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营投资发展的困境

“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营投资发展的困境

一、“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间投资发展中的困难(论文文献综述)

朱简妮[1](2021)在《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大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推动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跨境电商崛起以及在企业自身寻求进步的驱动之下,对于品牌出海的提出与探究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必然。本文在中国品牌出海现状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品牌实力与企业实力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原点,探究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方式。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2020年《Brand 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的15个电子品类品牌上。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界对“出海”的研究集中在“企业”而非“品牌”上;结合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品牌为什么出海、出海现状与困境、如何解决以及带来的启示。从电子品类品牌出发,深入探究品牌的出海问题是本文的创新点,能够在学术研究方面进行一定的整理、深化以及补充。但也由于本文难以穷尽研究文本和对象以及研读的欠缺带来了研究视野和对象分析的局限,无法更全面地反映所有出海品类品牌的现状、问题和品牌建设的历时性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品牌出海相比企业出海有更高的要求,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寻求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途径,同样也是顺应目前宏观国际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了产品出海阶段、品牌觉醒阶段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出海品牌呈现出整体稳定增长,品类发展动荡,欧洲市场发展稳定,重点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中国的品牌出海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企业国际化程度低,中国制造刻板印象以及品牌自身文化不自信的问题。通过对电子品类品牌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这些品牌必须强化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培养国际基础,布局海外市场,管理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加强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品牌出海应是以品质为船,以沟通为帆,向世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以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为核心,坚守中国的底线,促进海外国家对中国文化与品牌文化的认同,促进品牌忠诚;用全球视野进行本土化执行,让更多的中国品牌出海,让更多的出海品牌成功上岸;通过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属于中国品牌的声名,让中国品牌成为中国的最佳名片,助力中国国家形象建设;而中国国家形象同样也会反哺中国品牌形象,促成中国品牌出海。

刘杰[2](2020)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外投资合作是中国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际化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投资与国际经贸合作,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度变革,国际市场面临新的发展际遇,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需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经营绩效。为提升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其允许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生产能力,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如今,国际化已成为民营企业良好运营及拓展美好未来前景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际化与绩效都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机理和调节效应也是学术界重点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民营企业如何提升国际化绩效,坚持创新发展,保持良好的国际化节奏,引领国际合作的价值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制度背景、理论研究、问卷调研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新时代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更好的推进国际化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在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其绩效的影响,并从宏观层面的“一带一路”倡议到微观层面的民营企业高管海外经历、民营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共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从政策层面及企业层面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旨在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具有创新意义。本文以近年来国际化发展较快中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在选题上具有创新性。二是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义。本文写作过程中,对在国际化发展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对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作为本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意义。三是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规模问卷调查的结论为基础,以2005年至2019年15年间从事海外经营的多家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对提升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加快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导论与理论研究。这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选择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即有助于企业建立新的收入来源、获得竞争优势、促进业务增长、访问全球人才库、寻找新的全球客户以及利用东道国政府优惠政策获得外国投资机会。明确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对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营绩效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从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经营绩效理论、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梳理,主要包括:梳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及其发展,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等企业国际化理论;从会计指标体系、市场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经营绩效;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企业国际化与其绩效的关系主要呈现正相关、负相关、U型、倒U型、S型及N型等。第二部分(第3章)介绍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企业国际化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产品国际化、经营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是指企业在本土研发和生产,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逐步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完全国际化,企业自身逐步转化为品牌管理者和持有人。本文从三次层次分析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演进模式。从外源和内源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通过发放调研问卷的方法向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运营的我国民营境外投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共回收727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详见文末附件)。旨在从企业基本信息及国际化经营业绩、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对母国及东道国政府的政策诉求及建议三个方面探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强烈的国际化意愿,民营企业对海外经营绩效的满意度较高,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但企业管理层国际化水平普遍不高,且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在财务金融风险防控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信息、金融、法律等支持平台有待完善。第三部分(第4章)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本部分结合中国民营企业调研问卷的结果,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并以问卷调研与访谈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及内部风险控制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本文共提出4个假设,即假设1在国际化的低水平和高水平下,企业经营绩效随着国际化程度提升而提升,而在国际化的中等水平上,绩效则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而下降。假设2、3、4是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对国际化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即假设2“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3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4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部分(第5-6章)分别对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和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选择2005年至2019年间开展企业国际化的20614个民营企业作为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选用OFDI和出口两个指标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衡量国际化程度,采用非线性模型、双门槛门模型、线性模型分别对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假设1成立。同时,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假设2、3、4均成立。第五部分(第7章)为结论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受内外两种力量共同驱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其经营绩效呈现波动型关联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显着的提升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化的经营绩效;高管海外经历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绩效提升;较好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提升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绩效。基于研究结论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在政府层面,完善投资保护协定等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制度规范和服务体系;全面构建法律、税收等支撑体系;提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形象,降低舆情风险;尽快形成定位科学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品牌形象策略,减少“走出去”的舆情主客观风险。在企业层面,多方合作,降低投资风险;储备人才,建设更加国际化的高管团队;科学管控,建立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不同国际化策略。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晏娇[4](2020)在《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学界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演进路径和具体机制的研究上。演进路径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问题上,以及具体的诸如“共区原则”、“资金与技术”或者“气候融资”等问题上;气候治理机制的研究则试图从之前的京都机制中寻找机制设置的缺陷,进而对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但这些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诸如“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限制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治理问题的思维。因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全球气候治理不是在‘自上而下’的京都机制式治理路径上进行自我完善,而是在《巴黎协定》的设计下发生了‘自下而上’的转型”以及“为什么美国在京都进程中退出,到了巴黎进程再次退出”。气候治理路径转型之后的“后巴黎时代”的谈判仍然艰难。无论是从合作理论还是从制度主义视角都很难对这种现象给予很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跳出现有研究成果的限制框架,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背景、梳理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现象、得出治理权威动态变化的结论,最后探讨其对中国的意义。首先,当前的全球治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背景:全球治理总体上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性。各个国家不但更多时候选择进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更多地选择在特定的议题上进行联合,还有日渐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与传统的主权国家共同拉开了全球治理的大网。因而文将多层次治理框架引入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搭建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为支撑,大国气候治理行动为基石,跨国气候治理网络为辅助的全球气候治理架构。其次,通过以“服从”为核心特征的治理权威这一关键因素,探求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根原因及实际意义。分析发现,在气候治理路径的转变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一是国家的权威得以增强;二是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权威已经兴起且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影响。在对“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的梳理中发现,《京都议定书》的惨淡收场实际上并非是其机制设置的问题,原因在于该多层次治理体系没有一个实质凌驾于所有主权国家之上的“超级政府”,因而就无法确保一个机制得到所有国家的遵守。在审视《巴黎协定》安排的气候治理路径时,可发现所谓的“自下而上”路径实质上依靠的是主权国家各自的节能减排行动。由于还没有明确的不遵约机制,因此该路径的治理效果取决于各国最后对国的定位和对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协定对签约国实际上的约束力非常小,既无法强制国家履约,也无法在国家能履约的情况下进行惩罚。这就是国家层次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这一超国家层次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的动态变化——国家权威的强势回归。这是一种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同时也是对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再次,在国家权威回归、超国家权威势弱,且缺乏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方向、治国理念以及中国当前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展现出的积极态势,文认为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出了方向型领导力。因此通过与国直接相关的气候行动以获得领导力,增加中国的话语权,是合理且可行的。最后,结合当前针对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谈判进程,文认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强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减排协议,全球层面的国家间合作会持续性艰难。因此国家自主气候治理行动最终将会落在次国家层次,而各国是否能顺利地将气候治理政策内化及下沉是气候治理的关键。国家内部的次国家层次的区域化合作、国际层面的次国家合作以及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参与,可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苏明华[5](2020)在《广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广西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面临主要从事传统产业、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增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建设"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产权制度等。

曹琳霞[6](2020)在《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与治理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全面摸清地方政府债务底数,2013年审计署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浮出水面。然而存量的政府隐性债务却如沉浸在水下面的冰山游离在预算外,规模巨大且风险未知。本文先展现了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全貌,以汉娜的财政风险矩阵为依据,明确所研究的地方政府债务口径。在此基础上,以冰山理论角度测算了浙江政府债务全口径规模,运用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概括了浙江政府债务的主要特点,从而揭示了浙江政府债务的相关风险。为了探究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本文从债务形成发展角度分析了借由融资平台公司、PPP项目发展起来的浙江政府债务,同时,结合公共管理理论中的预算软约束、发展型政府理论,从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方面和政策性因素方面进行剖析,深入分析了浙江政府债务形成根源。为切实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水平,本文结合浙江部分先进债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形成原因将治理机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即现阶段应重点保障的措施;宏观层面则从顶层设计出发,应在中长期阶段中逐步完善的对策。借此希望浙江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进程中,将微观、宏观对策并举,促进浙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唐静[7](2017)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今天已经走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体制机制创新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压力也前所未有。深化体制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教育公共治理”的命题,直接掀开了构建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序幕,激发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可谓于恰当时机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找到了一个具有价值的重要命题。本论文从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视角出发,集中探究了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是什么,机制如何形成,机制现状如何,政府又该如何真正实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等问题。理论意义上,有利于拓展民办高等教育及政府治理研究的问题领域,丰富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知识,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实践意义上,有利于指导与了解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实践,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推动良性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指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在教育公共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吸引和发挥多方力量通过某种方式积极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实现善治的过程,其和核心是构建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确立政府发展民办高校的管理权限、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合作治理的有机结合。基于对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解,论文从政府治理的构成和运作两方面剖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及治理方式四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国际比较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剖析。论文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国内外不同专家对政府治理理论的论述寻找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轨迹,以此作为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论支撑。以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为突破口,明确政府、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相互权责关系。充分揭示了治理框架下,政府职能、角色及管理方式发生了新的改变,政府逐步由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民办高校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通过职能机构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以及培育中介组织等方式向民办高校实施简政放权,理顺关系。在初步厘定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的基础上,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为线索,探索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和迈向治理期,归纳、总结了民办高等教育各个发展时期的政策特征,厘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的关系与脉络,借此了解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每个阶段治理的特征。发现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选择是多方利益博弈后所做出的均衡结果,是中央政府的强制力量与民间诱致相互结合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倾向于将这一过程理解成一种“从上到下,由中间向外扩散”的诱致性变迁。很大程度上,民办高等教育并不是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起来的,而是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不断改变和调整民办高等教育各项政策。并且,民办高等教育治理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演变过程。为了更进一步洞悉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现状,论文通过对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着手,将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以及治理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有机串联起来,揭示出我国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政府治理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坚持民办高校公益性,承认营利性、保障公办民办高校公平性、引导民办高校实现内涵转型以及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是其新的治理理念。为了达成新的治理理念,主要选取了六种治理工具实施治理,分别是: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扶持制度、推行师生权益保障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规范民办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对政府治理实践的调查发现,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尚未理顺,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仍在不同程度上存有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改革还不够彻底;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完全放开;教育中介组织管理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治理实践也还无法达成其治理目标,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关键性的瓶颈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仍处于弱势地位;部分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总体趋势缺乏判断,无法引导民办高校内涵转型,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规范。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正是由于现行管理相对滞后,民办教育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互信度较低以及民办高校自身能力薄弱。为了推动和充分实现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真正的善治,对灵活、高效、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的府学合作机制—PPP模式进行了探索,这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和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分类治理”是我国政府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之道,需要做到依法公平治理: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障;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地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建立退出变更机制;二是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拓展资金筹措渠道,规范财务管理;三是明确教师分类思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四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提供服务、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综合服务体系。

何伟[8](2015)在《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近代江南堪舆业进行专门研究,试图探寻近代江南堪舆师群体技术的区域特色及其在建筑堪舆业、风水农业及堪舆探矿业等产业发展中的历史情景。近代江南堪舆师构成复杂多样,既有民间地师又有官府阴阳官,既有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者型设计规划师,又有师徒传承的传统乡村地理师。他们广泛参与到建筑营造、殡葬、农业、矿业、图书出版、教育培训等行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行业职业群体,其技术实践的发展,不仅同江南地区近代化进程相伴随,而且折射出近代江南现代化发展中的科学与迷信、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等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特别是随着西学大量涌入,一方面西化派知识人视堪舆学为妖孽迷信,另一方面江南堪舆师们公开风水秘诀、创办新式堪舆培训学校、编制新式堪舆教材、推行堪舆普及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堪舆研究,使近代江南新式堪舆培训机构及专业教育蓬勃兴起,使传统风水堪舆业出现近代转型。在建筑营造业中,堪舆师地位远高于普通工匠而处于决策支配地位,在建筑选址、规划、布局、设计、施工等重要问题上享有决策权。堪舆师在建筑堪舆产业中,暨充当买方角色又充当卖方角色,通过阴阳宅修造、镇宅、魇镇等程序,将自身堪舆知识转化为技术商品,从而赚取丰厚报酬。在近代风水农业及工矿业中,堪舆技术不仅在农业气象预测和农田水利开发中广泛应用,而且在探矿采矿中也发挥作用,当然也在近代江南洋务运动中沦为保守派和反对派阻碍经济改革的工具。不仅如此,堪舆书籍的编印和销售流通,由江南到全国再到海外,庞大的江南堪舆师群体着有大量的堪舆书籍,与该地域发达的刻书业相结合之后,形成了日益广大的堪舆书市场,同样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由此可见,近代江南堪舆业及其技术经济的发展,是近代社会经济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企图于上述论题发凡起例,并力图填补有关研究的空白。

王鹏[9](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孟呈祥[10](2013)在《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我国民间金融也备受关注,民间金融市场异常活跃,规模庞大且形式多样,政府多次提出规范化发展民间金融市场,挖掘民间资金的巨大的潜能,因此,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选取民间金融这个融资渠道,为其融资寻求一条出路,实现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的双赢。目前,国务院已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金融正在走向合法化的道路,在此形势下,民间金融透过何种渠道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如何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首先,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说明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客观现实基础以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博弈论原理,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做出适当假设建立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正负两方面支持作用的结论,并引入慈溪市融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促进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以及温州民间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主跑路的案例,分别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博弈的结论;最后,针对民间金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即监管部门在健全民间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建立民间金融风险控制配套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疏导,放宽市场准入,严格市场退出,对不同类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实行差别化监管,尝试设立专门性民间中小型金融机构,并提出我国应引入“担保池”融资模式。监管机构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挖掘我国民间金融的潜力,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及发展。

二、“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间投资发展中的困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间投资发展中的困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产业发展之必然
        1.1.1 改革开放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1.1.2 中国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
        1.1.3 众多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1.1.4 “一带一路”助推品牌国际化
    1.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1.2.1 品牌
        1.2.2 品牌出海
        1.2.3 品牌出海与企业出海
        1.2.4 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1.2.5 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品牌出海驱动因素的历史探究
    2.1 宏观背景
        2.1.1 经济全球化引发“出海”意识
        2.1.2 “走出去”战略开拓“出海”道路
        2.1.3 逆全球化反推“出海”高质量
        2.1.4 “一带一路”搭建“出海”新平台
        2.1.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2 土洋之争
        2.2.1 以广告树立在华品牌形象
        2.2.2 以创新传播打造在华时尚范式
        2.2.3 土洋之争导致中国品牌之殇
        2.2.4 缩小中外品牌差距
    2.3 微观背景
        2.3.1 顺应“走出去”趋势
        2.3.2 寻求未饱和市场
        2.3.3 丰富品牌资产
        2.3.4 提升品牌全球形象
        2.3.5 弘扬中国特色文化
第3章 品牌出海的现状与挑战
    3.1 品牌出海的发展历程
        3.1.1 产品出口阶段
        3.1.2 品牌觉醒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2 品牌出海的现状
        3.2.1 品牌力持续增长但电子品类品牌力回落
        3.2.2 品类动荡但强势品类始终占据半壁江山
        3.2.3 出海品牌马太效应显着
        3.2.4 出海品牌品牌力在欧洲市场增长乐观
        3.2.5 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是品牌出海的重要沟通点
    3.3 品牌出海的挑战
        3.3.1 外部环境多变导致出海风险增大
        3.3.2 中外品牌国际化程度差距明显
        3.3.3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
        3.3.4 去中国化容易失去品牌的国别性
第4章 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4.1 夯实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
        4.1.1 注册商标维护品牌权益
        4.1.2 建设海外根据地强化本土优势
        4.1.3 借力电商平台跨境出海
        4.1.4 并购海外品牌整合优势资源
    4.2 布局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程度
        4.2.1 吸纳与保留全方面国际人才
        4.2.2 获取国际组织认证背书品牌实力
        4.2.3 投标海外项目提高品牌好感度
        4.2.4 海外上市提升全球知名度
    4.3 管理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实力
        4.3.1 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4.3.2 合作推广实现品牌优势互补
        4.3.3 国际展会展示品牌实力
        4.3.4 赞助节事扩张品牌影响力
        4.3.5 明星代言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4.3.6 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可持续发展
    4.4 强化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
        4.4.1 文化自信打造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4.4.2 创新理念转换跨文化传播的思路
        4.4.3 转换策略培养跨文化传播的认同
        4.4.4 拓展路径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局限
    4.5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4.5.1 “文化和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4.5.2 “品质和信誉”颠覆刻板印象
        4.5.3 “全球视野和本土运营”真正触达受众
        4.5.4 “技术和互动”建立情感连接
        4.5.5 “媒体和热点”引发全球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2.1.2 企业经营绩效的界定
    2.2 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2.2.2 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广度及综合测量指标体系
        2.2.3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4 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的相关关系
        2.2.5 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演进模式与驱动因素
    3.1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演进模式
        3.1.1 “产品国际化”发展模式
        3.1.2 “产品国际化”加速发展
        3.1.3 “产品国际化”模式与“经营国际化”模式共同发展
        3.1.4 “经营国际化”加速发展
        3.1.5 “品牌国际化”模式逐步兴起
    3.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因素
        3.2.1 外源性驱动因素
        3.2.2 内源性驱动因素
    3.3 对超过700 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
        3.3.1 问卷调查及调研访谈工作基本情况
        3.3.2 问卷调查及调研访谈主要结论
    3.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阻力的进一步探析
        3.4.1 投资保护协定等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完善
        3.4.2 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3.4.3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3.4.4 文化差异导致民营企业国际化管理和东道国社区融合方面存在困难
        3.4.5 金融、法律等国际化服务支持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4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1 企业国际化影响绩效的理论分析
        4.1.2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绩效影响的调节效应
        4.2.1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2 高管海外经历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调节效应: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 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N型关系的模型构建
        5.1.2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关系的双门槛模型构建
        5.1.3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与绩效关系的模型构建
    5.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5.3 实证结果
        5.3.1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N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5.3.2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关系双门槛模型实证结果
        5.3.3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度)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结果
6 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经营绩效影响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6.1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1.1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1.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1.3 “一带一路”倡议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6.2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2.1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2.3 高管海外经历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6.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6.3.1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模型构建
        6.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3.3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调节效应的实证结果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受内外两种力量共同驱动
        7.1.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仍面临风险与挑战
        7.1.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广度)与绩效呈N型相关关系
        7.1.4 “一带一路”倡议显着提升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进行国际化的经营绩效
        7.1.5 高管海外经历促进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绩效提升
        7.1.6 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绩效提升
    7.2 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7.2.1 对政府有关部们的建议
        7.2.2 对企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实地调研受访者名单
附录 B:调查问卷样本
附录 C:调研访谈提纲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4)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全球治理中的权威的研究
        (二)关于气候治理路径的研究
        (三)关于多层次全球治理的研究
        (四)关于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研究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文的主要创新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重构
    一、全球治理权威的重置与分解
    二、全球治理权威的分层
        (一)国家让渡权威给区域一体化组织
        (二)国家让渡权威给国际组织
        (三)非国家行为体逐步形成权威
    三、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的思路与架构
        (一)全球气候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同源性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思路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架构
第二章 “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
    一、“自上而下”的实质
        (一)“自上而下”的内涵
        (二)“上”与“下”之间的“服从”关系
        (三)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原因
    二、“自上而下”治理思路的源起与实践
        (一)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
        (二)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
        (三)欧盟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
        (四)臭氧层治理与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三、“自上而下”思路安排下的京都机制
        (一)联合履约机制
        (二)清洁发展机制
        (三)排放交易机制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实质
        (一)“自下而上”的内涵
        (二)“下”与“上”之间的相对关系
    二、《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安排
        (一)国家自主贡献
        (二)国家自主贡献的内容
        (三)国家自主贡献的特点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外的“自下而上”路径
        (一)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兴起
        (二)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范例
    四、美国国内“自下而上”气候治理实践
        (一)加州经验
        (二)康州经验
第四章 两种气候治理路径下的权威分析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结构
        (一)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二)不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二、动态的气候治理权威的变化
        (一)京都机制的衰弱——国家权威让渡受限
        (二)《巴黎协定》——国家权威增强
        (三)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知影响
    三、权威的动态变化带来的结果
        (一)国家权威在转向过程中增强
        (二)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
        (三)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
第五章 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中国应对
    一、中国与京都机制的互动
        (一)中国参与的CDM项目
        (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三)京都时期中国体现的大国担当
    二、中国在“自下而上”时代的大国风范
        (一)日益进取的中国治理
        (二)中国地方政府与城市的治理实践
    三、中国在后巴黎时代的角色定位
        (一)中国以积极作为发挥“领导”作用
        (二)中国的准备
        (三)中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重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致谢

(5)广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引领广西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二)民间投资逐步稳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市场积极活跃,成广西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四)税收贡献突出,广西财政收入引擎作用凸显
    (五)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成为广西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六)布局更加合理,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偏弱,竞争力不够强
        1.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2.区内民营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且竞争力呈下滑态势。
        3.潜力型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尚未达到内因驱动式自主研发和创新突破的拐点。
    (二)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融资手段单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1.一级市场融资比例不高。
        2.企业融资、市场公平等方面政策落实度最低。
    (四)转型升级压力大
        1.效益不彰,转型升级诉求强烈。
        2.基数较大,转型升级涉及面广。
        3.市场障碍,转型升级存在壁垒。
    (五)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待遇明显偏低,引贤聚才能力弱
        1.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收入明显偏低,且差距不断扩大。
        2.在人力资本要求较高的行业,两者收入差距均在2倍以上。
三、新时代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1.
        2.新时代对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
        3.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办法,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4.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二)新时代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
        1.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经济下行压力,给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推进,对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竞争态势
        3.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加大了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的环境成本
        4.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加剧了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竞争
四、促进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增设民营经济发展局,确保促进政策的落地
    (二)按照竞争中性原则,优化广西非公有制经济营商环境
    (三)新时代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靶向服务广西非公有制经济
    (四)完善产权制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市场活力
    (五)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实现广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借智聚才,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6)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与治理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冰山理论”
        1.3.2 预算软约束理论
        1.3.3 发展型政府理论
        1.3.4 协同治理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创新点与不足
2 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
    2.1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史
    2.2 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界定
        2.2.1 国际上政府债务概念及分类
        2.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概念界定
    2.3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规模
        2.3.1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绝对规模指标
        2.3.2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相对规模指标
    2.4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主要特点
        2.4.1 显性债务较为规范但问题犹存
        2.4.2 隐性债务规模大且风险未知
3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形成过程及根源分析
    3.1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形成过程
        3.1.1 借由融资平台形成的债务
        3.1.2 借由PPP模式的变相举债
    3.2 浙江省政府债务的根源分析
        3.2.1 发展型政府下的“唯GDP论”
        3.2.2 财政事权财权错配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
        3.2.4 专项补助资金的配套压力
        3.2.5 金融机构投资非市场化
        3.2.6 反周期政策调控
4 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机制
    4.1 微观层面
        4.1.1 以规范方式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4.1.2 积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4.2 宏观层面
        4.2.1 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4.2.2 促进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4.2.3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硬约束
        4.2.4 建立中长期财政规划和预算框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2 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2.1 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
    2.2 政府角色、职能
    2.3 政府治理工具及其工具的选择
3 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分析
    3.1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角色的转型:从管理走向服务
    3.2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职能的转型: 从“全能型”走向“服务型”
    3.3 政府与民办高校新型关系定位:合作伙伴关系
    3.4 简政放权是政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首要任务
4 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
    4.1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阶段及各阶段政策主要特征
    4.2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方式及成因
    4.3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演变机理
5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现实考察
    5.1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理念导向
    5.2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及现实考察
    5.3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困境
    5.4 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合作机制的建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
    6.1 构建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然性
    6.2 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治理的实践模式:公私伙伴关系
    6.3 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本土实践
7 从分类管理到分类治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治之道
    7.1 依法公平治理— 对于营利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证
    7.2 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
    7.3 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
    7.4 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主要举措
    7.5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着作权申明

(8)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畴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现状
    三、港台相关研究
    四、海外相关研究
    五、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六、研究资料
    七、研究方法
    八、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南堪舆师群体及其地域特色
    第一节 江南民间地师
        一、人员构成
        二、社会地位
        三、经济收入
        四、行业分工
        五、学术流派
    第二节 江南地方阴阳官
        一、机构设置
        二、人员选拔
        三、职务职能
    第三节 近代江南堪舆师的地域特色
        一、技术文本化程度高
        二、职业技术素养高
        三、入仕人数多
第二章 近代江南建筑堪舆业
    第一节 阳宅堪舆业
        一、主导规划
        二、协同兴造
        三、房产买卖
    第二节 阴宅堪舆与殡葬业
        一、择七批书
        二、择地营葬
        三、阴宅买卖
        四、藉坟获地
        五、殡葬谋利
    第三节 镇宅化煞与建筑装饰业
        一、化煞与功能性装饰
        二、镇宅与结构性装饰
        三、魇镇与象征性装饰
        四、住宅装饰与生态养生
第三章 近代江南矿业堪舆与堪舆探矿
    第一节 堪舆探矿
        一、探寻矿脉
        二、勘察矿藏
        三、探苗步引
    第二节 堪舆采矿
        一、矿山测绘
        二、破峡开仓
        三、通风排水
    第三节 近代江南矿业发展中的风水因素及其利益纠葛
        一、借助风水遏制矿产过度开采
        二、利用风水阻止洋人攫取矿利
        三、操纵风水获取派系利益
第四章 近代江南农业堪舆与堪舆农业
    第一节 风水堪舆与土壤改良
        一、地气与土壤改良
        二、地脉与土壤改良
        三、土膏与土壤改良
    第二节 风水堪舆与农业占候
        一、云占与气象预测
        二、风占与气象预测
        三、雨占与气象预测
        四、虹占与气象预测
    第三节 风水堪舆与水利建设
        一、穿井
        二、凿塘
        三、防洪
第五章 近代江南堪舆技术培训业
    第一节 堪舆师技术传承模式的转型
        一、传承观念趋利化
        二、由“不得妄传”到普及推广
        三、传承对象扩大化
        四、传承内容学科化
        五、传承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新式堪舆学校与堪舆职业教育兴起
        一、堪舆职业教育兴起
        二、新式堪舆学校兴起
        三、近代江南堪舆职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第三节 三元奇术研究社个案研究
        一、新式堪舆教育体系
        二、形成教学管理模式
        三、教学成果
第六章 近代江南堪舆图书业
    第一节 近代江南堪舆书编印
        一、书坊刊印
        二、私家刻制
        三、官书局刻印
    第二节 近代江南堪舆书销售
        一、国内外市场
        二、销售模式
        三、销售对象
    第三节 近代江南堪舆散件市场
        一、官版通书的发售
        二、江南私家黄历发售
        三、其他销售途径
结论:历经洋务运动的堪舆业与风水观
    第一节 作为生态保护的风水观
        一、以破坏山川龙脉为由阻止探山采矿
        二、借有碍祖先安宁而阻止铁路修建
        三、以有碍农田风水而阻止电报架设
    第二节 作为信仰的风水观
    第三节 作为科学的风水观
        一、风水师自救
        二、西方人的理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传统堪舆书目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2.1 有关民间金融的界定和发展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综述
        1.2.3 有关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研究综述
        1.2.4 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1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
        2.1.1 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
        2.1.2 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形式
        2.1.3 我国民间金融的基本特征
    2.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2.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性
        2.2.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2.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2.3 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可行性
        2.3.1 民间金融有丰厚的民间资金来源
        2.3.2 民间资金的投向范围狭窄
        2.3.3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民间资金创造了投资空间
    2.4 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1 民间金融市场法制不健全
        2.4.2 民间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2.4.3 民间中小金融机构匮乏
        2.4.4 民间借贷利率制度不规范且利率过高
第三章 我国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作用的博弈及案例分析
    3.1 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
        3.1.1 模型的假设
        3.1.2 模型的分析
        3.1.3 模型的结论
    3.2 慈溪市融通小额贷款公司促进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分析
        3.2.1 融通小额贷款公司简介
        3.2.2 融通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介绍
        3.2.3 案例启示
    3.3 温州民间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主出逃的案例分析
        3.3.1 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简介
        3.3.2 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3.3.3 案例启示
第四章 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4.1 健全民间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4.2 建立民间金融风险控制的配套机制
    4.3 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疏导
    4.4 放宽市场准入,严格市场退出
    4.5 实行差别化监管
    4.6 引导民间资金参与设立专门性的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
    4.7 引入“担保池”融资模式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间投资发展中的困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D]. 朱简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与绩效研究[D]. 刘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D]. 晏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5]广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苏明华.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4)
  • [6]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与治理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D]. 曹琳霞.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7]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D]. 唐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8]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D]. 何伟. 苏州大学, 2015(06)
  •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我国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D]. 孟呈祥. 华东交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半壁江山”前的“绊脚石”——宁波民营投资发展的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