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层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呕吐毒素,安全监控
量子层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爱梅,揭金潮,王东阳[1](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小麦及其制品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小麦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DON)含量。2种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75%~95.85%及82.55%~98.74%,符合GB/T 27404—2008附录F中对回收率的要求;2种方法RSD分别为0.96%和3.3%,均小于5%,精密度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标准质控样的检测结果均在质控样有效值范围内,检测结果合格。对2种方法检测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确定了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对呕吐毒素快速定量测定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结合2种方法的优缺点,将其同时应用到小麦等粮食中呕吐毒素的检测,将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杨乐,李凯,戴宏毅,张明[2](2019)在《基于量子算法的量子态层析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信息可有效制备为量子态和量子算法可物理实现的条件下,深入研究了量子算法如何有效改善基于线性回归估计的量子态层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在已有的量子算法基础上,形成了量子态层析的新方案.与现有的经典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案需要引入量子态制备和额外的测量环节,但能显着降低量子态层析的时间复杂度.对于维数为d的待重构密度矩阵,当所用的量子算法涉及的矩阵的条件数κ和估计精度ε的倒数的复杂度均为O(poly log d),且所需同时制备的量子态数目规模是O(d)时,本方案可将量子态层析整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d~4)降为O(dpoly log d).(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余治[3](2019)在《肺炎支原体抗原量子点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技术对支原体肺炎(MP)的诊断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抗原量子点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技术对支原体肺炎(MP)的诊断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80例M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给予Mp抗原量子点免疫层析法检测,B组给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检测。对比检测效果。结果 A组的检测阳性率为90.0%,B组为87.5%,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检测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75.0%,B组分别为77.1%和20.0%(P<0.05)。结论为MP患者行免疫层析法检测可提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检测优势,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眈,王作欢,蒋小武,方维焕,宋厚辉[4](2019)在《基于量子点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快速、高灵敏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具有肾毒性、致畸性、致癌性和免疫毒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粮食作物及其副产品中,是食品和饲料原料的重要污染物,可在人类及动物体内蓄积,在已知发现的真菌毒素中,重要性和危害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本研究通过采用量子点荧光微球(quantum dots,QDs)标记OTA单克隆抗体,并基于免疫层析原理,优化、建立了OTA高灵敏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FICGA),15min即可实现对农产品中OTA污染的快速定量检测。该方法检测下限(IC_(10))达到0.04ng/mL,检测区间(IC_(20)-IC_(80))为0.05–0.59ng/mL,半数抑制率(IC_(50))为0.18ng/mL。与OTA类似物OTB、OTC交叉反应性为7.3%和11.9%,对其他常见真菌毒素AFB_1、ZEN、FB_1和DON均无交叉反应。在玉米、面粉和大豆样本中的加标回收率可达83.2%–117.8%,与LC-MS/MS同时对天然样本中OTA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FICGA快速、灵敏,可满足基层单位和现场的快速检测需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文田[5](2019)在《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量子点免疫层析尿液检测试剂的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量子点荧光免疫法床旁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性能评价,判断其性能是否满足临床需求,并评价该试剂是否能够准确检测肾脏功能。评估了该检测试剂的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定量限和线性范围以及该试剂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准确性。该试剂盒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0%,满足快速检测要求;定量限<50. 3 ng/mL,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L。检测表面健康人群和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NGAL浓度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诊断AKI的准确度为100%,诊断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 1%和93. 5%。NGAL量子点荧光免疫法床旁快速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性能,且能够准确评估患者肾脏功能,对于AKI的筛查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沙志聪,其木格,贾增艳,张燕,生威[6](2019)在《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构建一种基于量子点标记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残留量。方法:通过活化酯法将羧基功能化的量子点(Quantum dot,QD)与赭曲霉毒素A多克隆抗体(Antibody,Ab)偶联制备量子点抗体偶联物(QD-Ab);通过分别添加不同量的QD-Ab和工作液,优化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工作条件;通过商品化试剂盒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当QD与Ab的摩尔比为1∶10时,QD-Ab荧光特性最佳;在QD-Ab和工作液添加量分别为1、10μL时,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最佳;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限为0.5μg/L,谷物样品中的检测限为5μg/kg,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10 min;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特异性良好且具有有效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准确灵敏,易于判断,可以满足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残留量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李广强,王升启,荣振,王素华,姜海[7](2019)在《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病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制备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验证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的可行性。方法将蛋白A和布鲁氏菌全菌蛋白分别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以量子点标记布鲁氏菌全菌蛋白,稀释后喷涂在玻璃纤维素膜上,最后进行组装、切割制成检测用试纸条。应用该试纸条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样本102例,健康人血清47例,以试管凝集试验为对照,比较两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建立的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性能较好,布鲁氏菌病抗体的检测敏感性为99.0%,特异度为95.8%,两者符合率为98.0%;将阳性血清稀释至128倍,通过荧光检测仪仍可检测到T线荧光值,该纸条重复性好,储存时间30 d内稳定性较好,其变异系数为4.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成本低,15 min内完成检测,血清用量低,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在布鲁氏菌病的早期检测中具有良好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云龙,于林,李双法,李奎[8](2019)在《基于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的IL-6定量检测方法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的IL-6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偶联剂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作用下,使抗IL-6单克隆抗体Ⅰ(Ab1,小鼠)与羧基量子点(CdSe/ZeS)偶联,制备量子点标记物;以抗IL-6单克隆抗体Ⅱ(Ab2,小鼠)作为捕获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量子点免疫层析法试纸条检测IL-6,依据建立方法制备IL-6试剂,并考核试剂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应用该试剂检测重症监护室住院感染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临床标本200份,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本研究建立的量子点免疫层析法试剂的分析内和分析间精密性均小于10%;空白检测限为0.27pg/mL,最低检测限为0.79pg/mL,功能灵敏度为2.0pg/mL;线性范围为2.0-5000pg/mL;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相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9704X+4.685,相关系数R2=0.9963。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量子点免疫层析法IL-6试剂性能良好,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炎症及感染人群的早期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0期)
田亚莉,王志辉,杨鹏飞,张鹏飞,李刚[9](2019)在《编码于单个中性原子的单量子比特的量子层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态层析和量子过程层析是刻画量子态和量子操作过程准确度的基本工具。本文主要对编码于二能级铯原子的单量子比特及其单量子操作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对编码在铯原子钟态的量子态■进行了量子态层析分析,得到其保真度为0.97±0.02。我们还对单量子比特的门操作R_x(π)、■、R_y(π)、■、■进行了量子过程层析测量,得到量子门操作的平均保真度为0.96±0.03。我们对影响单比特态及其操作过程的保真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娟,孟红敏,田园,李朝辉[10](2018)在《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超灵敏快速检测破伤风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是最常用的即时检测技术(Point of care test,POCT)[1]。由于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试样用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药、农药残留、食品安全检等领域[2]。破伤风是由高致病性的破伤风杆菌外毒素造成的,由于其可以直接破坏人体的神经肌肉组织,故而发病后症状都比较严重且死亡率也比较高[3]。因此,快速、准确地监测人体血清中的破伤风抗体水平,对于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点,我们发展了一种用于破伤风抗体简单快速高灵敏检测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首先,将人IgG(Fc)偶联于高荧光强度的量子点微球表面,同时将破伤风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处,将二抗人IgG固定于控制线处。当存在破伤风抗体时,会在检测线处形成量子点微球标记的二抗-抗体-抗原叁明治夹心结构,此时就会出现荧光信号,实现试纸条了对破伤风抗体的荧光定量检测。并且我们还对不同种类的实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及阴性血清样本进行加标回收,都达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应用于破伤风抗体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样品需求量少、对实验设备要求低、可用于床边诊断等优势,在临床分析和医学诊断等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28)
量子层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经典信息可有效制备为量子态和量子算法可物理实现的条件下,深入研究了量子算法如何有效改善基于线性回归估计的量子态层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在已有的量子算法基础上,形成了量子态层析的新方案.与现有的经典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案需要引入量子态制备和额外的测量环节,但能显着降低量子态层析的时间复杂度.对于维数为d的待重构密度矩阵,当所用的量子算法涉及的矩阵的条件数κ和估计精度ε的倒数的复杂度均为O(poly log d),且所需同时制备的量子态数目规模是O(d)时,本方案可将量子态层析整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d~4)降为O(dpoly log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层析论文参考文献
[1].赵爱梅,揭金潮,王东阳.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小麦及其制品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J].食品科技.2019
[2].杨乐,李凯,戴宏毅,张明.基于量子算法的量子态层析新方案[J].物理学报.2019
[3].余治.肺炎支原体抗原量子点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技术对支原体肺炎(MP)的诊断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
[4].杨眈,王作欢,蒋小武,方维焕,宋厚辉.基于量子点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快速、高灵敏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菌物学报.2019
[5].刘文田.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量子点免疫层析尿液检测试剂的性能评价[J].药物生物技术.2019
[6].沙志聪,其木格,贾增艳,张燕,生威.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李广强,王升启,荣振,王素华,姜海.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病的方法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8].程云龙,于林,李双法,李奎.基于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的IL-6定量检测方法建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田亚莉,王志辉,杨鹏飞,张鹏飞,李刚.编码于单个中性原子的单量子比特的量子层析[J].量子光学学报.2019
[10].陈娟,孟红敏,田园,李朝辉.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超灵敏快速检测破伤风抗体[C].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 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 呕吐毒素; 安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