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陈大年,王焕然,胡金伟

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陈大年,王焕然,胡金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临界冲击速度,拉伸,理论,本构关系

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大年,王焕然,胡金伟[1](2010)在《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指出率相关的Karman-Taylor塑性波传播理论、完全热耦合的高应变率本构关系以及绝热升温方程确定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对于高导无氧铜,采用典型的两类高应变率本构关系计算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与Johnson-Cook关系对应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明显小于与Zerilli-Armstrong关系对应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该文也强调指出,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仅对应于塑性波速趋于0,而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不仅与应力波效应有关,而且与杆的动态颈缩、损伤演化致断裂有关。(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0年08期)

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胡金伟,王焕然[2](2009)在《高速冲击拉伸断裂试验与高导无氧铜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杆件的高速拉伸断裂试验装置。对于高导无氧铜进行了临界拉伸速度实验,给出了典型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发展了一种单轴高速冲击拉冲断裂试验的数值模拟。一旦颈缩发生,计及塑性约束因素、空穴的增长和聚集。试验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是40m/s,使用Zerilli-Armstrong本构关系的数值模拟较好地预估了试验结果。文中强调指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试验值由试件中的波效应、颈缩及损伤演化决定,然而,理论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仅由塑性波趋于0确定。(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09-08-27)

王焕然,陈大年,吴善幸,马东方,胡金伟[3](2009)在《理论与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指出,率相关的Karman-Taylor塑性波传播理论、完全热耦合的高应变率本构关系以及绝热升温方程确定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对于高导无氧铜,采用典型的两类高应变率本构关系计算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与(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8-24)

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王焕然,胡金伟[4](2009)在《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与微力学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杆件高速拉伸断裂试验装置,对于高导无氧铜(OFHC)进行了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一种中心含椭球空穴的受冲击拉伸的OFHC样本体积用于数值模拟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此速度使此样本体积在接近0的时间间隔发生空穴失稳。(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7-27)

陈大年,胡金伟,金扬辉,吴善幸,王焕然[5](2009)在《高导无氧铜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气炮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主要由2部分组成:气体炮系统驱动弹丸和弹丸击靶牵引多根拉伸杆试件。采用该实验方法对高导无氧铜进行了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对于一维应力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探讨了一种完全热耦合的在颈缩区域计及塑性约束系数以及空穴增长与聚集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高导无氧铜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Zerilli-Armstrong本构关系预估的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比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预估的更符合实验。(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09年02期)

金扬辉[6](2008)在《高导无氧铜杆件的颈缩断裂与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一种Hopkinson拉杆试验装置被用于高导无氧铜(OFHC)杆件的冲击拉伸试验:讨论了拉伸杆件尺度的优化问题并校核了现有的OFHC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对冲击拉伸速度为15.2,16.4和20.1m/s的OFHC拉伸试件进行了回收观测,确定了局部化的断裂应变分别0.99,1.01及1.04。2.对OFHC试件的Hopkinson拉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应用LS-DYNA程序,分别采用Johnson-Cook(J-C)本构关系及Zerilli-Armstrong(Z-A)本构关系对OFHC试件的Hopkinson拉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两种关于颈缩与失效的判据,一种基于试件的渐稳动能,另一种基于试件横截面直径的收缩率。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OFHC冲击拉伸试件发生颈缩与失效的规律:考察了试件几何参数及拉伸脉冲对于试件发生颈缩的影响,其中包括试件尺寸及试件初、边值条件对于颈缩位置及颈缩区局部化应变的影响。4.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独特的高速拉伸试验装置:此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气炮系统驱动高速平面飞片,第二部分为平面飞片击靶并牵引多根拉伸试件。5.采用所建立的高速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对OFHC杆件进行了高速拉伸试验:对OFHC杆件进行了冲击拉伸速度为10.9,19.2,34.0,38和40.6m/s的拉伸试验,确定OFHC的实验临界拉伸速度为40.0m/s,此时颈缩与断裂发生在冲击拉伸端附近,杆件其余部分的延伸率小于5%。6.讨论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从理论临界拉伸速度的定义出发。采用J-C及Z-A本构关系计算了OFHC材料塑性波趋于零时的不同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7.提出了一种在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下计及完全热耦合的一维拉伸杆试验的数值模拟:在颈缩情况下,计及塑性约束因子、空穴增长与聚集,进行了一维杆拉伸的数值模拟。指出采用Z-A本构关系的数值模拟比较符合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08-10-20)

胡金伟[7](2007)在《延性材料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1.对于延性材料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讨论文中给出了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理论定义。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归结为塑性波波速趋于零,质点速度达最大值,更高的质点速度不可能传播,杆件在受冲击端附近发生断裂。指出,率相关的Karman-Taylor塑性波传播理论、完全热耦合的高应变率本构关系以及绝热升温方程确定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对于高导无氧铜,采用典型的两类高应变率本构关系计算了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拉伸应变率为102 s-1时,与Johnson-Cook本构关系对应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约为150 m/s),明显小于与Zerilli-Armstrong本构关系对应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约为250 m/s)。2.延性材料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实验研究然而,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并没有计及拉伸试验中的颈缩断裂,事实上,杆的结构特性与材料的(延性)本构特性必然会引起杆的颈缩,然后才断裂。因此,使冲击拉伸杆断裂发生在受冲击端附近,而杆件其它部分几无变形的冲击拉伸速度实验值必然远小于使塑性波波速趋于零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本文基于一级气体炮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方法,这种实验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体炮系统驱动弹丸,第二部分弹丸击靶牵引多根拉伸杆试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装置的优点如下:a).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值区别较大,从每秒数十米至每秒数百米。采用这种装置,可充分利用气体炮的高速驱动平面飞片的能力,满足实验研究各种材料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要求;b).采用电探针技术,可以准确测量试件杆受冲击拉伸端的速度;c).多根杆试件可在同一发实验中进行,便于研究材料与加工诸因素引起的实验结果的分散性。文中对高导无氧铜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此种材料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约为40 m/s,远小于高导无氧铜在拉伸应变率为102 s-1时的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150 m/s或250 m/s)。可见,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理论值远远大于实验值。从物理机制而言,理论值与实验值也不一样,这是必须澄清的问题。3.延性材料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数值研究探讨了一种完全热耦合的、在颈缩区计及塑性约束系数以及空穴增长与聚集效应的一维应力冲击拉伸试验的数值研究方法,并采用了Ragab的断裂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不如采用Zerilli-Armstrong本构关系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验。文中同时利用LS-DYNA程序进行了高导无氧铜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实验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没有计及空穴增长与聚集效应的LS-DYNA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对于数值模拟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试验而言,损伤演化是必须计及的。(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07-11-26)

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杆件的高速拉伸断裂试验装置。对于高导无氧铜进行了临界拉伸速度实验,给出了典型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发展了一种单轴高速冲击拉冲断裂试验的数值模拟。一旦颈缩发生,计及塑性约束因素、空穴的增长和聚集。试验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是40m/s,使用Zerilli-Armstrong本构关系的数值模拟较好地预估了试验结果。文中强调指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的试验值由试件中的波效应、颈缩及损伤演化决定,然而,理论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仅由塑性波趋于0确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大年,王焕然,胡金伟.理论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J].工程力学.2010

[2].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胡金伟,王焕然.高速冲击拉伸断裂试验与高导无氧铜临界冲击拉伸速度[C].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9

[3].王焕然,陈大年,吴善幸,马东方,胡金伟.理论与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2009

[4].马东方,陈大年,吴善幸,王焕然,胡金伟.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与微力学机理[C].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5].陈大年,胡金伟,金扬辉,吴善幸,王焕然.高导无氧铜的临界冲击拉伸速度[J].爆炸与冲击.2009

[6].金扬辉.高导无氧铜杆件的颈缩断裂与临界冲击拉伸速度研究[D].宁波大学.2008

[7].胡金伟.延性材料临界冲击拉伸速度初探[D].宁波大学.2007

标签:;  ;  ;  ;  

临界冲击拉伸速度论文-陈大年,王焕然,胡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