建设前后(2002~2014年)地下水补给量分别进行估算,定量探究黄土区高速公路扰动作用对小流域地下水补给特征及各项水文因子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2002~2014年降水量、径流量、基流量、补给量和补给比例均值分别为491.78mm、3.18m~3·s~(-1)、0.28m~3·s~(-1)、1.96mm和0.42%。高速公路建设后的径流量、基流量、补给量和补给比例相对于建设前减小5.64、1.87、4.07和4.06倍,但降水量和各降雨类型的降雨量未发生较大突变,高速公路建设扰动成为影响流域地下水补给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会对径流和基流产生影响。但地下水补给系统会在公路建设完成及运行阶段逐渐自我修复,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但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地下水补给量远小于破坏前的标准。(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马建业,孙宝洋,马波,刘晨光,柏兰峰[6](2018)在《纸坊沟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水量交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6月—2017年5月降水、地下水和沟头、上游、中游、下游的地表径流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研究黄土高原丘陵区小流域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时空特征,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氢氧同位素变异系数较高,具有明显的雨量效应、温度效应与季节效应。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对温度的响应较好。6—11月降水补给地表径流过程中,因蒸发损失约为37%,补给地下水过程的损失为54%。流域不同部位的降水和地表径流对地下水的补给相似,地下水排泄比例从沟头到下游逐渐减小。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6月—翌年5月,降水和地表径流对地下水的补给排序分别为:夏季>秋季>冬季和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无明显的补给现象。地下水对径流的排泄比例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降水和径流对地下水的年补给为26.89%和73.11%。地下水中约有88%的水源于夏半年(6—9月)降水的补给,12%的水源于冬半年(10月—翌年5月)。(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马亚亚,王杰,张超,刘国彬,庞国伟[7](2018)在《基于CSLE模型的陕北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陕北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进行评价,为该流域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ArcGIS技术,利用2005—2016年纸坊沟流域水文站月降雨量数据、DEM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率定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的相关参数,计算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对土地利用变化与坡度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内不同坡度带上的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15°~25°左右的坡耕地是土壤侵蚀的敏感部位。(2)纸坊沟流域内土地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不断增加。该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的面积与强度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具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耕地的土壤侵蚀强度较强,林地和草地侵蚀强度相对较弱,说明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能够显着减弱土壤侵蚀。[结论]研究区内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坡度制约,该区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是15°~25°左右的坡耕地。(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成思敏,王继军,李茂森,李玥,乔梅[8](2018)在《退耕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的演化过程分析——以纸坊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区域生态坏境,而增加的林草资源并未得到相关产业的有效利用,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相悖态势存在,阻碍了该区农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从农户生计策略变迁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变化,可揭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及其作用路径,进而有效促进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良性耦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退耕区域农户生计策略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取退耕区典型代表流域——纸坊沟流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1)农户是农业产业—资源耦合系统的动力源,农户生计策略与系统耦合机制互制互动,农户生计策略受制于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和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系统耦合机制又服务于生计策略,二者的主要驱动要素是生计资本、国家政策和农户经营理念。(2)农户生计策略包括自然型生计策略、扩张型生计策略、多样化生计策略、集约化生计策略和迁移型生计策略,纸坊沟流域先后经历了前4种生计策略。其中,自然型生计策略与系统耦合机制协同一致,其他3种生计策略与系统耦合机制总体上相协调,但局部驱动要素间出现冲突。(3)目前纸坊沟流域仍是集约化生计策略,其主要问题是大量林草资源未得到利用,资源禀赋与国家政策未达到有效耦合。因此,需考虑农户的生计策略,建立良性耦合机制,尽量将生态效益与农户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业产业—资源优化耦合。(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马芊红,张光辉,耿韧,王兵[9](2018)在《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认识和评价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质量,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为例,选取了26个采样点,分属林地、灌木地、草地、农地、果园、苗圃和撂荒地7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6项土壤理化指标中选取关键指标,计算了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容重、黏粒含量、微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ICMWD)、有机质和pH值是表征纸坊沟流域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除容重外,其余4个关键指标的隶属度在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间均存在显着差异;(2)与地形因子相比,土地利用方式对纸坊沟流域土壤质量的影响更大;(3)整体上纸坊沟流域土壤质量处于较高水平(0.71±0.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土壤质量指数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灌木地>苗圃>草地>果园>农地>撂荒地。研究结果可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布局和土壤质量的定向培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祁文燕[10](2018)在《纸坊沟流域坡面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运移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是影响植被生存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和运移特征,有助于揭示植被、坡度等环境因素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机制,可为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恢复植被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支持,对于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坡度、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7个径流场0~160cm深度土壤水分进行观测,结合降雨、蒸散发等实测资料,从坡面尺度分析了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开展了基于HYDRUS-3D的土壤水分运移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分析了径流场种植作物玉米、马铃薯不同生长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典范分析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排序等方法研究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通过计算坡面不同深度的土壤蓄水量,分析了土壤蓄水量的时空变异性。同时,基于HYDRUS-3D进行了土壤水分运移数值模拟,得出0~160cm深度各土层土壤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层RMSE值均较小,AVRE值基本接近于1,模拟效果良好。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植被生长前期,长势缓慢,需水量较小;随植株生长发育,对土壤水分的需求逐渐增大。拔节一抽穗—灌浆阶段,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土壤水分最敏感的阶段;结薯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在植被不同生长阶段,同一土层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受不同生长时期作物根系吸水量及吸收水分深度等影响,0~60cm深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最为显着。2.土壤水分沿深度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各径流场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沿坡向低坡度(5°、10°、15°)土壤水分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高坡度(25°)呈先增大后减少趋势。3.坡度及植被覆盖类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均有较明显影响,其影响主要发生在土壤浅层。相对而言,植被覆盖类型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深度较坡度大,土壤水分坡底聚集效应在0~160cm剖面不明显。4.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土壤水分变化环境因子CCA排序分析结果得出:对土壤水分影响作用的相对大小顺序为:坡度(29)植被覆盖类型(29)坡位。5.各土层不同时期土壤蓄水量变异系数介于0.11~0.20,土壤蓄水量处于中等变异。40~100 cm、100~160 cm深度土壤蓄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0~40cm深度土壤蓄水量,40~100 cm、100~160 cm深度土壤蓄水量无显着性差异。原因在于0~40cm深度土壤蓄水量受降水、蒸发和下渗等影响剧烈,使得该土层蓄水量远小于深层土壤蓄水量。不同时段、坡面不同深度范围土壤蓄水量均表现出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大于75%,表明变量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决定。土壤蓄水量自相关距离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6.基于HYDRUS-3D的0~160cm深度土层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误差计算结果分析,各层土壤含水率RMSE值均较小,AVRE值基本接近于1,模拟效果总体良好。由土壤含水率PRMSE值判断,0~40cm深度土层土壤含水率PRMSE值大于20%,40~160cm深度PRMSE值小于20%,表明深层土壤水分模拟效果优于浅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纸坊沟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水土流失有序治理以来,水土流失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水土保持技术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对水土保持技术评价,仍存在评价指标、模型以及方法的可适性低等问题。目前围绕水土保持技术评价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益评价等方面,未能完全揭示水土保持技术的本质。基于此,通过对水土保持技术产生的生态经济学相关问题分析,界定水土保持技术的内涵,分析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明确水土保持技术的产生背景及演变趋势;构建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指标、不同情境下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以具有“破坏—恢复—破坏—修复”完整演变过程的纸坊沟流域为例,对该流域水土保持技术的演变过程进行评估,同时,对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水土保持技术的概念,明确了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及纸坊沟流域的水土保持技术类型。水土保持技术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运用水土保持学原理及生态经济等相关学科理论,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同时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农业生态资源与产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水土保持生物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的特征表现为:(1)水土保持技术的核心目的是蓄水、保土;(2)水土保持技术要依附于特定的物质载体;(3)水土保持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4)水土保持技术具有自然、经济以及社会叁大属性。(2)揭示了水土保持技术选择的背景。水土保持技术选择时受社会、生态以及经济因素制约。在生态治理需求视角下、在国家政策等宏观要素约束视角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水土保持技术的工作方针以及实施过程的侧重方向均在不断完善,与区域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条件的匹配度越来越高。各类水土保持技术在其实施过程中侧重方向均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以改变微地形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以实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生物技术以增加地面有效植被覆盖,保持水土为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3)构建了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包括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模型,其中评价模型依赖于专题四的研究成果。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29个叁级指标,每一指标划分为5个标度,并给出对应的指标解译。分叁种不同情境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评价,一二级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中技术相宜性权重最高,为0.2983,二级指标中技术与未来发展关联度权重最高为0.6578;叁级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得出回归系数,其中气候条件适宜度的回归系数最高,为1.1730。评估模型分叁种情境:情境Ⅰ即评估专家对被评估对象有宏观了解,但无数据支撑,利用一级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情境Ⅱ即评估专家对被评估对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无足够的数据支撑,利用二级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情境Ⅲ是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利用叁级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4)近70余年来,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的选择及使用经历了叁个阶段,1973—1983(阶段Ⅰ),水土流失治理以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为主,辅以工程技术+少量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恢复时期;1984—1998(阶段Ⅱ),水土流失治理以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辅以耕作技术,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恢复时期;1999—(阶段Ⅲ),水土流治理与防治以水土保持生物技术为主,以工程和耕作技术作为补充与配套技术体系,生态系统处于稳定恢复与功能提升期,并且,每一阶段均形成了与其生态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相匹配的技术体系。(5)通过对纸坊沟流域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分情境评估得出:(1)不同情境下的评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保持一致,对构建的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2)流域第Ⅰ阶段各情境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大于Ⅱ、Ⅲ阶段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第Ⅰ阶段距离调研时间太久,被调研对象关于此阶段的记忆模糊,并且相关资料记载不完善;(3)叁种情境下的评价结果均处于上升趋势,表明流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优化,与实际调研结果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纸坊沟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乔梅,王继军,赵晓翠,李玥,韩晓佳.基于评价指标为潜变量背景下的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评估[J].生态学报.2019

[2].乔梅.陕北退耕区水土保持技术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张萍.安塞纸坊沟流域刺槐人工林生物量及N、P年际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王泽远,王磊,王涛,宁立波.基于沟道形态学变迁理论的泥石流形成影响研究——以纸坊沟流域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马建业,张扬,刘哲.高速公路建设对纸坊沟流域地下水补给的影响[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6].马建业,孙宝洋,马波,刘晨光,柏兰峰.纸坊沟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水量交换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

[7].马亚亚,王杰,张超,刘国彬,庞国伟.基于CSLE模型的陕北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8

[8].成思敏,王继军,李茂森,李玥,乔梅.退耕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的演化过程分析——以纸坊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8

[9].马芊红,张光辉,耿韧,王兵.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

[10].祁文燕.纸坊沟流域坡面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运移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8

标签:;  ;  ;  ;  

纸坊沟流域论文-乔梅,王继军,赵晓翠,李玥,韩晓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