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万山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藏过程,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期次,烃源岩
十万山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1](2014)在《十万山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十万山盆地泥盆和二迭纪地层中方解石里的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探讨了该区主要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充注可能分为叁期,第一次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二迭世,第二次油气充注在晚二迭世—早叁迭世,第叁次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油气成藏过程经历了印支末期的早期油气藏改造阶段、燕山期的晚期油气藏改造阶段以及喜山期的油气藏保存阶段。(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段希文,冯瑞,刘韦唯[2](2014)在《十万山盆地宽线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万山盆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靠近中越边界。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该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断裂发育,地层产状高陡,资料品质低,成像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对该区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采集资料品质已不能满足当前勘探任务的需要。应用宽线采集技术,可以优选激发炮点,同时利用相邻道的面元迭加信息,达到压制干扰的目的,从而提高迭加剖面的质量。宽线剖面与常规二维迭加剖面相比,表现出了有效反射信息更清晰,地质现象丰富,资料信噪比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承金[3](2009)在《广西十万山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万山盆地是在印支期海相沉积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界陆相沉积盆地。论文在丰富的野外资料的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的思想为指导,研究了十万山盆地的主干断裂、构造样式、构造应力场、构造单元和构造演化,并以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为主,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体反射率分析,定性~半定量地分析了盆地中新生代的热历史,最后探讨了构造与含油气的关系。控制全区构造格架的区域性断裂在晚古生代一般表现为与伸展作用有关的同生正断层系,控制半地堑或地堑式裂陷带,印支期后发生多期构造挤压反转或兼有走滑构造变形。盆地构造样式主要包括挤压构造、伸展构造、反转构造和走滑构造。十万山盆地加里东运动主要为近南北向的挤压褶皱运动,印支运动也主要为近南北向的挤压褶皱作用,燕山早期运动主要为北西~南东向的挤压褶皱作用,燕山晚期运动主要为北北东~南南西方向的挤压褶皱作用,喜山早期运动主要为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盆地可划分为3个次级构造单元和5个构造演化阶段。盆地的热史和剥蚀史反映了区域构造的发展史,热史还决定了烃源岩的成熟史。十万山盆地的古温度史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即:晚叁迭世~晚侏罗世快速埋藏增温阶段,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短暂降温阶段,白垩纪再次埋藏增温阶段,晚白垩世末~古新世快速降温阶段,始新世~渐新世稳定阶段和中新世以来快速降温阶段。上二迭统为十万山盆地最好的烃源岩层位,峙浪~上思一带成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9-11-01)
许冬,邹婷婷,田静轩,许长海[4](2004)在《广西十万山盆地花岗岩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万山盆地处于太平洋域、特提斯域、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交汇部位,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相当复杂。海西期花岗岩显示造山环境特点,其形成与云开地块向西汇聚挤压、钦防海槽关闭有关。中叁迭世末,Izanagi板块北移引发云开地块向北西推挤碰撞,致使印支期花岗岩具有汇聚造山花岗岩特征。燕山期岩体显示造山环境,其形成可能与Izanagi板块快速向北西汇聚欧亚东缘以及冈瓦纳汇聚欧亚大陆联合控制有关。研究区花岗岩同属于过铝质花岗岩,它们轻稀土富集,(La/Yb)N=8.07~14.50,负铕异常明显(δEu=0.48~0.56),且Rb,Th,Ce和Sm显现正异常,K2O,Ba,Ta,Hf相对亏损,具有陆壳重熔源区特点。燕山期石英正长岩具有幔源特点,铕正异常明显(δEu=1.50~1.64),轻、重稀土丰度均低于花岗岩,Nb含量较高。这些花岗岩与正长岩的蛛网模式均一致指示造山型花岗岩构造环境。(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04年03期)
汪新伟,汪新文,韩效忠[5](2003)在《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十万山盆地的地热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十万山盆地及邻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的表观年龄特征和封闭径迹长度分布特征的分析与正演模拟 ,定性 -半定量地研究了该区相关岩石组合的地热演化史。结果表明 :所有样品均经历了 6 0~ 70℃以上的古地温 ;盆地北西侧的基底地层 (T1b)比盆地南东侧的基底岩系 (γ15)隆升剥蚀到达浅部 (低于 70℃的不退火温度 )的时间要相对早得多 ;盆地内样品的古温度史表明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致使区内古地温场经历了 6个阶段 ,即晚叁迭世 -晚侏罗世的快速埋藏增温阶段、晚侏罗世末 -早白垩世初的短暂降温阶段、白垩纪的再次埋藏增温阶段、晚白垩世末 -古新世的快速降温阶段、始新世 -渐新世稳定阶段和中新世以来的快速降温阶段 ,区内烃源岩演化历史比较复杂。(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03年04期)
刘长伟,王飞宇,王忠辉,梁狄刚[6](2002)在《十万山盆地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万山盆地勘探程度较低 ,盆地内只有 3口探井 ,有利用价值的仅有万参 1井。此前对该盆地烃源岩演化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该盆地主要烃源岩 (P2 、T1)分别处于凝析油 湿气演化阶段、生烃高峰 凝析油 湿气演化阶段 ;而法国ELF公司却认为盆地内所有烃源岩均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为正确评价该盆地烃源岩热演化 ,避免露头样品因遭受氧化对准确测试烃源岩氧化程度的影响 ,共采集十万山盆地 8套烃源岩 2 0个地表样品及 2 7个浅井样品进行镜质组 (沥青 )反射率测试 ,结果认为泥盆系、石炭系及绝大部分二迭系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高达 2 .0 %以上 ,已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 ,仅有局部二迭系样品处于凝析油 湿气演化阶段晚期 ,而叁迭系烃源岩正处于生烃高峰至凝析油 湿气演化阶段。(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02年06期)
尹福光,许效松,万方[7](2002)在《十万山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油气资源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万山盆地位于广西西南部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 ,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的加里东运动之后 ,早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形成被动大陆边缘。晚二迭世末 ,该地区变成弧后盆地 ,进一步转化成前陆盆地。在盆山转换过程中 ,经历了叁次沉积 -构造盆山转换过程 :泥盆纪 -早二迭世盆地新生与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谷 ;晚二迭世与中叁迭世间盆地构造性质转换与前陆盆地 ;晚叁迭世至侏罗纪的晚期前陆磨拉石沉积。 在碎屑岩陆架沉积阶段 ,生成碎屑岩烃源岩层。在碳酸盐台地沉阶段 ,发育砂屑灰岩、藻灰岩、礁灰岩和暴露作用生成的白云岩储集岩。因而其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构了古生新储组合。前陆盆地早期在前渊盆地内沉积了一套碎屑岩烃源岩。它与早期的储集层构成了新生古储组合。同时也对下伏地层起到了封闭作用。沉积地层逐层向克拉通斜坡上超覆 ,发育地层圈闭。前渊阶段中期快速沉积的巨厚的复理石沉积和晚期快速沉积形成的磨拉石沉积有利于早期沉积的迅速埋藏、成熟和保存。(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2年02期)
十万山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万山盆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靠近中越边界。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该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断裂发育,地层产状高陡,资料品质低,成像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对该区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采集资料品质已不能满足当前勘探任务的需要。应用宽线采集技术,可以优选激发炮点,同时利用相邻道的面元迭加信息,达到压制干扰的目的,从而提高迭加剖面的质量。宽线剖面与常规二维迭加剖面相比,表现出了有效反射信息更清晰,地质现象丰富,资料信噪比高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万山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刘磊.十万山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分析[J].内江科技.2014
[2].段希文,冯瑞,刘韦唯.十万山盆地宽线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
[3].承金.广西十万山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4].许冬,邹婷婷,田静轩,许长海.广西十万山盆地花岗岩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初步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
[5].汪新伟,汪新文,韩效忠.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十万山盆地的地热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
[6].刘长伟,王飞宇,王忠辉,梁狄刚.十万山盆地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
[7].尹福光,许效松,万方.十万山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油气资源效应[J].矿物岩石.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