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70后”,代际性,自我反思,写作倾向
后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余文翰[1](2019)在《“70后”诗歌与时代的对话——兼论以年龄划分代际的合法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作家的代际区间,"70后"在诗歌经验上的代际性突出表现为其写作实践对自身历史性的理解和反思,它为文学表达设置的区间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其不可复制的历史性。结合"70后"的历史境遇与相关批评,其诗歌写作与时代的对话最能体现一代人的群像、呈现代际研究所侧重的文学经验,且便于对诗歌与时代的矛盾进行重新审视。而"70后"与时代的对话,最终须从诗歌内部探究来表现,包括由"下"而"上"的书写、侧重"个人史"与"众生相"、从发挥叙事权力转入寻求在场的有效观察、自我反思与自我阐释相结合的写作倾向等。(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向阳[2](2019)在《“90后”诗歌已经登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1916年,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胡适写了一组白话诗。胡适出生于1891年,是19世纪的"90后"。1920年,胡适出版《尝试集》,这也是中国第一本新诗集。此时,胡适尚不满29岁。1919年,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留学生郭沫若完成自己的第一批新诗。郭沫若出(本文来源于《散文诗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苏瓷瓷[3](2019)在《有人深夜骑鲸而来——后九〇后诗歌印象记(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诗歌工坊里,我遇见了黄明洋、李锦城、古敏、游麒麟和水金瑜,这五位是九〇后和〇〇后的大学生。黄明洋是第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一次给写作团的学生讲诗歌的即兴创作的环节时,他频繁地使用"骆驼"作为喻体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村庄""梅花""粮食""镰刀"等词语反复出现,这是模仿的初期,你能看到他在试图打捞水里的投影。关于他所热爱的诗人海子和张枣,关于远方,关于梦(本文来源于《红豆》期刊2019年09期)
董迎春,古昊鑫[4](2019)在《新世纪90后诗歌的地域开发与现代意识建构——思小云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思小云吸收道禅等传统文化,又吸纳西方现代文学技巧,以古今融合的语言风格抒写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了一种哲理上的"时序感"和"时序"体验,融入西北黄土高原成长的地域背景,有效地形成了思小云诗歌丰富辽阔的审美意蕴。作为新世纪90后诗歌创作的重要精神个案,他的写作对当下"非诗"中心化、雷同化的写作失范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5](2019)在《中国诗歌流派展 “90后诗歌”群》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中国诗歌流派网设立"90后诗歌"栏目,率先推出"90后"概念,吸引了很多当时还是高中生、大学生的"90后"诗歌作者前来注册发帖。2013年2月,韩庆成在中国诗歌流派网和新浪微博创建并主持"90后诗歌"推介专题,以图片方式制作发布,每期邀请叁至四位知名诗人、批评家同时撰写简评,推介一首90后作者的诗歌作品。至2015年2月,"90后诗歌"专题共推荐58位90后诗歌作者,部分推荐作品在《诗(本文来源于《诗林》期刊2019年04期)
江卉[6](2019)在《范纯仁拜相后诗歌编年系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范纯仁,哲宗朝两度拜相,亦工于诗。拜相以后,纯仁仕履并不是一帆风顺。初次罢相后,纯仁在颍昌、洛阳与韩维、王晳、文彦博等人交游、酬唱;再次罢相后,则居颍昌与亲友往来。纯仁拜相以后诗歌创作数量减少,除了政务繁忙、司马光等众多好友相继离世的因由之外,和其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息息相关。《范忠宣公文集》中收录诗歌5卷,共计392首,可依据史料、作品集进行编年,一探其拜相后生平事迹。(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郭栋超[7](2019)在《90后诗人的“绅士时代”——读“中诗网90后诗歌大展”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绅士",只是一个标签吗?开篇之前,容老顽童先卖个关子。提到"绅士",估计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眼前可能出现心中呐喊着"噢,巴黎!巴黎!救救我罢。救救我的思想!"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想凭着聪明才智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打拼出一番事业的于连(《红与黑》),桀骜不驯、富含深情、具有独特品格的白瑞德(《乱世佳人》),或是鲁迅笔下的举人老爷(《孔乙己》)、鲁四老爷(《祝福》),张爱玲笔下的范柳原(《倾城之恋》)、振保(《红(本文来源于《海燕》期刊2019年03期)
毕志娟[8](2018)在《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70后作家自1990年代末进入文坛,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孩子”,70后成年之际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消费和娱乐的自由,后革命的历史语境、日渐斑驳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众声喧哗的社会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与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红色时代“余晖”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代人独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这其中,70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首先,他们不再循着个人化写作的“纯诗”路线疏离意识形态,而是就广场等符号性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功能的演变描摹讽喻性的画面,重新拷问人与政治的关系,进而发出有关公共生活的深沉呼告,其中的代表有杨邪、安石榴、苏浅、温志峰等;第二,70后诗人严重地困惑于物质上越来越充盈的日常生活,新世纪以来再无公共性可言的现实,令他们不能像第叁代以及90年代口语写作那般热衷于呈现所谓事物的庸常“本相”,而是生动地传达自身的困惑,如王艾、阿翔、黄礼孩、薛舟等,努力去寻求某种价值建构,如安歌、朵渔、唐兴玲、刘川等的自然观照;第叁,70后诗歌的身体书写虽因“下半身”的叛逆而声势爆裂,但是相比1990年代末出现的70后小说的消费主义逻辑,“下半身”创作在狂烈的话语方式之下其实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思性张力,特别是在沈浩波、朵渔等人的那里;第四,一些存身于学院体制内的70后诗人,从口语诗歌中汲取了养分,而又借助经验空间的探索超越了第叁代以降的诗学和思想局限,胡续冬、姜涛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本文紧扣这些特质,以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70后诗歌创作为对象,希求借助社会历史语境的梳理,就70后一代创作者的诗学观念、思想观念展开论述辨析,同时利用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加以佐证。绪论部分回顾解析了 70后诗歌创作浮出地表的背景,展开了这一代诗歌创作出场与命名的历史过程,进而溯及70后诗学思想在当代诗歌谱系中与朦胧诗、第叁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将70后诗人作为特殊的精神主体陈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基本结构样式,完成了对之前研究的述评,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旧梦为题,关注70后创作中有关公共生活的思索与追问,从而探索70后诗歌最根本的创作动机。虽然普遍成熟于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之中,但是70后诗人大都出生于激进革命时代的尾声,有着新旧过度的历史时期的经验。当改革逐渐深化,往昔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化作尘埃,公共生活也同时被彻底放逐,新启蒙思想、新时期文学曾经畅往的现代化终于演变为一种扭曲的现实情境。这种去公共化的现实并未能够让70后诗人得以安顿其间,他们记忆中已经恍惚的红色规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构更理想更完善的个人和社会的活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与每个人应该保有的理想追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追求深刻地触发了 70后诗人的创作思想,使得他们热衷于有关广场的言说,这一带有强烈符号意味的空间凝聚了一代创作者对公共活动的吁求,从而积极地表达着他们在当下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精神体验。第二章聚焦70后的日常叙事。既然不能从表面繁荣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居所,那么这一代诗歌创作对第叁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日常叙述的继承就面临着某种疑问:如何让自己的日常观照具有不可替代的诗学和思想品质?也许70后没有提出超越朦胧诗和第叁代的、更具召唤力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日常书写中表达了更为困惑的感受,从而将之前的口语写作的平面化原则之于当前历史语境的意义作为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文本解读和思想辨析可以看出,70后没有简单重复第叁代的命意。当时代的剧烈变迁终于令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具体生活,缺乏更开放的公共活动、更高的理性追求的社会现实已经将意义和价值的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暴露出来。70后无法在直面这种虚无的同时不去寻求意义的建构,为此,他们实践了大量不同于之前诗歌创作的自然观照,为自己的反思探查了一条可能的路径。第叁章以70后的身体书写为主要考察对象。70后的身体诗学借助“下半身”诗歌运动呈现了非常激烈的面貌。这种狂飙突进的宣言方式招致了巨大的非议。然而与日常叙事的意义探寻相关联的是,70后的身体书写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对于当代人的经验基础的拷问。“诗到肉体为止”不仅是将欲望宣泄加以合法化的手段,它为非价值、无意义的生活实质提供了一个无法再虚化的实体性基点。当然,人的自然性因其泥沙俱下的先天不足必然不能承担起重构信仰世界的重责。详考之,以“下半身”为代表的70后身体书写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展现身体对“光照”的渴望,“下半身”同时也在表达依托与人得以融构的自然去追寻一个超感性世界的愿景。可惜的是,就“下半身”诗群而言,基于破坏冲动的先锋姿态还是限制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建构,从而无法止息关于70后身体诗学的种种非议。第四章以胡续冬、姜涛为典型案例,着重探讨70后之中那些承继知识分子写作思想、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诗人。这些存身于学院之中、创研相长的年轻诗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锐利的创作情态。虽有学者身份,他们作品的形式特征却与口语诗歌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既表现在戏谑精神的生动传达,也体现对个人生活深刻而具体的感受、描摹与思索。敢于与身处其中的环境分离,并藉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是知识者最重要、最高贵的使命。尽管面对时代的变迁,诗人理应承担批判的责任,但是理性意识是这种责任得以展开的前提,真知是保证这种责任得以实现的根本。所以,胡续冬、姜涛等诗人强烈的现实关怀并不构成一种局限于生活写真的语言实践,在背离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借助对另一重经验空间的探索,70后的批判性写作有效地完成了社会学视野、日常主题、口语化形式特征与哲学思考的融合,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成就。余论提出,在现代新诗的经典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为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70后诗歌寻求妥帖适洽的有机参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何况70后诗歌还面临着文学被边缘化后读者日益减少、“文学公共领域”失效的困境。为此,应该充分阅读其作品、理解其生存境况,悬置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更好地梳理其创作实况、进而在诗歌史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框定其价值。本文所做的尝试即是为了这个目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12-01)
李磊[9](2018)在《“青春”裂变与发酵——漫谈九〇后诗歌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写下这个题目时,不禁感怀自己或者带有明显标签意识的八〇后一代人的青春,会不会已然淌过文学舞台。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代文学的现场就出现了五〇后、六〇后、七〇后、八〇后这样概念化的描述,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用年代区别的"版块"划分让作家们对自我的认定,有了看似历史感的定义,或者,也就好像我们古代历朝历代的编年史一般。而就诗歌创作来说,更为明显的标签是八〇后诗人群体的出现初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期刊2018年10期)
杭勇[10](2018)在《陈与义南渡后诗歌的语言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陈与义后期的诗歌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又尽量不露出雕镂的痕迹,做到"在平淡中见功夫,自然中见工切",表现出对语言艺术的自觉追求。这种艺术主要体现在典故的熔铸、字词的推敲和诗律的推敲等叁个方面。陈与义后期的诗歌用典大大减少,几乎不用抽象、生僻的词语,句法简洁,语调平和,绝少藻饰,自然而又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克服了其前期诗歌繁复生硬的缺点,还代表着南渡后宋诗发展的某些新趋向,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后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1916年,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胡适写了一组白话诗。胡适出生于1891年,是19世纪的"90后"。1920年,胡适出版《尝试集》,这也是中国第一本新诗集。此时,胡适尚不满29岁。1919年,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留学生郭沫若完成自己的第一批新诗。郭沫若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余文翰.“70后”诗歌与时代的对话——兼论以年龄划分代际的合法性[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吴向阳.“90后”诗歌已经登场[J].散文诗世界.2019
[3].苏瓷瓷.有人深夜骑鲸而来——后九〇后诗歌印象记(评论)[J].红豆.2019
[4].董迎春,古昊鑫.新世纪90后诗歌的地域开发与现代意识建构——思小云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中国诗歌流派展“90后诗歌”群[J].诗林.2019
[6].江卉.范纯仁拜相后诗歌编年系地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
[7].郭栋超.90后诗人的“绅士时代”——读“中诗网90后诗歌大展”有感[J].海燕.2019
[8].毕志娟.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D].山东大学.2018
[9].李磊.“青春”裂变与发酵——漫谈九〇后诗歌写作[J].青年文学.2018
[10].杭勇.陈与义南渡后诗歌的语言艺术[J].北方论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