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谓词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皮尔士谜题,动态谓词逻辑,真值条件,动态语义
动态谓词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石运宝[1](2017)在《从动态谓词逻辑视角看皮尔士谜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皮尔士谜题"由皮尔士(C.S.Peirce)提出,其核心问题在于,一阶逻辑框架内两对表达式真值相同,而它们在自然语言中所对应的句子却不等值。研究该问题的已有文献,有的从严格蕴涵入手,有的是将一阶表达式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句子中所出现的代词看作回指词而不是普通代词。论文试图说明,在一阶框架内等值的两个表达式,在动态谓词逻辑框架内其实并不等值,因此,一阶框架内等值的表达式,其在自然语言中对应的句子不等值也就可以接受了。(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林胜强[2](2015)在《基于动态谓词逻辑的汉语指代现象的信息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组合性是对自然语言进行信息处理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动态谓词逻辑主要是从语言信息的可计算性和组合语义的角度,使用标准一阶谓词逻辑的正统句法,通过对话语表现理论等逻辑理论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动态谓词逻辑的提出本质上是为了处理两类问题:跨语句的指代消解和表示语句内部约束关系的"驴子句"中的指代消解。动态谓词逻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逐渐递增信息的动态方法对句子或者句子序列进行分析,并对于变项的指派进行扩展,或者对作为模型参照物的状态进行流动更新。(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张晓君,邹崇理[3](2012)在《动态谓词逻辑的改进与扩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谓词逻辑实质上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状态间的关系来描述自然语言的语义,动态谓词逻辑体现了这样一个统一的观念:所有的意义都是状态之间的关系,"意义就是潜在的语境更新"。动态谓词逻辑的改进与扩张有四种主要方式。从动态谓词逻辑向动态蒙太格语法发展有两种思路历程。动态语义学的基本理念是:在动态语义学中,意义被看作是模型中的状态变元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彭家法[4](2012)在《当代语义研究热点和动态谓词逻辑的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语义研究的热点有:共指和约束;有定名词组的统一处理;不定名词组的统一处理。相关研究有两个学派,一个学派放弃Frege的组合原则,以Kamp和Heim为代表;另一个学派坚持组合原则,以Groenendijk等的动态谓词逻辑为代表。动态谓词逻辑在遵循组合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完美地处理这些热点问题。(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吴佳[5](2011)在《动态模糊谓词逻辑关系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种新方法,主要致力于寻找学习任务内部之间的关联来找出相应的学习规则。动态模糊谓词逻辑关系是处理动态模糊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动态模糊关系问题,运用动态模糊谓词逻辑的方法来研究关系学习问题。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1)提出了动态模糊矩阵表示的基本概念以及动态模糊矩阵的运算性质,包括动态模糊矩阵的乘积以及乘积性质。(2)提出了动态模糊谓词关系学习新方法,它能够解决未知信息缺乏情况下的学习问题。(3)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人脸识别系统,用动态模糊谓词关系学习算法提高了该系统的学习能力。通过本文的研究以及实验,证实了用动态模糊谓词关系来处理学习问题的可行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1-05-01)
张晓君,郝一江[6](2010)在《动态谓词逻辑的动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坎普(H·Kamp)和海姆(·IR·Heim)的话语表现理论符合蒙太格语法的组合原则,胡能迪克(J·Groenend ijk)与斯托克霍夫(M·Stikhof)于1991年提出了动态谓词逻辑(dynam ic pred icatelogic),其目(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0年09期)
薛彩霞[7](2008)在《试论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表现理论是形式语义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分水岭,人们称其之前的为传统形式语义学。它与传统形式语义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对句子的分析是静态的,而话语表现理论对句子的分析则是动态的。该理论是动态地描述自然语言意义的逻辑语义学理论,把传统语义学对单个句子的处理扩大到句子序列,通过逐渐增添话语信息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展现其中名词与代词的指代照应关系;而且还从算法的角度展现了从英语语句的句法结构到其语义表现的过程,刻画了语义分析的动态过程,还在话语表现结构等概念的基础上创建了独特的形式推演系统。正是这种动态的分析方法使其成功地解决了蒙太格语法对摹状词处理的不恰当问题。动态谓词逻辑与话语表现理论一脉相承,为经典谓词逻辑提供一种动态的语义解释。根据塔斯基的真值定义,动态谓词逻辑用指派的集合来确定公式在模型中的所指外延,将公式的语义表现为指派之间的二元有序对关系,适当地延伸了量词的约束力,使“?xΦ∧Ψ”与“?x(Φ∧Ψ)”等价,与话语表现理论相比,更好地处理了跨句照应和驴子句的指代照应关系。尽管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都是动态的形式语义学,但是前者的处理对象直接针对自然语言表达式,而后者则针对一阶谓词逻辑对自然语言表达式的翻译公式;并且前者使用的是方框型的非标准语言,后者则是普通的一阶谓词逻辑语言。二者的实质都是动态地处理语言表达式,相应地各自系统中又都有相应的静态成分,静、动结合的分析方法充分展现了二者分析自然语言意义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5-01)
动态谓词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组合性是对自然语言进行信息处理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动态谓词逻辑主要是从语言信息的可计算性和组合语义的角度,使用标准一阶谓词逻辑的正统句法,通过对话语表现理论等逻辑理论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动态谓词逻辑的提出本质上是为了处理两类问题:跨语句的指代消解和表示语句内部约束关系的"驴子句"中的指代消解。动态谓词逻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逐渐递增信息的动态方法对句子或者句子序列进行分析,并对于变项的指派进行扩展,或者对作为模型参照物的状态进行流动更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谓词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石运宝.从动态谓词逻辑视角看皮尔士谜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林胜强.基于动态谓词逻辑的汉语指代现象的信息处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张晓君,邹崇理.动态谓词逻辑的改进与扩张[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
[4].彭家法.当代语义研究热点和动态谓词逻辑的解决方案[J].外语学刊.2012
[5].吴佳.动态模糊谓词逻辑关系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
[6].张晓君,郝一江.动态谓词逻辑的动态机制[J].哲学动态.2010
[7].薛彩霞.试论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D].河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