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者论文-张继定

编选者论文-张继定

导读:本文包含了编选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戴复古,石屏诗,编选者,序跋作者

编选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定[1](2017)在《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下)——戴复古交游考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1)的下篇,着重对戴复古(号石屏)与其后期诗稿的编选者或序跋作者萧泰来、李贾、姚镛、王埜、赵以夫、吴子良、包恢和刘克庄等人的交游进行考述。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戴复古飘泊江湖、悲欢感慨的生存状态和爱国忧民的忠义情怀。同时,戴复古与这些编选者和序跋作者的诗友情谊,特别是戴氏在晚宋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从中也得以进一步的彰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2](2017)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代教材编选者 新一代电子教材编讲者征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底教育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公布了面向未来的叁大方面、六大核心素养标准,2017年2月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局,2017年5月召开了高规格的教材改革会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大中小学教材改革的计划。又一次基础教育革新的机遇悄然来临,又一轮教材体系性的大变革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7年25期)

敬文东[3](2017)在《《钟鸣研究资料集》编选者前言》一文中研究指出1如果没有记错,时间应该是1995年春夏之交,地点是济南。那正是我硕士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当时,济南的文化东路上有一家着名的书店,名曰"济南叁联书店",距离我就读的那家高校很近,只够散步之用。我不时要么独自一人,要么友朋二叁,前去光顾,并且时有收获,不少书至今尚在书房。不记得是一个午后,还是某个黄昏,在那家书店,我偶然看到了东方出版社(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7年08期)

陈才训[4](2016)在《论编选者对明清小说文本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编选者在明清小说文本形态演变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调整原作主旨或人物性格内涵,编选者常常对其情节内容予以增删改易,同时根据政治环境的变迁而对原作中那些不合时宜的敏感字眼作出修改,从艺术角度出发对原作进行润色,并按照一定标准对原作的形式体制予以加工改造。有时编选者还对原作标题、署名等"副文本"加以改动,或以不同心理动机为选本命名,或为所选小说增加一些插图、评点等"副文本"。(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李利峰[5](2015)在《《唐诗叁百首》编选者“蘅塘退士”两任河北知县》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读唐诗叁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叁百首》可谓家喻户晓,千古传唱。编选者"蘅塘退士"与我们河北省还有一段渊源呢。蘅塘退士,本名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金匮县(后并入无锡县)人。其先祖孙万登,安徽休宁人,唐威武军节度使、左执金吾上将军,唐懿宗咸通五年(864)举家南迁,卒封新安伯。孙洙,孙万登叁十四世孙。康熙五十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市崇(本文来源于《档案天地》期刊2015年11期)

刘建欣[6](2015)在《地域文化与明清戏曲选本编选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戏曲选本作为戏曲传播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其编选者与其中收录作家的地域性分布与选本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明清戏曲编选者以江浙地区为最多,这与当地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选本所呈现的作家作品的地域分布也与编选者主要的活动区域、活动对象密切相关,编选者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前贤的崇敬与朋辈的认可,往往会选择其主要活动区域的作家作品。选本中所收录的作家作品也回应了戏曲地域性分布与发展的戏曲史实际,体现着中国古代戏曲在大都、浙江、江苏叁地的地域性置换。(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刘浏[7](2014)在《《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生平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人选唐诗十种之《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现存可资考证其生平的文献甚少。通过对《十国春秋》之韦縠小传,韦氏家族姓名及相关线索人物以及《才调集》选诗的时间下限的分析考辨,得出结论:韦縠系出于京兆韦氏,曾任后蜀监察御史、某部尚书,其生年约在884年前后,卒年在943至960年之间。《才调集》成书于943年之后,此时韦縠已至花甲之年。(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刘浏,桂天寅[8](2013)在《《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生平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人选唐诗十种之《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现存可资考证其生平的文献甚少。通过对《十国春秋》之韦縠小传,韦氏家族姓名及相关线索人物,以及《才调集》选诗的时间下限的分析考辨,得出结论:韦縠系出于京兆韦氏,曾任后蜀监察御史、某部尚书,其生年约在884年前后,卒年在943至960年之间。《才调集》成书于943年之后,此时韦縠已至花甲之年。(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李志远[9](2013)在《《古名家杂剧》《新续古名家杂剧》编选者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名家杂剧》、《新续古名家杂剧》是两部明人编选刊刻的收录元、明时期杂剧作品的重要选集,今已无完帙存世,但其残存的部分,依然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不过,一直以来学术界并未知晓《古名家杂剧》、《新续古名家杂剧》的真正编选者,而是以讹传讹地认为它们的编选者是明代戏曲家陈与郊①,略显遗憾。缘此之故,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所见材料纠正这一讹误。(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3年04期)

胡少山[10](2011)在《编选者应负起责任——《咀华集·咀华二集》错误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照初版《咀华集》(影印本)等叁种李健吾文学评论集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流行甚广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中存在的编印错误以便再版时引起关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1年13期)

编选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底教育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公布了面向未来的叁大方面、六大核心素养标准,2017年2月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局,2017年5月召开了高规格的教材改革会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大中小学教材改革的计划。又一次基础教育革新的机遇悄然来临,又一轮教材体系性的大变革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编选者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继定.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下)——戴复古交游考之二[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代教材编选者新一代电子教材编讲者征集方案[J].教育家.2017

[3].敬文东.《钟鸣研究资料集》编选者前言[J].星星.2017

[4].陈才训.论编选者对明清小说文本形态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李利峰.《唐诗叁百首》编选者“蘅塘退士”两任河北知县[J].档案天地.2015

[6].刘建欣.地域文化与明清戏曲选本编选者[J].晋阳学刊.2015

[7].刘浏.《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生平考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刘浏,桂天寅.《才调集》编选者韦縠生平考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李志远.《古名家杂剧》《新续古名家杂剧》编选者考[J].文献.2013

[10].胡少山.编选者应负起责任——《咀华集·咀华二集》错误辨析[J].青年文学家.2011

标签:;  ;  ;  ;  

编选者论文-张继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