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颓废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郁达夫,文学作品,颓废主义
颓废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孙璐荃[1](2019)在《郁达夫文学作品中的“颓废”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郁达夫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由于其文学风格独特,其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颓废"色彩,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反现代特性。本文就对郁达夫文学作品中的"颓废"主义进行解读与探讨。(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8期)
田源[2](2019)在《毁灭·沉沦·涅盘——颓废主义语境中的电影《雷神3:诸神黄昏》》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漫威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影片《雷神3:诸神黄昏》,凭借绚烂的搏斗画面、动感起伏的音乐和奇幻的故事情节赢得中国票房市场的良好口碑。该电影的视听冲击不只是暴力美学的盛宴,还深藏颓废主义的现代性。家园的失落与心灵的创伤描摹世界毁灭的颓废影像,享乐和迷茫的生存方式衍生出沉沦的颓废心理,觉醒与反抗的正义举动转化固有的颓废意义。借助蒙太奇、接受心理和隐喻的电影艺术,本片完成从"黄昏"到"黎明"的现代蜕变。(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谢娟林[3](2019)在《颓废主义在中国的流变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颓废主义的概念在中国文学界一直饱受争议。颓废思潮在中国历经了百年的流变,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潮繁荣有着无法抹灭的影响。本世纪初期,有关颓废主义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近年来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的概述,提出目前颓废主义研究的不足和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游洁洁,贺昱[4](2018)在《19世纪颓废主义的美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颓废主义强调感官刺激并拒绝现实的介入,体现了感性艺术之美;以危险表象寻求痛苦体验,企图表现生命崇高之美;潜在反抗与现代追求构成了激情主体之美。(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3期)
王可欣[5](2018)在《格非《青黄》中的“颓废主义”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格非的《青黄》具有先锋小说的典型特征,而隐藏在叙述技巧下的颓废主义同样使整个故事更加破碎。从"青黄"含义入手,分析小说中叙述的"颓败",以及"九姓渔户"传说中所包含"颓荡",探寻《青黄》中的"颓废主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3期)
邓招华[6](2017)在《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沉重的社会负荷,使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的存在淹没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中,无法得到公正、客观的评判。究其实际,现代颓废主义文学是一种美学现代性的表达,来自于对现代进步神话的批判,也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抗。这种反抗既是美学的也是道德的,自有其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为之"正名",进而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孔秋萍[7](2017)在《戴望舒作品中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戴望舒是民国时期着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带有强烈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这与诗人自身的性格、经历有关,同时也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在文学上的反映,当时国家不断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这些外部环境对作者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化为作者笔下忧伤、唯美的诗歌文字。本文着重分析了戴望舒作品中强烈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及其表现,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诗人自身经历等方面尝试揭示诗人唯美颓废主义色彩的成因。(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7年06期)
李暖[8](2017)在《20世纪初俄罗斯颓废主义诗歌的死亡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颓废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弥漫于社会转型中的俄罗斯,对整个俄罗斯文学以及我国的颓废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其研究并不充分。颓废主义可以视作世纪之交西方及俄国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对传统价值观作出重估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称。它以"二元主义唯心论"的死亡美学为核心,在索洛古勃、布留索夫等俄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中构建了"死亡的彼岸",是世纪末情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颓废主义诗歌死亡美学的研究可以发掘出世纪之交知识分子虚无精神状态中的进步性,并更加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中的生命哲学和神话诗学传统。(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7期)
程勇真[9](2017)在《颓废主义美学及其审美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颓废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范畴和美学范畴,但作为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它至今未能获得足够的美学重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颓废主义,研究它的审美意涵,并对其富有争议的审美价值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我们首先需要搞清颓废主义与颓废两个概念的不同。颓废主义美学有叁方面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对待颓废主义美学我们必须理性客观,一方面看到它消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积极的美学色彩。(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李俊宇[10](2016)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颓废主义背景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爵士时代"的一首挽歌,其所蕴含的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涵被广泛地分析和研究,本文对"颓废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心思想进行了探索,并把它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场文学运动。特别是将大洋两岸的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相联系,从社会方面对小说中颓废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6年26期)
颓废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漫威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影片《雷神3:诸神黄昏》,凭借绚烂的搏斗画面、动感起伏的音乐和奇幻的故事情节赢得中国票房市场的良好口碑。该电影的视听冲击不只是暴力美学的盛宴,还深藏颓废主义的现代性。家园的失落与心灵的创伤描摹世界毁灭的颓废影像,享乐和迷茫的生存方式衍生出沉沦的颓废心理,觉醒与反抗的正义举动转化固有的颓废意义。借助蒙太奇、接受心理和隐喻的电影艺术,本片完成从"黄昏"到"黎明"的现代蜕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颓废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孙璐荃.郁达夫文学作品中的“颓废”主义解读[J].大众文艺.2019
[2].田源.毁灭·沉沦·涅盘——颓废主义语境中的电影《雷神3:诸神黄昏》[J].中州大学学报.2019
[3].谢娟林.颓废主义在中国的流变与研究[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4].游洁洁,贺昱.19世纪颓废主义的美学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8
[5].王可欣.格非《青黄》中的“颓废主义”探寻[J].长江丛刊.2018
[6].邓招华.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J].江西社会科学.2017
[7].孔秋萍.戴望舒作品中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
[8].李暖.20世纪初俄罗斯颓废主义诗歌的死亡美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7
[9].程勇真.颓废主义美学及其审美价值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李俊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颓废主义背景的探究[J].北方文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