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型电子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筝乐,电子音乐,音色,《惊蛰》
混合型电子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陆晶,刘思敏[1](2019)在《探索现代筝乐与电子音乐音色的结合——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惊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惊蛰》出发,从叁个方面研究现代筝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首先分析作品的创作构思和制作过程,其次探索作品中古筝与电子音乐的音色及音响的特征,最后采访作品的创作者、演奏者和聆听者,以不同的对象和视角去分析二者结合的所听所感。(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羊翌[2](2019)在《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技法在作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社会文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作曲家们开始走向了音乐与科技相互结合的道路,以寻求多元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音乐音响观念,电子音乐这一新的音乐形式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和音乐创作平台。伴随着人们对电子音乐不断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寻求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借助电子音乐的手段进行传承、借鉴与创新。混合类电子音乐(Mixed-electronic music),是一种将传统乐器与电子声音元素相结合的音乐形式,它在传统器乐(或人声)的基础上,利用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进行融合与延伸,从而获得更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混合类电子音乐的创作技法角度入手,选取了3部不同形式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器乐部分的创作技法,到电子音乐部分创作技术以及两者之间结合所产生的音乐音响的扩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再通过对作品的舞台呈现方式以及作曲家与电子音乐工程师的合作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探讨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的一些创作特点,为此类电子音乐作品提供一些新的分析案例,也为作者本人与其他电子音乐创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6-02)
梁愉曼[3](2019)在《伊夫·马莱克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电子音乐的横空出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它们打破传统器乐声乐写作的疆界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通过声音堆砌来组织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让我们眼花缭乱,听上去丰富多彩,变幻万千,但我们始终抓不住其深层次的组织逻辑核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探本朔源,是因为这些作品缺少了传统音乐中的逻辑关系和组织原则,这也恰恰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要不要在传统音乐中汲取其逻辑关系和组织原则并应用在电子音乐中去?伊夫·马莱克(lvo Malec)给出了我们答案。在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的某些组织逻辑在混合类电子音乐中所起到的支撑性的作用。伊夫·马莱克的“古典”音乐学习背景,使得他具有了夯实的传统作曲技法基础、作曲思维,使其在后期的电子音乐创作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他“GRM”时期的创作也使他成为一位对声音具有敏锐“嗅觉”的作曲家;同时也使其在具体音乐、电子音乐创作中具有清晰的逻辑和敏捷的思维。本文针对伊夫·马莱克混合类电子音乐的创作,以探索其中的交响性思维为研究目的,在论文中以叁章的方式分叁个阶段对两部作品展开研究:第一阶段,从作曲家各类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的前期分析等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系统的前期解读;第二阶段,对这两部作品材料进行了整理,并从具象和抽象两大方面的不同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简要归纳;第叁阶段,通过以上系统的归纳,从传统作曲语境和艺术语境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体现的交响性思维特点进行多维度解读和总结;并通过归纳总结,引出伊夫·马莱克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交响性思维所带来的启示。本文首次将伊夫·马莱克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体现的交响性思维进行了探索,总结出其作品中交响性思维特点的四个方面,即:1.横向视角中节奏的符号性和旋律的灵动性;2.纵向视角中和声的动力性和声音组合的整体性;3.空间思维的共鸣性;4.戏剧思维的矛盾性。本论文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可为国内当前混合类电子音乐欣赏、创作、研究、教学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依据,能够为之后的学习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借鉴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9-05-01)
李惠子[4](2019)在《器乐写作思维主导下的混合类电子音乐思维创新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卡佳·萨利亚霍是在器乐写作和电子音乐领域皆具代表性的欧洲作曲家,研究这类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对于电子音乐的创作和研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众多作品中聚焦于萨利亚霍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通过实例分析法,筛选出萨利亚霍具有代表性的五部电子音乐作品,通过归类法将同一类型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进行分类,通过对比的方式选择了两部以打击乐为主、两部以独奏乐器为主、一部以管弦乐为主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并将这五部作品按照发声原理来进行划分做为前叁章的主要分析内容,各章中通过对器乐写作方面的音高来源、音高组织原则、器乐写作技法;电子音乐声部的声音分类、声音特点总结;器乐声部与电子音乐声部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萨利亚霍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思维。在第四章中主要对前叁章所分析出的表层现象总结出其更深层次的创作思维,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渐变性原则、同质性原则、复合性原则和并置性原则等主要的创作思维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总结出器乐写作思维主导下的混合类电子音乐思维的创新模式,并通过五方面的内容来支撑本观点:1、器乐写作与电子音乐的主从创作思维;2、“人声”素材的器乐写作思维;3、模块化的创作思维;4、逆向的器乐写作思维;5、多声部衍生性的纵向并置创作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王甜甜[5](2019)在《创作视域下混合型电子音乐之文化命题与声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以许舒亚《太一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发展自20世纪中叶起,给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音乐领域,则体现出有更多媒介参与的特点,"多元化"的标志亦随之印刻。在这一洪流中"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2]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而"混合型电子音乐"、"交互式电子音乐"可谓是当下以涉及到采用电子设备参与制作及演奏的电子声学音乐范畴中的主要类型。而在"混合"与"交互"的参与主体方面,也朝着多媒体(视觉、灯影),多元化(舞蹈、行为),甚至是跨界式(雕塑、装置)的方向发展。它是区别于纯听觉声学音乐(Acousmatic Music)[3]的类型。那么,当"混合"的介质超越了乐器的范畴,其内容超越了听觉的局限,甚至融入了触觉(Body touch)体验之后,作品该如何回归,并实现那始终围绕音乐艺术的对立统一的命题,而不是单纯的带有"实验性质"的探索?本论文以许舒亚为长笛与预制电子音乐而创作的作品《太一II》为论述对象,侧重于所诞生的文化背景,人文因素,以及创作者的文化情怀,再结合其所使用的媒介对实现其文化选题所采用的技术,演出的形式与方式进行关联性的探究与梳理,最终得以体现——设备与更多媒介的参与应是以更好地服务,以及体现作品中的"人性",即作曲家的风格与精神为最终目的。(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毛康[6](2019)在《复调思维在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有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作曲理论中,复调音乐是相对于主调音乐而存在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通过多声部或抽象或理性的意味凸显西方音乐对科学、对秩序、对形式的尊崇。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认证的方式对复调音乐中精密而严谨的科学秩序进行分析,并论述了其在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途径。(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8期)
殷进良,赵明[7](2019)在《浅析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SOLARIS》的Max Msp补丁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日本作曲家藤仓大创作并于2015年在巴黎举行了全球首演(该论文所分析的是2018年5月修订版)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SOLARIS》可以说基于Max/MSP创作平台所创作的又一个较具有代表的作品,本文笔者从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SOLARIS》的Max Msp补丁设置1入手,分别对Max/Msp的介绍、Max/Msp补丁快速启动设置、Max6及Max7参数设置、Max/msp补丁设置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更进一步了解此部歌剧提供了文献上的参照。(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2期)
王甜甜[8](2018)在《创作视域下混合型电子音乐之文化命题与声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以作品Voi(rex)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Voi(rex)是法国当代作曲家菲利普·勒胡(Philippe Leroux)的代表作品之一,此作为室内乐队(人声与六件乐器)与实时电子音乐编制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其以丰富的制作方式,多样且具有高度可观赏性的舞台表演,可谓是混合型电子音乐中典型又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作品的创作立意建立在文学(诗歌)内容之上;通过对声音的频谱分析,利用Openmusic平台对人声、器乐与电子音乐等声部进行声学建模;最后通过演唱、演奏、实时处理以及舞台表演等艺术方式,将诗歌从内容到内涵作综合呈示。音乐内容中,各媒介之音色相互渗透与牵制致使舞台上的所有元素处在高度的融合与统一之下,同时实现了作品在技术性、音乐性与艺术性等方面的融合与统一。(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依诺[9](2018)在《符号与聆听:第一代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混合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西方国家,1980年代电子音乐进入中国以来,中国作曲家融合本民族的元素、思想,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派”。针对这样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电子音乐最成功之处在于本民族的元素与西方电子技术的融合形成一种混合的语言。这样的方式让中国电子音乐成为反应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强烈冲击的场域。在目前跨文化的各种议题中,中国的电子音乐在美学和民族精神上展现了高度的融合。在当前中国电子音乐的研究中,对于美学的批判,以及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中西电子音乐领域差异性的研究为数甚少,而以聆听为角度,结合符号学的概念来分析电子音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西方电子音乐的研究,聆听是作曲家和评论者极为重视的概念,以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为例,他从具体音乐时代就开始提出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聆听电子音乐,并提出了还原聆听(reduced listening)的概念,而后,进一步激发了后舍费尔时代作曲家与学者激烈的讨论。笔者认为,中国电子音乐极重视音乐的符号性,而符号的作用是用于与听众沟通。因此,结合符号学来探讨聆听的态度在中国电子音乐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不同符号系统与舍费尔还原聆听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电子音乐通过符号的再创使还原聆听称为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蒋哲光一[10](2018)在《奥利维拉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复调性思维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类电子音乐因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整个电子音乐发展历程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作曲家也开始创作这一体裁的电子音乐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葡萄牙当代作曲家若昂·佩德罗·奥利维拉。他的创作领域涉及广泛,涵盖了古典歌剧、交响乐到电子音乐等众多领域。他的写作技巧娴熟,能够很巧妙的将传统作曲技法的思维渗透到电子音乐作品中,其中在他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最突出的是复调思维的运用,他将传统复调技法的理念带入到作品中,并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得复调思维不光局限在传统的音符层面,而是扩展到音色层面,也使真实乐器部分与电子音乐部分达到多层的对比与融合。他的多部作品在国际电子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委约创作过多部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研究奥利维拉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复调性思维的运用,不仅仅是对混合类电子音乐中复调思维的总结,也是对其他形式在理论层面与技法层面上的提炼与概括。对传统复调思维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中,笔者按照时间的顺序选择了叁首奥利维拉在电子音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Litania》、《Beyond》和《Towdah》,这叁部作品分别代表了奥利维拉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逐一对其每首作品从模仿思维与对比思维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客观的角度总结归纳奥利维拉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的复调性思维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8-04-01)
混合型电子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社会文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作曲家们开始走向了音乐与科技相互结合的道路,以寻求多元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音乐音响观念,电子音乐这一新的音乐形式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和音乐创作平台。伴随着人们对电子音乐不断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寻求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借助电子音乐的手段进行传承、借鉴与创新。混合类电子音乐(Mixed-electronic music),是一种将传统乐器与电子声音元素相结合的音乐形式,它在传统器乐(或人声)的基础上,利用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进行融合与延伸,从而获得更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混合类电子音乐的创作技法角度入手,选取了3部不同形式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器乐部分的创作技法,到电子音乐部分创作技术以及两者之间结合所产生的音乐音响的扩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再通过对作品的舞台呈现方式以及作曲家与电子音乐工程师的合作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探讨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的一些创作特点,为此类电子音乐作品提供一些新的分析案例,也为作者本人与其他电子音乐创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型电子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陆晶,刘思敏.探索现代筝乐与电子音乐音色的结合——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惊蛰》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羊翌.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技法在作品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9
[3].梁愉曼.伊夫·马莱克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探索[D].中央音乐学院.2019
[4].李惠子.器乐写作思维主导下的混合类电子音乐思维创新模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9
[5].王甜甜.创作视域下混合型电子音乐之文化命题与声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以许舒亚《太一Ⅱ》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
[6].毛康.复调思维在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有效应用[J].戏剧之家.2019
[7].殷进良,赵明.浅析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SOLARIS》的MaxMsp补丁设置[J].北极光.2019
[8].王甜甜.创作视域下混合型电子音乐之文化命题与声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以作品Voi(rex)为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
[9].杨依诺.符号与聆听:第一代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混合语言[D].苏州大学.2018
[10].蒋哲光一.奥利维拉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复调性思维的探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