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克罗斯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东尼·,克罗斯兰,社会主义观,欧洲社会,英国工党
克罗斯兰论文文献综述
袁影[1](2019)在《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克罗斯兰是英国工党20世纪50年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变革的主要理论家,是当代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他也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形成于二战后英国经济繁荣时期的背景之下,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在对英国社会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工党的传统理论进行批判和修正后逐步系统和完善。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奠定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观的一个缩影,深刻影响了欧洲福利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稳定成分大大减少,在这一背景下,克罗斯兰认为英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前社会主义所讨论的问题也已经不再适用于英国社会。安东尼·克罗斯兰结合英国社会状况的新特点,对工党的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进行修正,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观。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自战前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目标,就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两大新目标进行详细论述,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经济方面的举措,着重强调民主社会主义者在个人自由和文化价值方面所应付诸的行动。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突出体现出伦理性特征,他重点强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平等地位,倡导建立伦理秩序以减少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不仅体现出他个人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包含对柯尔等人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当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个人主观性,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其思想研究过程中应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思考。虽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其生活背景之下并没有对英国以及西欧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巨大影响,但对当前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却具有深远意义。尤其在欧洲大陆民主社会主义遭受重创的今天,研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对我们认清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所处困境,把握其未来走向,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5-01)
蒋锐,钟丽丽[2](2019)在《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工党着名理论家克罗斯兰关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平等的观点是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在克罗斯兰看来,平等不仅仅是单纯的机会平等,更不是片面的结果平等,而是综合了二者的"民主的平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工党党内左派认为克罗斯兰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弱化了国有化和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坚持只有国家控制了生产和分配方式,社会才会更加平等;新自由主义者则从道德和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以及作为实现平等的重要工具的公共部门等方面对克罗斯兰的平等观进行了抨击。克罗斯兰的平等观体现了激进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工党的意识形态和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克罗斯兰将社会主义理解为追求平等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一种关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学说,就违背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刘丽坤[3](2018)在《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新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斯兰是英国工党的重要理论家和当代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之一。在二战后经典资本主义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克罗斯兰以实用主义方法为指导,以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问题为导向,重释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一套构建平等无阶级社会的政治纲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塑造了战后英国工党的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转型,对于理解当今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困境仍具有启迪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8年04期)
陈挺[4](2018)在《英国二战后马克思阶级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启示——兼评安东尼·克罗斯兰和斯图亚特·霍尔的阶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阶级理论在二战后英国的本土化过程,是以英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的。斯图亚特·霍尔与安东尼·克罗斯兰在阶级观上的原则差异,揭示了马克思阶级理论本土化的几点启示:一是准确把握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科学实质;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充分尊重本国的民族性;叁是注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钟丽丽,蒋锐[5](2017)在《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上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克罗斯兰认为英国已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已失去正当性。以"后资本主义"论为逻辑起点,克罗斯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社会主义观。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他的这一理论以经济增长为前提,认为股份公司制的出现和管理革命造就的经理阶层分散了资产阶级的权力,使资产阶级已丧失统治地位,这是不正确的。他在"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主义观,也只不过是淡化了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些色彩,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重要理论进展和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期刊2017年02期)
冯亚端[6](2017)在《安东尼·克罗斯兰修正主义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以往相比,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党作为当时英国国内两大政党之一,战后首次选举取得大胜,接下来1951年和1955年的大选接连失败;艾德礼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极大改变了战后英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经济面貌;在艾德礼工党改革基础上,英国迎来了新科技革命,整个社会阶级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工党本身就是一个热衷于实用主义的政党,柯尔在二战期间出版《费边社会主义》阐述其改良思想给工党右翼以变革传统之思考。外加,50年代初正逢社会党国际成立,其纲领《法兰克福宣言》在其内部争议重重。在国内和国外双重背景下,英国工党理论家安东尼·克罗斯兰的修正主义思想适时而出。安东尼·克罗斯兰立足于战后英国经济社会面貌的变化,以凯恩斯主义为支撑,对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崩溃”理论产生质疑,认为客观经济数据指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过程没有开始,认为战后英国经济管理的政治化倾向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克罗斯兰批判人们对战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传统定位,他把1930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经典资本主义”,认为战后英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要么缓和、要么彻底改变了“经典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特征。克罗斯兰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其具体的政治制度相比所起的作用要小得多,他修正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社会具体属性关系的传统认知,主张混合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克罗斯兰认为资本主义在战后呈现出新的社会形式,因此要修正以前的反资本主义学说,重新定义英国社会主义的含义和目标,他从伦理道德角度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基本理想和道德价值,即社会平等和社会福利。安东尼·克罗斯兰的修正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英国国情,也给西欧社会民主党以有益启示。但是,其修正主义思想实质是迎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不可能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改革,以其思想为基础的“第叁条道路”在实践中也是没有出路的。克罗斯兰所说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假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高莉娟,王斌[7](2017)在《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的未来》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克罗斯兰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他对社会主义的阐释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在该文本中,克罗斯兰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在二战后出现的新变化,倡导修正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又在对"社会主义"概念重新剖析的基础上,抽象出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信念共识,最终提炼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在克罗斯兰看来,现实的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道德、理想、信念和价值,战后社会主义的新目标最集中地体现在"平等"上。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观的一个缩影,深刻影响了欧洲福利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上来看,这位伟大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从其社会主义观的提出条件开始,就一直将"非科学"贯穿始终,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痼疾,漠视消灭私有制的重大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评价包括克罗斯兰在内的民主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辨析和科学评价,以便划清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7年04期)
彭远[8](2016)在《克罗斯兰所有制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克罗斯兰(Anthony Crosland 1918—1977)是英国工党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理论家,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所有制思想为欧洲各国社会党制定党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因此,他被西方誉为当代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克罗斯兰所有制思想提供了战后民主社会主义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经典表述,该思想在工党意识形态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是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继承,对费边社会主义的修正和发展,是吉登斯和布莱尔的“第叁条道路”思想的起点。他通过对二战后头十年英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考察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理论框架已经不能恰当地解释当时英国社会的特点,因此,他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和工党所服膺的费边社会主义在内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许多修正,最大的修正就是对公有制诉求的批评。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系列价值,如改善社会福利和实现社会平等,国有化只是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手段,而且未必是最合适的手段。这一修正主义观点直接引发了工党内部长达40年的关于国有化的争论,使得工党放弃了大规模国有化政策,也为90年代吉登斯的“第叁条道路”思想和布莱尔及布朗领导的新工党政府的相应政策提供了重要启迪。当然克罗斯兰思想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严重地误解和低估了马克思主义,过分推崇凯恩斯主义,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包括国有化在内的国家的经济职能的影响。除了这些重大缺陷之外,其所有制思想在理论的严谨、周密和系统性方面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但是,克罗斯兰敢于探索、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却是值得肯定的。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所有制。无论是在西方社会主义者改造资本主义使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努力中,还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中,所有制问题都是一个引起很大争议、带来不少困惑的棘手难题。一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差不多就是所有制改革历史的同义语。当代中国也正处在所有制改革的攻坚克难时刻。因此,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克罗斯兰的所有制思想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所有制思想,更全面客观地理解西方民主社会主义者改造资本主义的努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6-01)
陈挺[9](2016)在《斯图亚特·霍尔的阶级抵抗政治及其与克罗斯兰的潜在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斯兰《社会主义的未来》的出版使霍尔意识到了自己与前者在构想社会主义未来道路时所处的共同语境及原则分歧,由此进一步创作了《无阶级的观念》等作品。霍尔与克罗斯兰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如何看待传统社会主义的分析框架及其政治实践的问题上。相较于克罗斯兰的修正社会主义,霍尔认为社会主义应当抵抗资本主义大众消费文化和由此导致的无阶级感(意识)的政治图景,并重新发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6年03期)
彭远[10](2015)在《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有所发展,其中,英国工党思想家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当代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吉登斯的第叁条道路思想和布莱尔及布朗领导的工党政府的相应政策提供了许多重要启迪。不了解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很难理解战后60多年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及今日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政策,而且对于理解90年代以来英国工党的内外政策,克罗斯兰同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克罗斯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工党着名理论家克罗斯兰关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平等的观点是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在克罗斯兰看来,平等不仅仅是单纯的机会平等,更不是片面的结果平等,而是综合了二者的"民主的平等",是一种无阶级社会。工党党内左派认为克罗斯兰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弱化了国有化和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坚持只有国家控制了生产和分配方式,社会才会更加平等;新自由主义者则从道德和政治、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以及作为实现平等的重要工具的公共部门等方面对克罗斯兰的平等观进行了抨击。克罗斯兰的平等观体现了激进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工党的意识形态和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克罗斯兰将社会主义理解为追求平等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一种关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学说,就违背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罗斯兰论文参考文献
[1].袁影.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9
[2].蒋锐,钟丽丽.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评析[J].理论学刊.2019
[3].刘丽坤.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新议[J].社会科学家.2018
[4].陈挺.英国二战后马克思阶级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启示——兼评安东尼·克罗斯兰和斯图亚特·霍尔的阶级观[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钟丽丽,蒋锐.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
[6].冯亚端.安东尼·克罗斯兰修正主义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7
[7].高莉娟,王斌.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的未来》求解[J].知与行.2017
[8].彭远.克罗斯兰所有制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9].陈挺.斯图亚特·霍尔的阶级抵抗政治及其与克罗斯兰的潜在对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
[10].彭远.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再认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