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非智力教育功能初探

音乐的非智力教育功能初探

一、音乐的非智教育功能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宁亚群[1](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胡露红[2](2021)在《高中艺体生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项研究显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格尔曼认为影响人成功的众多因素中,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智力因素,而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非智力因素。艺体生是高中生中特殊群体,他们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在学习专业时认真刻苦,因此专业成绩一般比较理想,但是在学习文化时,尤其是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常常表现出厌恶、恐惧、不想学等情绪或心理,数学成绩往往也不够理想。本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艺体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有很大差异,与之对应的,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信心及成绩也有明显差距。能否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呢?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高中艺体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利用SPSS21.0分析整理好的数据,从学生类型、性别、专业等角度分析非智力因素差异性,得到了如下结论:(1)与非艺体生相比,艺体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动机维度高于非艺体生,但意志维度低于非艺体生,其他非智力因素差异性不显着。(2)高中艺体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性格维度中性别差异性显着,其中男生性格得分高于女生,其他维度性别差异性不显着。(3)高中艺体生中美术生与体育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动机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他维度差异性不显着。美术生与音乐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性格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他维度差异性不显着。体育生与音乐生在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各维度差异性均不显着。(4)高中数学教师一致认为非智力因素对艺体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直接体现是数学成绩。然后针对问卷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艺体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及教学举措,并将其运用于艺体生A班(实验组)数学课堂,B班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实践进行三个月后发现A班课堂效果得到了改善,艺体生的非智力因素发生了明显改变,与对照组艺体生成绩差异性显着。

杨洋[3](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木森[4](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高亮[5](2020)在《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诠释体裁之一。一切中国古典诠释体裁所使用的诠释方法,所具备的诠释功能,所经历的诠释演变过程,均体现於义疏之中。可以説,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体裁之集大成者。研究、理解义疏文本,发掘藴藏於文本之中的观念、文化,剖析古代思想历时变化,即能理解以古典给释文本为核心的整个中国古典诠释史,进而从诠释向度重新反思学术史、思想史,观照人类思维向度及其趋势。本文旨在综理既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义疏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并经由义疏研究,尝试创建义疏学适用方法论,为後续研究提供范式支撑。基於新见从详,无则从略的原则,概述如下。绪论部分,厘清与义疏相关的学术概念,分析义疏含义,确定义疏研究范畴。在义疏研究领域,首次明确区分义疏、义疏研究、义疏学、义疏之学、义疏学研究、义疏之学研究六种概念,纠正了以往学界混称义疏、义疏学的问题,为义疏学在学术意义上,成为一个中国古典诠释学下的研究分支,确定了研究范畴。本章首次全面梳理义疏研究史,为学科分支意义上的义疏学,奠定了学史基础。第一章,首先,明确义疏的概念与范畴,解决了义疏研究长期存在的义疏含义及判断标准问题,从而与其他“疏”体有效区分,完成了义疏研究的概念准备。其次,归纳义疏具有的七种基本文本体式,分析其诠释意义与学史价值。第二章,基於既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义疏起源问题。义疏最早出现年代,可能不晚於四世纪中後期,确定不晚於五世纪前期。佛疏出现最早,在五世纪前期以前;其次为道疏,在五世纪前期;最後为儒疏,在五世纪中後期。促成义疏起源的因素有三类。第一,物质载体,即基於纸写本便利性的因素。第二,思想渊源。主要源於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与清谈辩论。第三,体裁渊源。对义疏起源有显着影响的诠释体裁有二。其一为集解体。其二为问答体。与义疏起源有关的问答体有二。一为魏晋时期以“问答”为主要内容的议论体裁。二为印度传统的“释论”(奢萨咀罗、优婆提舍)中的问答体裁。另外,两晋时期出现的“合本子注”,在题名与行文方式上,对有些义疏,如《丧服小记子本疏义》,有一定影响。因而也可视为义疏起源的一个相关因素。第三章讨论义疏的诠释层级,并在全面总结注、疏诠释关系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疏不破注”问题。首先,分析义疏诠释层级。义疏诠释层级十分多样。过去作为学界常识的兼解经、注即为义疏,是片面的刻板印象。义疏兼解经、注,只适合儒疏、律疏,不包括佛疏、道疏。其次,重新反思疏不破注问题。“疏不破注”原为“疏不可破注”之义,是一种诠释原则,而非“疏不会破注”,即一种诠释现象。前者正式确立於初唐《五经正义》,後者为清代以来学者的误解。作为一种诠释原则,“疏不破注”的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朝隋代。此时尚无明确、统一“不破注”的原则。时人虽有守注之意愿,乃至设立遵注之体例,但在实际诠释中,仍以实事求是之理念,时或破注。初唐《五经正义》以前,义疏在处理注、疏关系的问题上,实则无“破”与“不破”的明确概念,更无具体原则。破注与否,皆取决於编撰者个人学术意志。不过,总体上看,义疏仍以不破注为多,破注并非主流。第二阶段:唐代至宋初。以《五经正义》为代表的初唐儒疏,明确提出“疏不可破注”的原则。在实际诠释中,虽因沿承旧疏或参与修疏者学术习惯等,仍不免有破注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此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不破注乃至明显守注、护注的现象更常见。从初唐儒疏破注情况看,破注分为破注文与破注义两种形式。破注文相当於校勘注文,非但不是破注,反为注之功臣。破注义即反驳注释之义理另立新义,此为真正的破注。不破注有两种情况,即守注与参注。若只怀疑注义而非反驳,另立新説,在初唐疏家看来,均非破注。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在於义疏对注解经传时所述义理、情理是否认可。若是其义,则疏不破注;若非其理,则疏破注。对“理”的追求,体现了义疏的诠释活力与独立的诠释品格。将义疏完全视为经典文本的附庸,不利於正确认识义疏学术意义。将求“理”,替代为从“注”,即完全不破注,至唐玄宗御注、御疏才实现。然而这种从“注”而非求“理”的诠释标准,受到一些中唐学者的反拨。碍於御注、御疏的权威压力,他们只能在义疏之外,另辟蹊径,最终发展为北宋新《春秋》学与理学,即义理思辨性经学,代替了南北朝以来,以义疏为重要学术载体的考证诠释性经学。可见,义疏之衰,即源於割断自身求“理”之传统。第四章,探究注、疏合会问题。在文本组织类型上,义疏可分为单疏本与合会本合会本系由单疏本与经:注本结合融会而成然而单疏本与合会本之关系,未必是前者单向融入後者,二者之关系,比学界以往认为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复杂,只能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义疏从单行到合会,不只是文本外在形式的较大变动,还改变了读者的閲读方式与习惯,影响其閲读体验,进而改变读者对义疏诠释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义疏文本组织类型的改变,如“蝴蝶效应”,通过层层传导,最终造成义疏学术层次的变动。而层次的变动,产生反作用力,促使组织类型的改变更加固化。在此意义上,注、疏单行与合会,不仅仅是文本形式结构的排列组合问题,更是一种探索学术史的新维度。儒典注、疏合会时代,不始於宋,宋代只是注、疏合刻之始。早在宋代以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合会本存在。从义疏文本发展角度看,南宋以前义疏,虽以单疏本为主,但合会本亦不容忽视,从而纠正了以往根据刻本经验谈注、疏合会,忽视八行本、十行本之前注、疏合会本的问题。儒典注、疏合会有五种模式。第一,分散模式甲类,指义疏分别列於经、注之下,分别疏解经、注的合会模式。第二,分散模式乙类,指义疏分别列於一节经文或传文之後,其间无注,亦不释注文合会模式。第三,聚集模式指义疏列於一个较完整经、注文本单位(句、节、章等)之後,集中诠释此单位之经、注的合会模式第四集散模式指在某一合会本中,兼有分散甲类与聚集两种模式者。第五,分栏模式指经、注与义疏分栏列出的合会模式。合会的历史动因有二。第一,便於閲读、参考、记诵。第二,便於查询经、注、疏具体内容。合会的学术史影响有三。第一,加剧文本结构的碎片化,造成义疏实际学术地位下降。第二,加重异文问题。第三,促进注的经典化。第四,凸显义疏繁琐之弊,间接引起经典研究范式转变,在学理上宣告了汉唐之间,以经典诠释为主要成果的经学研究范式的终结。在有合会本的情况下,隋唐宋初新修儒疏,仍采用单疏本,其原因有四。第一,佛疏影响。第二,讲读习惯。第三,写钞本流传之局限。第四,古人观念上的经、注与义疏的诠释地位、诠释风格差异。合会本与单疏本长期并存之原因有二。第一,官学精英对提升士子经学素养的要求。第二,文本复制方式限制与应试需求之间的互动。第五章,探究义疏科段问题。首先,分析科段含义,与章句相区分。其次分析科段特徵。科段必须同时满足三大特徵,缺一即非科段,亦即三大特徵为判定科段之充要条件。其次,考察科段演变历程。中土佛典科段可能始於四世纪中後期的释道安,最迟不晚於五世纪前期。印度佛典科段当以世亲等为最早,约在四至五世纪之际。中土佛典科段被纳入佛疏,就现存可考文本来看,当以南朝宋道生《法华经疏》为最早。科段被义疏吸收之後,经历了先由简入繁,而後分化演变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渐兴阶段,即五世纪前期至六世纪初。第二,兴盛阶段,即六世纪初至七世纪中期。第三,分立阶段,即七世纪中期至十二世纪初。第四,衰变阶段,即十二世纪以後。最後,选取南北朝隋唐佛、道、儒三疏,整理科文,分析各自逻辑结构与诠释特点。在此意义上,科段成为中古以来,儒、佛、道“兴替治忽”的新綫索。科段的学术史价值,即在此矣。

张涛[6](2020)在《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研究着眼于高校者居多,而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学段的研究较少,小学生正处在生理以及心理发展关键期,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面进行调研,获得客观详实的一手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佐证提出建议的相关实效性,为后续小学学段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类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研究发现:金海岸小学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秉持“情智”教育之理念,设置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戏曲、民乐、西洋管乐、合唱、舞蹈等,加上全校范围的“乐器进课堂”、“戏曲进校园”课程,可以较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从做中学”,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相关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知识“双赢”,可谓素质教育之典范。金海岸小学2008年建校,作为一个“年轻”学校,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面,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或许是其他学科或者同类学校也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笔者针对金海岸小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方面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并设计了一堂“非遗进校园”的传统音乐课,以供参考。

王艳芳[7](2020)在《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 ——以“写作表演课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时代,要求学校教育更加关注人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意识。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戏剧,关乎人性的表现,具有触动心灵的力量。教育和戏剧的结合产生了教育戏剧,其导向的是“全人”发展,教育戏剧和语文学科的结合,可为语文学科教学打开新视角。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对教育戏剧运用于写作教学的价值与合理性进行论证;以写作表演课型为桥梁,融通教育戏剧和写作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教学范例;对深圳市Y小学的“写作表演课型”进行理论提升和系统梳理。研究问题聚焦于:如何将教育戏剧运用于写作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此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一是写作表演课型具有哪些独特的育人价值,二是写作表演课型的育人价值如何实现。为回答以上问题,以深圳市Y小学的“写作表演课型”为案例。笔者在Y小学进行了参与式观察,走进课堂,观察师生在“写作表演课”上的互动全过程;走近教师和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师生对“写作表演课”的看法;收集了17节课例资料,包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及教师反思笔记。借助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和具身学习理论的视角,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论证教育戏剧运用于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对写作表演课型的基本原则、基本教学过程、教学策略、面临的挑战和建议进行阐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写作表演课型具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对学生而言,首先,体现为促进学生想象力、高阶思维能力和审美力的发展;其次,可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为学生写作提供写作内容、写作语境和写作方法;对教师自身而言,将教育戏剧运用于写作教学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现力和教学反思意识。二、为实现写作表演课型的育人价值,要遵循“凸显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立场”、“融通语言点和表演点”、“重视作文分享和评价”四个基本原则,遵循“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的基本教学过程逻辑,链接“阅读、表演、写作、评价、修改”五个基本要素。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戏剧策略,发挥各策略对于学生学习写作的独特功能。三、写作表演课型的实施可能面临各种挑战。课堂实践方面,面临动态、静态活动分配,写作任务安排适切度等问题;教学成效方面,可能带来学生作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教师戏剧素养方面,其作为一门新兴课型,教学资源开发费时费力,对于教师来说实施难度较高、见效缓慢;社会观念方面,大众对教育戏剧的教学意义认识不清晰。为推动其推广,建议完善写作表演课的评价研究,加强对学生教育戏剧写作过程及成果的经验描述和理论分析,加强教师教育戏剧方面的学习,形成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和论文。

王停停[8](2020)在《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当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需要职前职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努力。师范生位于教师的职前阶段。因此,师范生美育对提升教师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美育是以师范院校为实施主体,以师范生为受教主体,以培养师范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美育教育。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澄明了师范生美育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师范生美育的应然之态。基于相关理论,本研究以师范院校的美育教师、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辅助,了解了师范生美育的概况;主要运用叙事研究法,呈现出2名教师和7名师范生的美育故事,对师范生美育的实然进行深入探析: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美育的过程是怎样的?达到了何种效果?影响其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师范生美育的实效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美育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美好与迷失并存。美好体现在:“德艺双馨”的教师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教师以身作则为师范生指明了求学、为师、为人之道;校园之美使师范生获得身心的愉悦。迷失体现在: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的实施与应然之态严重脱离。面对美育选修课程,师范生持拒绝态度;面对艺术技能必修课程,师范生内心充满挫败感;面对美育活动,师范生有着从向往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审美能力处于“知美育美”和“未知而不育”两种状态。研究归纳了影响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知识教育的大环境;师范院校的美育机制;师范生的审美经验水平,并从教育管理部门、师范院校和师范生三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建议。

孙嘉[9](2019)在《音乐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案研究 ——以嘉荫县乌云镇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目标。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都非常重视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音乐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为学生打开看向世界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外活动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的空间,还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收获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音乐课外活动通过乐队排练、合唱等形式,让同学们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感知他人情绪,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些都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但同样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乌云镇中学为例,针对音乐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第一章为研究的背景与缘起,从素质教育下音乐课外活动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设计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研究的非智力因素和音乐课外活动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实际结合探讨音乐课外活动与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介绍了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的开展概况,以及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实践调查。最后从分析结果中看出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对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及未来的对策,最终实现中学音乐教学的育人目标。

黄建华[10](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二、音乐的非智教育功能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的非智教育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高中艺体生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中艺体生
        2.1.2 非智力因素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IN结合论
        2.3.2 成就动机论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高中艺体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1.2 研究量表的选取
        3.1.3 问卷调查的对象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学生基本情况
        3.2.2 非智力因素差异性分析
    3.3 对任教高中艺体班的数学教师的访谈调查及分析
        3.3.1 访谈的目的
        3.3.2 访谈的对象
        3.3.3 访谈过程
        3.3.4 访谈结果分析
4.高中艺体生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4.1 学校层面
        4.1.1 定期开展励志讲座,营造校园良好学风
        4.1.2 合理安排好艺体生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4.1.3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1.4 编制针对艺体生的校本教材,因材施教
    4.2 教师层面
        4.2.1 提高自身对非智力因素的认知
        4.2.2 改进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融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2.3 提高本身的非智力因素素质
    4.3 家庭层面
        4.3.1 创设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鼓励、认可孩子
        4.3.2 言传与身教,发挥榜样力量
5.课堂教学中艺体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
    5.1 教学实践的实施
        5.1.1 教学实践目的
        5.1.2 教学实践对象
        5.1.3 教学举措
        5.1.4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设计《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5.2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5.2.1 课堂效果分析
        5.2.2 教学效果分析
6.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现状调查结果
        6.1.2 培养策略及教学举措实践结果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解题
        一 义疏研究与义疏学研究概念辨析
        二 儒、释、道、律义疏之名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 清中期以前:自在阶段
        二 清中期至清末:自觉阶段
        三 民国时期:差异阶段
        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分化与繁荣阶段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写本学方法
        二 诠释学方法
第一章 义疏含义、文本组织类型及体例
    第一节 义疏含义探析
        一 基於文字学的“义”与“疏”含义解析
        二 义疏的历史语义分析
        三 其他以“疏”为名的非义疏体裁
        四 义疏含义小结
    第二节 义疏的文本组织类型
        一 单疏本
        二 合会本
        三 两种类型之关系
    第三节 义疏文本体式
        一 出文
        二 科段
        三 诠释结构
        四 问答
        五 诠释表徵
        六 总序
        七 小序
    小结
第二章 义疏起源研究
    第一节 义疏起源研究新思路
        一 义疏起源研究前提条件
        二 基於早期义疏文本分析的义疏起源考索
    第二节 义疏起源相关因素
        一 纸写本的普及
        二 玄学与清误辩论
        三 既有诠释体裁之启发
    小结
第三章 义疏诠释层级与“疏不破注”新论
    第一节 义疏的诠释层级
        一 律疏
        二 儒疏
        三 佛疏
        四 道疏
    第二节“疏不破注”新论
        一 学术史梳理
        二 “疏不破注”的历史面相
        三 “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
    小结
第四章 儒典注、疏合会研究
    第一节 合会术语与合会时代
        一 合会术语辨析
        二 合会时代
    第二节 儒典注、疏的合会方式
        一 分散模式甲类
        二 分散模式乙类
        三 聚集模式
        四 集散模式
        五 分栏模式
    第三节 合会的历史动因与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一 合会的历史动因
        二 注、疏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三 合会本与单疏本的博弈
    小结
第五章 义疏科段研究
    第一节 科段之概念、特徵
        一 科段之概念
        二 科段之特徴
    第二节 义疏科段之源流
        一 义疏科段之绿起
        二 义疏科段之兴盛
        三 义疏科段之衰变
    第三节 佛、道、儒三疏科段研究
        一 佛疏科段
        二 道、儒二疏科段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三种义疏科文
    一 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科文
    二 初唐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科文
    三 南朝梁皇侃《礼记·乐记》疏、《论语义疏》科文
附录二 义疏研究相关理论初探
    一 场域论视域中的文本及其诠释
    二 文本与社会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後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目的
    第二节 音乐教学课堂现状
        一、音乐第一课堂
        二、音乐第二课堂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
        二、学生学习
        三、教材使用情况
第二章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优点
        一、以“情智教育”为引领,开设传统音乐特色课程
        二、“活动即课程”,从传统音乐实践中获得知识
    第二节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层面
        二、学生学习层面
        三、教材使用层面
第三章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改进建议与实践探讨
    第一节 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改进建议
        一、优化音乐第一课堂教学,采用传统音乐综合课
        二、“大手拉小手”,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合作
        三、践行生命教育,引进日照传统音乐
        四、先求质再求量,音乐测评具体化
    第二节 笔者执教五年级非遗进校园《岚山渔民号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案例撰写
        三、教学操作实录
        四、教学课例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学生卷)
    二、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教师卷)
    三、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深度访谈提纲及实录(教师部分)
    四、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深度访谈提纲及实录(学生部分)
    五、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传统音乐统计
    六、《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知识5题》
    七、小学生音乐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八、实践探讨《岚山渔民号子》中使用的PPT课件
    九、本研究相关照片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7)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 ——以“写作表演课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现状扫描:教育戏剧和写作教学的困境
        二、研究旨趣:对教育戏剧的长期关注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核心问题域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教育戏剧的相关研究
        二、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三、教育戏剧运用于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课型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实施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戏剧”和“教育戏剧”
        二、“写作”和“写作教学”
        三、“课型”和“写作表演课型”
    第二节 研究场域和对象
        一、研究场域的选择
        二、Y小学及其“写作表演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伦理
第三章 写作表演课型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写作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二、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三、写作主体性缺失
    第二节 Y小学写作表演课型的产生
        一、教学研究人员的指导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三、学校领导的支持
第四章 写作表演课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具身学习理论
        一、具身学习理论的主张
        二、教育戏剧的具身学习意蕴
    第二节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
        一、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交际语境视角下的教育戏剧和写作
第五章 写作表演课型的育人价值
    第一节 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
        一、沉浸式体验激发想象力
        二、交互式互动锻炼高阶思维能力
        三、多元戏剧元素培养审美力
    第二节 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价值
        一、增强写作动机
        二、提供写作语境
        三、丰富写作内容
        四、拓展写作方法
    第三节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一、提升教学技能
        二、增强教学表现力
        三、提高教学反思意识
第六章 写作表演课型的教学过程展开逻辑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以育人为导向
        二、关注学生立场
        三、融通“语言点”和“表演点”
        四、注重作文分享和多元评价
    第二节 基本教学过程
        一、有向开放——依据育人价值面向“语言点”和“表演点”
        二、交互反馈——根据写作任务综合融通“五要素”
        三、集聚生成——基于学生立场下放总结权
    第三节 基本教学策略
        一、教育戏剧策略的内涵
        二、教育戏剧策略运用要求
        三、教育戏剧策略及在写作教学上的功能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写作表演课型的挑战和建议
        一、深入推进写作表演课型可能遇到的挑战
        二、开展写作表演课的建议
    第二节 本研究的总结、反思和展望
        一、对本研究的总结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师生访谈提纲
    附件2 部分学生作品
    附件3 《编演童话》教学设计
    附件4 《编演童话》多媒体课件
后记

(8)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师范生美育的迫切性
        (二)师范生美育的独特性
        (三)师范生美育的现实地位不高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美育思想发展综述
        (二)美育理论建构
        (三)美育本质的研究现状
        (四)大学生美育的相关研究
        (五)师范生美育的相关研究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叙事研究法
    六、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的呈现
第一章 师范生美育之“春风化雨”
    一、“德艺双馨”的刘老师
    二、钟灵毓秀的校园
    三、叙事小结
第二章 师范生美育之“迷踪失路”
    一、拒课程于门外
    二、席卷内心的强烈挫败感
    三、社团人的心路历程
    四、叙事小结
第三章 师范生美育之“知情意行”
    一、墨笔丹青育美人
    二、无育美之心
    三、有育美之心而力不足
    四、叙事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师范生美育的过程
        (二)师范生的审美能力水平
        (三)影响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建议
        (一)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管与支持
        (二)师范院校应有的变革
        (三)师范生应作出的努力
第五章 研究反思
    一、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二、研究过程的反思
        (一)对取样的反思
        (二)对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反思
    三、对研究结论的反思
        (一)对师范生美育的思考
        (二)研究的推广性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音乐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案研究 ——以嘉荫县乌云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必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
        (二)音乐课外活动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乐课外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理论的应用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界定
    二、非智力因素理论在音乐课外活动开展中的运用
        (一)动机的运用
        (二)兴趣的运用
        (三)情感的运用
        (四)意志的运用
第三章 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一、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
        (一)音乐课外活动开展的环境情况
        (二)音乐课外活动开展的教师情况
        (三)音乐课外活动开展的学生情况
        (四)音乐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二、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开展的实例调查
        (一)设定调查对象
        (二)设计调查方法
        (三)资料搜集与处理
        (四)音乐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案例
    三、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四、乌云镇中学音乐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策
        (一)创新教学观念
        (二)丰富教学内容
        (三)更新教学方式
        (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五)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四、音乐的非智教育功能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2]高中艺体生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D]. 胡露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5]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D]. 高亮. 山东大学, 2020(10)
  • [6]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研究[D]. 张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 ——以“写作表演课型”为例[D]. 王艳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D]. 王停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音乐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案研究 ——以嘉荫县乌云镇中学为例[D]. 孙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10]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音乐的非智力教育功能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