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计量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动态计量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1](2019)在《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溜索改桥”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建设的桥及附属公路是所在地区的重要甚至唯一的出行通道,对于打通关键交通节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至关重要;同时对“溜索改桥”实施前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展开了系统性的深入剖析,深入研究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此类地区经济社会增长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首先,本文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和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即存在前提,验证了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形成对地区性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空间溢出效应需要具备区域经济社会增长的空间依赖性、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叁大基本要素;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地理区位、所属地区市场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以此完成了对文本理论框架的架构,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以某地区“溜索改桥”实施调查问卷统计数据为基础,将该地区142座桥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五个组团,并以每座桥的影响范围为研究单元。同时选取调查问卷中关于经济社会增长的相关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方法计算各研究单元的经济社会增长指数,并将该指数作为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的被解释变量。分组团开展了对偏远山区经济社会增长状况的调查以及研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情况的摸底。研究发现:第一,随着“溜索改桥”的建设,各研究单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增长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第二,各组团交通基础设施均出现了以一个或者几个研究单元为中心的“中心放射状”,而在经济社会增长在空间层面呈现出“中心-外围”的基本结构,它们之间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第叁,分组团展开了对经济社会增长全局和局部空间二者的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组团和西北组团相关性显着,充分说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重要性。再次,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比静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空间模型分析结果,并分别针对地理距离、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等叁大矩阵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发现:(1)表征交通基础设施的变量对于各研究单元经济社会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生产工具保有量和年均进出车辆数等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增长具有直接性,而其它解释变量则需要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相应效能的发挥,因此对于经济社会增长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通过对东北组团各矩阵空间溢出效应的差异分析发现,基于第一产业结构矩阵所能够形成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其余次之;通过对西北组团各矩阵空间溢出效应的差异分析发现,基于地理距离矩阵所能够形成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但两个组团第一产业的溢出效应均要大于第叁产业的溢出效应,产生原因是各组团各研究单元均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对于要素投入要求高。(3)各组团表征交通基础设施的变量中,公路网密度的溢出效应要大于绕行距离的溢出效应。最后,根据本文以上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9-01)
沈郁淇,盛红旗,马桂峰,马安宁[2](2019)在《OECD国家卫生投入与健康产出: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成员国卫生投入与健康产出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对健康产出的作用。方法:利用OECD国家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从宏观层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卫生支出和每千人医生数对健康产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私人卫生支出对健康产出的影响并不显着,经济发展对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不显着,教育水平对健康产出的促进作用显着大于卫生投入。结论:过度追求卫生投入的增长对健康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经济增长不能直接作用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利用教育、卫生资源等才能显着提高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毛琳[3](2019)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动态计量模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模型中,分析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弹性系数,其弹性大,但推动效率却较低。因此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极大地刺激GDP增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9年11期)
刘颜[4](2019)在《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呈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传统市场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明显,由于中国独特的财政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张的显着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大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在区域层面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李雄师,唐文琳,赵慧[5](2019)在《邻国汇率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动态空间SDM模型对邻国视角下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邻国汇率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确实存在显着影响,但由于"加总偏误"的存在,邻国汇率效应的影响在整体层面和行业层面上有较大差异;邻国汇率效应在整体层面上的影响比邻国贸易效应的影响小,但在行业层面上,邻国汇率效应的影响普遍比邻国贸易效应的影响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关系并非传统认为的"竞争抑制"的对立关系,而是稳定可持续的"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行业层面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共生关系的存在。(本文来源于《亚太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魏肖杰,张敏新[6](2019)在《林业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进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文中基于2006-2016年我国林业产业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发现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并通过莫兰指数验证了其空间相关特征;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林业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途径来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林业技术进步影响不显着;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蓝发钦,黄嬿[7](2019)在《长叁角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杜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叁角地区制造业、金融业、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使用长叁角地区36个地级城市1999年到201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这些城市产业集聚发展特点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直接、间接和总体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长叁角地区金融业集聚短期不利于、长期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集聚短期有利于、长期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短期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但从长期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明确。为了稳固长叁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需要政府适时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统筹规划、适当干预并调整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促使产业集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垒,赵忠超,刘新民[8](2019)在《外商直接投资与地方财政分权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门槛效应——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SYS-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财政分权对中国碳排放影响机理及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全国样本数据,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财政分权对区域碳排放有显着的正向促进效应,相比地方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有更大的影响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分权对区域碳排放有显着的正向促进效应,而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碳排放呈现显着地正向促进效应。进一步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财政分权对区域碳排放的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对区域碳排放具有双重门槛,其门槛值分别为0.922和2.309。随着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碳排放的正向促进效应逐渐减弱,本研究为"污染天堂"效应和"竞争到底"假说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建议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发挥财政资源配置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优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外商资本逐步由一般加工向"技术型"外资转型拓展,推动辖区内产业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过渡转型,构建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优化的协同发展机制。(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徐永进,周永佳,丁徐楠,王超,孔鹏程[9](2018)在《研究动态时空法的能源计量误差最小化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计量误差分析一直是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误差。计量误差和电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的运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计量设备所处空间位置及时间段的不同对环境因素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计算环境因素误差限制,利用一种动态的空间调整误差方式,寻找误差最小元素空间转移路径,从而建立误差最小化模型,达到误差最低的优化状态。提出了一种多维时空因素均值最小化法,将回路电压、电流等计量参数,通过寻找与其的相似度来建立有效模型。(本文来源于《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2-25)
李林玥[10](2018)在《地缘政治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研究——动态因子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地缘政治经济的视角建立动态因子模型并结合面板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亚洲国家间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会通过贸易传导而加大。②经济周期协动性所受到的影响更多来自产业内贸易渠道而不是贸易总量本身。③地区影响因子和时段影响因子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超过贸易渠道及政策合作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④亚洲经济体与欧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加强,从而不能支持亚洲经济体从欧美发达经济体中脱钩的假说。⑤从国际经济政策合作的角度看,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性很可能言过其实。(本文来源于《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9卷)》期刊2018-10-26)
动态计量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成员国卫生投入与健康产出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对健康产出的作用。方法:利用OECD国家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从宏观层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卫生支出和每千人医生数对健康产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私人卫生支出对健康产出的影响并不显着,经济发展对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不显着,教育水平对健康产出的促进作用显着大于卫生投入。结论:过度追求卫生投入的增长对健康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经济增长不能直接作用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利用教育、卫生资源等才能显着提高健康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计量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沈郁淇,盛红旗,马桂峰,马安宁.OECD国家卫生投入与健康产出: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计量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9
[3].毛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动态计量模型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4].刘颜.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
[5].李雄师,唐文琳,赵慧.邻国汇率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9
[6].魏肖杰,张敏新.林业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9
[7].蓝发钦,黄嬿.长叁角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杜宾模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王垒,赵忠超,刘新民.外商直接投资与地方财政分权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门槛效应——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计量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徐永进,周永佳,丁徐楠,王超,孔鹏程.研究动态时空法的能源计量误差最小化模型建立[C].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8
[10].李林玥.地缘政治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研究——动态因子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C].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9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