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原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移动教学平台
病原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笑,潘萍,沈晓燕[1](2019)在《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及移动教学平台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练习、观察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显微镜下微生物观察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联合移动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情,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规范学生实验操作,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刘娟娟[2](2019)在《教病原生物教学中的微课模式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生物教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知识点众多且概念相对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病原生物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1期)
刘娟娟[3](2019)在《教病原生物教学中的微课模式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生物教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知识点众多且概念相对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病原生物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4期)
邓阳勇[4](2019)在《高职护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化教学提倡"理实一体化"的基于工作岗位任务完成的学习过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本课题组旨在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更贴近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宏[5](2019)在《病原生物课堂生态现状及整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而今,教育生态学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原生物课堂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有以下两种较严重的非生态现象: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未达到完全统一;课堂教学中未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针对课堂中的非生态现象,可以从转变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入手,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中各种认知和实践的关系,不仅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传授,而且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师生积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来源于《黑河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赵亚灿[6](2019)在《高职医学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专业发展快、内容抽象难懂,再加上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自学能力较差,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使得一线教师积极思考如何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重要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由(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刘玉,蒋青桃[7](2019)在《基于UMU公众平台构建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由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这叁门学科整合成一门的基础医学课程。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该课程本身的难度以及高职医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的不足,导致学生普遍觉得《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难理解、难记忆,甚至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团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移动端"UMU(you me us)"与电脑端"在线开放课程"两个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对现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进而促进了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本文来源于《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期刊2019年05期)
杨娟,郭东梅[8](2019)在《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照实验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两组,比较阶段性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0. 5±11. 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7. 6±9. 8)分,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蓝墨云班课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7期)
习志江,王超,郑兵[9](2019)在《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进行PBL教学法改革与实践非常必要。本文以长江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经不断改进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刘娟娟,刘文辉,荆雪宁,陈莉,刘祺[10](2019)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分析高职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现状,精心建设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试行混合式教学,解析教学过程,并反思实践中优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病原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原生物教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知识点众多且概念相对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病原生物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原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笑,潘萍,沈晓燕.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及移动教学平台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9
[2].刘娟娟.教病原生物教学中的微课模式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3].刘娟娟.教病原生物教学中的微课模式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邓阳勇.高职护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J].职大学报.2019
[5].杨宏.病原生物课堂生态现状及整改策略[J].黑河教育.2019
[6].赵亚灿.高职医学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
[7].刘玉,蒋青桃.基于UMU公众平台构建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为例[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
[8].杨娟,郭东梅.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科技风.2019
[9].习志江,王超,郑兵.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10].刘娟娟,刘文辉,荆雪宁,陈莉,刘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