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距离论文-胡琴芳,李想,唐未兵

认知距离论文-胡琴芳,李想,唐未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距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距离,社会距离,新产品创新性,新产品开发速度

认知距离论文文献综述

胡琴芳,李想,唐未兵[1](2019)在《供应链企业间认知距离与社会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项目中,隐性的认知距离和社会距离作为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供应链的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的认知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间的认知距离、社会距离对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具有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新产品开发速度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和新产品开发速度在供应链企业间认知距离、社会距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3期)

邓梦帆,李舒阳,陈晓婷[2](2019)在《虚拟现实建筑场景中距离认知还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臻成熟与普及,在建筑设计等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了体验和感知未建成空间的机会,使设计实现在虚拟空间中。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对空间尺度的还原度会影响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感知,进而影响设计效果。本研究以Oculus Rift DK2虚拟现实设备为平台,建立室内空间虚拟场景并与现实场景进行对比试验,收集被试在两种场景中水平距离判断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距离判断的差异性,提出建筑场景距离感知优化方法及修正公式。(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康春花,杨亚坤,曾平飞[3](2019)在《一种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洁的适于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MDD),将HDD纳入MDD框架,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考察了MDD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MDD简单易解,适于混合计分情境,0-1计分时,HDD是MDD的一个特例;(2)MDD的判准率较高,叁种判别方法 R_MDD、B_MDD和W_MDD差异极小;(3)MDD具有非参数方法不受知识状态影响、对样本容量无依赖,与属性个数关系不大等特点;(4)MDD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CDA走向实践、走向课堂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龙雯[4](2019)在《人的认知与真相之间的距离——《暴雪将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暴雪将至》是导演董越的处女作。影片以犯罪悬疑为依托,运用倒叙的手法和阴冷的影调铺开了那个处在大变革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展现出小人物内心的焦灼与复杂,以及不能把控自己未来的震荡。影片通过阴郁意向与人物性格的异化,展现出在时代的动荡变革之下,人都是命如蝼蚁一般存在,转眼便被社会吞噬。虽然主角是余国伟,但影片叙述的是整整一代中国人,承载着的是那个年代无数低层人为生活而挣扎的悲怆故事。(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6期)

马菲菲[5](2018)在《创业认知、时间距离与战略创业能力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政府大力扶持创业的社会背景下,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措施以鼓励创业,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潜在创业者纷纷响应号召进行创业。但是目前来看,创业者创业的效果并不理想,创业成功的概率很低,90%的公司基本只有一年的光景。这些新创企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业激情,但是很难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以获得生存,所以新创企业如何在开发机会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长期竞争优势以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为理论和实践管理当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我们注意到战略创业领域的发展为攻克该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战略创业就是从战略的视角去进行各种战略创业行为。战略创业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综述和案例方面,实证研究也主要关注了战略创业和绩效的关系,对战略创业能力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战略创业研究学者认为创业者个人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各种资源的交互作用会改变其战略创业决策,并进一步影响创业者的战略创业能力。但是这些观点还局限于理论层面,鲜有实证研究证明创业者资源与其战略创业能力的关系。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将创业者的个人资源禀赋刻画为创业者认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创业者不同认知方式与其战略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分析创业者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其战略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即将时间距离纳入创业认知与战略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中,以进一步探讨创业认知对战略创业能力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首先,本研究先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在系统梳理了创业认知、时间距离和战略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根据逻辑分析,梳理明确了叁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根据提出的理论假设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文献综述借鉴了发表在国外顶级期刊上的成熟量表,分别用来表征创业认知、时间距离和战略创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本研究以新创企业的创业者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运用SPSS21.0、Amos21.0等软件对收集的有效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源方差的检验、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ing方法对提出的研究关系进行了分析检验,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具体分析了创业认知与战略创业能力的关系、创业认知与时间距离的关系以及时间距离的中介作用,并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启示,同时分析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者分析式认知与其战略创业能力正相关,创业者直觉式认知与其战略创业能力负相关;(2)创业者分析式认知对时间距离呈显着的促进作用,直觉式认知对时间距离呈显着的抑制作用;(3)时间距离在分析式认知与战略创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距离在直觉式认知与战略创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为:首先不同于以往从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来分析创业者的资源禀赋,本文从创业者认知的角度解释了创业者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其战略创业能力的不同影响;再者明晰了创业认知对战略创业能力产生影响的中间机理,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时间距离”构念,将其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分析了创业认知通过时间距离怎样对战略创业能力产生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创业认知,关注创业者如何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进行决策的动态过程,丰富创业认知理论的研究;引入心理学中“时间距离”的构念,分析了创业认知通过时间距离怎样对战略创业能力产生作用,拓展了解释水平理论的适用范围;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能力观的角度探讨战略创业,分析了战略创业能力的潜在影响因素,丰富和发展了战略创业理论。同时本文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可以从认知的调控、战略创业能力的其它潜在影响因素、时间距离的测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8-10-01)

林晶[6](2018)在《多重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对风险认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认知是风险知觉心理学研究的起源。对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和心理距离为视角,考察了不同距离组合与解释水平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并提出多重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符合匹配(fit)效应的预测,当一个风险事件涉及心理距离的两个(或多个)维度时,它们会交互地影响对风险事件的评估。具体地说:当两个(或多个)维度都近时,个体对该事件的风险认知最高;当有一个(或多个)维度是远的,个体对该事件的风险认知中等;当两个(或多个)维度都远时,个体对该事件的风险认知最低。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研究一考察了匹配效应在多种距离组合中的普遍性;研究二通过使用多种解释水平的测量和操作方式考察了解释水平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叁使用中介过程方法(The Mediation-of-process Approach)考察了多重距离影响风险认知的解释水平机制。研究一在社会距离-概率、社会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时间距离叁个距离组合中考察了多重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实验1a采用人为操纵概率的方法,考察了社会距离和概率对风险认知的叁个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社会距离的影响时,风险认知叁个维度的意义不同。具体来说,自我的风险可能性低,意味着个体认为该事件的风险高,自我保护动机驱使被试做出不切实际的乐观判断;而自我的恐惧和行为意愿低,意味着个体认为该事件的风险低,无需担心亦无需采取预防措施。但是,考虑概率的影响时,叁个风险认知维度的意义相同,高概率(i.e.,近心理距离)导致更高的风险认知。此外,叁个风险认知维度上一致地显示出多重距离的匹配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风险事件同时涉及社会距离和概率时,近社会距离-高概率事件的风险认知>近社会距离-低概率事件或远社会距离-高概率事件的风险认知>远社会距离-低概率事件的风险认知。实验1b使用等级排列法操纵概率大小,考察了社会距离和概率对风险可能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同样证明社会距离和概率对风险认知的多重影响符合匹配效应。实验2考察了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对风险可能性的影响一致,距离越远,风险可能性越大。同样,多重距离的影响符合匹配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风险事件同时涉及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时,近社会-近空间距离事件的风险认知>近社会-远空间距离事件或远社会-近空间距离事件的风险认知>远社会-远空间距离的风险认知。实验3考察了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对风险可能性的影响一致,距离越远,风险可能性越大。同样,多重距离的影响符合匹配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风险事件同时涉及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时,近社会-近时间距离事件的风险认知>近社会-远时间距离事件或远社会-近时间距离事件的风险认知>远社会-远时间距离的风险认知。社会距离-概率、社会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时间距离对风险认知有相似的影响,这既说明了社会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概率距离在心理结构上的同质性,也说明了匹配效应的稳健性。研究二通过使用不同方式(i.e.,行为识别量表、"How"&"Why"启动范式、词语产生启动范式)操纵解释水平,考察了解释水平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方式均成功启动了被试的解释水平,一致地证明了低解释水平导致更高的风险估计。研究叁使用中介过程方法(The Mediation-of-process Approach)探索多重距离影响风险认知的解释水平机制。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多重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确实是被解释水平中介的,那么通过实验操纵解释水平(i.e.,中介变量)就应该阻止这种效应的发生。实验7中,我们通过行为识别量表(BIF)操纵解释水平,发现,社会距离和概率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并没有减少或消失。实验8中,我们通过"How"&"Why"启动范式操纵解释水平,发现,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并没有减少或消失。实验9中,我们通过词语产生启动范式操纵解释水平,发现,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并没有减少或消失。3个实验的结果一致地表明,解释水平并不是多重距离影响风险认知的中介变量。最后,研究者总结了本研究结果对风险认知、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理论的启示,并总结了其对降低风险认知偏差、增加环境友好行为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为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余燕,张自力[7](2018)在《基于估计类中心和广义距离的认知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诊断能诊断学生的属性掌握模式,依据诊断结果能更好地组织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现有方法诊断准确率不够高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估计类中心和广义距离的认知诊断方法.模拟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形下,本文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能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曹倩,于斌,王熹[8](2018)在《权力距离感对员工捐赠意愿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权力感视角探讨在中国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中权力距离感和权力感交互作用对员工捐赠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民营企业员工取样,采用层级回归等数据分析方法。结果发现,权力距离感和个体权力感交互作用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取决于关注对象是自我还是他人这2个中介变量。低权力距离感(PDB)背景下,权力感高(低)的员工更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从而其捐赠意愿弱(强)。然而,在高权力距离感(PDB)背景下,权力感高(低)的员工更关注他人(关注自我),其捐赠意愿强(弱)。进一步,公开捐赠者身份对权力距离感和个体权力感与损赠意愿之间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进行探讨,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李慧敏,夏雪兰[9](2018)在《基于建构,提升认知策略——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在教学中通过采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抽丝剥茧,启迪思维,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数学素养也得到很大提升。(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罗慧,熊建华,王晓庆,谭艳芳,甘登文[10](2018)在《基于加权距离的一种认知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氏距离判别方法(MDD)是一种新的认知诊断分类方法,广义距离判别方法(GDD)和海明距离判别方法(HDD)为它的特例.使用香农熵作为马氏距离的权重矩阵,根据距离最小原则将被试的观察反应模式分类到理想反应模式,再由特殊的测验设计,将理想反应模式一一对应到知识状态上.蒙特卡洛模拟研究表明:在0-1评分模型下,选择模式匹配率和平均属性匹配率作为评价分类效果的标准,MDD的分类效果好于GDD和HDD.(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认知距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臻成熟与普及,在建筑设计等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了体验和感知未建成空间的机会,使设计实现在虚拟空间中。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对空间尺度的还原度会影响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感知,进而影响设计效果。本研究以Oculus Rift DK2虚拟现实设备为平台,建立室内空间虚拟场景并与现实场景进行对比试验,收集被试在两种场景中水平距离判断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距离判断的差异性,提出建筑场景距离感知优化方法及修正公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1].胡琴芳,李想,唐未兵.供应链企业间认知距离与社会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2019

[2].邓梦帆,李舒阳,陈晓婷.虚拟现实建筑场景中距离认知还原度研究[J].中外建筑.2019

[3].康春花,杨亚坤,曾平飞.一种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J].心理科学.2019

[4].龙雯.人的认知与真相之间的距离——《暴雪将至》为例[J].戏剧之家.2019

[5].马菲菲.创业认知、时间距离与战略创业能力关系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6].林晶.多重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对风险认知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8

[7].余燕,张自力.基于估计类中心和广义距离的认知诊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曹倩,于斌,王熹.权力距离感对员工捐赠意愿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

[9].李慧敏,夏雪兰.基于建构,提升认知策略——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J].职业技术.2018

[10].罗慧,熊建华,王晓庆,谭艳芳,甘登文.基于加权距离的一种认知诊断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认知距离论文-胡琴芳,李想,唐未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