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圆形洞室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洞室群,数值模拟,应力场,应力集中
圆形洞室群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王成虎,慎乃齐[1](2009)在《双圆形洞室群开挖过程围岩应力场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室群稳定性是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国防工事、能源开发与储备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结合新疆某水电站洞室群工程,利用3D-Sigma软件建立了5个洞室群模型(每个模型均含有两个圆形洞室),模拟了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变化状况,通过在拱顶、拱底、左右拱脚等区域设立应力监测点,详细分析了前期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的变化、后期洞室开挖对前期洞室围岩应力场影响以及随两洞室间距增大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洞室群开挖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分布特征。研究成果对深部洞室群稳定性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09年03期)
石亮[2](2008)在《地下圆形洞室群对柱面P和SV波的散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由于地下隧洞结构对柱面P波、SV波的散射会影响隧洞附近场地的地震动以及引起地下隧洞的动应力集中现象,在建设新隧洞进行爆破时产生的柱面波可能会影响到原有隧洞结构的安全,因此对该影响进行定量计算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大琦顺彦先生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半空间下洞室群对柱面P、SV波散射的影响。根据柱面P、SV波的性质,先建立满足波动方程的波函数,然后由虚拟源面上的分布线源构造散射波场,通过边界条件建立方程,最后求解得到虚拟波源密度,进而求得总的波场。本文从增加待定系数项数和考虑误差情况下,通过对边界条件的满足以及与已有成果的对比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考虑了入射波频率、波源与地下洞室群之间的距离以及洞室群的埋深等因素对洞室壁上动应力集中因子以及附近地面运动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5-01)
圆形洞室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由于地下隧洞结构对柱面P波、SV波的散射会影响隧洞附近场地的地震动以及引起地下隧洞的动应力集中现象,在建设新隧洞进行爆破时产生的柱面波可能会影响到原有隧洞结构的安全,因此对该影响进行定量计算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大琦顺彦先生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半空间下洞室群对柱面P、SV波散射的影响。根据柱面P、SV波的性质,先建立满足波动方程的波函数,然后由虚拟源面上的分布线源构造散射波场,通过边界条件建立方程,最后求解得到虚拟波源密度,进而求得总的波场。本文从增加待定系数项数和考虑误差情况下,通过对边界条件的满足以及与已有成果的对比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考虑了入射波频率、波源与地下洞室群之间的距离以及洞室群的埋深等因素对洞室壁上动应力集中因子以及附近地面运动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形洞室群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帅,王成虎,慎乃齐.双圆形洞室群开挖过程围岩应力场变化分析[J].现代地质.2009
[2].石亮.地下圆形洞室群对柱面P和SV波的散射[D].天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