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

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

一、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国[1](2021)在《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归纳分析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成人ITP患者红外热像特点(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水平与平均温度)与正常人红外热成像图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旨在为成人ITP病情评估和指导精准化治疗提供新方法,为中医药诊治ITP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ITP患者,采集所有样本的临床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资料,分析成人IT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应用北京悦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IR—2000A型红外热成像仪对ITP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然后使用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图像识别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最后统计分析非均一性水平、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评分、以及各中医证候之间红外热像图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情况: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ITP组患者共45例(其中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A组,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B组),正常对照45例。ITP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40.44±14.49岁,平均病程为24.07±20.94个月,中位数18.00个月。新诊断ITP患者为5例,持续性ITP患者为5例,慢性ITP患者为27例,重症ITP患者为2例,难治性ITP患者6例。血小板计数最高者为86×109/L,最低者为5×109/L,平均数为44.40×109/L,中位数为42.00×109/L。出血倾向评分0、1、2、3、4、5的患者分别为20、17、6、2、0、0例。出血事件共计25次,其中皮肤出血18次(72%),黏膜出血共7次(28%),无深部器官出血(无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致命性出血)。本研究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倾向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1)。2.中医证候:单一证候共计13例,占总病例数28.9%,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与瘀血内阻证占比相同);两证结合共计29例,占总病例数64.44%,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三证结合为1例,占总病例数6.67%,为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单证频次:单证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气不摄血证(34次,75.56%),其它依次为瘀血内阻证(24次,53.33%)、阴虚火旺(16次,35.56%)、血热妄行证(6次,13.33%)。脏腑辨证:脾病证候出现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肝病证候、肺病证候、心病证候、肾病证候,各脏腑证型频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病证候发生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脏腑辨证证候(x2=51.667,P<0.01)。3.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非均一性水平: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10个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性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即ITP组较正常对照组的红外热成像图均一性差。ITP A组在9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双手掌、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大于ITPB组。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上焦>中焦>下焦,ITP组目标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中焦>上焦>下焦(P<0.05)。ITP组3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在上焦、中焦、下焦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与出血倾向评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比较分析ITP组各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血热妄行证非均一性水平最高,在其中5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手掌、下肢远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内阻证非均一性水平最小,在其中3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有2个区域(下肢近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候水平最大(P>0.05),气不摄血证有3个区域(额头、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型水平最小(P>0.05),阴虚火旺证有1个区域(下肢远端)的非均一性水平最小(P>0.05)。比较分析ITP组各脏腑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肝病证候的ITP患者非均一性水平均较其他脏腑证候高,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手掌)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病证候在下肢近端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与肝病证候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病证候在7个区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病证候在手掌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P<0.05);肺病证候在上肢近端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升高(P<0.05);肾病证候在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P<0.05)。4.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7个目标区域内(躯干、上焦、中焦、上肢近端、上肢远端、手掌、下肢远端)较正常对照组的非均一性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A组与ITPB组各区域平均温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平均温度排序为:下焦>中焦>上焦;ITP组为: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各中医证候、脏腑证候的平均温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热、气虚和瘀血是成人ITP患者的三个重要病理因素,脾的脏腑功能失常是ITP的关键中医病机。2.成人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中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不存在相关性。综上所述,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或许能成为ITP的辅助检查和疗效评价工具之一。

赵倩煜[2](2021)在《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MSA-C 型、P 型之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差异,以期对MS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与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症状与脑区间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探究MSA患者脑神经元活动、网络连接的变化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2)本研究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出发,结合相关量表及fMRI检查,旨在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MS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3)在任务态fMRI技术下,观察针刺太溪穴(KI3)对MS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法中针刺穴位的作用机制及针刺穴位特异性,为脑髓-脑气-脑神的阐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通过fMRI技术,探究MSA患者与HC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差异,基于感兴趣区域进行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选择种子点测量其与各脑区间的FC程度,以探索不同脑区间活动的差异性。并对全脑大尺度网络连接进行分析,以探讨全脑的FC属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将不同脑区之间的FC与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临床症状、认知水平与脑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对不同亚型MSA患者的脑神经元自发活动差异进行对比。(2)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MSA患者,通过对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 总分(Ⅰ+Ⅱ)、多系统萎缩非运动量表(Multiple System Atrophy-Non-Motor Symptom Scale,MSA-NMSS)、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ver 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ale,OABSS)、卧立位血压评分差异,评价补肾益髓法对MSA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卧立位血压、小便症状的影响,细分成亚组进行探讨。并随机选取患者行治疗前后fMRI检查,评价补肾益髓法的作用机制,与前期纯中药治疗研究的MSA患者进行对比,观察脑功能活动的差异。(3)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于fMRI技术下针刺,并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针感测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MSA患者脑受损区域的影响,与针刺MSA患者非经非穴、针刺HC太溪穴的脑功能区域进行比较。结果:(1)从神经元自发活动而言,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小脑后叶、左楔叶神经元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降低,双侧距状回、舌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眶部额下回、楔前叶、左楔叶、右中央前回的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降低,且与UMSAR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但大脑可通过大量投射联系对小脑进行代偿,可能出现左小脑前叶、双侧小脑后叶的ALFF值增加。从局部FC而言,与HC对比,MSA患者的脑FC在右颞下回、颞中回,双侧小脑后叶、眶部额下回、额下回三角部、额中回、扣带回后部,左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减低。在双侧顶上小叶、中央后回升高。且额中回与楔前叶的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从全脑网络FC而言,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感觉运动网络与皮质下网络FC增强,皮质下网络与视觉网络FC增强,额顶区控制网络与DMN的FC受损;从亚型分析而言,MSA-P型较C型在左枕中回、顶下缘角回、角回、枕上回的ALFF值增加。双侧小脑后叶,左颞下回、颞中回、角回、枕中回的ReHo值增加。(2)治疗1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均较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张力增高评分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长幅度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从分组而言,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进展度也相对较快。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疲乏、尿频、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OABSS总评分较治疗前小幅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次数较前减少,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压看,患者卧位收缩压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收缩压也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均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卧立位收缩压、舒张压压差均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评分均较前升高,且亚组2升高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评分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泌尿系功能、张力增高、腿部灵活度、身体摇晃较前评分略降低,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评分较前有所升高,但增长幅度仍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肌肉酸痛、流涎、直立位(或坐位)头晕/晕厥、尿频、尿不尽、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记忆力减退均较前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MSA-NM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2.61%。OABSS总评分较前有所增加,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较前增加,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膀胱因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的小便异常,症状不易缓解。患者卧、立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立位收缩压压差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压差也较前减少,但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fMRI而言,补肾益髓法治疗后MSA患者楔前叶和顶叶上回的ReHo增加,与纯中药治疗相比,枕叶神经元活动的局部激活更加显着。(3)从针感测评可知,针刺后的针感多在捻针时出现,且HC有针感的人数多于患者,尤其是放电感一项,VAS评分也显着高于患者。而患者自觉刺痛的人数多于HC,且患者和HC针刺感觉均以酸、麻、胀、放电感、刺痛为主。VAS评分均为中度得气感,基本感觉大致相同。针刺KI3后MSA患者双侧丘脑、尾状核的ALFF值增加,双侧舌回、距状回、小脑后叶,左枕中回、枕下回、颞中回、颞上回,右梭状回ReHo值降低,未见ReHo值增加脑区。而假针刺后仅出现右侧舌回ReHo值降低,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此外,针刺KI3可使HC的小脑前叶、纹状体、丘脑、海马ReHo值增加,ReHo值降低区域与MSA真针刺基本相同。结论:(1)MSA存在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中/下回、眶部/三角部额下回、额中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扣带回后部、楔前叶、辅助运动区神经元自发活动与全脑网络连接的异常,可能是MSA运动障碍与认知水平下降、情绪异常的基本神经机制,有望成为MSA临床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以及其脑髓损害、脑气不足、脑神失守的生理状态。(2)补肾益髓法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越早治疗,病情进展度越慢。同时该方法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对于患者立位收缩压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也可以改善因体位变化导致的血压差,降低晕厥和跌倒的发作。而补肾益髓法干预治疗后MSA患者视觉区域的感知和躯体运动的连接被加强,使患者跌倒、身体摇晃、记忆力下降得到改善。与纯中药治疗相比视觉代偿增强,从评分上表现为对跌倒的改善更优。(3)针刺后HC与运动、记忆相关的脑区被即刻激活,而MSA相关脑区的ReHo值未见改变,从侧面印证了患者脑神经元损失的严重程度。白质纤维连接的损害,运动、认知相关脑区的萎缩,与脑髓损伤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脑髓的补益耗时较长,因此针刺后无法即刻见效。而MSA针刺后大量脑区出现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改变,从侧面印证了脑神的存在。针刺KI3对视觉区域的调节作用,也可能与脑气的推动有关。因此本研究再次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并且针刺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脑髓-脑气-脑神而改善临床症状,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刘蓥琪[3](2020)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主要体质类型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指导高血压合并OSA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258例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根据有无合并OSA,分为高血压合并OSA组131例,高血压不伴OSA组127例,完善患者信息采集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调查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高血压合并OSA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两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居多,OSA组平均年龄范围为58.23±11.40,非OSA组的平均年龄范围为57.83±11.84。两组体重、BMI、颈围、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病史、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颈围是高血压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2.131例OSA患者中,按OSA病情程度分级,轻度27例(占20.6%)、中度38例(占29.0%)、重度66例(占50.4%);不同程度的OSA与BMI、颈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病情越重,BMI、颈围越大。OSA病情越重,3级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越高,3级高血压在轻度、中度、重度OSA中所占比例依次为51.9%、60.5%、77.3%。85.5%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OSA病情程度越高,重度低氧血症比例越高。3.高血压合并OSA组的偏颇体质占96.18%,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23.66%)、血瘀质(20.61%)、气虚质(14.5%);高血压非OSA组偏颇体质占92.91%,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19.69%)、阴虚质(18.11%)、气虚质(14.96%)。4.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肥胖、颈围有关。轻、中、重的OSA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均为痰湿质、血瘀质。结论:1.BMI、颈围是高血压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2.OSA病情程度人数分布重度>中度>轻度;不同程度的OSA患者BMI、颈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A病情越重,3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越高。3.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是高血压合并OSA组的主要体质类型,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是高血压非OSA组的主要体质类型。4.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肥胖、颈围有关。

付利霞[4](2020)在《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肝火扰心型失眠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的临床疗效及红外热像特征,探索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失眠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66例肝火扰心型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肝俞刺络放血,疗程均为4周。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行红外热成像检查,统计并分析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SAS、SDS、面部及三焦各分区热值。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SAS、SDS、头面部分区温差、三焦温差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3.87%,总疗效相当(P>0.05)。3、中医症候评分改善率: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75%、83.8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SQI积分:治疗后PSQI总评分及各项积下降(P<0.05);PSQI总积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5、SAS、SDS评分: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T目、△T额、△T上焦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PSQI、中医症候评分变化与△T目、△T额、△T上焦变化正相关(P<0.05)。结论:1、针刺联合刺络放血与常规针刺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相当,针刺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在改善中医症候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于常规针刺。2、针刺联合刺络放血在纠正肝火扰心失眠患者红外热图目、额、上焦热偏离状态方面优于常规针刺,且该热图变化趋势与临床疗效变化相关。3、红外热图可作为失眠干预效应评价指标,也可为不同疗法干预失眠的疗效对比提供参考。

鲁星琴[5](2020)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入院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对比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慢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差别,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住院且资料完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55例,分为窦性心律组(n=98)与心房颤动组(n=157),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基线临床指标:血常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并计算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RL),生化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心功能指标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首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指标之间有无差异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其次,比较RDW与已知的心功能指标LVEF、NT-ProBNP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对慢性HF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结果:(1)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分级上并无差异性(P>0.05);(2)两组临床指标中HGB、PDW、TG、NR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房颤动组患者的RDW、NT-ProBN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而LVEF、TC、HDL-C、LDL-C低于窦性心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RDW与LVEF、NT-ProBNP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正相关(P=0.003),与LVEF负相关(P=0.005);(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因素;(6)ROC曲线分析示:RDW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P<0.001),95%CI为0.629-0.773,根据约登指数算出的最佳截断值为13.75%,该值对应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53%。结论:入院基线RDW在心衰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显着升高,且与NT-ProBNP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未来临床工作中,对于较高RDW水平的心衰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李萱,张可丽,曹柳,于海胜,方义湖[6](2019)在《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校2018级大专临床专业入学学生随机分成的两个班级,分别设为实验班(将病理尸检融入实践教学)与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班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班,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对将病理尸检运用于实践教学持肯定态度,尤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在医疗过程中的法律意识。结论:病理尸检运用于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

教传旭[7](2019)在《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对比透刺吞咽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证明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该疾病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 0例。治疗组予以透刺吞咽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经口摄食功能评分、吞咽造影检查吞咽反射启动时间、吞咽时食团通过时间、吞咽功能评价等情况。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与经口摄食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评分比较上P<0.05,存在差异性,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起效更快、疗效更明显。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造影检查中吞咽反射启动时间、食团完全通过时间,两组均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启动时间与食团通过时间(P<0.05);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透刺吞咽法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着。2.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一种起效快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田立茹[8](2019)在《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探索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状态与复发之间的关系,以期从中医体质学角度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及“病后防复”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队列,进行1年随访,以随访期间复发的37例患者作为复发组,按1:4从随访队列未发生复发事件的患者中匹配14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首发、服用中药汤剂时间、康复治疗时间以及中医体质之间的差异性,将以上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复发组37例,对照组148例,经检验复发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NIHSS评分及是否首次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OAST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LAA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中医体质状态方面复发组气虚质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痰湿质多于复发组(P<0.05);其中在总体体质分布中复发组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为78.38%,对照组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为79.73%;在单一体质分布中复发组气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为16.22%,对照组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为6.76%;在2种兼夹体质分布中复发组和对照组都是气虚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43%与33.78%;在3种兼夹体质分布中两组都以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0.81%和4.7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TOAST分型中的LAA型及中医体质气虚质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定的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具有相关性,其中,气虚质复发率最高,气虚质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图3幅;表10个;参104篇。

焦琳[9](2019)在《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测定技术,探索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法联合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为针灸临床建立一项优效的腧穴热敏态检测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热敏化腧穴灸感法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共计300穴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过程中穴位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将所有的穴位分为热敏化腧穴组及非热敏化腧穴组,艾灸探查结束后(间隔24小时)应用红外断层扫描技术采集每个腧穴的红外图像,分别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红外温度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红外温度值来确定红外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2.将以上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灸感法、红外法检测完毕后(间隔24小时),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的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温度阈值来确定温度阈值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3.用本研究界定的红外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化腧穴的标准值,将该研究检测到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值及温度阈值分为热敏组与非热敏组,以灸感法为金标准,来比较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MEDCALC法分析比较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两种检测方法判断腧穴热敏态的效能。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红外热断层和温度阈值的联合变量,将联合变量与灸感法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联合变量与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态腧穴的价值。结果:1.血海、内膝眼、阴陵泉三组穴位的热敏与非热敏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经红外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温度相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红外温度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高温特性。3.经温度阈值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相比较,p值均﹤0.05,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肿胀型)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温度阈值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阈值增高趋势。4.热敏态内膝眼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53.8%、70.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5%、69.2%、68.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84.6%、7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53.8%、86.0%。热敏态内膝眼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内膝眼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血海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83.3%、5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2.1%、83.3%、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5%、83.3%,66.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7.8%、83.3%、64.0%。热敏态血海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红外法与温度阈值热觉阈比较p﹤0.05,与热痛及热耐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45.4%、7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3.5%、81.8%、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2.7%、8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9%、81.8%、64.0%;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阴陵泉穴的效能无差异。联合检测法与灸感法相比,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82.0%。联合检测、红外、热觉、热耐痛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94、0.7630、0.6943、0.7498。经卡方检验,联合检测方法与红外法、热觉、热耐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判断腧穴热敏态的价值更高。结论:1.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腧穴热敏态。2.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提高检测腧穴热敏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建立临床热敏态腧穴客观检测新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晶[10](2018)在《电针四神聪改善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客观评价电针对脑梗死患者睡眠及认知障碍的影响,基于PSG观察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分析睡眠结构改善与认知功能提高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电针四神聪的机制探讨提供依据。方法:1.电针四神聪对脑梗死患者睡眠及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失眠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即假针刺组、药物对照组、针刺组、电针组,每组30例。入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假针刺组,选择非穴位点,留针20min,每日1次,针刺后连接电针仪,但不予电刺激;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surazepam),1次1mg,每日1次睡前服;针刺组,选取四神聪穴,留针20min,每日1次;电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H z。各组疗程均为21天。分别在疗前与疗后使用PSQI量表对患者的一般睡眠情况进行评价,睡眠日记对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和睡眠效率(SE)记录,ESS量表对患者的日间嗜睡情况进行评估,失眠疗效判定标准对总有效率进行评价,MoCA量表观察患者认知功能。利用S 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2.基于PSG的电针四神聪改善睡眠结构和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失眠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假针刺组、电针对照组、电针组,每组20例。入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假针刺组和电针组操作同研究一,电针对照组,采用断续波,频率为50Hz,断续比为1:1,余同电针组。分别在疗前与疗后使用PSQI量表、睡眠日记、体动仪、ESS量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利用PSG客观监测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效率、觉醒次数等睡眠参数,Mo CA量表观察患者认知功能。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电针治疗后患者睡眠结构与各项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处理。结果:1.脑梗死患者睡眠和认知损害的特点: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睡眠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N1期睡眠时间延长、N3期睡眠时间缩短,日间呈过度嗜睡的状态;整体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回忆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以及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减退。N 1期与MoCA总分呈显着负相关(P<0.01),N3期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P<0.05),提示患者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随着N1期睡眠增多,N3期睡眠减少,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下降的趋势。2.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根据失眠疗效判定标准,假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6.4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14%,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86%,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00%,四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对照组、针刺组和电针组在改善睡眠疗效上均优于假针刺组,电针组疗效最佳。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均优于假针刺组,其中电针组疗效最好。电针组患者睡眠日记和体动仪参数的比较,TST、SL、SE、觉醒次数、睡后觉醒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TS T、SL两两比较,电针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SE、觉醒次数、睡后觉醒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在减少睡眠潜伏期和提高睡眠总时间方面疗效相近,优于其余各组;在提高睡眠效率、减少觉醒次数和睡后觉醒时间方面均优于假针刺组,其中电针组疗效最好。各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组在改善日间嗜睡方面均优于假针刺组,其中电针组疗效最好。各组患者治疗后PSG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治疗后REM-SL和R EM期时间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治疗后N1期时间、N3期时间和ArI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N2期时间各组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E、SL、N1期时间、N 3期时间和ArI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电针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电针改善睡眠结构紊乱优于其余各组,使N3期睡眠时间延长,N1期睡眠时间缩短,提高睡眠效率。3.电针四神聪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各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总分比较,电针组和针刺组较治疗前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假针组和药物对照组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疗效,电针组和针刺组可以改善认知功能,电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各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量表各分项比较,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定向力、延迟回忆、注意力与计算力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各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电针组在改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方面疗效最好。4.电针改善睡眠结构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电针组治疗后,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善与MoCA总分提高具有相关性,N1期、N3期差值与MoCA总分差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N1期差值与MoCA中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呈正相关关系(P<0.05),N3期差值与MoCA中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回忆呈正相关关系(P<0.05),提示电针在改善患者睡眠结构的同时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提高,电针减少了患者N1期睡眠,增加了患者N3期睡眠,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回忆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结论:1.电针四神聪可改善脑梗死后失眠伴认知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在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以及改善日间嗜睡方面;电针四神聪可以改善患者延迟回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针刺的安慰剂效应在针刺治疗中不起主导作用。2.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睡眠结构和认知功能的程度上均有确切的疗效,电针组优于电针对照组。3.电针有利于脑梗死后失眠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善,使N 1期睡眠时间缩短,N3期睡眠时间延长,提高睡眠效率,减少入睡后觉醒次数。4.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的恢复与N1期睡眠时间缩短和N3期睡眠时间延长呈显着正相关,电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睡眠结构,使N1期睡眠时间减少,N3期睡眠时间增多,促进患者延迟回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的改善。

二、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1 ITP的中医研究进展
        2 ITP的西医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概况
        1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
        4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1 资料来源
        2 ITP病例选择标准
        3 正常对照选择标准
    二、ITP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1 中医辨证标准
        2 脏腑辨证标准
        3 西医分期标准
        4 出血倾向评分标准
    三、研究方案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 实验方法
    四、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统计
        2 中医证候统计
        3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五、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出血评分系统与出血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分析
        3 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4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六、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医临床调查量表
附录2 受试者一般情况量表
附录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评分系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认识
        1、多系统萎缩的定义、历史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
        2、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研究
        3、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
        4、影像学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5、西医治疗
        6、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研究
        1、古代文献对多系统萎缩病名的认识
        2、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理解多系统萎缩及太溪穴的选穴依据
        1、MSA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2、针刺太溪穴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3、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补肾益髓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针刺多系统萎缩患者太溪穴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临床资料
        4、研究方案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采集
        2.2 研究内容
        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OSA组病情程度研究
        3.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3.4 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OSA组病情程度的相关分析
    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4. OSA组各体质类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5. 中医体质干预思路
    6. 展望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脱落与剔除病例的处理
        1.7 观察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红外热图采集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疗效评价标准
        2.9 统计方法
        2.10 伦理学原则
        2.11 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分析
        3.3 疗效结果分析
讨论
    1.失眠的中西医认识
        1.1 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危害
        1.2 失眠的西医认识
        1.3 失眠的中医认识
    2.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2.1 红外热成像的工作原理
        2.2 性能要求及采图影响因素
        2.3 医用红外热成像的临床应用
    3.试验方案设计依据
        3.1 针刺的选择
        3.2 刺络放血的选择
        3.3 肝俞穴的选穴依据
        3.4 红外热图作为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4.结果分析
        4.1 失眠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分析
        4.2 焦虑抑郁相关疗效分析
        4.3 红外热成像相关部位温差变化分析
        4.4 相关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红外热成像摄图体位标准
    附件3 量表
        表1 肝火扰心型失眠中医症候量表
        表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表3 焦虑自评量表(SAS)
        表4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观察指标
        2.2.1 一般指标
        2.2.2 血常规
        2.2.3 生化指标
        2.2.4 NT-ProBNP
        2.2.5 超声心动图
    2.3 测量方法
        2.3.1 血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
        2.3.2 NT-ProBNP的检测
        2.3.3 超声心动图
        2.3.4 心电资料
    2.4 研究对象分组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3.2 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3.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对慢性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3.4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NT-ProBNP对慢性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3.5 心房颤动组患者RDW与HF其他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VEF、NT-ProBNP)
    3.6 慢性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3.7 心房颤动组患者RDW、LVEF、NT-ProBNP水平在不同NYHA分级间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局限性及展望
    6.1 研究的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实验班
        1.2.2 对照班
    1.3 学习效果评价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客观评价
    2.2 主观评价
3 讨论
    3.1 拥有丰富病理尸检资料及有经验的教师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3.2 病理尸检应用于病理学实践教学可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7)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传统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解
        1.1 古代医家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解
        1.2 现代医家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2.西医对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认识
        2.1 真性延髓麻痹的定义及表现
        2.2 吞咽的生理过程
        2.3 真性延髓麻痹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
        2.4 真性延髓麻痹后吞咽障碍常用评估方法
    3 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治疗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3.3 吞咽康复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历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测量指标及疗效评定
        3.1 洼田饮水试验
        3.2 经口摄食功能评估(FOIS)
        3.3 吞咽造影评估
        3.4 吞咽功能分级评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方法
    6 结果分析
        6.1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
        6.2 FOIS评分
        6.3 吞咽反射启动时间
        6.4 食团通过时间
        6.5 吞咽功能分级评定
        6.6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三区三线理论
        1.1 三区划分
        1.2 三线选取
    2.穴位选择与机理讨论
    3.透刺吞咽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理论依据
    4.临床疗效评价
    5.本研究的安全性评价
    6.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8)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标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排除脱落及剔除标准
        1.4.1 纳入标准
        1.4.2 排除标准
        1.4.3 脱落标准
        1.4.4 剔除标准
    1.5 复发判定标准
    1.6 体质类型判定
    1.7 研究方法
        1.7.1 病例采集
        1.7.2 数据收集和随访
        1.7.3 病例配比过程
        1.7.4 数据管理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1.9 研究结果
        1.9.1 一般资料
        1.9.2 两组服中药汤剂时间及康复治疗时间比较
        1.9.3 两组中医体质状态分布
        1.9.4 缺血性卒中复发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1.9.5 复发组体质分析
        1.9.6 不同体质的复发率比较
    1.10 讨论
        1.10.1 中医体质的研究
        1.10.2 研究结果分析
        1.10.3 本课题关键点、创新点、存在问题及展望
    1.11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卒中复发因素
        2.1.1 不可干预因素
        2.1.2 可干预因素
    2.2 传统医学卒中复发研究现状
        2.2.1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2.2.2 中风中医治则治法
        2.2.3 中风复发中医相关研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B 中风中医诊断与分类标准
附录C 复发判定标准
附录D 中医体质量表
附录E 中医体质结果判定量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腧穴敏化理论与腧穴热敏态
        1 灸疗新理论—腧穴敏化理论
    二、热敏灸与腧穴热敏态
        1 确定并规范热敏态腧穴的刺激手段
        2 确定热敏态腧穴的探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3 确定艾灸热敏态腧穴的灸量
    三、腧穴热敏态的客观检测
        1 腧穴热敏态的红外热断层检测
        2 腧穴热敏态的温度阈值法检测
    四、腧穴热敏态与腧穴内涵的延伸
        1 以痛为腧
        2 以络为腧
        3 有“应”为腧
    五、腧穴热敏态对针灸临床的启示
        1 腧穴存在不同状态
        2 敏化态腧穴是针灸治疗的最佳刺激部位
        3 穴位探查是选用敏化态腧穴的必需手段
        4 刺激手段与敏化态腧穴的精准对位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前提
        5 小结
    六、感觉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1 感觉定量分析的原理
        2 感觉定量分析的检测注意事项
        3 感觉定量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七、TTM及其临床应用
        1 TTM的原理
        2 TTM的优势
        3 TTM在临床中的应用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基线比较
        2.2 研究结果
    3.分析与讨论
        3.1 选题的依据
        3.2 应用TTM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3.3 应用感觉定量分析仪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3.4 选取温度阈值检测方法的讨论
        3.5 病种及穴位选择依据
        3.6 结果分析
        3.7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10)电针四神聪改善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1. 卒中后睡眠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概述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述
        1.4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5 睡眠和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2. 多导睡眠监测在卒中后睡眠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2.1 多导睡眠监测的概述
        2.2 正常成人睡眠结构
        2.3 多导睡眠监测在睡眠及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3. 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及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3.1 针刺治疗卒中的研究进展
        3.2 针刺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3.3 针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4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概述
技术路线图
临床研究
    研究一 电针四神聪对脑梗死患者睡眠及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资助资金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不良事件的观察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
        2.2 随机方法和盲法实施
        3. 治疗方法
        3.1 常规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观察指标
        4.1 匹斯堡睡眠量表
        4.2 睡眠日记
        4.3 Epworth嗜睡量表
        4.4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4.5 失眠疗效判定标准
        5. 伦理医学问题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学处理
        8. 结果
        8.1 一般资料
        8.2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8.3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日记各参数的影响
        8.4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日间嗜睡的影响
        8.5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8.6 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8.7 电针四神聪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9. 小结
    研究二 基于PSG的电针四神聪改善睡眠结构和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
        2.2 分组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PSG的记录
        3.2 体动仪
        3.3 其他相关量表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5.3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日记各参数的影响
        5.4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体动仪各参数的影响
        5.5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日间嗜睡的影响
        5.6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5.7 患者治疗前睡眠日记、体动仪和PSG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8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5.9 电针四神聪改善睡眠结构与提高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小结
讨论
    1. 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分析
        1.1 脑卒中急性期的睡眠结构
        1.2 脑卒中恢复期的睡眠结构
        1.3 脑卒中睡眠和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2. 针刺方案的选择
        2.1 选穴方案的中医理论基础
        2.2 选穴依据
    3. 假针刺组的选择
    4. 量表的选择
    5. 体动仪的选择
    6. 研究结果和分析
        6.1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
        6.2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6.3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6.4 电针四神聪改善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7. 创新点
    8.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D]. 陈耀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D]. 赵倩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 刘蓥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D]. 付利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D]. 鲁星琴. 兰州大学, 2020(01)
  • [6]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李萱,张可丽,曹柳,于海胜,方义湖.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12)
  • [7]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 教传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中医体质状态与缺血性中风复发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 田立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D]. 焦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电针四神聪改善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宋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多导睡眠图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