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英文科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刘微[2](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杨莉[3](2019)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高考语文试题比较研究(2012-2017年)》文中研究表明语文历来是高考受关注最多的科目,不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台湾,专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合适的语文能力评估方式,近年来各地的高考改革,语文试题的变化及重要程度更加明显。自2013年北京市教委向社会广泛征求提高语文高考分值意见开始,内地进入“大语文”时代,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语文高考愈发重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香港地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始于2009年,课程变动导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应运而生。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于2012开始,其中中文科作为四项核心考试之一,在中学文凭试上占有重要地位。台湾地区自2002年起全面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语文科试题尤其体现出重视对传统国学文化传承。共同作为三地母语的语文科高考显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这不仅可以帮助了解各地语文教育的特点,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内地语文教育发展的现状,融合众家之长,为今后语文试题命制和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在本研究之前,文献大多是对内地与香港,或大陆与台湾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且年代较为久远,鲜有对内地、香港、台湾近些年语文高考试题的三地比较研究。本研究基于当前内地、香港、台湾语文高考的大背景,以2012-2017年大陆语文全国I卷、香港中学文凭试(DSE)语文卷和台湾学测语文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对三地六年语文试题的试卷结构和内容分别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卷异同点的比较研究,分析三地高考语文试卷各自的特色和可相互借鉴之处。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各地语文试卷体现不同的语文教育目的;第二,对“语文素养”的考查各有偏重;第三,阅读材料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四,试卷结构及试题题型灵活多样。在此基础上得出五点主要结论:第一,课程标准或文件的指导功能突出;第二,试卷都充分照顾“一纲多本”的影响;第三,对语文能力的考查体现出不同形式的探索;第四,对阅读能力考查要点的安排同中有异;第五,三地语文高考试卷的编制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综合这些结论,对试题的命制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强化试卷对传统文化的考查;第二,加强语文试卷与当下社会的联系;第三,阅读能力考查要点宜增加鉴赏、表达应用和探究能力;第四,增强语文试卷写作的选择性和自由度。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蔡培瑜[5](2019)在《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大陆新高考改革的启示》文中指出多元制度混合模式是台湾现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本质特征。通过推荐入学制、申请入学制、考试入学制等招考方式的有机组合,既可以提供多元入学管道,给学生多样选择和多次选择的机会,也可以让大学依办学特色及发展需求自主选才,并兼顾平衡城乡教育差异等目的,尽量满足多重政策目标。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多元制度混合模式,可为我国大陆各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调整完善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刘盾[6](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刘亮[7](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唐文勤[8](2016)在《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研究 ——基于2010-2015年历史考科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教育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针。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学术资料,特别是现行的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结构完备,对台湾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指定科目考试(以下简称“指考”)是进入台湾高等学府的衔接性考试,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台湾的指考历史经过了修正与发展愈发显得试题特色鲜明、材料丰富多彩、切入角度新颖、设问自然巧妙、答案合理考究等特点。本文以2010-2015年最新六年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试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指考历史。研究这些试卷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大陆历史学科高考制度和命题技术。本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中说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在研究综述中分别归纳了目前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对指考历史研究的着作和学术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六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并概括出每一时期的改革特色。在此基础上着重说明台湾现行的多元入学考试制度以及指考考试概况,以期对历史考科有个整体的把握。第二部分以试卷题型、考察内容、考察目标入手,例举了六年来指考历史的典型真题并对试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总结归纳出试卷具有内容均衡性、考察综合性、关注热点时效性和表述合理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指考历史具有侧重主干基础知识、加强对历史概念考察和提高非选择题难度的命题趋势,并指出指考历史同时也存在试卷结构固定、“去中国化”明显的缺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思考和探索高中历史考试制度改革的时候,不仅要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联动,发挥大学教授带动初、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扩大考试内容范围,避免老师和学生形成压题、猜题的习惯。最后,还要立足当代大陆历史学科的发展,借鉴海内外各地优秀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持续注重历史思维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
蔡安妮[9](2016)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比较与相互借鉴 ——以2010-2014年大陆高考试卷和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书面语,凝结了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作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两岸共有的文化价值认同、文化记忆。本文主要从2010-2014年期间大陆高考语文试卷、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试卷入手,试图对其中的文言文试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两岸高考试卷中文言文试题命题的理论依据,进而探究高考命题的内在用意;其次对文言文试题在内容上及形式上进行归纳,探究异同点;最后在总结的文言文试题异同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思考,从而构建两岸高考在文言文试题的命题上相互借鉴与优化的桥梁。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以期对两岸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对日后优化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工作有所帮助。
余晖[10](2015)在《台湾地区高校招生中的学科能力测验:特点、功能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学科能力测验"类似于我国大陆的学业水平考试,是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招生中的重要考试,其特点在于将原始分数转化为15个"级分"和五个等级进行呈现,其功能在于对指定科目考试进行补充:在繁星推荐入学渠道下作为录取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在个人申请渠道下作为考试总分的组成部分;在考试分发渠道下对指定科目考试进行补充和"校准"。借鉴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的经验,我国大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功能定位上,可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计分方式上,可以以百分数(或原始分数)配合等级制呈现,以保证区分度;在分数使用方式上,应赋予高校自主权,设立弹性的招生科目采计机制。
二、2002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英文科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英文科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高考语文试题比较研究(2012-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
(一)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分析 |
1.试卷结构整体概况 |
2.试卷题型、题量和分值的分布概况 |
(二)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卷内容的分析 |
1.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 |
2.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分析 |
3.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析 |
4.表达创作部分分析 |
二、香港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
(一)香港地区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分析 |
1.试卷结构整体概况 |
2.试卷题型和题量基本概况 |
3.试卷分值基本概况 |
(二)香港地区高考语文试卷内容的分析 |
1.卷一阅读能力考核分析 |
2.卷二写作能力分析 |
3.卷三聆听及综合能力考核分析 |
4.卷四口语沟通分析 |
三、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
(一)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分析 |
1.试卷结构整体概况 |
2.题型、题量和分值的分布概况 |
(二)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卷内容的分析 |
1.基本语文能力 |
2.基本语文表达能力 |
3.基本文学及文化知识认识和体悟能力 |
四、关于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语文试卷比较分析 |
(一)三地高考试题相同点 |
1.考查方向都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 |
2.内容上注意联系社会实际 |
3.命题上遵循主客观结合原则 |
4.形式上重视图文并茂 |
(二)三地高考试题不同点 |
1.试卷考查侧重点不同 |
2.试卷总体结构不同 |
3.试卷的稳定性不同 |
4.试卷内在结构和内容上差异 |
(三)研究结果 |
1.各地语文试卷体现不同的语文教育目的 |
2.对“语文素养”的考查各有偏重 |
3.阅读材料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4.试卷结构及试题题型灵活多样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课程标准或文件的指导功能突出 |
2.试卷都充分照顾“一纲多本”的影响 |
3.对语文能力的考查体现出不同形式的探索 |
4.对阅读能力考查要点的安排同中有异 |
5.三地语文高考试卷的编制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 |
(二)建议 |
1.进一步强化试卷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
2.加强语文试卷与当下社会的联系 |
3.阅读能力考查要点宜增加鉴赏、表达应用和探究能力 |
4.增强语文试卷写作的选择性和自由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5)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大陆新高考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历程 |
(一) 从“单独招生制”到“联合招生制” |
(二) “多元入学制”的形成 |
二、台湾现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招考方式 |
(一)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流程 |
(二)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招生录取方式 |
1. 繁星推荐。 |
2. 个人申请。 |
3. 考试分发。 |
4. 特殊选才。 |
(三)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考试方式 |
三、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 |
(一) 多元制度混合模式, 满足多重政策目标 |
(二) 自主权利, 多元责任, 充分调动每一类主体的能动性 |
(三) 平衡城乡教育, 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 |
四、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我国大陆新高考改革的启示 |
(6)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研究 ——基于2010-2015年历史考科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台湾地区研究状况 |
1.2.2 大陆地区研究状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指定科目考试 |
2.1 台湾的学制及考试体系 |
2.2 台湾地区大学联合招生考试制度简述 |
2.2.1 大专联合招生时期(1954年-1971年) |
2.2.2 旧制大学联合招生时期(1972年-1983年) |
2.2.3 新制大学联合招生时期(1984年-1992年) |
2.3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简述 |
2.3.1 试点与推广(1992年-2002年) |
2.3.2 实行与推广发展(2002年-2010年) |
2.3.3 现行的多元入学方案(2010年-至今) |
2.4 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概况 |
2.4.1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
2.4.2 指定科目考试概述 |
2.4.3 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概述 |
第3章 2010-2015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试卷分析 |
3.1 试卷题型分析 |
3.1.1 试卷题型 |
3.1.2 试题形式 |
3.2 试卷考察内容分析 |
3.2.1 试卷内容 |
3.2.2 时间维度 |
3.2.3 空间维度 |
3.3 试卷考察目标分析 |
3.3.1 基础知识 |
3.3.2 史料分析 |
3.3.3 研究方法 |
3.3.4 历史解释 |
3.4 2010-2015试卷整体特点 |
3.4.1 试卷内容均衡性 |
3.4.2 能力考察综合性 |
3.4.3 关注热点时效性 |
3.4.4 命题表述合理性 |
第4章 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的趋势、启示与不足之处 |
4.1 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的趋势 |
4.1.1 侧重主干基础知识 |
4.1.2 加强历史概念考察 |
4.1.3 提高非选择题难度 |
4.2 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的启示 |
4.2.1 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联动性 |
4.2.2 扩大考试内容的覆盖性 |
4.2.3 注重历史思维的训练 |
4.3 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的不足之处 |
4.3.1 试卷结构固定 |
4.3.2 试题命制存疑 |
4.3.3 “去中国化”明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04学年度大学入学制定科目考试历史科试题 |
致谢 |
(9)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比较与相互借鉴 ——以2010-2014年大陆高考试卷和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高考文言文试题命题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第一节大陆高考文言文试题命题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国文文言文试题命题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2010-2014年大陆台湾地区高考文言文试题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两岸高考文言文试题在形式上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两岸高考文言文试题在内容上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思考与相互借鉴 |
第一节 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国文文言文试题对大陆高考语文的借鉴 |
第二节 大陆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对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国文的借鉴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台湾地区高校招生中的学科能力测验:特点、功能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概述 |
二、学科能力测验在高校招生中的功能 |
(一)在“繁星推荐”渠道下:作为录取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
(二)在“个人申请”渠道下:作为总分的组成部分 |
(三)在“考试分发”渠道下:对指定科目考试进行补充和“校准” |
三、对大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启示 |
四、2002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英文科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3]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高考语文试题比较研究(2012-2017年)[D]. 杨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大陆新高考改革的启示[J]. 蔡培瑜. 教育与考试, 2019(01)
- [6]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7]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8]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考科研究 ——基于2010-2015年历史考科之探讨[D]. 唐文勤.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比较与相互借鉴 ——以2010-2014年大陆高考试卷和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卷为例[D]. 蔡安妮.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10]台湾地区高校招生中的学科能力测验:特点、功能与启示[J]. 余晖.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