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赏识;英语学习;教师;学生
笔者从事英语教学有20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孩子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被人认可,被人赏识的需求一点也不比成年人低。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笔者认为和他们在求学生涯中遇到的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是学生努力学习动力的来源,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教师的赏识,正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灵丹妙药”。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
我国的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早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陶行知先生特别尊重、信任、理解儿童,是他最早在中国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当作“小小研究生”,进而推崇为“小先生”。这种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赏识。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其效果也一样令人欣喜。笔者是这样在英语课堂上开展赏识教育的。
一、赏识,迸裂出孩子学习英语的火花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就问孩子学好英语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笔者还告诉他们不久就能学会更多的英文单词,能流利地读英语书,学会唱许多动听的英语歌,能结识更多的外国新朋友、新教师,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二、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是必要的,笔者经常就通过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如让孩子小组比一比看哪一组坐得好;分四人小组进行读单词比赛,看看哪一组读得准,反应快。谁做得好就奖励一个小图章,集满五个,就可以在七色花上面的小照片上贴上一颗五角星。只要你取得进步,教师也会对你进行鼓励,上周英语测验,高银婧同学拿了满分,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给了她一个拥抱,并且说,“你真是老师的宝贝”,学生得到肯定后,积极性更高了。教师要每天鼓励你的学生!给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在老师的赞美与认可中,学生逐步有了决心、信心、恒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取得一次进步中获得满足感;善于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有步骤地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求得实效。
三、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的地方,都有未被利用和充分发展的潜力。”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及时的表扬和赏识,犹如生病以后及时服药一样,能帮助他们发挥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赏识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我们班有这样一名学生,特别聪明,但是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上课不好好听课,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第一次测验94分,笔者对此不是特别相信,第二次测验,笔者重点就盯着他,成绩下来——93分,笔者很惊喜,就课下找他聊,没想到他说:“老师,我没犯错误呀”“老师叫你就是批评你?老师也会表扬你呀”,看上去他很惶恐,结果把我办公桌上的水杯碰倒了,水把我的裤子湿了一大片,我还没说话,他就着急的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那你好好学吗?好好做作业吗?就凭你这智商,如果好好学,那还不考第一名?”他高兴地走了。第三次测验——110分,我知道,他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但已经有成效了。
可见,赏识是开发潜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会消除障碍,摆脱困惑,而且会激发信心,重树理想,让学生在自主教育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赏识教育,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我们成年人一样,也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它可以温暖那被严寒锁住的冰冷的心灵;它能够驱动那被艰险挡住的迟疑的步履;它能够使生活有声、有色、有风景。
四、赏识,尊重学生的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学会运用不同的照顾策略,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人格,塑造他们的“心理优势”,满足不同智力层次学生的需求,寻求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要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要求、评价标准,让他们每个人都能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使全班学生在学习中共同进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特长,使人尽其学,学尽其能。
在我们班,有60%的学生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极差,和城里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在分析他们的情况后,在教学中笔者利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利用汉语拼音正迁移的规律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使学生基本掌握28个辅音的发音规则和5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则,然后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通过大量的拼读和拼写练习,使学生能够“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知其形”。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形成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唱、演、玩、画、做的过程中感受着并学习着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和鼓励,不时地给学生信心,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成功的动力和精神的来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慢慢的我们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诱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因而取得进步。
五、赏识,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卓有成效。应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说:“Goodjob!”“Welldone!”“Noproblem.”“Don’tafraid.”…“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会感谢这个对他们充满信心的教师,因此他们会努力做个最好的自己,从情感上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感染力,从而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进。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名叫陈康的学生,他性格怪僻,不按时完成作业,但脑子聪明,由于自身不努力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他的成绩一路下滑成了大家眼中的“学困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全然无动于衷,紧闭双口。一言不发,但一旦远离教师,他便欢声笑语,活蹦乱跳,在与他多次接触后笔者发现他只要一谈到学习他就低下头一言不发,只有谈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他才张开口说话。于是笔者找到他,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背课文了。”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笔者接着说:“但是我想请你帮个忙,协助老师来辅导几个学生读会这篇课文”。在笔者的一再鼓励下她犹豫着答应了,然后笔者找了班上两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开始扮演“小老师”的角色,教的时间是一天,下午的时候他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把他们教会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笔者走上讲台,大声说:“首先我感谢陈康同学对我的帮助,让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另外,笔者想请他上台,为大家背诵一下这篇课文”。他不知所措地走上讲台,紧张的拽着衣角,笔者摸摸他的头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背的出来”。在同学们的注视下,他开始背起了这篇课文,开始有点不连贯,后来越背越流利。面对着脸上洋溢着成功喜悦的他,笔者认为陈康开始喜欢英语了。
只有我们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享受到被赏识者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只有我们树立了关爱学生的情感和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才能作出优异的成绩,才能为学生所爱戴,才能为社会所称道,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与自豪。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市第三中学0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