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芹
(大名县特殊教育学校河北大名056900)
课堂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指引学生思考的起点与方向,引导学生有序地探求知识奥秘,全面深刻地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使教师获得信息反馈,借以调节、控制教学的过程。
1.提问内容的针对性
要针对学习新知识与必备的旧知识和技能的提问;新旧知识过渡是学新课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以旧引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出示l&pide;2,2&pide;4,4&pide;8,提问:这三个除法算式的得数相等吗?为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商不变的性质,进而再设问:在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那么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这样以旧引新的提问,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
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提问;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的提问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问,造成课堂平淡无奇,学生失趣。
提问要有利于提示知识的规律利本质属性,起到“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通过电脑演示一个固定角的两条边可以自由伸缩,让学生看后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学生轻松回答,再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角的边是射线组成,射线的一端可无限延长。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理解,同时使学生认识了射线。
要针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转折点、异同点提问。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先让学生观察3.22&pide;0.14不能直接除,再提问学生:能不能把它变成可以直接除的除法呢?进而再问:怎样把除数变为整数?除数变为整数,要使商不变,被除数怎么办?引导学生联想起过去已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思考。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办法。
2.提问形式的多样性
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计不同形式、新颖有趣的提问,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如下提问形式。
引趣激疑性提问。这类问题一般在学习新课的开始或教学层次、内容的转换、递进之际提出。教师以具有激疑性质的语言巧布“迷阵”,设“悬念”,以使学生产生惊奇和疑问。
回忆联想性提问。这类提问一般在新授课前的复习时提出,让学生回忆对比,搞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防学生产生知识混淆。
自学探求性提问。这类问题一般在新授课内或练习课内提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定向探求,提问的答案是唯一的,通过提问。让学生抽象概括结论,阐明道理或说明过程,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二是发散探求,让学生掌握一题多解、简算、速算的本领,激发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如在应用题的自编、改编、一题多问,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教学中运用。
反馈强化性提问。这类问题一般在新授课后的课堂练习环节提出。通过问题的提出及回答,教师能及时了解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随时调整、变换教学内容和形式,达到及时纠错、纠偏,强化知识和思维方法等目的。
3.提问设计的艺术性
教学课堂提问从问题的组织、语言的使用到问答“火候”的掌握都需要教师做好艺术性的处理,这里仅提出需要注意的以下方面。
所提问题要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如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可先检查复习5的乘法口诀。然后提问:在5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与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的数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根据刚才的回答写出5的乘法口诀来。这样的问题就能体现同类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而使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并会用这种规律类推出6至9的所有乘法口诀。
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提问既要防止过偏过难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又要防止含糊不清,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还要杜绝为提问而提问,缺乏思考价值的泛泛而问,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要“问”而生“思”,答有所“取”,收到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路,发展联想思维的效果。
提问要有层次性和激励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性格内向和胆小怯场不肯发言的学生要逐步培养“自我意识”和大胆开朗的性格;对于反应迟缓、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授之以渔”。当学生凭灵感或机智作应急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要指责,要给予鼓励,帮助其分析纠正错误。
提问要有时间性和“落差”性。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既不能满足于一两个好学生的回答,更不能把学生冷静地思考误认为是“冷场”,过早地提示,把结论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这样起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教师还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和提高全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4.课堂提问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诸如目的不明确,零碎不系统,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或自问自答,随口而发问之类的问题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在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时设计了一个判断题,要求快速抢答。例如出示一个图形,说是一条线段,让学生判断对不对。刚开始还有学生抢着举手回答,后来干脆好多人都在下面集体抢答了,一时“对”与“不对”响声如潮,看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注意力十分集中,实则浑浑噩噩,能真正把题目看懂,考虑了之后再回答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多数只是在凑热闹。如此就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了。
总的来说,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