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课实行新课标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武[1](2021)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儿趣味田径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形式多样,趣味性高,器材更加安全环保,更能增强少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跟传统田径教学比较,少儿趣味田径能对小学生某些生理指标上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惧症状等维度上,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江西省小学田径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分析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的推广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形式新颖,结构完整,相较于传统田径项目竞技性稍弱,趣味性更强,适合在小学阶段开展,在江西省小学推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江西省小学的场地器材、田径教学环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推广需要。(3)江西省小学传统田径课的开展受场地器材、趣味性普适性低等诸多问题的制约,亟待改革。(4)少儿趣味田径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但江西省的推广情况不容乐观,可向该项目发展较好的地区在宣传推广、师资培养、实验学校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学习借鉴。(5)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优势:相关法规政策大力支持;对场地要求低;形式新颖,器材专有化;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认可度较高。(6)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劣势:相关赛事的缺乏、成本偏高;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宣传。(7)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机遇: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得到一线体育教师认可;强大互联网的宣传;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要求。(8)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挑战:其他新型项目的兴起;与传统田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试教育思想的转变。根据以上结论,针对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的推广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试点学校,以点带面进行推广。(2)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专业人才。(3)融合传统田径课,加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课程化的研究。(4)积极组织或参与相关比赛。(5)改进器材的研究开发,购买替代器材。
石文颜[2](2021)在《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备受冲击。中小学作为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学生“五育并举”的主要场所,理应担负起“武术进校园”的重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探寻峨眉武术进校园的出路。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峨眉山市15所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访谈当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学校相关领导,对推进峨眉武术进校园在“策、境、人、财、物”五个方面的机遇与困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策”方面:国家、地方出台众多弘扬传统文化与武术的政策以保障“峨眉武术进校园”工作的推进。但各级政策难以落地,督导考核与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峨眉武术课程设置欠妥,以及遭受“进校园”热潮的影响。(2)在“境”方面:具有峨眉武术发祥地的地理优势、全国“武术之乡”的引领效应、丰富多彩的赛事环境、学校武术社团的补充优势。同时遭受着武侠小说影视的“艺术化”、重文化轻体育、竞技体育的冲击、学校位置差异等劣势环境影响,致使峨眉武术进校园步履维艰。(3)在“人”方面:领导层、习武学生家长、本土传承人都支持峨眉武术进校园。但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对峨眉武术进校园的认知不足,峨眉武术师资供给不足,使得推进峨眉武术进校园处于被动的尴尬之境。(4)在“财”方面:国家、地方、民间、学校对峨眉武术进校园均有资金支持,但扶持力度不够。(5)在“物”方面:学校普通场地器材相对充足,武术馆校与本土教材逐渐丰富,专业服装逐渐成型。但专业场馆器材不足,专业服装缺失,峨眉武术教学教材不统一。对此,研究提出以下路径:(1)探索政策落地的新路径:学校结合政策优势,与政府合力推进;健全督导考核与学校管理机制;科学设置武术课程,使峨眉武术在全校普及。(2)深入挖掘环境优势资源的路径: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基地资源、武术明星资源,为“峨眉武术进校园”搭建更好的推广平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3)引导推广者与受体形成合力的路径:加强峨眉武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讲座、座谈会、赛事活动等方式宣传峨眉武术,改善校领导、家长和学生对峨眉武术的意识认知。(4)探索多元筹措资金的路径:政府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开展峨眉武术的资金充足和专款专用;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5)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的路径:各学校配齐配足峨眉武术场地器材、专业服装,彰显峨眉武术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规范峨眉武术教材。
李延杰[3](2021)在《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小学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可以为增强我国体育实力做奠基。随着社会发展,上海市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体育课程兴趣化”是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体育教学器材是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活动等开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本文通过以上海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为研究分析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器材配备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因素,提出了优化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对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情况不断得到改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符合上海市制定的《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基本配备类器材基本符合要求,仅有部分种类的器材达不到配备要求,如鞋板、海绵球、跷跷板等器材,拓展类器材的配备仍有待完善。2.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器材标准虽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制定,但仍有部分器材存在成人化、竞技化的问题,阻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3.体育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归结于部分教学器材质量差,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同时,体育器材存在管理不到位,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且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4.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与学生的喜好程度存在一定的出入,如球类、棋牌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器材数量达不到需求,有些器材因为场地原因达不到配备要求,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5.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子主要有信息资源因子、人力资源因子、财力资源因子、物力资源因子、课程资源因子。
江政韩[4](2020)在《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篮球协会在2017年11月正式推出了小篮球发展计划,这项计划专门针对6-12岁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小篮球计划,一方面使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篮球发展储备后备人才。2018年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启动“小篮球”发展计划推进校园篮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校园篮球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启动“小篮球”发展计划,将其纳入本地校园篮球教学工作计划。就此,江苏省小学小篮球教学与活动拉开了序幕。经过近2年的实践尝试,徐州市小篮球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小篮球教学的系统设计、课程实施、相关制度以及各有关部门对小篮球教学的支持与促进等诸多方面的活动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许多现实问题仍待完善和解决。本研究旨在对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审视与把握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的发展水平,审视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建言献策,进一步创新徐州市小篮球教学,更好地推动小篮球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为小篮球在其他地区小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实现其预期的教学价值。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徐州市城区小篮球教学的小学师资基本情况:普遍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多;年龄主要集中26-35岁;其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学历以本科为主;体育教师中二级教师最多;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参加过多元化培训,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2.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基本情况:在小篮球教学目标上,不同学校教学目标不同,主要包括增强小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力、培养小学生篮球技术等。小篮球教学内容方面差异性较大,因小学生各阶段身心特点不同,所以对应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同,1-2年级教学以篮球游戏为主,重在培养其兴趣爱好;3-4年级以小篮球基本技术为主;5-6年级的小学生主要学习篮球技战术,且进行篮球模拟比赛。在小篮球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们普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体育教师们需通过游戏的方法吸引小学生的兴趣;5-6年级年级段主要采用练习法和比赛法。小篮球教学评价方面,采用终结性测试与过程性测试结合的方法。3.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支持条件情况:各小学对小篮球教学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专门的制度保证小篮球的教学。场地器械方面,小篮球的数量比较充足,但是缺乏小篮球架;各个学校都有室外篮球场地,但是缺乏室内篮球馆。4.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课余活动开展情况:在调查实施小篮球教学的12所小学中,每个学校都组建了小篮球队,部分学校分别组建了男队和女队,其训练时间一般为课外活动时间、晚托时间和节假日,且都参加了徐州市小篮球比赛。5.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尚未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家长对于小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训练的支持不够,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训练脱节。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徐州市小学应加强对校园小篮球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体育教师、篮球教练员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使得体育教师在小篮球方面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2.小篮球的课程教学要以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以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来进行完善。徐州市城区小学在创建小篮球校本教材时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撰写,使教材更具科学性、权威性及代表性。3.学校应采购节约空间的多功能小篮球架以保证学生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学校教工们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进小篮球运动中来,从而推动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小篮球教学水平。4.徐州市教育局应当积极支持小篮球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主持细化小篮球课程;各小学在建设小篮球队方面应当给以重视,加强对小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打造校园篮球文化与特色篮球学校品牌,构建小篮球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定期举办小篮球活动,如篮球才艺表演、年级精英对抗赛、师生篮球交流赛等,进一步完善徐州市小篮球联赛的赛事项目。此外,学校应创办小篮球公众号、网页,让学生与家长对小篮球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参加小篮球运动的主观能动性。5.徐州市城区小学应积极落实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案,加强篮球教师与小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更加深入地了解篮球文化。
吴晓凤[5](2020)在《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课标在全国各中小学推行后,各地兴起了一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新一轮的教学考验,进入了一段传统教学与新课标的交接期。为了全面深入认识新课标的教学意义,教师们在相关改革文件的指导下纷纷参与到新课标的学习和实施中。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当前岳阳市岳阳楼区15所小学体育新课标下的教学情况展开调查,探讨影响新课标实施的制约因素并找出相应的策略与举措。结论如下:(1)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楼区被调查小学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标理念的认同程度较高,但认知不够深切。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被调查的各小学普遍存在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组织形式和方法欠缺创新性等问题,导致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与教学效果和新课标的要求存在些许差距,亟需新方法新模式的应用来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2)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的制约因素:领导重视程度、学生个体因素、师资因素、资金因素和新课标自身因素。(3)促进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的发展策略,提出的对策包括:强化政府领导职能,加强课标实施力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推动课标实施效果、注重体育师资培养,储备课标实施人才、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改善课标实施环境、完善体育校本课程,打造课标区域特色。
高云[6](2020)在《大庆市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体育科目纳入中考及其分值的不断提高,体育引起学生、学校、家长的重视,目前大庆市的体育中考满分100分,已经实施6年,占中考总分的12.8%,其所占比例高于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力求通过体育中考提高社会、学校及家庭对体育的重视度,带动中小学体育工作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身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本文就中考大庆市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研究方法,对大庆市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进行访问调查,在体育中考政策实施的背景下,针对大庆市体育中考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并研究分析了大庆市落实体育中考政策时,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研究发现,随着大庆市体育中考的实施,体育课堂逐渐成为了中考训练课堂,为了拿到高分数,体育中考方案规定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导致教学内容出现“应试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完全贯彻;体育中考的实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有弊;缺少对运动技能考核的项目,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经过对调查得到的结论进行深入剖析,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出了体育中考政策干预下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优化对策,正视体育中考,避免应试化;引进优秀师资,平衡男女体育教师比例;科学设置考核项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置体育课程,预防运动损伤。进一步促进大庆市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为完善大庆市体育中考方案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一些建议。
徐杰[7](2020)在《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形成关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发展综述,了解“体育教学内容”发展脉络,发现研究不足与存在问题;用问卷调查法,对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三个老区的30所公办小学,包括小学生1440人、体育教师60人、学校领导30人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用数理统计法,科学分析调查问卷反馈的数据,旨在了解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根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体育学科理论书籍、分析现状、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为体育教学深入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珠海市小学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珠海市各水平段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开足,为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客观保障条件,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教学授课班额较大。2.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基本现状:珠海市小学学校体育计划制定基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珠海市小学的学校领导及教师对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认知水平较高,能够积极的撰写教学计划,并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教育性、可行性强的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计划。在撰写教学计划时主要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结合个人经验完成教学计划撰写。学校和体育教师都侧重于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的撰写与检查,而学年计划和单元计划次之。基本有较完整的教学计划,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施。3.珠海市小学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以课标为主,结合地方特色,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现状。动作发展规律、学习技能层次对教师选择内容也占较高的比例,说明教师对体育教学技能的关注较高。4.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性高,各教学单元缺少整体组合的衔接性,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掌握不牢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不了解。5.珠海市小学生对现阶段教学内容基本满意,家长支持学生购买体育教学内容必须用品,学校支持体育教师进修深造。
李采[8](2020)在《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我国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修订学科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18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标志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开始。此后,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与落实途径、地理核心素养下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等变革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过去,教师多依照教材的“单元”和“课时”开展教学活动,2019年崔允漷教授在其《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促使传统‘单元’和‘课时’教学转变为大单元教学”这一观念。受其启发,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并以格式塔心理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杜威经验主义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及学科核心素养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等关键内容的内涵、特征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法了解现阶段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现状,发现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策略、大单元教学设计等认知不足,更缺乏实践,故将大单元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建议相结合,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案例研究法,结合黑龙江省使用的2003版地理课程标准和2004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进行的“水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在实习班级进行实验教学,得出大单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基于2017版地理新课标和2019版地理新教材,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大单元、中图版地理必修二“聚落”大单元为例,进行了大单元教学案例设计,以期为一线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吴核坚[9](2020)在《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学校武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武术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武术教学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整体发展状况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而小学武术教育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整个武术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推进小学武术教育的开展,从而提升小学武术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已逐渐成为武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思考的深刻话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21所小学的武术课程开展情况、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教材选择、武术教学方法、武术师资队伍和武术考评形式等相关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在厘清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选择中的现实挑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若干实现路径。以期对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为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命题涉及面较为广泛,既包含了武术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又包含了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构成的科学化,以及小学武术教学实践的科学化等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更加侧重于教学实践层面。要研究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需要明确科学化的基本评判标准,通过研究和思考,认为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至少应该坚持三条评判标准,即符合规律性、具有实效性、体现专业性。推进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实现,在路径选择上应该要有主次之分,文中认为在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选择上也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即坚持方向性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坚持可行性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明确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基本内容,即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科学选定教学内容、科学实施教学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成效,在上海市体育课程小学兴趣化的政策背景下提出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整体实现路径:(1)立足“德艺兼修、以武树人”的政策导向,实现教学目标科学化;(2)编排“短小精炼、简单易学”的套路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科学化;(3)坚持“以趣导学、游戏助长”的理论思想,实现教学方法科学化;(4)构建“多元主体,多维指标”的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科学化。
王克群[10](2020)在《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研究 ——以高青县农村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是我国当前一段时期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秉持体育新课标“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不但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点燃学生的体育热情,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学校对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不够重视,体育教师对其理解不够深刻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此促进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本课题研究以高青县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其他学校开展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龄配备合理,对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有一定认知基础,但外出培训比较少,“闭门造车”的现象较严重。同时实地调查发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不达标。体育师资培训和场地设施配备成为阻碍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两大绊脚石。(2)目前高青县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开展不全,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较为集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主要选择球类、田径等项目,像体操、羽毛球等项目几乎不开展。因体育教师对新课标了解不深,对竞技体育项目改造随意性较大,导致改造后的竞技体育项目开展效果不佳。(3)体育教师对竞技体育项目实施课程化改造应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按照水平-领域-具体目标三级目标建设体系构成的横向维度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级目标建设体系构成的纵向维度科学设置学习目标。(4)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基本理念以体育新课标和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参照。课程化改造的方法主要是简化规则、降低难度、修改内容和改造场地器材设施,改造的原则为全面性、循序渐进、适应性、效果性、因地制宜原则,改造的内容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水平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5)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选取高青县两处农村小学的4X100米接力和排球项目作为个案实施课程化改造并进行实证化研究,确立了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整体思路和流程,为其他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由此结论,特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校社融合”,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2)运用价值辨析审视体育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内容选择的渠道。(3)准确把握“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践行“健康第一”的开发理念。(4)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其指导地位。(5)积极关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竞技体育项目建设。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课实行新课标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课实行新课标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势严峻 |
1.1.2 传统田径课程在小学开展受限 |
1.1.3 少儿趣味田径概念的提出及其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趣味田径文献时间分布 |
2.3.2 趣味田径知识主体分布 |
2.3.3 趣味田径研究热点、前沿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SWOT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分析 |
4.1.1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基本构成 |
4.1.2 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的区别 |
4.1.3 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的联系 |
4.2 江西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
4.2.1 运动场地及器材情况分析 |
4.2.2 江西省小学生对田径课的态度 |
4.2.3 江西省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 |
4.2.4 领导对田径教学态度 |
4.3 江西省小学课外田径活动现状分析 |
4.3.1 江西省小学体育社团开展情况 |
4.3.2 江西省小学课间操开展情况 |
4.3.3 田径运动会的开展情况 |
4.4 少儿趣味田径开展情况调查 |
4.4.1 少儿趣味田径在我国开展情况 |
4.4.2 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江西省开展情况 |
4.4.3 少儿趣味田径在其他地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4.5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SWOT分析 |
4.5.1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SWOT因素筛选 |
4.5.2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优势(strength)分析 |
4.5.3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4.5.4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4.5.5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威胁(threat)分析 |
4.5.6 少儿趣味田径的SWOT矩阵分析 |
4.6 少儿趣味田径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策略 |
4.6.1 培养专业人才,扩大师资力量 |
4.6.2 加大器材的开发,购置替代器材 |
4.6.3 利用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进行推广 |
4.6.4 扩大宣传途径 |
4.6.5 设立奖励机制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江西省小学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3(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4(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2)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诉求 |
1.1.2 学校是培养峨眉武术传承队伍的主要阵地 |
1.1.3 峨眉武术进校园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武术进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 |
2.2 武术进校园困境方面的研究 |
2.3 地域武术进校园的相关研究 |
2.4 峨眉武术进校园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地考察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文献资料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机遇分析 |
4.1.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机遇 |
4.1.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机遇 |
4.1.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机遇 |
4.1.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机遇 |
4.1.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机遇 |
4.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困境分析 |
4.2.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困境 |
4.2.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困境 |
4.2.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困境 |
4.2.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困境 |
4.2.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困境 |
4.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的路径探索 |
4.3.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策”的路径 |
4.3.2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境”的路径 |
4.3.3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人”的路径 |
4.3.4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财”的路径 |
4.3.5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进中小学关于“物”的路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 附件 |
(3)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来源 |
2.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 |
2.2.1 文献年代分析 |
2.2.2 文献类型分析 |
2.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2.3.1 萌芽阶段 |
2.3.2 起步阶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 |
2.4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
2.4.2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特征研究 |
2.4.3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作用研究 |
2.4.4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存在问题研究 |
2.4.5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研究 |
2.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相关理论 |
2.5.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概念 |
2.5.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基本方式 |
2.5.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调整方法 |
2.5.4 体育教学器材的稀缺性 |
2.5.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优化内涵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政策要求分析 |
4.1.1 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2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3 上海市小学体育课改对体育器材配备的要求 |
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 |
4.2.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基础配置现状 |
4.2.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拓展配置现状 |
4.3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与管理现状 |
4.3.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现状分析 |
4.3.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管理现状分析 |
4.4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4.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 |
4.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问题的成因 |
4.5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信度分析 |
4.5.2 效度分析 |
4.5.3 信息资源因子 |
4.5.4 人力资源因子 |
4.5.5 财力资源因子 |
4.5.6 物力资源因子 |
4.5.7 课程资源因子 |
4.6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 |
4.6.1 协调课程资源与器材配备,提高器材利用率 |
4.6.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器材管理制度 |
4.6.3 优化体育资源配备,改善体育教学器材经费投入 |
4.6.4 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重视度 |
4.6.5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资源运用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篮球价值的研究 |
1.3.2 关于小篮球开展现状的研究 |
1.3.3 关于小篮球推广方式的研究 |
1.3.4 关于小篮球教学方法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基本情况 |
3.1.1 徐州市城区小学实施小篮球教学情况 |
3.1.2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教师基本情况 |
3.1.3 徐州市城区小学教师及学生对小篮球教学的认知 |
3.2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 |
3.2.1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目标定位 |
3.2.2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计划安排情况 |
3.2.3 徐州市小学小篮球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3.2.4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方法 |
3.2.5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材的选择 |
3.2.6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场地器械 |
3.2.7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评价 |
3.2.8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支持系统现状 |
3.3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
3.3.2 影响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优化策略 |
3.4.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
3.4.2 创新小篮球教学模式 |
3.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4.4 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小篮球教学场地器材建设 |
3.4.5 重视小篮球教学的安全管理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 B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 C 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D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贯彻相关体育改革政策精神 |
1.1.2 落实新课标体育教学要求 |
1.1.3 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
1.1.4 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1.4.2 小学体育教学 |
1.5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演进历程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第3章 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3.1 楼区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认知情况与分析 |
3.2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
3.2.1 楼区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比例分析 |
3.2.2 楼区小学体育教师年龄构成分析 |
3.2.3 楼区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调查与分析 |
3.2.4 楼区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3.3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调查情况与分析 |
3.3.1 楼区小学生体育课的运动参与情况调查与分析 |
3.3.2 楼区小学生体育课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 |
3.3.3 楼区小学生体育课的身体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
3.3.4 楼区小学生体育课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与分析 |
3.5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法实施情况与分析 |
3.5.1 楼区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
3.5.2 楼区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分析 |
3.6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课的评价方法与分析 |
3.7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学生体育学习情况与分析 |
3.7.1 学生喜好程度 |
3.7.2 学生学习动机 |
3.7.3 学生课堂感受 |
3.8 新课标下楼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情况与分析 |
第4章 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的制约因素 |
4.1 新课标实施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 |
4.2 制约新课标实施的因素 |
4.2.1 领导重视程度 |
4.2.2 学生因素 |
4.2.3 师资因素 |
4.2.4 资金因素 |
4.2.5 课标自身因素 |
第5章 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的发展策略 |
5.1 强化政府领导职能,加强课标实施力度 |
5.1.1 政府积极推行政策,促进课标有力实施 |
5.1.2 领导更新教育理念,认真研学课标要求 |
5.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推动课标实施效果 |
5.2.1 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5.2.2 探讨新的组织教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
5.3 注重体育师资培养,储备课标实施人才 |
5.3.1 加强体育人才引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
5.3.2 丰富课标培训内容,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
5.4 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改善课标实施环境 |
5.4.1 加大体育资金投入,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场地器材资源,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5.5 完善体育校本课程,打造课标区域特色 |
5.5.1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
5.5.2 合理选择校本内容,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庆市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体育中考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
(二)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大庆市体育中考开展现状与调查分析 |
3.1 大庆市体育中考的改革与发展 |
3.2 大庆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调查分析 |
3.3 大庆市体育中考评分标准调查分析 |
3.4 大庆市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
3.4.1 体育中考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
3.4.2 体育中考对体育课的影响 |
3.4.3 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 |
3.4.4 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
3.4.5 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
3.4.6 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影响 |
3.4.7 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 |
3.5 大庆市体育中考面临的问题分析 |
3.5.1 体育教学应试化现象 |
3.5.2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
3.5.3 项目限制学生全面发展 |
3.5.4 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
3.5.5 运动损伤的频发 |
第四章 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优化对策 |
4.1 开齐开足体育课程 |
4.2 完善体育教学评价 |
4.3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5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
致谢词 |
(7)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教育课程改革历史背景 |
1.1.3 小学生体质健康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小学 |
1.4.2 体育教育 |
1.4.3 体育教学 |
1.4.4 体育教学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珠海市小学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
4.1.1 珠海市小学体育课基本开足开齐 |
4.1.2 珠海市小学体育课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满足学生需求 |
4.1.3 珠海市小学体育课教学授课班额较大 |
4.2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基本现状 |
4.2.1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计划制定基本情况 |
4.2.2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计划完整性分析 |
4.3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现状 |
4.3.1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基本情况 |
4.3.2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依据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3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性及衔接性分析 |
4.4 珠海市小学体育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满意度与家长、学校支持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珠海市小学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
5.1.2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有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学年计划和单元计划欠缺 |
5.1.3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呈现技术教学居多,健康知识和特色项目偏少 |
5.1.4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缺乏衔接性 |
5.1.5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满意 |
5.2 建议 |
5.2.1 建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电子数据库 |
5.2.2 建立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成长电子档案” |
5.2.3 树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支持鼓励体育教师继续深造 |
5.2.4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回归体育教学本质 |
5.2.5 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瘦身,出版权威性的体育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教材)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 B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问卷) |
附录 C 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学校领导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外核心素养的提出 |
(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 |
(三)教师教材观念的变革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地理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大单元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素养 |
(二)核心素养 |
(三)地理核心素养 |
(四)大单元教学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格式塔心理学 |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三)杜威经验主义理论 |
(四)现代教学理论 |
(五)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基本情况 |
二、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缺乏了解 |
(二)教师过度关注地理学科知识 |
(三)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付诸实践少 |
三、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现状归因分析 |
(一)教学背景原因 |
(二)教师原因 |
(三)学生原因 |
第四章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
一、明确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大单元数目 |
(一)明确教学计划 |
(二)了解学生考情 |
(三)确定大单元教学数目 |
二、把握知识结构,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
(一)研读地理课程标准 |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
三、渗透核心素养,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
(一)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
(二)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
四、落实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课堂教学 |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
(二)关注交互,灵活选用教法学法 |
五、重视学习过程,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 |
(一)评价学生思维结构 |
(二)制定过程性评价量表 |
(三)关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
六、反思经验不足,优化教学设计与过程 |
(一)教学反思 |
(二)大单元教学反思 |
第五章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以学生为本原则 |
(三)循序渐进原则 |
(四)教—学—评结合原则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
(一)2004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水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
(二)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大单元教学设计 |
(三)2019中图版地理必修二“聚落”大单元教学设计 |
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学与科学化 |
2.1.2 教学科学化 |
2.1.3 体育教学科学化 |
2.1.4 武术教学科学化 |
2.2 体育教学科学化路径相关研究 |
2.3 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相关研究 |
2.4 小学武术开展及教学相关研究 |
2.4.1 小学武术开展现状研究 |
2.4.2 小学武术教学方法研究 |
2.4.3 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研究 |
2.4.4 小学武术教学评价研究 |
2.4.5 小学武术教学师资研究 |
2.5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思路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选择的现实基础 |
4.1.1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
4.1.1.1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情况 |
4.1.1.2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材选择情况 |
4.1.1.3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法选择情况 |
4.1.1.4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情况 |
4.1.1.5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考评情况 |
4.1.2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现实挑战 |
4.1.2.1 教学内容忽视理论传授 |
4.1.2.2 武术教材选择缺乏规范 |
4.1.2.3 武术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
4.1.2.4 武术师资队伍专业不足 |
4.1.2.5 武术教学考评形式单一 |
4.2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选择的理论认知 |
4.2.1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认知标准 |
4.2.1.1 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应符合规律性 |
4.2.1.2 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应具有实效性 |
4.2.1.3 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应体现专业性 |
4.2.2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
4.2.2.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4.2.2.2 坚持整体性原则 |
4.2.2.3 坚持可行性原则 |
4.2.3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
4.2.4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政策背景 |
4.3 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
4.3.1 立足“德艺兼修、以武树人”的政策导向,实现教学目标科学化 |
4.3.2 编排“短小精炼、简单易学”的套路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科学化 |
4.3.3 坚持“以趣导学、游戏助长”的理论思想,实现教学方法科学化 |
4.3.4 构建“多元主体,多维指标”的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科学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纪要 |
(10)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研究 ——以高青县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是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2 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是落实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有效举措 |
1.1.3 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是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
1.1.4 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是缩小城乡体育教学差距的有力武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对于学校竞技体育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 |
2.1.2 对于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的理论研究 |
2.1.3 关于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实践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竞技体育项目概念的界定 |
2.3.2 体育课程化概念的界定 |
2.3.3 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概念的界定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案例设计法 |
第4章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
4.1.1 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调查 |
4.1.2 体育教师对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方面的认知 |
4.1.3 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认知 |
4.2 高青县农村小学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的认知 |
4.2.1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动机积极性分析 |
4.2.2 学生对奥运会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竞赛规则的认知 |
4.3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
4.4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
4.4.1 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实施的教学内容 |
4.4.2 竞技体育项目开设情况调查 |
4.5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
4.5.1 当前的体育教学方法 |
4.5.2 竞技体育项目改造时的教学方法 |
4.6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
4.6.1 学生对当前体育教学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 |
4.6.2 学生对改造后的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满意度调查 |
第5章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理论基础 |
5.1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基本理念 |
5.1.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5.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
5.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
5.2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目标设置 |
5.3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内容设计 |
5.4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原则 |
5.4.1 全面性原则 |
5.4.2 教育性原则 |
5.4.3 适应性原则 |
5.4.4 科学性原则 |
5.4.5 因地制宜性原则 |
5.5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方法 |
5.5.1 简化动作技战术,降低难度 |
5.5.2 修改规则 |
5.5.3 改造场地器械 |
5.5.4 修改内容 |
5.6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思路 |
5.7 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注意事项 |
5.7.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器材设施 |
5.7.2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教学指导工作 |
5.7.3 开展心理教育,消除学生恐惧感 |
5.7.4 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注意力 |
第6章 高青县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案例设计 |
6.1 高青县常家学区中心小学三年级4×100m接力课程化改造的案例 |
6.1.1 项目目前开展的规则和要求 |
6.1.2 项目的规则和要求在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到的制约 |
6.1.3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基本理念 |
6.1.4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目标设置 |
6.1.5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方法 |
6.1.6 项目课程化改造后的教学流程 |
6.1.7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注意事项 |
6.2 高青县高城学区中心小学五年级排球教学比赛课程化改造的案例 |
6.2.1 项目改造前的规则及要求 |
6.2.2 项目的规则和要求在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到的制约 |
6.2.3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基本理念 |
6.2.4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目标设置 |
6.2.5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方法 |
6.2.6 项目课程化改造后的教学流程 |
6.2.7 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注意事项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高青县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培训有待提高,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
7.1.2 当前高青县农村小学竞技体育项目开展状况和教学效果不佳 |
7.1.3 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科学设置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目标 |
7.1.4 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已确立 |
7.1.5 实证化研究竞技体育项目课程化改造的案例设计,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
7.2 建议 |
7.2.1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校社融合”,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 |
7.2.2 运用价值辨析审视体育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内容选择的渠道 |
7.2.3 准确把握“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践行“健康第一”的开发理念 |
7.2.4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其指导地位 |
7.2.5 积极关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竞技体育项目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件C |
作者简历 |
四、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课实行新课标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江西省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 李文武.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峨眉武术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基于峨眉山市中小学的考察[D]. 石文颜.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延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徐州市城区小学小篮球教学现状研究[D]. 江政韩. 河南大学, 2020(06)
- [5]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吴晓凤.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4)
- [6]大庆市体育中考干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D]. 高云.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7]珠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的调查研究[D]. 徐杰.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8]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D]. 李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上海市小学武术教学科学化路径研究[D]. 吴核坚.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10]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研究 ——以高青县农村小学为例[D]. 王克群. 鲁东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