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痞子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爱德华·,利莫诺夫,俄国侨民文学,传记文学
痞子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马轶伦[1](2018)在《利莫诺夫的“痞子文学”——兼评最新传记《爱德华·利莫诺夫》》一文中研究指出利莫诺夫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文坛广受争议的一位作家,以其尖锐先锋的观念、出位精彩的文学作品、独特丰富的人生经历吸引了传记作家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利莫诺夫的文学创作出发,对传记作品中利莫诺夫的形象展开讨论,评析了近年来世界文坛炙手可热的传记小说——法国作家埃·卡雷尔所着的《利莫诺夫》,并着重介绍了于2017年春季问世的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传记《爱德华·利莫诺夫》。(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陈俊涵[2](2015)在《从痞子文学到痞子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王朔的痞子文学为源头,中国电影的"痞子化"现象从最初对痞子文学的改编,到如今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类电影既具有电影艺术上的独特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心理。本文从痞子化现象的文学源头谈起,探析近十年来中国痞子化电影的特征,并对电影痞子化的社会文化内涵加以思考。(本文来源于《南方电视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李娜[3](2015)在《“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反叛主题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的联系,运用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两者在反叛主题上的异同,对“痞子文学”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绪论部分简略介绍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中关于“反叛”主题的不同表现。根据“垮掉派”与“痞子文学”的作品性质分析两者比较的现实意义,同时,在该部分梳理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当前的研究状况,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一部分对“垮掉的一代”和“痞子文学”的产生背景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将“垮掉的一代”研究对象局限在凯鲁亚克、金斯伯格、及巴罗斯几个代表作家身上.在对“痞子文学”的界定中,不再将“痞子文学”圈定在王朔一人,而是把以痞子态度反叛体制、传统的作家纳入范围。对以往研究中的“痞子文学”概念梳理的过程中指出以往定义中的缺陷并提出了新的定义。第二部分从“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的作品中分析两者在反叛主题表现上的相同点。首先,“垮掉派”和“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同样表现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否定,两者都以各自野蛮或潇洒的态度表达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不满。其次两者在反叛的表现上有着强烈的精神联系,从时代背景而言,两者都面临着共同的无根状态,找不到精神依托,自我确立是两者反叛的共同目标。最后,两者都以流浪的形式表达自我的反叛精神,这种流浪并不只是物理的行动,而且是精神的探索的。第叁部分比较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的不同之处。由于社会及文化背景的限制,两者在反叛的对象、程度、艺术呈现上又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总体而言,“垮掉派”文学的反叛是彻底而极端的,而“痞子文学”则是温和柔弱的;“垮掉的一代”反对的是军队、官僚制度,而“痞子文学”反对的是政治权威和崇高意识;在对反叛主题的艺术呈现上,“垮掉的一代”是直白的、素描式的,而“痞子文学”是漫画式的风格。本章特别指出了“痞子文学”创作的缺陷并提出了建议。结语部分回顾了“垮掉的一代”和“痞子文学”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分析,指出“痞子文学”虽然在反叛精神上与“垮掉的一代”相似,但在其实是本国的土地上发展出的文学现象,与“垮掉的一代”是形似而内异的关系,且这类文化现象不会快速消减,而将伴随着中国的变革继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4-01)
朱健峰[4](2002)在《痞子文学,何以久盛不衰?》一文中研究指出“痞子”,字面的解释为:恶棍;流氓。近年来,一种所谓的“痞子文学”不但充斥各类大众媒体,而且成了一个时髦的社会流行语。而国内的作家王朔和台湾的网络写手痞子蔡(蔡智恒)则可称之为“痞子文学”的代表人。痞子文学的特点就是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痞性十足的男人。他(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02-05-08)
陈绍谟[5](1996)在《从痞子文学到流氓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朔的小说前几年红火过一阵子,曾经在一年之中叁部王朔的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从而被称作“王朔年”,这些作品也因流露出一股玩世不恭的气味,被人叫作“痞子文学”,虽然是偏激之言,但也不属恶意诽谤。 眼下姜文根据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执导拍摄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反映了文革动乱期间一群坏孩子的无聊生活,无所事事,整日闲荡,于是溜门撬(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1996年02期)
扎多依[6](1995)在《王蒙谈“痞子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作家王蒙最近在《东方》杂志上撰文“侃”“痞子文学”。近年来,以王朔为代表的“调侃文学”走红文坛,加之与影、视等大众文化的联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某些舆论斥之为“痞(本文来源于《社科信息文荟》期刊1995年01期)
痞子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王朔的痞子文学为源头,中国电影的"痞子化"现象从最初对痞子文学的改编,到如今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类电影既具有电影艺术上的独特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心理。本文从痞子化现象的文学源头谈起,探析近十年来中国痞子化电影的特征,并对电影痞子化的社会文化内涵加以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痞子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马轶伦.利莫诺夫的“痞子文学”——兼评最新传记《爱德华·利莫诺夫》[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
[2].陈俊涵.从痞子文学到痞子电影[J].南方电视学刊.2015
[3].李娜.“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反叛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5
[4].朱健峰.痞子文学,何以久盛不衰?[N].湖南日报.2002
[5].陈绍谟.从痞子文学到流氓电影[J].电影评介.1996
[6].扎多依.王蒙谈“痞子文学”[J].社科信息文荟.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