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烃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页岩气,原始生烃潜力,储集能力,牛蹄塘组
生烃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黄宇琪,张金川,魏晓亮,杨军伟[1](2019)在《黔西北寒武系牛蹄塘组与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生烃和储集能力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黔西北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对钻井岩心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对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原始TOC分别为8.68%~10.50%和0.60%~9.45%,原始生烃潜量分别为62.77~75.20 mg/g和4.44~69.70 mg/g,演化至成熟时平均产气量分别为93.35 cm3/g和58.58 cm3/g,证明了牛蹄塘组页岩原始生烃能力远好于龙马溪组页岩。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最大吸附气含量分别为1.81~9.07m3/t和2.24~2.49 m3/t,孔隙大小主要分布在3.48~3.65 nm范围内,牛蹄塘组页岩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总体上小于龙马溪组页岩。综合研究认为:牛蹄塘组页岩与龙马溪组页岩相比,更有利于富集吸附态天然气,但牛蹄塘组页岩天然气生成时期早、演化时间长,导致大部分天然气散失,加之页岩孔隙度降低也导致游离气富集能力下降,最终使得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能力弱于龙马溪组。(本文来源于《海相油气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杨奕曜[2](2019)在《湖相黑色泥岩地球化学与生烃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渭北隆起带受构造抬升影响,长期接受剥蚀作用影响,地层缺失现象普遍。对于该区块的油气勘探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致密油气的勘探技术的进步与野外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区域的致密油层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该区块延长组长7段有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的黑色泥岩与无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的黑色泥岩之间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等指标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无法更进一步探讨优质致密油层与凝灰质碎屑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铜川区延长组长7_3段凝灰质黑色烃源岩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岩性划分。为了进一步探讨同期有凝灰质碎屑的参与沉积黑色泥岩与无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黑色泥岩的地球化学、生烃潜力等指标的差异性,特选取凝灰物质含量较高的铜川区小桥河、摩天沟野外剖面长7_3段凝灰质黑色泥页岩与东北部几乎无火山活动记录的宜川区养鸡场野外剖面长7_3段灰黑色泥岩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铜川区剖面7_3段中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高度混合的黑色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进行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生烃潜力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出以下5点认识。1.铜川区延长组长7_3段凝灰质黑色烃源岩可进一步划分为灰白色薄-极薄层中-细粒沉凝灰岩与黑色薄-极薄层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高度混合的泥岩。2.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中-细粒沉凝灰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二者均具有明显的上地壳属性。且前者各项地球化学指标明显继承后者,在证明了二者具有很强的亲缘性。3.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的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二者古水体环境均为淡水环境,铜川区泥质岩具有更高的还原度,而古生产力却略低于前者。4.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的岩石热解参数显示,前者具有明显强于后者的有机质丰度;前者有机质类型为Ⅱ_1型,后者为Ⅲ型;前者成熟度整体处于低成熟阶段,后者整体已进入成熟阶段。前者可作为优质生油岩。5.在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铜川区7_3段黑色泥页岩中的凝灰质碎屑的产出特点,提出陆上火山喷发入湖沉积后自下而上为中-细粒沉凝灰岩—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及蚀变产物高度混合的泥质岩—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的叁段式理想沉积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王彦青,陈迎宾,胡烨,曾华盛,吴小奇[3](2018)在《蒸发环境烃源岩生烃能力探讨——以川西坳陷雷口坡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雷口坡组勘探屡屡突破,已成为川西坳陷海相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搞清雷口坡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对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盐度的定量化指标和高伽马蜡烷特征反映了雷口坡组沉积期发育高盐度、水体分层的咸化蒸发环境,Ba质量分数高、δ13C正偏移特征反映沉积环境具备较高的生物生产力,可以形成优质烃源岩;咸化蒸发环境有利于烃源岩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川西地区雷口坡组烃源岩TOC整体较低,但含膏碳酸盐岩样品TOC相对较高,蒸发台地相发育较多的膏云坪和含膏舄湖,膏岩与碳酸盐岩交互沉积,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及岩性组合。(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4期)
刘天甲,李予晋[4](2018)在《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生烃能力模糊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生烃能力的问题,对碳酸盐岩生烃能力与生烃机制展开研究,讨论了古老碳酸盐岩烃源岩能否有效生烃和排烃的问题.为了快速有效评价碳酸盐烃源岩生烃能力,对影响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变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碳酸盐岩生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碳酸盐岩样品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合理.(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韩慧宇[5](2017)在《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成因及生烃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也是发育海相烃源岩的典型盆地之一。寒武系-奥陶系是塔里木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发育层段,其中,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发育有高丰度优质烃源岩,且在其底部发育一套类型复杂多样、沉积现象丰富的硅质岩段,具有重要的生油潜力研究价值和沉积环境指示作用。本文以玉尔吐斯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沉积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借助野外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硅质岩成因及烃源岩生烃能力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玉尔吐斯组硅质岩的沉积成因模式,评价了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为拉张的被动大陆边缘的环境,且该时期盆地的热液活动较为活跃;沉积物母岩以安山岩为主,可能伴有长英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的混入;母岩处在斜长石风化阶段,经历了较弱的风化作用影响,且未经历明显的沉积再循环作用。玉尔吐斯组自下而上为一套台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台内缓坡的沉积相特征并构成一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沉积时期水体环境整体上为低能静水、高盐度、酸性且缺氧还原条件,部分时期由于热液带入酸性H_2S等气体,形成硫化还原的环境。玉尔吐斯组硅质岩受物源碎屑影响较小,高盐、高碱且缺氧的沉积前海水环境利于溶解由富硅热液、上升富硅洋流、河流输入(溶解态硅)提供的大量SiO_2,而酸性气体和生物致酸引发SiO_2的析出聚沉,并在不同层位形成了分别由热液作用或上升洋流主控的硅质岩;而热液和洋流活动也为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玉尔吐斯组发育一套平均厚度20m的高丰度烃源岩,上段烃源岩为有利烃源岩,但由于热演化成熟度普遍偏高,下段烃源岩生烃潜力一般;其有机质来源主要为低等的藻类、浮游生物及各类细菌,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Ⅱ型;另外,玉尔吐斯组烃源岩与巴什托原油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上存在较高的相似度,表明其历史上的生烃活动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具有重要的供油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12-01)
童小俊[6](2016)在《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气、源地化特征及烃源岩生烃能力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一直存在难题,很多学者依据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天然气聚集带理论、源控论、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等理论对须家河组的油气藏类型、成藏主控因素都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论文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川中须家河组气藏生烃及成藏进行研究,将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和油气地学特征研究结合,分析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油气来源,结合生烃强度的计算对须家河组生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得出的结论如下:(1)、须家河组为一套湖泊、河流相沉积的含煤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六段,须一段、须叁段和须五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富集区,暗色泥岩和煤层以夹层方式分布在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中。(2)、须家河组主要为Ⅱ2~Ⅲ型干酪根,煤的有机显微组分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干酪根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为成熟-高成熟阶段,原始有机质丰度相对较大。(3)、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为湿气,同时反应出典型的陆源煤型气特征,母质类型为Ⅲ型母质;须家河组凝析油具有高成熟腐植型成因的特征,且为煤成油。(4)、须家河组的上、下地层中虽然发育多套烃源层,但是川中地区构造活动微弱,结合须家河组与上下地层油气源对比表明,须家河组油气藏产出的油、气主要来自本身的烃源岩。(5)、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包括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的总生烃强度在10~30×108m3/km2之间,平均为23.0×108m3/km2(相当于SPI为2.35),生储盖组合为互层式自生自储,烃源岩与储层在平面上的相互接触面积大,烃源岩的油气充载能力属于中等。(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王贵磊[7](2015)在《星古1井区双阳组烃源岩生烃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星古1井区双阳组烃源岩的生烃特征,本次研究选取了星古1井双阳组2042m的暗色泥岩进行了Rock-Eval(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同时选取双阳组抽提物进行了金管(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以确定双阳组原油裂解成气特征。通过热模拟实验数据对成烃动力学模型进行标定。标定的双阳组泥岩样品动力学参数揭示其成油活化能主要分布于(200~230)k J/mol之间,平均活化能为212 k J/mol;成气活化能主要分布于(210~230)k J/mol之间,平均活化能为223 k J/mol。(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04期)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8](2014)在《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相优质烃源岩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仿真地层热压模拟实验与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等新技术对优质烃源岩不同成烃生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优质烃源岩目前能够识别的成烃生物主要由底栖生物(或底栖藻类)及菌类(真菌类和细菌)组成,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这些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相当于Ⅱ型干酪根,其中底栖藻类相当于Ⅱ1型,真菌细菌类一般相当于Ⅱ2型;其次为浮游生物,生烃潜力与Ⅰ型干酪根相当。优质烃源岩中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在不同成熟阶段的生油能力不同,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及其与原油裂解生烃的相对贡献也有差异。因此,下古生界高成熟度烃源岩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成烃生物或干酪根类型在各成熟阶段的生油、生气能力进行动态地评价。不同成烃生物生烃潜力研究不仅对常规油气勘探而且对非常规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4年04期)
周鑫宇[9](2014)在《鄂尔多斯马家沟组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下限以及生烃能力评价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收集了测井、录井资料及岩芯分析等基础资料,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等学科的原理及方法,通过模拟模型并对于研究区的生烃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具体得出的结论如下:1.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以碳酸盐岩为主,泥质烃源岩其次。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含有少量Ⅱ2型,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其次偏腐泥型),热演化程度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原始有机质丰度主要为低-中等。2.马家沟组碳酸盐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在盆地西缘和南缘的盆地相和台地斜坡相区相对较高,一般在0.30%~0.40%之间,其次是古隆起北东部,残余有机碳含量多数在0.25%~0.30%之间,靠近古隆起一带为碳酸盐台地相区,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普遍相对低,多数为0.10%~0.30%。3.通过对烃源岩排烃方式、残余有机碳含量、碳酸盐储层条件的综合分析,有机质丰度下限值取0.25%较为合适。马家沟组不同相带烃源岩品质差异大,以台缘斜坡、蒸发台地和膏岩洼地盆地相对较好。马家沟组烃源岩厚度在西缘展布呈南北向,沿中央古隆起西斜坡由东向西厚度逐渐增大,发育在盆地南缘的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厚度东、西向展布,沿中央古隆起南段,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厚烃源岩厚度在平面上变化大,纵向分布上马家沟组中不同相带烃源岩品质差异大,以台缘斜坡、蒸发台地和膏盐洼地盆地相对较好。4.研究区累积生烃总量在西缘北段、西缘冲断带和渭北隆起分别为50.93万亿方、67.70万亿方、53.77万亿方,累积生烃强度分别都达到了15~20108m3/km2、20~25108m3/km2、25~30108m3/km2,主要生烃期为晚叁迭至白垩纪末,生烃区域主要分布于西缘北段、南缘地区,在北东部有少量分布,马家沟暗色泥岩生烃远小于马家沟碳酸盐岩生烃量,基本不影响马家沟组各地区的评价。(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李玮[10](2014)在《应用古生物标志判断陆相地层的生烃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生物是古环境的产物,古生物特征反映古环境特征。有机生油理论认为,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是油气藏形成最主要油气来源。本次研究认为,应用古生物鉴定不但能够为传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有利手段,而且还能通过古生物标志判断古沉积环境、烃源岩类型和生烃能力,作为新盆地、新区新领域勘探烃源岩分析、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4年09期)
生烃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渭北隆起带受构造抬升影响,长期接受剥蚀作用影响,地层缺失现象普遍。对于该区块的油气勘探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致密油气的勘探技术的进步与野外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区域的致密油层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该区块延长组长7段有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的黑色泥岩与无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的黑色泥岩之间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等指标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无法更进一步探讨优质致密油层与凝灰质碎屑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铜川区延长组长7_3段凝灰质黑色烃源岩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岩性划分。为了进一步探讨同期有凝灰质碎屑的参与沉积黑色泥岩与无凝灰质碎屑参与沉积黑色泥岩的地球化学、生烃潜力等指标的差异性,特选取凝灰物质含量较高的铜川区小桥河、摩天沟野外剖面长7_3段凝灰质黑色泥页岩与东北部几乎无火山活动记录的宜川区养鸡场野外剖面长7_3段灰黑色泥岩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铜川区剖面7_3段中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高度混合的黑色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进行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生烃潜力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出以下5点认识。1.铜川区延长组长7_3段凝灰质黑色烃源岩可进一步划分为灰白色薄-极薄层中-细粒沉凝灰岩与黑色薄-极薄层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高度混合的泥岩。2.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中-细粒沉凝灰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二者均具有明显的上地壳属性。且前者各项地球化学指标明显继承后者,在证明了二者具有很强的亲缘性。3.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的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二者古水体环境均为淡水环境,铜川区泥质岩具有更高的还原度,而古生产力却略低于前者。4.铜川区黑色凝灰质泥岩与宜川区无火山碎屑参与的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灰黑-灰绿色泥岩的岩石热解参数显示,前者具有明显强于后者的有机质丰度;前者有机质类型为Ⅱ_1型,后者为Ⅲ型;前者成熟度整体处于低成熟阶段,后者整体已进入成熟阶段。前者可作为优质生油岩。5.在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铜川区7_3段黑色泥页岩中的凝灰质碎屑的产出特点,提出陆上火山喷发入湖沉积后自下而上为中-细粒沉凝灰岩—极细粒远源陆源-火山碎屑及蚀变产物高度混合的泥质岩—以极细粒远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的叁段式理想沉积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烃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黄宇琪,张金川,魏晓亮,杨军伟.黔西北寒武系牛蹄塘组与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生烃和储集能力差异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19
[2].杨奕曜.湖相黑色泥岩地球化学与生烃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王彦青,陈迎宾,胡烨,曾华盛,吴小奇.蒸发环境烃源岩生烃能力探讨——以川西坳陷雷口坡组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8
[4].刘天甲,李予晋.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生烃能力模糊评价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5].韩慧宇.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成因及生烃能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6].童小俊.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气、源地化特征及烃源岩生烃能力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
[7].王贵磊.星古1井区双阳组烃源岩生烃能力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
[8].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4
[9].周鑫宇.鄂尔多斯马家沟组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
[10].李玮.应用古生物标志判断陆相地层的生烃能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