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特定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观察

穴位注射特定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观察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利多卡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差异。方法:将15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1ML2%利多卡因和1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混合于听宫和翳风穴注射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用1ML2%利多卡因和1ML维生素B12混合于听宫和翳风穴注射,每日1次,两组均5次为一个疗程,评估治疗1、2、3个疗程后耳鸣的治疗效果。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统计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合用于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可进行临床推广,造福于更多的耳鸣患者。

关键词:穴位注射:特定药物:效果

神经性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对神经性耳鸣的病因学说众多,包括血管性,如血管痉挛、微小血栓形成、血液黏滞、继发于血管痉挛的自身平衡失调等,其他如耳蜗神经感觉异常、鼓室丛神经炎、鼓室神经感觉过敏、螺旋器细胞水肿、中耳肌肉张力增强影响内淋巴回流、周围神经炎导致神经感觉异常等等。由于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耳鸣治疗存在较大困难[1],临床治疗方法颇多,其治疗效果欠佳。其中穴位注射治疗因有效、低廉、安全、易操作,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使用的药物不同,其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实验旨在研究用利多卡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的对比效果,以寻找出优于现有治疗方法,从而造福于更多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158例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参照《耳鼻咽喉科诊断学》[2]确定诊断。自诉耳鸣,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无异常,同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耳鸣的患者归纳为本研究对象。耳鸣响度0级,无耳鸣;1级耳鸣若有若无。极为轻微;2级,响度轻微,但可肯定;3级,中等响度;4级,耳鸣声音较大;5级,耳鸣声很大;6级,耳鸣声音极大,难以忍受。耳鸣严重程度(对生活、工作的影响):1级,对生活、工作无影响或影响极小;2级,引起一些影响,但习惯它的存在;3级,必须做一些克制才能保持正常工作与社交活动;4级,影响正常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5级,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3]。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0例,男34例,46例;年龄18-60岁,平均45.5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年3个月;单侧耳鸣37例,双侧耳鸣43例;响度:2级l5例,3级18例,4级30例,5级15例,6级2例;严重程度:1级5例,2级26例,3级44例,4级5例。对照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18-60岁,平均4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年8个月;单侧耳鸣38例,双侧耳鸣40例;响度:2级19例,3级25例,4级22例。5级8例,6级4例;严重程度:1级4例,2级25例,3级4l例,4级8例。

1.1.2排除标准①对维生素B12或利多卡因过敏患者;②阿斯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传导阻滞的心脏病患者以及孕妇;③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④不愿参与实验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1ml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ml混合液双侧听宫穴和翳风穴位注射,每侧注射药液0.2ml,属单侧耳鸣的在患耳侧听宫穴和翳风穴注射。患者微张口,注射前先上下提插及旋转,待患者有酸、麻、胀感觉后再缓慢注射药液,推药前要回抽无血,注射完出针后要用棉签压迫针孔片刻,以防针孔出血。隔日注射1次。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1ml和维生素B121ml混合液于双侧听宫穴和翳风穴注射,每侧注射药液0.2mL,属单侧耳鸣的在患耳侧听宫穴和翳风穴注射。患者微张口,注射前先上下提插及旋转,待患者有酸、麻、胀感觉后再缓慢注射药液,推药前要回抽无血,注射完出针后要用棉签压迫针孔片刻,以防针孔出血。隔日注射1次。两组均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2、3个疗程后用判定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适应:耳鸣消失或明显减轻,情绪、睡眠和工作等不受任何影响;②基本适应:耳鸣消失、减轻或仍响,但情绪、睡眠和工作基本不受影响;③部分适应:耳鸣仍响,但情绪、睡眠和工作仍部分受影响;④未适应:耳鸣仍响甚至加重,仍严重影响情绪、睡眠和工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2组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1、2、3个疗程后随访结果见表1。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对2组1、2、3个疗程的有效率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发展,2组疗效逐渐增高。实验组2个疗程与3个疗程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5,P<0.01),说明助利多卡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合用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合用于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效果。

3讨论

目前,对神经性耳鸣的病因学说众多,包括血管性,如血管痉挛、微小血栓形成、血液黏滞、继发于血管痉挛的自身平衡失调等,其他如耳蜗神经感觉异常、鼓室丛神经炎、鼓室神经感觉过敏、螺旋器细胞水肿、中耳肌肉张力增强影响内淋巴、周围神经炎导致神经感觉异常等。而听宫穴于手太阳小肠经,该经脉入耳,疏导小肠经之经气可通络开窍止鸣复聪。针刺听官穴疏通和调节耳探部经络,能够起到加速内耳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维持内耳神经的正常功能,达到治愈耳鸣的目的。针刺时掌握好了方向和深度,以提高“得气”率,得气后麻感可传至内耳,可产生良好的“补虚泻实”作用,达到治病目的。从药物的角度来说,经前人研究可得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可能机制是,利多卡因与细胞脂质双层膜的钠通道阻滞有关,从而使细胞膜的去极化过程发生障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不能兴奋及传导,从而改善了耳鸣;维生素B12从药理学的角度分析来说,它是一种含钴及一个核苷酸的大分子结构,旧称造血园子,实际上它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它与多种物质代谢有关,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参与脂肪代谢,包括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一髓磷脂蛋白,因此,它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必需的。但是,毛细胞、听神经受损后是不可再生,我们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只是理论上防止毛细胞、听神经进一部明显受损,对于耳鸣的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利多卡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改善微循环、减轻膜迷路积水及改善内淋巴循环,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再加上利多卡因对于耳鸣的作用,两者相加疗效互补切实能改善耳鸣患者的症状。此种治疗方法不仅方便、安全、经济、毒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其治疗效果更佳,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帮助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健康,对于临床治疗耳鸣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进一步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0.

[2]郑中立.耳鼻咽喉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89:226—229.

[3]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2—89.

标签:;  ;  ;  

穴位注射特定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