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运动论文-芶翠平

下颌运动论文-芶翠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颌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颌,脑瘫儿童,吞咽障碍,疗效

下颌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芶翠平[1](2019)在《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痉挛性脑瘫儿童吞咽口腔期障碍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颌运动障碍治疗技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儿童口腔期障碍是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障碍痉挛性脑瘫患者存在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尽量保证两组患者在病情程度、年龄相差不大、认知情况等一般资料相似度较高的患者,观察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主观和客观评价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对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或无认知障碍痉挛性脑瘫儿童吞咽口腔期障存在临床实践操作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胡阿特·哈德尔,周伟,帕尔哈提·艾买提,胡娟,王珊[2](2019)在《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指导、手法复位、运动训练,实验组同时给予小针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 MMO)、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MRI检查治疗后3、6个月时2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平均MMO为25.95 mm,治疗结束后增大到38.71 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MMO分别为38.94和38.94 mm;实验组治疗前平均MMO为26.3 mm,联合治疗结束后增大到41.06 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分别为41.04和41.19 mm。对照组16例患者治疗前VAS为3.93,治疗后降为1.6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1.18、0.62;实验组联合治疗前VAS为4.063,治疗后降为0.8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0.375、0.2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2组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效果有显着差异(P<0.05)。MRI检查提示,2组患者治疗前均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3个月时,对照组16例患者中,6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3例患者复发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实验组患者复位后3个月复查时有5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为2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比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较单纯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效果更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3](2019)在《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与肌电图相结合,观察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下颌运动和咀嚼肌功能临床特点,初步探索运动和咀嚼肌功能的相互关系和产生机制。方法:纳入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病变术前患者6例以及下颌骨单侧病变节段性切除及颌骨重建术后患者3例。采用下颌运动记录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采集患者下颌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静息、最大力咬合时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在数字化虚拟模型上观测运动轨迹,并分析下颌边缘运动的幅度和方向。分析患者健、患侧静息,最大力咬合,双侧咀嚼时的咀嚼肌电活动特点,计算不对称指数、活动指数。结果:术前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5. 20±6. 87) mm,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张口轨迹均偏向患侧。侧向运动中患侧运动平均幅度(10. 34±1. 27) mm,健侧(6. 94±2. 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0. 65±17. 32) mm,下颌边缘运动特点与术前患者一致。术前患者最大力咬合时,患侧咬肌肌电活动[44. 20(5. 70,197. 90)μV]和颞肌的肌电活动中位数[42. 15 (22. 90,155. 00)μV]略低于健侧咬肌[45. 60 (7. 50,235. 40)μV]和健侧颞肌[63. 30 (44. 10,126. 70)μV],咀嚼时未见异常。术后则出现了个性化的改变,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减弱,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亢进。结论:良、恶性肿瘤及手术均可造成下颌运动和双侧咬肌和颞肌的肌电活动异常。(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4](2019)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4D~(TM) Jaw Motion System)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测量计算切导斜度、髁导斜度等相关参数,初步探讨其获得的参数值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个别正常、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下颌运动的左右侧Bennett角、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以及前伸切导斜度等5组参数,同时运用传统机械式架测量法计算相同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机械式架测量所得参数平均值分别为:(1)右侧Bennett角:(24.81±5.23)°和(25.35±4.05)°。(2)左侧Bennett角:(24.20±8.12)°和(26.58±4.98)°。(3)右侧前伸髁导斜度:(37.60±9.11)°和(34.13±6.74)°。左侧前伸髁导斜度:(38.25±10.32)°和(35.60±8.40)°。(5)前伸切导斜度:(39.97±9.43)°和(41.14±11.05)°。经过统计学分析,测量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架相关参数所得数值具有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简便,舒适度好。(本文来源于《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周玭[5](2018)在《肌筋膜疼痛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运动特点及痛觉过敏的定量感觉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对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功能紊乱的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是面部及耳前区的疼痛、下颌运动受限以及下颌运动时颞下颌关节的杂音。对TMD患者而言,疼痛和下颌运动障碍是最容易感知的临床症状,也是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但是由于TMD病因不明,目前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TMD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疼痛相关性功能紊乱(TMD导致的肌肉痛、头痛和关节痛)和关节相关性功能紊乱(主要包括关节盘移位和退行性疾病)。肌筋膜痛是TMD所致肌肉痛的一种,是口颌面痛的最常见类型,以肌筋膜痛为特点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称为肌筋膜疼痛型颞下颌关节病(myofascial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MTMD),属于疼痛相关性功能紊乱。虽然相关领域有大量的研究,但TMD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TMD是由多因素所致的紊乱综合征,其中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作用所引起的痛觉敏感可能是TMD相关口颌面疼痛发生的重要机制。痛觉敏感主要表现为对某种刺激的异常疼痛反应,尤其是对重复性刺激以及阈上刺激,可以表现为痛觉异常、感觉过敏、痛觉过敏或感觉迟钝。疼痛是机体受到的刺激与机体疼痛传递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感受。在颌面部,伤害性刺激首先兴奋特异性的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到的信号再由特异性传入神经纤维传递到脑干,通过中枢的分析和反馈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同身体其它部位一样,颌面部的游离神经末梢是感受疼痛的外周结构基础,很多游离末梢起着感受器的作用,对颌面部伤害性刺激产生应答。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存在于颌面部组织中,如面部皮肤、口腔粘膜、颞下颌关节、牙周膜、牙髓、骨膜和肌肉,它们与小直径的有髓神经纤维A_δ和无髓神经纤维C相连。因此,口腔颌面部的伤害性刺激在外周由小直径神经纤维传导,TMD相关的颌面部疼痛主要与躯体小神经纤维病变有关,然而常规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并不能检测小神经纤维的病变。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是一种评价躯体神经纤维功能的心理生理学方法,也是目前评价小神经纤维病变的唯一方法。利用QST方法可以评价粗体感纤维、细体感纤维及其中枢传统通路的功能,具有无创性和定量化的优点。标准的QST测试分为机械刺激测试和温度刺激测试。目前利用机械刺激测试已证实伴有颌面部疼痛的TMD患者存在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而温度刺激测试的相关结果尚缺乏一致性。除疼痛外,下颌运动障碍也是TM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颌前伸、张口及侧方运动障碍。利用下颌运动描记仪可以记录TMD患者下颌运动轨迹,但由于操作较复杂,临床检查中尚未推广。国际牙科研究学会制定的DC/TMD检查表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检查的专科检查表,可以详细记录下颌运动功能,可用来分析TMD患者的下颌运动特点。TMD由于病因不明,其治疗方法虽然众多但多数疗效欠佳。垫是目前最常采用、疗效最肯定的方法,主要通过改变下颌静止和运动状态时的位置来改善症状,因此分析下颌运动特点有助于为垫治疗提供相关参数。本课题拟采用定量温度觉测试方法和DC/TMD检查表,测试健康受试者和MTMD受试者的温度觉阈值、时间迭加效应和下颌运动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差异及各组受试者的特点,研究MTMD患者对温度刺激是否存在外周和中枢敏化机制,分析MTMD患者下颌运动的改变,为更好地诊断、治疗肌筋膜疼痛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研究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健康受试者最大无痛开口度、最大有痛开口度、最大辅助开口度、前伸运动距离及侧方运动距离均无性别差异,左侧侧方运动距离大于右侧;健康受试者定量温度觉测试无性别差异,面部的温觉和冷痛觉较手部敏感,左右两侧定量温度觉无差异。2、MTMD受试者最大开口度、最大辅助开口度、前伸运动距离及侧方运动距离无性别差异,非疼痛侧(疼痛较轻侧)侧方运动距离大于疼痛侧(疼痛较重侧);MTMD受试者定量温度觉测试无性别差异,面部的冷痛觉较手部敏感,疼痛侧(或疼痛较重侧)与非疼痛侧(或疼痛较轻侧)定量温度觉无差异;MTMD受试者手部和面部的热痛觉及冷痛觉均较健康受试者敏感。3、受到重复阈上热痛刺激后,健康受试者可以产生热痛觉的时间迭加效应,表现为疼痛值增加;时间迭加效应的大小无性别差异,但存在部位差异,叁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热痛觉时间迭加效应大于非叁叉神经分布区域;时间迭加效应的出现速度有性别差异,女性受试者时间迭加效应较男性出现早。4、受到重复阈上热痛刺激后,MTMD受试者在叁叉神经分布区域和非叁叉神经分布区域均存在热痛觉的时间迭加效应,且MTMD受试者较健康受试者更加敏感,在叁叉神经分布区域,MTMD患者热痛觉的时间迭加效应左右两侧无差异。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测试MTMD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下颌运动功能及定量温度觉功能,获得了两组受试者的下颌运动及定量温度觉阈值的性别、部位特点及相关参数值;通过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定量温度觉阈值和热痛觉的时间迭加效应,证实了MTMD患者对温度刺激存在外周和中枢敏化机制,MTMD患者的慢性疼痛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TMD的发病机制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8-10-01)

刘展,舒敬恒,马赫迪,邓绪钊[6](2018)在《下颌运动轨迹和形态学参数的动态分析在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是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TMJ)疾病,诊断指标的不统一使得结果差别很大。叁维模型形态学测量的准确性高于二维图像,且TMD会导致下颌运动范围的下降。探讨口腔功能中下颌运动轨迹和动态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拟选择100名健康自愿者和10 000名TMD患者,分别进行颌面部CT扫描,并建立上下颌的叁维模型。对其进行各种口腔功能的下颌运动捕捉,并分析多个解剖位置的运动轨迹,以及髁突瞬时旋转轴和关节间隙的变化规律。结果 开闭口与前伸运动中,髁突的矢状面运动规律较明显,两侧和往返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郑洁,姜华,李鸿波,李亚男[7](2018)在《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指导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治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临床缺乏关于髁突在颞下颌关节内位置的个体差异的数据资料,本研究旨在运用电子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探讨髁状突的位置及运动模量的改变。方法:2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于治疗前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CT,进行叁维重建,同时采用Zebris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通过髁突分析模块(EPA)与肌电分析模块(EMG Relax&Bite),(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03)

郑洁,李鸿波,姜华,李亚男[8](2018)在《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治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运用电子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评估髁状突在关节腔内合理位置及运动模量的改变,指导进行咬合重建。方法:2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伴牙列缺损,于治疗前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CT,进行叁维重建,同时采用Zebris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通过髁突分析模块(EPA)与肌电分析模块(EMG Relax&Bite),将下颌及髁突运动轨迹进行数字化转移,同时进行运动功能分析,设计制作个性化治疗牙合垫式活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结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及运动轨迹叁维重建,21例患者髁突位置及肌电活动测试趋于正常分布,4例患者未见髁突位置显着变化但EMG表现明显改善。患者疗效自评表满意度达到89%。结论:基于下颌轨迹运动分析指导下的个性化牙合垫式活动义齿修复,有利于恢复髁状突在颞下颌关节腔内正常位置,患者异常肌电活动明显改善,可获得理想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牛洪业[9](2018)在《颞下颌关节关节结构紊乱病关节盘厚度变化及运动异常的临床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关节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患者及无症状对照组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对比分析不同ID发病情况及进展下关节盘组织厚度变化和不同下颌运动异常的关节盘厚度变化规律,进一步增加临床医师对于ID的临床认识,指导临床诊疗。方法:1.从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科以关节区疼痛、弹响和张口异常等TMD症状为主要就诊目的的患者中选取15例ID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0.4±8.64岁),并选取10例无颞下颌关节症状志愿者(平均年龄30.6±5.66岁)为对照组,对患者及对照组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颞下颌关节专科检查及双侧颞下颌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采用颞下颌关节体格检查表记录病史及体格检查结果。2.为了解在不同的ID病程和不同程度的运动异常中,关节盘前、中、后带及双板区厚度变化情况,我们对ID组进行如下分组:按照ID的发生的部位,将ID组按发病部位分为健侧组和患侧组;按ID的进展程度分为ADDR组和ADDWR组;而对于张口运动障碍,我们将ID组按张口受限和开口型异常分组,在张口受限,我们将ID组分为无张口受限组、轻度张口受限组和中度张口受限组,在开口型异常,将ID组分为开口型正常组、开口偏斜组和绞锁组。3.在对照组及ID组的斜矢状位上进行双侧关节盘前、中、后带及双板区关节盘厚度的测量并诊断,对比分析关节盘各个部位在对照组和ID组各组间厚度变化差异,确定不同病程和不同关节运动障碍情况下关节盘的结构厚度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结果:1.通过对对照组关节盘厚度的MRI测量和对比发现,对照组双侧关节盘厚度在后带及双板区可见厚度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ID组健侧、患侧和对照组对比发现,健侧和患侧关节盘的前带、中带、后带及双板区均增厚,其中健侧在中带及双板区处厚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中带的厚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健侧和患侧对比发现,患侧关节盘中带变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D组ADDR组、ADDWR组和对照组对比发现,ADDR组和ADDWR组在前、中、后带及双板区的关节盘厚度均增厚,ADDR组前、中、后带和双板区厚度增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DDWR组中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ADDWR组和ADDR组厚度对比发现,ADDWR组中带增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DR则在后带、双板区的厚度增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张口受限组,关节盘前区的厚度变化表现为中度张口受限组>轻度张口受限组>无张口受限组>对照组,统计结果在轻、中度张口受限及无张口受限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叁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盘后区的厚度变化为轻度张口受限组>无张口受限组>对照组和中度张口受限组,后带的厚度在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中度张口受限组与其他组别双板区的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口型异常组,各组间关节盘前区的厚度表现为绞锁组>开口偏斜组>开口型正常组>对照组,统计结果发现,在ID组叁个组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叁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盘后区的厚度变化为开口偏斜组>开口型正常组>对照组>绞锁组,后带和双板区的厚度在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关节盘厚度变化在中带较为显着,中带厚度随病情发展持续增厚;后带、双板区改建活跃,随病程的进展,可见病变早期厚度增厚,而随病情向后期进展可发生厚度降低。2.下颌运动异常的ID患者,MRI影像可见以中带为主的关节盘前部组织厚度增厚。3.MRI能够精确的反应在ID的不同病程及不同运动障碍程度下,关节盘前、中、后带及双板区厚度变化情况,对于ID的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20)

李国威[10](2018)在《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模型大鼠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的解剖学研究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咀嚼时上、下牙的接触关系或者上、下牙发生接触的动作过程被称为咬合。咀嚼时咬合接触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咬合的指导下,上、下颌发生咀嚼运动,对口腔内的食物产生研磨、挤压、捣碎等力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牙周本体觉(proprioceptive sensation)感受器负责搜集与食物的厚度、硬度等相关的以及对牙齿压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关的信号,本体觉感觉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s)将刺激信号通过叁叉神经中脑核(Vme)周围突传递到Vme神经元胞体,再经过其中枢突将信号传递至包括叁叉神经运动核(Vmo)在内的部分运动核团。运动核团发出轴突终末至咀嚼肌,牵拉下颌骨,带动整口牙列完成咀嚼过程。在此过程中,VGLUTs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为I、II、III(VGLUTl、VGLUT2、VGLUT3)叁种亚型。其中VGLUTl和VGLUT2作为谷氨酸能轴突终末的特异性标识物主要分布于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叁叉神经运动核(Vmo)作为重要的叁叉系统内运动核团,可分为背外侧核(Mo5DL)和腹内侧核(Mo5VM)两部分。VGLUTl主要分布于叁叉神经运动核(Vmo)的背外侧部,VGLUT2则分布于整个叁叉神经运动核(Vmo)。咀嚼肌作为运动下颌的主要肌肉,在日常言语交流、饮食咀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咀嚼肌由两组作用相反的肌肉组成:颞肌、咬肌、翼内肌、二腹肌后腹在收缩时上提下颌,故称为闭口肌群,由Vmo背外侧核团神经元运动轴突终末支配;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的着力点主要在颏部,收缩时可下降下颌,故称为开口肌群,由Vmo腹内侧核团神经元运动轴突终末支配。对颞肌、咬肌、翼内肌等闭口肌神经元进行逆标,结果显示神经元标记物分布在背外侧核的某些不同区域;对二腹肌前腹等开口肌神经元进行逆标,结果显示神经元标记物分布在腹内侧核的某些区域。翼外肌辅助其它咀嚼肌可完成前伸颌、侧方颌等运动,多年来一直无法明确的将其定义为开口肌或闭口肌,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关于支配翼外肌的神经元分布位置目前尚无定论。翼外肌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找到支配翼外肌的神经元运动轴突终末来源于哪个核团是本研究的关键。颞下颌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在包括翼外肌在内的咀嚼肌牵拉下行使着语言、咀嚼、吞咽、表情等日常不可或缺的复杂生理功能。在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中,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是一种至今仍未被攻克的顽疾,它不仅会对患者的言语、吞咽、咀嚼等功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会导致下颌骨畸而形影响容貌,使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遭受双重危害。长时间来,医务工作者们殚精竭虑针对TMJA的治疗采取过各种方法,然而却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TMJ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颌面部肿瘤、外伤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TMJA,在诸多致病因素中创伤最为常见,由创伤引起的TMJA被称为创伤性TMJA。因此,对于创伤性TMJA发病机制的探究一直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课题组前期成功建立绵羊单侧颞下颌关节(TMJ)复合损伤造成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并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组织学观察等方法得到翼外肌通过病理性牵张成骨的在创伤性TMJA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但颞下颌关节(TMJ)损伤是如何促使翼外肌发挥作用,又是如何造成创伤性TMJA的?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本研究将使用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大鼠模型,进一步对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的解剖学进行研究,找到支配翼外肌的核团与翼外肌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探究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在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后的兴奋性变化。具体内容共包含以下叁部分:实验一: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对SD大鼠单侧髁突、关节盘、关节窝的复合损伤建立单侧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模型。方法:以10只6周龄SD大鼠为实验动物,术前测量其最大主动开口度并记录。所有实验动物均在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模拟髁突骨折、摘除关节盘、关节囊并在关节窝上制造“十”字型损伤,左侧正常颞下颌关节作为对照。术后6周、12周分别对尚未死亡的实验动物进行最大主动开口度测量和活体Micro-CT扫描,观察术前术后最大开口度变化,髁突大小、形态变化,关节复合体中关节间隙及上、下关节面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12周依然存活的实验动物的开口度均不同程度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侧关节复合体受损明显,关节窝及髁突骨面粗糙不平,有钙化影像形成。与左侧正常髁突对比,实验侧髁突畸形膨大,髁突颈部宽度明显大于左侧正常髁突。实验侧关节间隙内可以见少量不连续新骨形成(P<0.001)。结论: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大鼠模型初步建立成功。实验二: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前后大鼠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研究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前后的SD大鼠翼外肌神经元进行逆标,找到颞下颌关节损伤前、后叁叉神经运动核与翼外肌之间的神经元投射关系。方法:以6只8周龄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按实验一方法均建立左侧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颞下颌关节不做任何处理,再分别对2组SD大鼠左侧翼外肌注射逆行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luorogold,FG),注射1周后对动物进行灌注固定、取脑,经过后固定、沉糖、冰冻切片,对标本进行免疫荧光双标,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FG逆标神经元在Vmo内的标记情况和定位分布。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翼外肌注射FG的SD大鼠,在整个叁叉神经运动核,包括其背外侧部(支配闭口肌)和的腹内侧部(支配开口肌)均可观察到FG逆标的神经元胞体。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免疫荧光双标显示FG标记的大部分Vmo神经元的中枢突终末同时也表现为NeuN免疫阳性,而且几乎所有FG和NeuN标记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接触紧密。结论:在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前后,翼外肌均受叁叉神经运动核(Vmo)调控,既参加开口运动,又参加闭口运动。实验叁: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在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后不同时间段SD大鼠支配翼外肌的叁叉神经运动核(Vmo)内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和翼外肌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表达情况分析,明确叁叉神经运动核(Vmo)神经元对于翼外肌神经元的兴奋性作用。方法:以20只健康SD大鼠为实验动物,术前随机分均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3、4组手术制作左侧颞下颌关节复合创伤模型,大鼠分别饲养1周、2周、4周后分别取左侧叁叉神经运动核和翼外肌,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进行VGLUT1和AChE的蛋白质定量分析。结果:第2、3、4组叁叉神经运动核中的VGLUT1浓度分别为1.20±0.38mg/ml、1.37±0.62mg/ml、1.46±0.69mg/ml,均较第1组1.00mg/ml明显升高(P<0.001),第2、3、4组翼外肌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浓度分别为1.09±0.10 mg/ml、1.30±0.10 mg/ml、1.30±0.21mg/ml,第2、3组较第1组1.00mg/ml明显升高(P<0.001)。结论:在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发生后,叁叉神经运动核(Vmo)与翼外肌的神经元兴奋性均有增强,且二者与时间大致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下颌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指导、手法复位、运动训练,实验组同时给予小针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 MMO)、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MRI检查治疗后3、6个月时2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平均MMO为25.95 mm,治疗结束后增大到38.71 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MMO分别为38.94和38.94 mm;实验组治疗前平均MMO为26.3 mm,联合治疗结束后增大到41.06 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分别为41.04和41.19 mm。对照组16例患者治疗前VAS为3.93,治疗后降为1.6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1.18、0.62;实验组联合治疗前VAS为4.063,治疗后降为0.8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0.375、0.2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2组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效果有显着差异(P<0.05)。MRI检查提示,2组患者治疗前均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3个月时,对照组16例患者中,6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3例患者复发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实验组患者复位后3个月复查时有5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为2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比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较单纯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效果更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颌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芶翠平.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痉挛性脑瘫儿童吞咽口腔期障碍的疗效观察[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胡阿特·哈德尔,周伟,帕尔哈提·艾买提,胡娟,王珊.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

[3].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初探[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

[5].周玭.肌筋膜疼痛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运动特点及痛觉过敏的定量感觉测试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

[6].刘展,舒敬恒,马赫迪,邓绪钊.下颌运动轨迹和形态学参数的动态分析在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治中的作用[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7].郑洁,姜华,李鸿波,李亚男.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指导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治疗初探[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8

[8].郑洁,李鸿波,姜华,李亚男.下颌轨迹运动分析系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治疗初探[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9].牛洪业.颞下颌关节关节结构紊乱病关节盘厚度变化及运动异常的临床MRI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10].李国威.颞下颌关节复合损伤模型大鼠叁叉神经运动核—翼外肌投射通路的解剖学研究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标签:;  ;  ;  ;  

下颌运动论文-芶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