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癌超图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癌,B超,诊断,病理
肝癌超图像论文文献综述
阳成英[1](2013)在《67例肝癌患者的B超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肝癌患者的B超图像特点,分析B超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本次实验的肝癌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了B超检查。选择同期收治的7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肝癌组和对照组组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肝癌患者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内的粗糙光点,血管走行不清晰,且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及弱回声。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回声、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及包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B超对肝癌诊断准确42例,准确率较高,但与病理诊断仍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诊断准确率较低,可以用于临床筛查,但在确诊疾病时仍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02期)
罗义华[2](2010)在《弥漫性肝癌彩超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8例弥漫性肝癌的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弥漫性肝癌声像图所具有的特征改变,进一步提高彩超诊断弥漫性肝癌的准确性。现将我院近10年来68例弥漫性肝癌的彩超检查结果分析如下。(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0年14期)
黄书琴[3](2008)在《肝癌B超图像的特征提取与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卫生部统计,自90年代以来原发性肝癌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B超检查作为普查肝癌的首选方法,由于受肝癌B超图像质量方面的因素及恶性病变良性表现和观察者视觉疲劳或疏忽及诊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诊断结果存在较大的非确定主观因素。因此,对肝癌B超图像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它将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第二观感,减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帮助他们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归纳肝癌B超图像上的各种图像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比较,获得对肝癌最敏感稳定的特征组合。本文根据肝癌B超图像的声像学表现,研究了图像的纹理特征信息和形状特征信息,在特征提取和选择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取了肝癌B超图像的纹理特征。首先按肝癌B超图像的内部回声进行分类,然后对各类图片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总的肝癌B超图像和其他一些易混淆的病症(如血管瘤,脓肿等)的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对单一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的结果并不理想;对不同的肝癌回声类型,分别有对应的不同的特征值对其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因此,在样本足够的情况下,根据肝癌B超图像的特点进行细化分类图片有助于提高分类的准确性。(2)提取了肝癌B超图像的形状特征。结合Snake算法的分割结果提取出了一些形状特征,对医生判断肿瘤的大小,形状,位置等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3)研究和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循序前向选择算法,Relief算法以及改进的Relief-循序前向选择算法对前面所提出的特征进行了特征筛选,并用SVM分类器进行了识别。实验证明,Relief算法与SVM分类器相结合,在选出肝癌B超图像的特征组合中是最好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5)
桂婷[4](2008)在《肝癌B超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图像计算机辅助识别工作属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分支。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在肝癌B超图像领域中做了一些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将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与粗糙集理论结合,对肝癌B超图像进行特征融合与分类识别,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肝癌B超特征图像的提取。现有研究方法往往直接提取原始B超图像一个或几个特征数值进行分析测算。而本文则根据肝癌B超图像的性质特点,先提取图像的特征图像,然后通过对多幅特征图像提取列均值与列方差的方法组合成特征矩阵,代替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处理。2.采用KPCA方法对生成的特征矩阵进行特征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进行特征选取。首先选取合适的核函数,然后确定与选取核主成分。由于核主成分与图像的相关特征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确定核主成分的过程也是特征选择的过程。本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得到影响肝癌B超图像的关键特征信息——灰度特征以及反映灰度的空间分布属性的特征,为图像的分类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3.采用粗糙集方法进行肝癌B超图像分类识别。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精确、不确定与不完全数据的新的数学方法。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需要先期经验,就能有效地分析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的信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本文根据图像融合时选取的相关特征信息,确定灰度特征与纹理统计特征作为粗糙集分类识别的属性集,具体有偏度、峰度、均值、标准差、平滑度、一致性和熵,然后制定粗糙集分类属性规则,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本文的研究方法对肝癌与正常肝脏B超图像的识别正确率均超过90%,达到目前同类研究的同等或更高的识别率。与目前的基于小波纹理特征与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的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无需先期学习过程,不受输入改变的影响、稳定性更好和容易实现等优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8-04-10)
孙荣信[5](2002)在《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26例B超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血吸虫病超声检查肝实质回声改变是该病病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肝组织特有的纤维化改变所致。肝实质回声异常分3级,大致反映肝纤维化程度,Ⅰ级无特异性,肝实质光点稍增粗,分布均匀,Ⅱ级呈“大网络状”改变,是血吸虫肝纤维化超声特征改变。在慢性血吸虫病基础上发生肝癌,血吸虫病肝脏病变以左叶较为明显,合并肝癌则以右叶或左、右叶同时发生多见。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如有以下表现提示合并肝癌:(1)肝实质内出现肿块图象呈低回声或强回声,该区域内网络光带消失或杂乱回声所替代;(2)肿块周围有低回声声晕或光轮征;(3)门静脉内出现异常光团,尤其是肿块临近的门静脉。(本文来源于《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8-01)
孙荣信[6](1997)在《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26例B超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院在最近约10年中。收治了26例确诊的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患者,现将26例肝脏超声诊断图像分析如下,以提高对慢血合并肝癌的临床认识。对象与方法 26例患者为我院1989年元月~1997年元月门诊或住院病人。所用仪器为CX—800型超声诊断仪,频率3.5MHZ。清晨空腹探查。临床诊断依据为: 1、经粪便检查或直肠镜检确诊的血吸虫(本文来源于《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期刊1997年01期)
肝癌超图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68例弥漫性肝癌的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弥漫性肝癌声像图所具有的特征改变,进一步提高彩超诊断弥漫性肝癌的准确性。现将我院近10年来68例弥漫性肝癌的彩超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癌超图像论文参考文献
[1].阳成英.67例肝癌患者的B超图像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2].罗义华.弥漫性肝癌彩超图像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
[3].黄书琴.肝癌B超图像的特征提取与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桂婷.肝癌B超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5].孙荣信.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26例B超图像分析[C].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
[6].孙荣信.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26例B超图像分析[J].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