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川淫羊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淫羊藿属,DNA条形码,ITS,rbcL
四川淫羊藿论文文献综述
蒋昱[1](2012)在《四川淫羊藿属植物DNA条形码筛选与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淫羊藿属Epimedium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适生于温带阔叶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至东南部。全世界约有59种,我国种类最多,有48种,其中四川有23种。该属植物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性机能、治疗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目前,中国药典(2010)总共收载了四个种: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m)。淫羊藿植物应用广泛,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淫羊藿属植物由于种内变异大,种间界限不清,传统分类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分类鉴定方法。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利用一段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分子技术。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oxidase Ⅰ COI)作为动物DNA条形码,可100%准确鉴定物种,但植物中COI基因进化速率较缓慢。目前,植物条形码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10种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的4个DNA片段(matK, rbcL, trnH-psbA,ITS)序列进行分析,评估各序列作为淫羊藿属植物DNA条形码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MEGA4.0中对4个DNA片段进行分析,统计序列的信息,变异程度高低的顺序为:trnH-psbA (6.5%)> ITS (2.6%)> matK(1.3%)> rbcL (0.5%); matK的扩增片段最长,trnH-psbA最短,ITS和rbcL的序列扩增片段无明显差异。2.使用K2P模型,统计淫羊藿属种间和种内遗传分化情况,结果表明:所选序列均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和较小的种内差异;psbA-trnH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大,rbcL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小;trnH-psbA的平均溯祖度大于最小种间距离;4个DNA片段都具有较低的种内变异水平,最低的是rbcL。3.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trnH-psbA的种间变异高于其他叁个序列,各序列种间变异检验值大小顺序为trnH-psbA> matK> ITS> rbcL。4.理想条形码的种间/种内差异分布存在barcoding gap,以0.002为单位距离来评估4个条形码片段的barcoding gap,结果表明:四条序列均未见明显gap, psbA-trnH的种间/种内差异分布存在一定区分,重迭区域较小,而ITS、matK和rbcL重迭比例较大。5.在MEGA4.0中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rnH-psbA的鉴定效果较好,ITS和rbcL鉴定效果次之,matK出现错误鉴定。因此,建议将trnH-psbA作为淫羊藿属植物的条形码。(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李冰瑶,罗莉,汤利,李燕,丁春邦[2](2011)在《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酯酶(EST)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离叶片组织中的EST同工酶和POD同工酶,用NTSYSpc2.1软件对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淫羊藿属植物的EST和POD同工酶酶带都较少,13份材料仅有6条POD酶带,4条EST酶带,不同物种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均表现出差异;通过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聚类分析,将13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全为大花类群的淫羊藿,第二大类全为小花类群的淫羊藿。结论淫羊藿属植物的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材料间的系统关系,但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学、细胞学、DNA分子标记以及地理学等更多的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1年07期)
冯昊[3](2010)在《四川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丰富,而四川又是其主要的分布地区之一。在我国,淫羊藿属植物在园林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园林植物开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野生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四川的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观赏特性、园林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开发应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来源于《科协论坛(下半月)》期刊2010年12期)
汤利[4](2010)在《四川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叶表皮微形态及细胞学和同工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统称,根据Stearn的分类系统,全世界约有59种,分布于东起亚洲日本,西至北非阿尔及利亚之间的窄长地带,我国种类最多,约有48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各省区种类和资源最为丰富,据调查统计四川约有22种,为中国第一资源大省。本属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药用价值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性机能外,对调节免疫力、治疗肿瘤以及延缓衰老都有重大作用。本属植物生长区域性很强、分布区域狭窄、再加上有性繁殖能力弱以及人为造成的大量资源破坏,每年的消耗远远超出了野生淫羊藿的生长量,淫羊藿资源日趋枯竭,部分种面临灭绝。本文对四川的淫羊藿属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其细胞学和叶表皮微形态结构及其同工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系统地评价和利用四川的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资源打下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四川淫羊藿属植物共计22种,其中13种为四川特有种,资源丰富,为中国第1资源大省。药典收载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淫羊藿、朝鲜淫羊藿4个种为药用正品,四川无朝鲜淫羊藿,其余3种省内均有分布;分布范围最广的是粗毛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构成了四川药用种类的主要来源,由于垦荒以及大量砍伐树木等多种原因,四川淫羊藿的生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濒危情况严重。(2)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种淫羊藿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基数X=6,有一对中间随体,为对称核型,染色体类型为m、sm两种,核型公式是2n=2x=6m(2SAT)+6sm。绿药淫羊藿中的根尖细胞中存在2倍体和4倍体嵌合现象,且其第一对同源染色体不等长,存在杂合现象。(3)叶表皮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及其相似,通过对叶表皮气孔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支持将该属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叶表皮特征可作为淫羊藿的分类依据;对该属的7种15份材料的非腺毛进行观察,表明该属植物的非腺毛有种的专属性,为该属植物种的鉴定以及淫羊藿的生药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4)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淫羊藿属植物的EST、POD酶带都偏少,本实验材料仅有6条POD酶带,4条EST酶带,聚类分析结果证明stearn将该属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的分类标准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0-05-01)
罗莉[5](2010)在《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组织培养及其总黄酮和无机元素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淫羊藿是小檗科(Berberidacea)淫羊藿属(Epimedium)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全世界约有59种,中国48种,其中,四川分布最多,约22种,成为全世界淫羊藿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箭叶淫羊藿(E. 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 korearmm)和淫羊藿(E. brevicornu)4个种为正品,四川分布有3种,分别是柔毛淫羊藿、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其他种类也作为当地的药用植物。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该属植物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是我国传统补肾的中药材。它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和免疫功能,有很好的类雌激素功效和降压、降血糖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和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淫羊藿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草药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淫羊藿属植物品种多、资源分布广,但人们无意识的采摘,部分不符合用药标准的品种混入其中,造成淫羊藿品质良莠不齐,药效不稳定的缺陷。本属植物有性繁殖能力低,加上长期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造成了其资源紧缺,面临濒危。本文对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测定以及无机元素分析叁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淫羊藿属植物快速繁殖、优质种质资源筛选以及GAP基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柔毛淫羊藿对研究对象,从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配比以及培养条件(灭菌方式、光照、温度)叁个方面探讨了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叶柄和幼叶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外植体在灭菌3 min后,于21℃、黑暗条件下培养,存活率最高,获得的愈伤组织最多;培养基N6+2,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最强,为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2.四川淫羊藿属植物总黄酮测定结果表明:8种淫羊藿植物总黄酮含量不一致,其中以绿药淫羊藿和强茎淫羊藿含量最低,显着低于其他种类,其他6种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并无显着差异;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叶柄中总黄酮含量显着低于叶,且显着低于同种类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居群差异对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不同居群淫羊藿总黄酮含量呈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以上里产粗毛淫羊藿、周公山产柔毛淫羊藿、宝兴产宝兴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最高。3.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四川淫羊藿属植物材料中钙、镁、铁、钠、锌、铜、钾元素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铅、镉、铬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淫羊藿植物中无机元素以Cu的含量最少,Cr含量最高。其中Ca、Mg、Zn、Na以峨嵋山的粗毛淫羊藿含量最高,分别为63.76 mg·g-1、14.99 mg·g-1、18.5μg·g-1和6.188 mg·g-1;Fe、Cu的含量均以盐井的宝兴淫羊藿最高,分别为2.499mg·g-1和57.20μg·g-1;有害元素Pb和Cd的含量极高,以宝兴的绿药淫羊藿含量最高,分别为1737μg·g-1和35.31mg·g-1,均远远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淫羊藿中Pb的含量不得超过5μg·g-1,Cd的含量不得超过0.3μg·g-1的标准。主成分分析表明,Ca、Na、Mg是淫羊藿属植物特征元素。4.综合总黄酮和无机元素含量分析结果,筛选出柔毛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天全淫羊藿3种优质淫羊藿材料,其中,柔毛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分布范围广、产量高,适合生产上大规模栽培利用,而天全淫羊藿仅分布于天全,适应性和产量相对较低,不适合生产上运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0-05-01)
宋丽娜,陈光,喻长远[6](2009)在《四川淫羊藿中两个新的黄酮醇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四川淫羊藿Epi mediumsutchuenens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学数据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四川淫羊藿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为川藿苷A(sutchuenoside A,Ⅰ)、川藿苷B(sutchuenosideB,Ⅱ)、大豆苷元(daidzein,Ⅲ)、宝藿苷-Ⅰ(baohuoside-Ⅰ,Ⅳ)、kaempferide3-rhamnoside(Ⅴ)、淫羊藿苷(icariin,Ⅵ)、an-hydro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Ⅶ)、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Ⅷ)、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Ⅸ)、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Ⅹ)。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sutchue-noside A和B,俗名为川藿苷A和B,化合物Ⅲ、Ⅴ、Ⅶ、Ⅷ~Ⅹ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9年10期)
汤利,杨界,李燕,罗莉,丁春邦[7](2009)在《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查阅标本资料并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研究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种类分布及药用情况,建立了四川淫羊藿属的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四川淫羊藿属植物有22种,其中有4种为药典收载种,8种淫羊藿苷含量较高,被作为地方性中药材和民间草药广泛使用,其余10种药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宋丽娜[8](2009)在《四川淫羊藿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淫羊藿(Epimedium sutchuenense Franch)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植物(Epimedium),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我国有20多种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丰富,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和东北等地。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本文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分配柱色谱、硅胶薄层色谱、聚酰胺薄层色谱等手段,从四川淫羊藿的叶子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sutchuentin A(1),sutchuentin B(2),大豆苷元(daidzein,3),宝藿苷-Ⅰ(baohuoside-Ⅰ,4),kaempferide 3-rhamnoside(5),淫羊藿苷(icariin,6),anhydro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7),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经系统查阅文献,化合物1和2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sutchuentins A和B,化合物3、5、7、8-10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实验对四川淫羊藿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研究。对提取物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和乙酸乙脂萃取层的粗提液进行了初步抑菌实验的研究,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而对于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不明显。宝藿苷-Ⅰ和乙酸乙脂萃取层的粗提液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进一步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6-01)
张万全,陈庆富[9](2008)在《贵州和四川淫羊藿属(Epemidium)植物总黄酮含量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生长在相似条件下的11种淫羊藿32居群247个植株的总黄酮含量。11种淫羊藿的平均总黄酮含量是6.994%,种间变异大,变异系数为44.581%。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超过10%的淫羊藿仅1种,即无距淫羊藿,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3.166%。平均总黄酮含量在5%~10%的有6种,即柔毛淫羊藿、少花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粗毛淫(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期刊2008-07-01)
胡涛,黎云祥[10](2006)在《四川淫羊藿多糖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蒽酮-硫酸法对四川淫羊藿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5.753%,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7.766%,四川淫羊藿中多糖平均含量为2.173%.(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四川淫羊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酯酶(EST)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离叶片组织中的EST同工酶和POD同工酶,用NTSYSpc2.1软件对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淫羊藿属植物的EST和POD同工酶酶带都较少,13份材料仅有6条POD酶带,4条EST酶带,不同物种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均表现出差异;通过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聚类分析,将13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全为大花类群的淫羊藿,第二大类全为小花类群的淫羊藿。结论淫羊藿属植物的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材料间的系统关系,但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学、细胞学、DNA分子标记以及地理学等更多的研究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川淫羊藿论文参考文献
[1].蒋昱.四川淫羊藿属植物DNA条形码筛选与鉴定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李冰瑶,罗莉,汤利,李燕,丁春邦.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
[3].冯昊.四川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
[4].汤利.四川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叶表皮微形态及细胞学和同工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5].罗莉.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组织培养及其总黄酮和无机元素含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6].宋丽娜,陈光,喻长远.四川淫羊藿中两个新的黄酮醇苷[J].中草药.2009
[7].汤利,杨界,李燕,罗莉,丁春邦.四川淫羊藿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
[8].宋丽娜.四川淫羊藿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
[9].张万全,陈庆富.贵州和四川淫羊藿属(Epemidium)植物总黄酮含量变异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2008
[10].胡涛,黎云祥.四川淫羊藿多糖的含量测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