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系统论文-李永高,李远,王浩西,易江,周艳

托卡马克系统论文-李永高,李远,王浩西,易江,周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托卡马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酸激光,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托卡马克

托卡马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高,李远,王浩西,易江,周艳[1](2019)在《HL-2A托卡马克上甲酸激光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散射光强度正比于电子密度扰动幅值的平方,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成功建成多道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测量系统(Far-forward collective scattering),用于探测(Z=-24.5/-17.5/-10.5/-3.5/3.5/10.5/17.5/24.5cm)位置上的弦积分电子密度扰动。该系统采用甲酸激光(λ=432.5μm)作为探测光源,散射光(散射角≈0°)与原探测光同路传输进入高灵敏度肖特基二极管探测器混频,通过分析零差混频信号,就可以获知电子密度扰动信息,并具有比传统干涉仪更高探测灵敏度。目前,甲酸激光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系统已经应用到HL-2A装置实验测量,成功观测到不同种类的电子密度扰动行为(扰动波数k<1.6cm~(-1)),例如MHD不稳定性、高能粒子不稳定性和湍流引发的电子密度扰动,如下图所示的高频反剪切阿尔芬本征模(RSAE)引发的电子密度扰动;同时,根据不同通道上散射信号的强度特征,还可以近似判断扰动位置。甲酸激光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诊断系统的建成,为HL-2A装置上深入开展芯部区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物理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李维斌,王雅丽,任青华,姚列英,宣伟民[2](2019)在《托卡马克脉冲电源实时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托卡马克装置磁场电源的控制性能,实现对等离子体的先进控制,设计了基于LabVIEW RT和FPGA的磁场电源实时控制系统。根据等离子体控制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的要求,使用反射内存卡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应用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系统的确定性应用和系统的可靠性,采用NI 7813R系列数据采集卡实现对晶闸管变流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等离子体放电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09期)

朱学玲,史先桂,刘丽,苏明[3](2018)在《全超导托卡马克上的实时硼化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离子回旋放电等离子体(RF)的硼化还是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硼化均已经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上成功的开展了。整个硼化过程利用残余气体分析仪和膜厚仪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特别是实时膜厚测量系统为硼化实验提供了直观且详尽的指导。由于目前硼化材料使用的是氢基的碳硼烷(C2B10H12),所以硼化后整个装置的氢滞留显着提高。同时、由于超导托卡马克在运行过程中的纵向磁场必然稳定存在,而辉光放电无法在强磁场下运行(全超导托卡马克的纵向磁场通常为特斯拉量级),所以能在强磁场中运行的离子回旋被认为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壁处理方式之一。该论文首先介绍离子回旋硼化的过程以及硼化的实验设置,随后分析了硼化对等离子体运行的影响,最后给出结论。(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赵梦鸽[4](2018)在《托卡马克壁形貌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控制与采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马克运行过程中,实现聚变装置面向等离子体壁材料(Plasma-Facing Materials,PFMs)形貌的原位在线诊断,对保证托卡马克的运行安全和延长运行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将散斑干涉术应用于托卡马克壁形貌诊断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以及相关的实验研究。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非接触式、全场测量的技术特性在实现对托卡马克装置壁材料形貌的实时在线诊断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现有的激光散斑干涉实验平台上基于LabVIEW程序建立了一套自动化时序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分析了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测量原理,并分别搭建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和马赫-曾德尔四角干涉的单波长激光散斑干涉实验系统。完成将散斑干涉术应用于托卡马克壁形貌诊断的原理实证。并通过对两种干涉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分析得出了不同干涉方式的优缺点,为提高实验的测量精度奠定基础。(2)使用LabVIEW程序实现对现有实验平台的远程集成控制和数据采集功能,首先针对每个实验设备(激光器、压电陶瓷及CCD相机)做出独立的LabVIEW子程序,然后通过对叁个子程序进行时序设置,实现它们的时序控制功能,最后在LabVIEW程序中调用MATLAB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形貌输出的对接。并对所有的程序段进行整合调试,将整合后的程序应用于散斑干涉实验平台,实现了对实验平台的远程时序控制,并且初步完成了对待测样品形貌的远程实时监测。(3)搭建改良的马赫-曾德尔四角干涉测量装置,在实验上采用激光烧蚀法模拟面对等离子体材料(PFMs)的侵蚀等形貌变化,分别选用了钼材料(Mo)与钨材料(W)两种不同的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两种样品在不同激光烧蚀脉冲数下获得的烧蚀坑进行了形貌诊断及信息分析。成功完成了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在Mo与W的类托卡马克壁材料的样品上的激光烧蚀测量的实验可行性测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灵芝,王勇,许张后[5](2018)在《托卡马克安全关键仪控系统的软件验证与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验证与确认(V&V)是软件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托卡马克安全关键仪控(I&C)系统可靠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深入研究ITER PCDH和现行国际标准的基础之上,明确托卡马克安全关键仪控系统开发必须遵守的标准条款。以EAST托卡马克安全联锁系统为实例,通过执行第叁方独立软件V&V提高了软件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各阶段的V&V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托卡马克联锁系统和保护系统等安全关键仪控系统的工程技术开发与核安全许可提供了必要的前期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健强[6](2017)在《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诊断系统作为一种无扰的测量技术,在等离子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微波反射计作为常用的一种微波诊断系统,可以高时空分辨地测量聚变等离子体的多个参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现代主流的各个磁约束聚变装置上。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的测量原理、模拟设计、搭建测试、数据处理以及托卡马克物理实验测量结果等内容展开。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主要由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Doppler Backscattering System, DBS)和2道的电子密度剖面反射计这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两套系统共用一套准光学前端,能够互为补充地为EAST的等离子体放电实验中提供如电子密度分布剖面、等离子体极向旋转速度分布剖面、径向电场的径向分布、湍流强度径向分布以及湍流波数谱等多个物理参量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测量,可以进行如输运与约束机理以及高约束模和低约束模之间的转换(L-H转换)机理等物理问题的研究和湍流模式鉴别。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本论文从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于剖面反射计系统,文中讨论了密度反演的方法,以及密度涨落、相对论效应、误差场、多普勒效应、极化角耦合等的影响以及与密度零点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多普勒反射计系统,文中介绍了几种求频移的和模分析方法,讨论了模分析中采样时钟等问题。并从模拟上给出了 SOL区对测量光路的影响。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详细地介绍了 EAST上的先进集成反射计系统的设计、搭建、校准和测试的过程。该系统包括共用的准光学收发前端、双波段(Q-band,33-50GHz 和 V-band,50-75GHz)的双极化(O-mode 和 X-mode)连续波频率调制FMCW超快扫频单发单收零差式剖面反射计以及可以同时测量8个频率位置(55,57.5,60,62.5, 67.5,70,72.5和75GHz)的单发单收外差式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8道DBS)。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配套的子系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保护系统、温控系统、反射镜驱动和监测系统、供电系统等子系统。并给出了各子系统的设计、校准和测试的过程,特别是准光学测试、VCO的线性化和动态校准、8道DBS的调试和通过旋转光栅轮进行的频移校准测试。并介绍了在为搭建和测试本套集成反射计而开发的新颖的测试和校准的平台。本论文最后给出了利用该套反射计在EAST放电实验中实际测量的基本结果,包括在利用剖面反射计测量L-mode和H-mode放电时的电子密度剖面分布、台基区演化、以及用8道DBS系统在L-H放电和在低杂波加热中等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套反射计系统的测量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郑国镇[7](2017)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用是快速精准地对等离子体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并且涉及到多种控制算法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是托卡马克装置运行和深入的物理实验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系统通常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复杂实时控制系统。实时控制技术是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数据采集、实时反馈计算、联锁保护、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控制软件开发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灵活的跨平台、多线程、模块化的实时软件框架(JRTF)。该软件框架使用C/C++开发,可以运行于Linux、Windows、QNX操作系统,并且将各个功能模块封装成类,实现了多线程、线程调度、线程间通信、高精度定时器、日志、网络通信、数据库等功能。该软件框架在操作系统和控制算法之间建立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开发人员只需重点关注控制算法,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可以通过框架内提供的对象来实现。使用软件框架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使软件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并且该框架集成了 EPICS的核心功能,可以兼容其他基于EPICS的控制系统。等离子体控制系统是一个硬实时系统,为了提高JRTF应用的实时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采用RT-Preempt patch的方案将普通Linux内核转变成完全可抢占式内核,大幅提高了系统响应的时间确定性。本文研究了Linux系统下的时钟、定时器、调度策略、电源管理等内容,在JRTF软件框架中集成了针对系统实时性的调校方法。本文针对实际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应用状况对实时Linux操作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做了详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T-Preempt patch的实时Linux系统的各项实时性能均满足等离子体控制的硬实时需求。本文以JRTF框架和实时Linux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新一代的J-TEXT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具体完成了以下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创新:采用NIPXI平台的硬件实现了全新的电源控制器硬件系统;结合JRTF框架,实现了 J-TEXT脉冲磁体电源控制软件的所有功能抽象,极大地提高了同类型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研究了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组建了星型拓扑结构的硬实时网络,可以实现微秒级别的数据同步;基于NI CompactRIO平台设计实现了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中的联锁保护系统;设计了分布式计算框架用来实现J-TEXT装置原有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并且对新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整定;本文还针对未来的基于实时平衡反演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设计了集中式计算框架。新的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系统已经在2017年春季的J-TEXT工程测试中完成调试,运行良好,为未来进一步的先进等离子体控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所研究的实时控制软件框架以及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可以为其他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类似控制系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周若冰[8](2017)在《J-TEXT托卡马克装置上微波反射仪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反射仪是一种测量等离子体密度信息的诊断手段,本文主要围绕J-TEXT托卡马克装置上的新多路多模微波反射仪系统展开。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高温等离子体密度诊断的方法及其优缺点,通过对比,说明了用微波反射仪测量等离子体的密度剖面,有着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以及较少的窗口资源占用的优点。然后对反射仪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在论述了微波反射仪的原理后,通过计算和模拟仿真,说明了J-TEXT托卡马克上原有的Q波段O模反射仪在测量密度剖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新的多路多模微波反射仪系统的设计方案,用以完善反射仪系统对密度剖面的测量,最终确定了新多路多模微波反射仪系统的工作模式为:Q波段X模,V波段O模和V波段X模。密度测量范围从1.3×10~(19)8)~(-3)~3.1×10~(19)8)~(-3)提升至1.3×10~(19)8)~(-3)~7.0×10~(19)8)~(-3)新的反射仪系统以20μs的周期进行连续波扫频输出,输出的频率为Q波段(33~50GHz)和V波段(50~75GHz),输出功率在15dBm~19dBm,以确保每一路信号都能够接收到有效的反射信号。反射信号进入混频器进行零差混频,避免了采用外差法混频时带来的信号干扰。中频信号被60 MS/s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和存储,并上传至服务器,密度反演程序通过读取存储器或者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密度反演,最终得到密度剖面。在新多路多模微波反射仪系统设计和搭建的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重大的系统性能提升。第一,采用了数字频率合成源(DDS)代替了传统的压控振荡器源(VCO),使系统的信号源在信号纯净度、准确性、稳定性和相噪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第二,采用了单发单收的天线设计,在保证了系统可靠性的情况下,节约了窗口空间。第叁,对采集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能够确保实现大数据量的高速数据采集和数据上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许崇杨[9](2017)在《基于可见/红外相机诊断系统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相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材料直接关系到等离子体能否更高功率、更长时间稳态放电。为了保障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的安全稳态运行,研制了一套大视场的可见/红外内窥镜诊断系统,用于观察和监测上下偏滤器、高场侧壁、限制器等内部部件的第一壁的温度等数据。基于研制成功的可见/红外内窥镜诊断系统,本论文对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装置实验中等离子体位形以及偏滤器靶板热负荷的开展了相关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可见/红外集成式内窥镜诊断系统设计。根据EAST装置结构特点及诊断窗口位置,本文介绍了可见/红外集成式内窥镜的光路设计。根据EAST实验需求,利用VS2008中的MFC分别编写了可见相机V710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程序,以及红外热像仪SC700BB的软件程序,主要实现放电过程中可见以及红外两个相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回放、数据处理等功能,并成功应用于EAST放电实验中。2.基于可见相机的等离子体边界检测。通过对可见相机以及整个内窥镜系统进行标定,实现去除畸变和距离标定作用;利用改进的Canny算子对可见图像进行等离子体边界检测,获得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外闭合磁面,从而准确地获得EAST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位形,为进一步进行等离子体位形控制提供基础。通过与EFIT(Equilibrium FITing algorithum)反演出来的等离子体位形进行比较,验证本论文算法的有效性。3.偏滤器靶板热负荷计算及相关特性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偏滤器靶板热负荷计算的算法设计,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得EAST装置放电过程中偏滤器靶板上的温度,计算偏滤器靶板上的热负荷,算出热负荷的峰值求出打击点位置;同时对偏滤器热负荷开展了相关物理分析。可见/红外相机系统是EAST装置诊断中观察等离子体最直观的诊断手段,本论文对可见/红外相机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将来还可以开展可见/红外图像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物理分析数据和物理结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荣建[10](2016)在《超导托卡马克磁体和馈线系统关键电磁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馈线(Feeder)是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堆磁体系统的重要组件,其主要作用是:为磁体励磁和退磁,并为磁体系统提供液氦冷却剂以控制超导体的温度,检测磁体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电流通过超导母线流入超导磁体中,超导母线是由NbTi超导股线和铜股线多级扭绞而成的管内超导电缆(CICC)。受到托卡马克磁体产生的复杂变化的磁场的影响,超导母线会产生交流损耗。交流损耗是超导母线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若交流损耗过高,可能会触发超导母线失超。本文参考了方进博士等人计算交流损耗的方法,详细计算了在15 MA等离子体电流参考工况下纵场磁体主母线、极向场磁体主母线、中心螺线管主母线和校正场线圈校正母线的交流损耗,本文更加详细的计算出超导母线的耦合时间常数。本文模拟分析了超导母线在交流损耗影响下产生的温升效应。分流温度是超导母线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超导体温度达到分流温度时,电缆中的运行电流密度等于超导临界电流密度,超导达到失超条件。SUL-TAN工厂测试了主母线全尺寸样本MBCN1和MBCN4的分流温度,本文用一维Gandalf模型模拟计算了测试样本的分流温度,发现分流温度的测试值和模拟值差别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出测试样本的分流温度,分流温度的计算值和测试值差别较小,本文用此种方法计算了超导母线的分流温度。超导母线在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形变、应力和位移能特殊工况可能在小范围短时间内产生极高的热沉积,热沉积可能引起超导体的局部失超。若这个热量恰恰能使超导母线完全失超而不恢复到失超状态,这个热量就称为最小失超能。本文利用一维Gandalf模型,详细模拟计算了超导母线的最小失超能,并通过解热平衡方程,求得超导母线的最小失超能。ITER纵场磁体在等离子体中心处产生5.3 T的磁场,众所周知,约束磁场越高对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越好,本文提出了将纵场磁体的等离子体中心场提高到10.0 T的设计。等离子体中心场为10.0 T时,纵场磁体内侧的最高磁场达到20.0 T,在如此高的磁场条件下,Nb3Sn超导电缆传输68 kA时将会失超,而在超临界氦冷却温度4.2 K和外磁场20.0 T条件下,YBCO高温超导带材仍具有很好的超导电性。本文提出了高一低温超导纵场磁体的设计,在磁体内侧高磁场区使用超导电性较好的YBCO高温超导电缆,在磁体外侧低磁场区使用韧性较好的NbTi低温超导电缆,整个磁体全部采用超临界氮冷却,混合磁体可以稳定运行提供10.0 T的等离子体中心场。针对混合磁体的电磁环境本文提出了堆栈式YBCO高温超导电缆,即将YBCO超导带材平行贴合成堆栈嵌入铜基体之中,此种高温超导电缆可在20.0 T磁场环境中安全稳定传输68 kA的直流电。本文建立高温超导电缆的COMSOL模型模拟计算了其在传输交变电流时的交流损耗,交流损耗值很高,因此这种堆栈式高温超导电缆不适用于传输交变电流。本文详细计算了在传输68 kA直流电时,高温超导电缆的在混合磁体励磁和退磁时的交流损耗,并详细计算了高温超导电缆由交流损耗引起的温升效应。本文详细的模拟计算了高温超导电缆的分流温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低温超导接头,用于连接ITER的主母线,这种接头具有体积小、电阻小和产生温升小的特点。新接头中,将要连接的两根NbTi超导电缆的最后一级退扭绞得到次级子缆,将次级子缆用纯铟焊接至同一搭接铜上。由于次级子缆的扭绞节距小于最后一级电缆的,所以新接头的搭接铜长度小于ITER双盒搭接接头的。本文对新超导接头的电阻进行了分析计算,新接头的电阻为0.1 nΩ,小于ITER双盒搭接接头的电阻0.2 nΩ。本文用Gandalf模型对新接头和双盒搭接接头产生的温度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混合磁体中低温超导电缆和高温超导电缆的连接需要一个高效小体积的超导接头,本文提出了高低温超导接头的设计,低温超导电缆最后一级退扭绞与搭接铜进行焊接,高温超导电缆中带材和铜是阶梯型搭接的,每一层带材一个阶梯,本文利用接头COMSOL模型对接头的电阻进行了模拟分析。混合磁体中高温超导部分也不是一整根电缆绕制的,因此高温超导电缆之间也需要超导接头。本文提出了高温超导接头的设计,省去搭接铜,要连接的高温超导电缆中的带材呈阶梯状互相搭接,其体积很小,电阻比高一低温超导接头的电阻小两个数量级,可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8-01)

托卡马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托卡马克装置磁场电源的控制性能,实现对等离子体的先进控制,设计了基于LabVIEW RT和FPGA的磁场电源实时控制系统。根据等离子体控制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的要求,使用反射内存卡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应用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系统的确定性应用和系统的可靠性,采用NI 7813R系列数据采集卡实现对晶闸管变流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等离子体放电对电源控制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托卡马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高,李远,王浩西,易江,周艳.HL-2A托卡马克上甲酸激光近零角前向相干散射测量系统[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2].李维斌,王雅丽,任青华,姚列英,宣伟民.托卡马克脉冲电源实时控制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3].朱学玲,史先桂,刘丽,苏明.全超导托卡马克上的实时硼化系统[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4].赵梦鸽.托卡马克壁形貌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控制与采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王灵芝,王勇,许张后.托卡马克安全关键仪控系统的软件验证与确认[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6].胡健强.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7].郑国镇.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8].周若冰.J-TEXT托卡马克装置上微波反射仪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9].许崇杨.基于可见/红外相机诊断系统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相关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10].荣建.超导托卡马克磁体和馈线系统关键电磁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标签:;  ;  ;  

托卡马克系统论文-李永高,李远,王浩西,易江,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