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展示论文-王晓光,杨然

青铜器展示论文-王晓光,杨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铜器展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铭文,金文,青铜器,西周中期,彝器,秦公钟,殷周,商周,秦公大墓,西周晚期

青铜器展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光,杨然[1](2019)在《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时代迎来人类文明第一个辉煌期,我国的商周正是这样的时代。青铜从器形、纹饰到铭文,其艺术的美和溢发出的精神气质都是无与伦比的。金文占据着中国书法史重要的早期阶段,文字乃至点画、笔触这样的细节里,凝聚着上古先民的精神诉求和申美意识,也折射了殷周社会文化与(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9-10-15)

段美琳[2](2018)在《情景记忆下陶瓷器和青铜器的展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移动文物在我国数量庞大,但一直存在展示利用不足的问题。情景记忆是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认知过程之一,与展示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展示中影响情景记忆效果的因素尚不明晰。那么情景记忆具体受哪些展示因素的影响?从陶瓷器和青铜器出发观众的情景记忆在其中的表现是什么?相关的展示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来做好观众与展览间的沟通?以上是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观众在材料(陶瓷器/青铜器)和呈现方式(时间:1s/2s、频率:1次/2次、文字:有文字/无文字)上的情景记忆表现进行了调查,发现(1)无论材料如何变化,观众的情景记忆始终存在熟悉和回忆两个阶段;(2)间隔重复对观众的回忆有促进作用;(3)观众对材料的熟悉度影响情景记忆的表现。最后研究将结果应用在陶瓷器和青铜器的展示当中,提出(1)无论是线下、线上展示都可运用间隔重复,增强观众的记忆痕迹,有效提升观众的回忆效果;(2)展示要根据观众对陶瓷器和青铜器的熟悉度不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关的设计方式以促进记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吴珊珊[3](2018)在《论博物馆青铜器的陈列展示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瑰宝,青铜器陈列展示必须十分仔细,尤其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非常重要的代表,历经数千年文化传承,其中的文化价值巨大。青铜器被挖掘期间,其自身的价值得到有效激发,将其陈列在博物馆,必须做好养护措施。博物馆帮助宣扬青铜器的文化精神,并且设定专门讲解普及青铜器知识。当然在青铜器陈列期间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陈列问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在要求,提高青铜器博物馆保护工作,进而达到精美展示青铜器的同时,做好青铜器养护。(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8年05期)

张琦[4](2018)在《青铜器文物孔洞虚拟修补方法研究及叁维效果展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器文物出土时往往存在程度不一、形状各异的破损,鉴于人工修补费时费力且易发生二次毁损,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修补已成为提高青铜器文物修复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针对破损青铜器中孔洞类型各异且孔洞边界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结构复杂进而导致修补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计算机技术就青铜器孔洞虚拟修补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分析青铜器孔洞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孔洞边界是否闭合将其分为边界全闭合孔洞和边界非闭合的张开孔洞,为后续分类修补奠定了基础。(2)提出利用回溯双向波前法虚拟修补青铜器闭合孔洞的方法。利用叁角网格化后青铜器点云数据提取出孔洞边界;通过比较边界点集的曲率波动幅度以去除伪孔洞边界;以孔洞边界点集的回溯结果为初始点集,并对初始点集中凹、凸点集分别采用正、反向波前法逐圈新增点集直至补全;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面平滑新增点集,获得最终修补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修补结果与原始区域的光滑性且保证了与原始网格的相似性。(3)提出改进的曲线收缩流修补青铜器张开孔洞的方法。利用特征线将孔洞边界缺失部分补全组成完整边界;在计算出孔洞边界点表面法向量和切向量的基础上得到各边界点所对应交叉向量;边界各点内法向量和交叉向量的加权和计算边界点生长方向,根据原始点云的密度确定生长步长,从而进行修补;对修补结果用拉普拉斯平滑算法使网格均匀化,得到最终修补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修补张开孔洞。(4)设计并开发了青铜器叁维效果展示网站。通过鼠标操控就能快速有效的实现人机交互式叁维展示,包括平移、放大缩小、旋转和几何特征量计算等,该网站操作简单,无需其他插件,可为后续的数字化博物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4-11)

韩雯[5](2017)在《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措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器所具备的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价值为其他器物所无法比拟。通过对博大精深的青铜文化的展示,不但可以大大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同时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普及青铜器相关的知识。本文主要对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措施作了具体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7年22期)

李婷[6](2017)在《上古时代,人们怎样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良渚文化时期的上海被称为“福泉山古国”;商周时期汉字的日常书写形态并非甲骨文,而是使用毛笔蘸墨汁写于竹木简上;在我国,东汉时期已经盛行养宠物狗……“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馆揭幕,展出的224件(组)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印(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1-23)

王晓光,杨然[7](2016)在《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西周青铜器铭文所展示的艺术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时代迎来人类文明第一个辉煌期,我国的商周正是这样的时代。青铜器从器形、纹饰到铭文,其艺术的美和溢发出的精神气质都是无以伦比的。~[1]金文占据着中国书法史重要的早期阶段,文字乃至点画、笔触这样的细节里,凝聚着上古先民的精神诉求和审美意识,也折射了殷周社会文化与政治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时代(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6年19期)

刘小明[8](2016)在《信息技术在青铜器保护与展示中的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青铜器保护与展示工作在文物修复、展示控制以及讲解中遇到了技术瓶颈。为此,博物馆引进信息技术,在技术层面促进青铜器保护与展示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青铜器保护修复与展示过程中新型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技术特征以及主要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上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07期)

刘小明[9](2016)在《探析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器是我国先秦历史文化研究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类型,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前,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技术与理念较为落后,难以同时起到对文物的保护与文化传播的作用。为此,博物馆管理者从青铜器陈列展示技术与理念创新入手,开展了专项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李爱红[10](2015)在《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在博物馆中,青铜器也是陈列展示的重要内容。为了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青铜文化,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青铜器的陈列展示,博物馆在普及和传播青铜器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重要性,探讨了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各种元素,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古代青铜器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全面的展示。(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青铜器展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移动文物在我国数量庞大,但一直存在展示利用不足的问题。情景记忆是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认知过程之一,与展示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展示中影响情景记忆效果的因素尚不明晰。那么情景记忆具体受哪些展示因素的影响?从陶瓷器和青铜器出发观众的情景记忆在其中的表现是什么?相关的展示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来做好观众与展览间的沟通?以上是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观众在材料(陶瓷器/青铜器)和呈现方式(时间:1s/2s、频率:1次/2次、文字:有文字/无文字)上的情景记忆表现进行了调查,发现(1)无论材料如何变化,观众的情景记忆始终存在熟悉和回忆两个阶段;(2)间隔重复对观众的回忆有促进作用;(3)观众对材料的熟悉度影响情景记忆的表现。最后研究将结果应用在陶瓷器和青铜器的展示当中,提出(1)无论是线下、线上展示都可运用间隔重复,增强观众的记忆痕迹,有效提升观众的回忆效果;(2)展示要根据观众对陶瓷器和青铜器的熟悉度不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关的设计方式以促进记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铜器展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光,杨然.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N].中国书法报.2019

[2].段美琳.情景记忆下陶瓷器和青铜器的展示研究[D].浙江大学.2018

[3].吴珊珊.论博物馆青铜器的陈列展示问题[J].东方藏品.2018

[4].张琦.青铜器文物孔洞虚拟修补方法研究及叁维效果展示[D].中北大学.2018

[5].韩雯.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措施探析[J].丝绸之路.2017

[6].李婷.上古时代,人们怎样生活[N].文汇报.2017

[7].王晓光,杨然.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西周青铜器铭文所展示的艺术美[J].中国书法.2016

[8].刘小明.信息技术在青铜器保护与展示中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6

[9].刘小明.探析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措施[J].艺术科技.2016

[10].李爱红.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分析[J].文化学刊.2015

标签:;  ;  ;  ;  ;  ;  ;  ;  ;  ;  

青铜器展示论文-王晓光,杨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