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义论文-胡梦君

构式义论文-胡梦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构式否定义,组配构件,主观化,“适量准则”的背离

构式义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君[1](2019)在《表否定的“有什么+V头”构式义及其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什么+V头"是现代汉语中的多义结构,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有什么+V头"由最初的疑问用法,慢慢形成了反诘用法,表示对"V头"价值度的否定。并且随着清代"V头"价值义的产生,以及"什么"否定用法的成熟,"有什么V头"扩展到陈述句中表示否定义。而这种否定意义,主要是与其配件"V头"和"什么"(否定用法)的意义有关,并且是在整个构式不断使用中固化而成的。"有什么"也有趋势凝固成一个整体,充当一个否定词。"有什么+V头"表示的是一种语用否定,而不是句法层面的否定。很显然,从句法形式上来看,"有什么+V头"这一结构并未含有表否成分词。"有什么+V头"这一构式否定义的产生受到了主观化因素、语用推理和"会话合作"等语用方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吕佩,吕俊[2](2018)在《试论“V了等于没V”的构式义及其语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V了等于没V"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构式,包括常量单位"……了等于没……"和变量成分"V"。基于回溯推理和语境吸收,这一构式在高频使用的情况下逐渐固化,表达与说话人的主观预期不相符合,是一种主观上的否定。构式可以用在语篇的开头,也可以用在中间,还可以出现在末尾,起到了不同的衔接作用。(本文来源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勇,谢云,陈榕[3](2018)在《意象图式化构式义与形名组合——以“热/冷-名词”组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热/冷-名词"组合所具有的意象图式化构式义的性质及其生成的认知理据和机制的探讨,揭示了制约形名组合的深层认知语义根源。研究表明,一方面,构式内部成分所具有的不同意象图式以线性和非线性联结的方式,经压制而转变生成容器图式化构式义,即"热-名词"构式表达"向外扩展的具有动态趋向的特征或效果",而"冷-名词"表达"向内收缩的具有静态趋向的特征或效果";另一方面,该容器图式化构式义及不同的认知识解突显制约着形容词"热"或"冷"与不同名词的搭配。(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文浩[4](2018)在《浮现、消蚀与强化:“NP一个”构式义解析——兼谈“NP一个”与“一个NP”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主旨,考察了具有评判功能的"NP—个"构式,并将其与对应构式"一个NP"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词项与构式的互动,导致"NP—个"的构式义呈现为:1)浮现义[+典型];2)消蚀义[-数量];3)强化义[+贬抑]。"NP—个"与"一个NP"存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的一系列差异,这是构式无同义原则的一个例示。(本文来源于《励耘语言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罗丽萍[5](2018)在《“倒是有点儿X”的构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倒是有点儿X"已经逐渐固化为了一个特殊的构式,虽然其意思与"倒是""有点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仔细考察,"倒是有点儿X"是一种对违反预设常态义的委婉表达,与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将从构式的角度具体分析"倒是有点V"的构式义,并从层级性的角度将构式义分为上位构式义和次位构式义,我们认为构式单义和多义的原因是次位构式义数量的不同,文章还分析了"倒是有点儿X"与"倒是""有点儿"语义上的继承性。(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浩霞[6](2018)在《“have+-en”构式义的意象图式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结合意象图式对"have+-en"构式义进行剖析,指出:"have+-en"构式兼具状态现在时、习惯性现在时、瞬间现在时、结果义、存在义以及持续义六大语义特征。该构式在表达持续义时,中心动词须为持续动词,其他情况下也可为非持续动词。"have+-en"构式存在具体例示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进行结果义、存在义与持续义间的转换。结果义与瞬间现在时、存在义与习惯性现在时、持续义与状态现在时的结合分别为建构该构式的意象图式提供了基础。"have+-en"构式的意象图式刻画加深了该语法构式的理解并对教学有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陈新义,王旭卓[7](2018)在《“V他一V”的构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V他一V"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构式,它常出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之中。"V他一V"的构式义较为复杂,分为客观义和主观义。本文就将从"V他一V"现实应用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特定的语境,对其构式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增霞[8](2017)在《论“放着……不……”的构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式"放着……不……"是预设触发语,陈述了一个违反预期的异常行为,既是强调句式,又是焦点句型,是将背景信息前景化的手段。因此,可以将其构式义归纳为:在条件非常有利或可能性极大的情况下,放弃做更值得做的事情;或:明明有条件可以做更值得做的事情却选择放弃。(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孟雪[9](2017)在《现代汉语“XP+才怪”的构式及构式义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XP+才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重点分析"XP"为短语时的情况,考察"才怪"表示的主观否定推断语义。根据"XP"语义的肯否,分别分析"XP+才怪"作单句及分句时,短语"XP"的主要类型。另外,本文结合与该构式共现频率较高的叹词"哼",考察其作为插入语或单独成句时与"XP+才怪"在语义表达上的联系。最后,分析"XP+才怪"的语体特点。(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张民[10](2017)在《构式语法下动词与构式义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式语法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构式语法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决定句子意义的还有将词汇整合起来的构式。句子的意义取决于动词义和构式义的互动。本文主要对构式语法理论进简单介绍,并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观对动词与构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7年04期)

构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V了等于没V"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构式,包括常量单位"……了等于没……"和变量成分"V"。基于回溯推理和语境吸收,这一构式在高频使用的情况下逐渐固化,表达与说话人的主观预期不相符合,是一种主观上的否定。构式可以用在语篇的开头,也可以用在中间,还可以出现在末尾,起到了不同的衔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式义论文参考文献

[1].胡梦君.表否定的“有什么+V头”构式义及其形成[J].海外华文教育.2019

[2].吕佩,吕俊.试论“V了等于没V”的构式义及其语用功能[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王勇,谢云,陈榕.意象图式化构式义与形名组合——以“热/冷-名词”组合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李文浩.浮现、消蚀与强化:“NP一个”构式义解析——兼谈“NP一个”与“一个NP”的区别[J].励耘语言学刊.2018

[5].罗丽萍.“倒是有点儿X”的构式义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刘浩霞.“have+-en”构式义的意象图式阐释[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

[7].陈新义,王旭卓.“V他一V”的构式义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8].高增霞.论“放着……不……”的构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9].孟雪.现代汉语“XP+才怪”的构式及构式义考察[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10].张民.构式语法下动词与构式义关系研究[J].才智.2017

标签:;  ;  ;  ;  

构式义论文-胡梦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