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女学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广仁,中国女学堂
中国女学堂论文文献综述
刘方玮[1](2015)在《康广仁与中国女学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学堂的成立为近代女学的兴起、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在其成立过程中占有较重要位置,却为后人所忽略。康广仁不仅提倡女学,且在女学堂筹办过程中有着具体筹划作用,并积极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其声望,从而促进了女学的发展、加速了近代女子解放过程。(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夏晓虹[2](2010)在《上海“中国女学堂”考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的上海"中国女学堂",一向被认作是国人自办的第一所近代化的女子学校。其存在时间很短,在中国教育史上却具有示范的意义。笔者曾撰有《中西合璧的上海"中国女学堂"》一文,将该校的创办过程、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放置(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期刊2010年01期)
赵丽华[3](2009)在《经元善与中国女学堂的兴办》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妇女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研究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有关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妇女史中,学者大多关注近代早期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的情况。戊戌政变之后,受“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中国早期的女权运动产生并发展起来。兴女学和不缠足运动是此项运动的两项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切入点。正如陈东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以不缠足运动和兴女学运动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起点。不缠足运动直接涉及形体的解放,这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兴女学则更代表思想上的解放,这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所以近代女学教育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有关近代妇女运动史、近代社会史,近代教育史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交叉点。本论文以近代女学为研究方向,立意于从兴女学的角度入手,以经元善兴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详细、系统地分析经元善所主办的中国女学堂的兴起、发展、失败的过程,从而揭示了女学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和政治对教育的发展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以兴女学为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我国早期的女权运动、近代教育在戊戌变法后萌芽的一个情况,这也正是本文选此题目的意义所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维新救国的思潮应运而生。在维新派众多的救国建议中,“兴女学”被认为是能够保种、保国,进而使国家达到富强的救国利器。作为“兴女学”的坚定支持者,爱国商人经元善开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由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一中国女学堂。文章集中以经元善的所思所做为中心,首先论述了他兴女学的思想根源,这种思想是受到以下叁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对传统礼教思想的继承、维新思潮中先进女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本人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渊源。接着文章又分析了能够开办女学的现实社会基础,它包括经元善所在地上海的开明士绅及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的大力支持、江浙一带地方实力派的支持、热心助学的西方友人的关注和支持、本国开明女士的热烈相应和积极参与。在以上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女学堂于1898年5月31日正式开学。此后,文章介绍了中国女学堂成立后的一些具体的办学细节,如办学经费的筹集、管理,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进行教学管理等内容,它的各方面内容体现了中国女学堂“中西合璧”的特征。在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知识女性,她们为女学堂的建立和发展竭尽所能,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为兴女学呐喊,或在女学堂担任教员,或参与学堂的教学管理,她们就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职业女性及女权运动的首倡者,这些对后来研究中国女权运动及后来女子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对女学堂的失败及其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论述了它对后世女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早期的女权运动所起到的作用。综观全文,文章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实事求是,采用个案分析、比较研究(如将中国女学堂与林乐知主办的中西女塾进行对比)、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经元善所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中国女学堂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分析,希望以此为个案,揭示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轨迹及特点。女学堂发展的相关环节,如该学堂的创办机缘、教学状况、管理模式等,这些对后来女子学堂的发展都具有导向作用,并且对研究中国女权运动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本文以期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着,展示中国早期女权运动、近代女子教育在戊戌变法后萌芽的一个方面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3-18)
夏晓虹[4](1998)在《戊戌前后新兴的妇女教育——以上海中国女学堂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妇女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实开始于晚清,尤以戊戌前后为枢纽。此前,变革的声音与举措主要出自西方传教士;而甲午战败后,维新派活跃于政治舞台,在倡导"变法图强"的同时,也发起了一系列社会改良活动,由此揭开了国人改写女性命运的历史新页。无可否认,发轫于晚清的"西学东渐"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西方列强配合政治与经济侵略的文化入(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1998年06期)
中国女学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的上海"中国女学堂",一向被认作是国人自办的第一所近代化的女子学校。其存在时间很短,在中国教育史上却具有示范的意义。笔者曾撰有《中西合璧的上海"中国女学堂"》一文,将该校的创办过程、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放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女学堂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方玮.康广仁与中国女学堂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夏晓虹.上海“中国女学堂”考实[J].中国文化.2010
[3].赵丽华.经元善与中国女学堂的兴办[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夏晓虹.戊戌前后新兴的妇女教育——以上海中国女学堂为中心[J].文史知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