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粗榧论文-马树杰,张军辉,马志卿,张兴

中国粗榧论文-马树杰,张军辉,马志卿,张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粗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粗榧,小菜蛾,杀虫活性,田间防效

中国粗榧论文文献综述

马树杰,张军辉,马志卿,张兴[1](2017)在《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的研制及其杀虫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并评价其田间杀虫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对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进行研制并评价其质量;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评价该制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研制的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配方为:20%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52%无水乙醇+13%醇类溶剂A+15%吐温-80(制剂中含0.75%的中国粗榧生物碱);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24和48h的LC50分别为55.91和30.12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2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含量为40mg/L)对白菜上的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施药后3和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82%和62.71%。【结论】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1期)

马树杰,刘琳,芦小鹏,马志卿,张兴[2](2016)在《中国粗榧生物碱的除草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的除草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法评价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从中分离得到的8种生物碱(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贡山叁尖杉碱A、异叁尖杉碱、cephalotaxineβ-N-oxide、4-羟基叁尖杉碱、台湾叁尖杉碱和叁尖杉碱)对红叁叶(Trifolium pratense)、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4种杂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盆栽法测定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各生物碱的鲜重抑制率。【结果】种子萌发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红叁叶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634.35、690.47、69.47、71.21、174.11和243.1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411.79、413.11、68.52、139.25、237.72和413.62 mg·L~(-1);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反枝苋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176.32、29.69、21.01、48.08、199.57和90.74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257.69、46.20、25.51、47.85、65.08和66.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对高丹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349.54、254.27和84.71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556.50、168.66和154.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cephalotaxineβ-N-oxide及桥氧叁尖杉碱对黑麦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214.40、187.89和26.5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695.58、290.15和122.26 mg·L~(-1);盆栽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总生物碱及3种生物碱(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对双子叶杂草红叁叶和反枝苋表现出了一定的苗前除草作用,其中桥氧叁尖杉碱的活性最高,以1 000 mg·L~(-1)浓度进行土壤处理后,14 d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78.89%和81.11%,但对禾本科的高丹草和黑麦草的鲜重抑制率较低,均在25%以下;茎叶喷雾处理显示,5种药剂对双子叶杂草红叁叶和反枝苋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均在30%以下,而对2种单子叶杂草基本无效果。【结论】中国粗榧生物碱对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桥氧叁尖杉碱,且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幼芽(根)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9期)

马树杰,李雪娇,马志卿,张兴[3](2016)在《中国粗榧杀虫活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中国粗榧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杀虫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玉米象、淡色库蚊、家蝇、烟蚜和酢浆草茹叶螨等7种重要害虫的杀虫活性;并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初步探索中国粗榧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条件。【结果】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7种重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小菜蛾和粘虫幼虫的杀虫活性较好,处理48h后,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4mg/mL,拒食中浓度(AFC50)为45.39mg/mL,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LC50为562.28mg/mL,AFC50为71.96mg/mL;处理24h后,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致死中量(LD50)为0.22mg/头;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中国粗榧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的Y5和Y6组分中,点滴量为0.05μg/头时,其触杀死亡率均为100%。【结论】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作用方式表现为拒食、胃毒及触杀,活性成分主要是非极性亲脂物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张军辉[4](2016)在《0.8%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生物碱乳油研制及其对小菜蛾的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源农药具有选择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低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作用方式特异、活性成分多样及开发途径多等诸多优点,是现代新农药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期从大量植物中发现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i.)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并已获得农药发明专利(ZL201310049067),但其在田间对害虫的防效尚不清楚,应用技术也不明确。鉴于此,本论文初步研制出中国粗榧杀虫乳油,并进行了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实验,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中国粗榧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丙酮粗提物的活性最强,24h、48h和72h的死亡率分别为56.67%、63.33%和72.00%;(2)研制出了0.8%中国粗榧生物碱乳油,具体配方为:20%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15%吐温-80+13%松油烯-4-醇+无水乙醇(补足至100%),且质量检测合格;(3)0.8%中国粗榧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3龄幼虫24h的毒杀LC50为55.91mg/L,48h的LC50为30.12mg/L;(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0.8%中国粗榧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剂量(1.2g/667m2)常量喷雾处理后,其对白菜上小菜蛾药后1、3和7d的防效为45.1%、73.8%和62.7%;对萝卜上小菜蛾药后1和3d防效分别为35.9%和64.9%。综上:本研究初步研制出的0.8%中国粗榧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有较好的田间防效,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马树杰[5](2015)在《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生物碱的分离及农用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源农药具有安全、选择性强、易降解等特点,是新农药创制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为叁尖杉科叁尖杉属植物,为我国特有物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究发现该植物具有杀虫、除草及抗病毒等农用活性。为进一步评价中国粗榧在新农药开发中的潜力,有必要明确其主要活性成分。鉴于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农用活性物质,且为该植物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种层析手段对中国粗榧枝叶中的生物单碱进行分离并通过室内生测方法系统测定了杀虫、抗病毒及除草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从中国粗榧枝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桥氧叁尖杉碱(drupacine)、11-羟基叁尖杉碱(11-hydroxycephalotaxine)、贡山叁尖杉碱A(Cephalancetine A)、异叁尖杉碱(isocephalotaxine)、Cephalotaxineβ-N-oxide、4-羟基叁尖杉碱(4-hydroxycephalotaxine)、台湾叁尖杉碱(wilsonine)和叁尖杉碱(cephalotaxine)。2.8种单碱中仅叁尖杉碱、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等4种单碱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出拒食和胃毒作用,但活性最好的叁尖杉碱在1 mg/mL浓度下72 h后的拒食率和死亡率仅分别为41.00%和60.00%;对粘虫仅表现拒食活性,但活性最强的Cephalotaxineβ-N-oxide在1 mg/mL浓度下24 h后的拒食率仅为77.41%;另外,8种单碱对淡色库蚊、家蝇、玉米象、酢浆草茹叶螨和烟蚜均未表现出杀虫活性。3.8种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均具有一定的体外钝化和复制增殖抑制作用。其中,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和叁尖杉碱的钝化作用较强,在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50.76%、52.48%和51.24%;桥氧叁尖杉碱和叁尖杉碱的复制增殖抑制作用较强,在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54.65%和56.43%。4.8种单碱中仅有4种单碱表现出除草活性。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4种杂草种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反枝苋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4种单碱对其幼根的IC50分别为21.01、48.08、199.57和90.74mg/L,对其幼芽的IC50分别为25.51、47.85、65.08和66.34 mg/L。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粗榧生物碱的农用活性具有多样性,多种单碱均具有一定的杀虫、除草及抗病毒活性,但生物碱可能不是其主要杀虫活性成分,而是除草和抗病毒成分。因此,需要对中国粗榧中的杀虫活性物质进一步分离,对桥氧叁尖杉碱等单碱的抗病毒及除草活性需进一步进行盆栽及田间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李雪娇[6](2012)在《203种植物杀虫活性筛选及中国粗榧杀虫作用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我国203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的筛选,以期发现具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材料。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中国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叶精油的杀虫活性和成分,同时对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石油醚段进行了粗分离。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106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剂量为0.013gDW/g小麦)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的种群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2种植物提取物表现出一定的种群抑制作用(64d种群抑制率>50%),其中,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u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射干(Belamcamda chinenses)和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种群抑制率均高达100%。2、采用浸虫浸叶法和小叶碟添加法测定了63种中草药的水提物(浓度为20mg/ml)和140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浓度为1gDW/ml)对粘虫3龄幼虫(Mythimna separate)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水提物对粘虫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活性;140种丙酮提取物中,69种植物对粘虫有较好的毒杀和拒食活性(72h死亡率或48h拒食率>5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18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综合可见,中国粗榧、五加皮(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等对粘虫和小菜蛾均有较好的活性。3、以酢浆草茹叶螨(Tetranychina hani)、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玉米象、家蝇(Muscadomestica)和烟蚜(Myzus persicae),对中国粗榧和五加皮进行杀虫谱测定,并测定了其丙酮浸膏不同极性段萃取物对粘虫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剂量下,五加皮仅对酢浆草茹叶螨、淡色库蚊3龄幼虫和粘虫表现出一定活性;中国粗榧对5种试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五加皮对粘虫和小菜蛾48h的LC50分别为77.513和15.323mgDW/mL,48h的AFC50分别为29.321和4.314mgDW/mL;中国粗榧对粘虫和小菜蛾48h的LC50分别为562.276和74.941mgDW/mL,48h的AFC50分别为71.956和45.390mgDW/mL。不同溶剂萃取物活性有明显差异,中国粗榧石油醚萃取段(浓度为0.068g/ml)对粘虫毒杀和拒食活性最高;五加皮的乙酸乙酯萃取段活性最好。4、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萃取得到中国粗榧叶精油(剂量为0.035ug/头),二者对粘虫3龄幼虫均表现出很强的触杀活性,24h死亡率均高于90%。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精油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虽不完全相同,但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其中相对含量较大的成分为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5、通过活性跟踪法和柱层析分离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石油醚段进行了初步分离。共得到28个馏分,其中,Y5和Y6等低极性馏分段对粘虫表现出很强的触杀作用。综上可知,中国粗榧、五加皮、牡丹皮、甘草、栓翅卫矛、使君子、射干和黄芩等8种植物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且有必要对中国粗榧的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刘飞,黄进勇,董朝晖,翟晓巧[7](2011)在《中国粗榧叶气孔器及其解剖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扫描电镜对中国粗榧叶片的上下表面进行扫描照相,运用石蜡制片技术、普通显微照相观察其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粗榧叶上表面光滑,无气孔分布;气孔器主要分布于叶下表面中脉两侧,规则排列,形成两条白色气孔器带,气孔器密度为72.48个/mm2,中脉无气孔器分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王保平[8](2010)在《中国粗榧育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粗榧生物学特性和育苗试验研究,总结了中国粗榧育苗培育技术,对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0年20期)

魏艳,郝双红,张兴[9](2009)在《中国粗榧提取物除草选择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种子萌发法测定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2种作物、4种蔬菜、4种牧草、8种杂草共18种供试植物种子发芽后幼根及幼芽生长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0g/L粗榧提取物对灰绿藜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大于80%,对7种供试作物、蔬菜或牧草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均小于50%,表现出一定选择性。以药土法测定粗榧提取物对不同幼苗期野燕麦及小麦生长抑制作用选择性,结果表明:0~5、5~10、10~15mm叁种根长期野燕麦幼根对粗榧提取物敏感性均显着大于同期小麦幼根敏感性,表现出一定选择性;粗榧提取物对5~10mm根长期野燕麦和小麦幼根及幼芽生长抑制作用显着大于其他2个根长期抑制作用,表明5~10mm根长期是小麦和野燕麦较敏感时期。0~5mm小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敏感性大于同期野燕麦幼芽敏感性;5~10mm小麦及野燕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敏感性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9年07期)

魏艳,张保华,李攀军,郝双红,张兴[10](2007)在《中国粗榧化感作用机理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中国粗榧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榧水提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初期呼吸抑制作用较弱,对其萌发后的呼吸抑制作用显着增加。对小麦根尖压片的观察统计表明,粗榧水提物主要影响了小麦幼苗根尖细胞从分裂间期向分裂前期过渡;随着供试浓度的增大,小麦根尖有丝分裂指数以及相对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粗榧水提物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粗榧水提物可使小麦幼苗根、茎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并可降低小麦种子幼芽中核酸的含量。粗榧水提物可使小麦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使小麦幼苗体内α-淀粉酶及总淀粉酶的活力降低。(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中国粗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的除草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法评价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从中分离得到的8种生物碱(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贡山叁尖杉碱A、异叁尖杉碱、cephalotaxineβ-N-oxide、4-羟基叁尖杉碱、台湾叁尖杉碱和叁尖杉碱)对红叁叶(Trifolium pratense)、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4种杂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盆栽法测定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各生物碱的鲜重抑制率。【结果】种子萌发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红叁叶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634.35、690.47、69.47、71.21、174.11和243.1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411.79、413.11、68.52、139.25、237.72和413.62 mg·L~(-1);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反枝苋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176.32、29.69、21.01、48.08、199.57和90.74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257.69、46.20、25.51、47.85、65.08和66.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叁尖杉碱对高丹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349.54、254.27和84.71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556.50、168.66和154.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cephalotaxineβ-N-oxide及桥氧叁尖杉碱对黑麦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214.40、187.89和26.5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695.58、290.15和122.26 mg·L~(-1);盆栽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总生物碱及3种生物碱(桥氧叁尖杉碱、11-羟基叁尖杉碱、叁尖杉碱)对双子叶杂草红叁叶和反枝苋表现出了一定的苗前除草作用,其中桥氧叁尖杉碱的活性最高,以1 000 mg·L~(-1)浓度进行土壤处理后,14 d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78.89%和81.11%,但对禾本科的高丹草和黑麦草的鲜重抑制率较低,均在25%以下;茎叶喷雾处理显示,5种药剂对双子叶杂草红叁叶和反枝苋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均在30%以下,而对2种单子叶杂草基本无效果。【结论】中国粗榧生物碱对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桥氧叁尖杉碱,且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幼芽(根)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粗榧论文参考文献

[1].马树杰,张军辉,马志卿,张兴.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的研制及其杀虫活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马树杰,刘琳,芦小鹏,马志卿,张兴.中国粗榧生物碱的除草活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6

[3].马树杰,李雪娇,马志卿,张兴.中国粗榧杀虫活性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张军辉.0.8%中国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生物碱乳油研制及其对小菜蛾的防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马树杰.中国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生物碱的分离及农用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李雪娇.203种植物杀虫活性筛选及中国粗榧杀虫作用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7].刘飞,黄进勇,董朝晖,翟晓巧.中国粗榧叶气孔器及其解剖结构特征[J].山东农业科学.2011

[8].王保平.中国粗榧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

[9].魏艳,郝双红,张兴.中国粗榧提取物除草选择作用初探[J].农药.2009

[10].魏艳,张保华,李攀军,郝双红,张兴.中国粗榧化感作用机理初步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标签:;  ;  ;  ;  

中国粗榧论文-马树杰,张军辉,马志卿,张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