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聚体论文-王辉,王小刚,陈鹏宇

八聚体论文-王辉,王小刚,陈鹏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聚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卵巢肿瘤,畸胎瘤,卵黄囊瘤

八聚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王小刚,陈鹏宇[1](2019)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畸胎瘤患者和40例卵黄囊瘤患者分别作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ct4在叁组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比较Oct4在叁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分析Oct4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表达阳性26例,强阳性14例,阳性率为100. 0%,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未检测到Oct4表达,阳性率为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 05,P <0. 05)。年龄≥20岁与<20岁的患者的Oct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94);肿瘤直径≥15cm与<15cm患者及腹水量≥100ml与<100ml患者的Oct4表达差异显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2)。22例Ⅰ期患者中Oct4表达阳性21例,强阳性1例;18例Ⅱ~Ⅲ期患者中阳性5例,强阳性13例,Ⅰ期患者与Ⅱ~Ⅲ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 07,P <0. 01)。Oct4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100. 0%,强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1.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 38,P <0. 05)。结论 Oct4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依据,并可用于判断疾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7期)

任娟,马媛,李树奇,孔祥蕾[2](2018)在《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及其在手性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喷雾电离的方法,结合质谱-红外解离光谱技术对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的红外解离光谱手性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团簇离子在2 700~3 600 cm~(-1)的红外解离光谱。实验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均存在明显的同手性优势。通过比较相应红外解离光谱图的差异或在特定波长处的红外解离质谱均可实现苯丙氨酸单元的手性区分。(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任娟,边申,王奕允,孔祥蕾[3](2018)在《幻数团簇丝氨酸八聚体:结构和手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1年丝氨酸八聚体第一次在质谱中被观察到,这种奇特的幻数团簇就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丝氨酸八聚体具有显着的同手性优势,而且它的手性能够通过对映选择性取代反应传递给其他分子。一些研究者提出这种丝氨酸八聚体的同手性优势很可能与生命的同手性起源相关。本文综述了丝氨酸八聚体的产生、结构和手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其中包括运用串联质谱(MS/MS),气相H/D交换,离子淌度,红外解离光谱等多种实验方法以及理论计算对丝氨酸八聚体及含有取代单元的八聚体的相关研究。这些结果逐步地揭示了丝氨酸八聚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其在手性识别和手性传递方面的作用的理解。然而,由于体系的复杂性,真正地理解其结构、同手性选择性的原因以及其在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中的作用仍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吴玉云,杨泓莹,覃勇,汪苏敏,张亚丽[4](2018)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上调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干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N-methyltransferase,PRMTs)调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以pc DNA3.1载体构建PRMT4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胃腺癌MKN4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及"干性"维持分子Nanog、Oct4的改变;继而构建含Oct4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PRMT4对Oct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实验证实PRMT4与Oct4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结果 MKN45细胞转染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基因过表达载体后,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的能力显着增强;随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的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此外,过表达PRMT4可明显增加"干性"维持分子Oct4的mRNA及蛋白水平,而对Nanog则无明显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MT4过表达组Oct4的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P<0.05);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PRMT4可与Oct4启动子结合。结论 PRMT4可结合至Oct4基因启动子上,通过增加启动子活性,从而促进Oct4转录及表达,进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干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英芝,劳佩维,朱淼华[5](2017)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CT4蛋白在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在位内膜组织中、50例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组织中和正常在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1.7%和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S分期为Ⅲ-Ⅳ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OCT4随临床分期的加重而表达量增加,表明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教育》期刊2017年06期)

刘媛,张凤慧,赵宏宇,蔡禄[6](2017)在《组蛋白八聚体的装配及荧光标记检测体外组装核小体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影响核小体定位的DNA序列TA 10-bp周期性和R5Y5序列模体,设计6条对组蛋白亲和性不同的DNA序列,将其克隆到重组质粒中,分别命名为CS1~CS6。通过PCR扩增的方法,在引物上标记Cy3荧光信号分子,获得大量标有Cy3的目的序列;同时,从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了H2A、H2B、H3、H4共4种组蛋白,经复性装配成组蛋白八聚体,利用盐透析法将目的 DNA序列与组蛋白八聚体组装成核小体结构;经荧光信号检测,分析6条目的序列形成核小体的能力。结果发现,CS2、CS3形成核小体的能力较强,该结果与Trifonov EN提出的核小体在该模体上的精确定位基本吻合,该试验方法的建立对核小体结构及相关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4期)

俞岚,焦云杰,周蕾,宋文庆,武世伍[7](2017)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Notch1及DL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LL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OC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8%、60.9%和9.2%、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Notch1和DLL4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LL4蛋白的表达分别与OCT4和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58和0.704,P均<0.001),同时,OCT4与Notch1蛋白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64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3种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OCT4、DLL4蛋白的表达和FIGO分期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OCT4、Notch1及DLL4的过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能对于EO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给予重要提示。(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赵娟,田怡,李凡[8](2016)在《八聚体结合蛋白-4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amer-bindingprotein-4,Oct 4)在胃癌(gastriccarcinoma)组织及其4株细胞系(MKN-28、SGC-7901、BGC-823和GES-1)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癌变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通过Real 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Oct 4在胃癌组织及其4株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在干扰掉Oct 4后,采用MTT的方法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BGC-832细胞的侵袭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及MMP-9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发现Oct 4 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Oct 4在BGC-832表达水平最高。下调Oct 4的表达导致BGC-823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被抑制,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 Oct 4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且敲除Oct 4会导致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性明显减弱,降低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Oct 4在胃癌组织中的过量表达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同时Oct 4在胃癌的恶性肿瘤生物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军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阮碧波,符吴萸,芮雯,陈海璇,周朋君[9](2016)在《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 DNA,研究其在原核及真核系统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总RNA,经反转录PCR获得c DNA,PCR扩增Oct4 c DNA并将其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p ET-22b(+)原核质粒和pc DNATM3.1(+)真核质粒,构建含该序列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2b(+)-Oct4和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is-Oct4。然后分别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前者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后者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HEK293T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菌和细胞中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扩增得到约1100 bp目的 DNA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 ET-22b(+)-Oct4和pc DNA3.1(+)-his-Oct4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载体构建成功;p ET-22b(+)-Oct4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宿主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OCT4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38 000,与其理论Mr基本相符;pc DNA3.1(+)-his-Oct4转染HEK293T细胞经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导入的Oct4成功表达。结论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成功表达OCT4蛋白。(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王全粉[10](2015)在《八聚体结合蛋白与锌指转录因子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锌指转录因子(Slug)蛋白在胃腺癌、癌前病变及黏膜慢性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两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Oct4、Slug蛋白在70例胃腺癌、50例癌前病变及40例黏膜慢性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Oct4在胃腺癌、癌前病变及黏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2%、8%,3组之间表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30.77,P<0.01);Slug蛋白在胃腺癌、癌前病变及黏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10%,3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9,P<0.01)。胃腺癌组织中Oct4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无关(P>0.05);胃腺癌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无关(P>0.05)。癌组织Oct4表达与Slug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4,P<0.01)。结论检测Oct4、Slug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利于预测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八聚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电喷雾电离的方法,结合质谱-红外解离光谱技术对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的红外解离光谱手性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团簇离子在2 700~3 600 cm~(-1)的红外解离光谱。实验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均存在明显的同手性优势。通过比较相应红外解离光谱图的差异或在特定波长处的红外解离质谱均可实现苯丙氨酸单元的手性区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聚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王小刚,陈鹏宇.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对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预后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2].任娟,马媛,李树奇,孔祥蕾.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及其在手性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8

[3].任娟,边申,王奕允,孔祥蕾.幻数团簇丝氨酸八聚体:结构和手性特征[J].化学进展.2018

[4].吴玉云,杨泓莹,覃勇,汪苏敏,张亚丽.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上调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干性[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8

[5].张英芝,劳佩维,朱淼华.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17

[6].刘媛,张凤慧,赵宏宇,蔡禄.组蛋白八聚体的装配及荧光标记检测体外组装核小体的效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7

[7].俞岚,焦云杰,周蕾,宋文庆,武世伍.上皮性卵巢癌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Notch1及DL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

[8].赵娟,田怡,李凡.八聚体结合蛋白-4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6

[9].阮碧波,符吴萸,芮雯,陈海璇,周朋君.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

[10].王全粉.八聚体结合蛋白与锌指转录因子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5

标签:;  ;  ;  ;  

八聚体论文-王辉,王小刚,陈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