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杨妍,崔艳艳,苏嘉辉,刘晓暄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杨妍,崔艳艳,苏嘉辉,刘晓暄

导读:本文包含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胶粘剂,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耐碱性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文献综述

杨妍,崔艳艳,苏嘉辉,刘晓暄[1](2018)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及耐碱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A(丙烯酸丁酯)等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硬单体、AA(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和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60)为硅烷偶联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耐碱性优异的PA-Si(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粒径分析(DLS)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w(复配乳化剂)=0.84%、w(AA)=2.0%和w(KH-560)=2%(均相对于PA-Si质量而言)时,上述乳液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良好,其平均粒径为311.5 nm、稳定性优异,并且乳胶膜的水接触角为106.8°、吸水率降至5.6%,剥离强度为48.9 N/25 mm;同时,该乳液在高温(>80℃)条件下的耐碱时间为80 min。(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8年07期)

彭开美,张明徽,戴学新,王江河,阮代锬[2](2018)在《丙烯酸酯乳液-氯丁胶乳复合乳液胶粘剂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RL(氯丁胶乳)为基体、AEL(丙烯酸酯乳液)为改性剂,采用共混法制备了速粘自干型胶粘剂乳液。研究结果表明:用氨水或有机胺类中和剂调节AEL的p H=9,用硼酸稀溶液调节CRL的p H=9,可得到稳定性优良的复合乳液;当AEL、CRL的平均粒径相近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良好(高温稳定性超过15 d、储存稳定性超过180 d);当w(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2.4%~2.8%(相对于反应单体质量而言)、m(AEL)∶m(CRL)=40∶60时,复合乳液胶粘剂的综合稳定性相对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8年02期)

张彦粉,邹洋,王旭红,李小东[3](2017)在《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运用响应面法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配方进行优化。方法将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丙烯酸质量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作为因变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2个自变量进行多次拟合,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叁维曲面,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最后加以实验验证。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最佳模型,当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值为2.09、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5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4%、丙烯酸质量分数为6.16%时,能够获得最大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为5.36 k N/m时,混合制成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最优,即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结论将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应用于优化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可减少实验次数,且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7年23期)

姜鹏,张于弛,黄晓婷,郑晓映,李昂[4](2016)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3%、SDS与OP-10配比约为1:1,引发剂用量0.4%时制备的丙烯酸预乳液胶粘剂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6年07期)

柴坤刚,唐敏锋,吴伟卿[5](2015)在《增黏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增黏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3种方法(乳液共混法、单体共混法和化学共聚法),特别综述了乳液共混法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问题(相容性、增黏机制)。最后总结了增黏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5年08期)

王善伟,杜新胜,徐惠俭,柳彩霞[6](2015)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最新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在压敏胶及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指出了我国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5年01期)

范念念,王晓莉,熊晓,张栾,张探[7](2014)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静电植绒胶、复合织物胶、纸塑复膜胶以及压敏胶用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和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4年03期)

周风,郑水蓉,汪前莉,王敏[8](2013)在《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EP(环氧树脂)为改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EP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EP)=6%~8%(相对于共聚单体总质量而言)时,改性胶粘剂的稳定性、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等均得到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3年10期)

周风,郑水蓉,汪前莉,刘小娟[9](2013)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胶粘剂的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m(BA)∶m(MMA)=4∶1、w(APS)=0.4%~0.5%、w(AA)=2%~3%和w(KH-570)=1.0%(均相对于共聚单体总质量而言)时,相应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剥离强度为123.4 N/m、拉伸剪切强度为0.49 MPa)相对最大、耐水性(吸水率为18.91%)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3年08期)

白龙,顾继友,张彦华,李志国[10](2013)在《丙烯酸酯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及其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改性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以此作为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以粘接强度、吸水率和黏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改性乳液的最佳单体配比为w(BA)=15%、w(AA)=3%(均相对于VAc质量而言);改性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00~400 nm,粒径分布较均一;引入BA和AA后,改性乳液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较明显,改性胶膜的热稳定性随改性单体含量增加而略有增大,当w(BA)≥5%、w(AA)≥1%时,改性胶膜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比VAc均聚物提高了60℃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3年06期)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CRL(氯丁胶乳)为基体、AEL(丙烯酸酯乳液)为改性剂,采用共混法制备了速粘自干型胶粘剂乳液。研究结果表明:用氨水或有机胺类中和剂调节AEL的p H=9,用硼酸稀溶液调节CRL的p H=9,可得到稳定性优良的复合乳液;当AEL、CRL的平均粒径相近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良好(高温稳定性超过15 d、储存稳定性超过180 d);当w(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2.4%~2.8%(相对于反应单体质量而言)、m(AEL)∶m(CRL)=40∶60时,复合乳液胶粘剂的综合稳定性相对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杨妍,崔艳艳,苏嘉辉,刘晓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及耐碱性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8

[2].彭开美,张明徽,戴学新,王江河,阮代锬.丙烯酸酯乳液-氯丁胶乳复合乳液胶粘剂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8

[3].张彦粉,邹洋,王旭红,李小东.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的优化[J].包装工程.2017

[4].姜鹏,张于弛,黄晓婷,郑晓映,李昂.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检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

[5].柴坤刚,唐敏锋,吴伟卿.增黏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15

[6].王善伟,杜新胜,徐惠俭,柳彩霞.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及应用[J].粘接.2015

[7].范念念,王晓莉,熊晓,张栾,张探.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工艺研究进展[J].粘接.2014

[8].周风,郑水蓉,汪前莉,王敏.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中国胶粘剂.2013

[9].周风,郑水蓉,汪前莉,刘小娟.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3

[10].白龙,顾继友,张彦华,李志国.丙烯酸酯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及其热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3

标签:;  ;  ;  ;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论文-杨妍,崔艳艳,苏嘉辉,刘晓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