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变革中的构建与期冀(论文文献综述)
刘兰慧[1](2021)在《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向缓巧[2](2021)在《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学创作现象。与西方相比,虽然中国的生态书写起步较晚,但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亦涌现出一批较为优秀的作家,叶广芩即是其中之一。她的小说关注社会生活,并对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对动物的残害、人类无所不吃的饮食文化进行了批判。同时也推崇动物权利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危机,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态的反思与关照。本论文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力求对叶广芩小说的生态生态呈现与文学书写、叙事维度、价值内涵等进行全面观照。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北京与秦岭的自然风光的展示、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风光的瓦解、传统文化的消失以及人的动物化和动物形象的塑造等角度,逐一呈现叶广芩小说中的生态意识。第二章通过分析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揭示作者对构建美好生态家园的期盼,进而探讨生态理想叙事、反思批判叙事等叶广芩小说叙事的特点。第三章论述了叶广芩小说生态书写的价值内涵,认为作家生态书写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对人类欲望扩张批判、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揭示以及对人与动物温情关系呼唤三个方面上,并呼吁人类应该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归纳,同时提出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尚待进一步拓展的问题。
妥桂芳[3](2021)在《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研究》文中提出在中西方文学史中,对出走主题的书写一直未曾中断,新世纪以后流露于作家笔端的出走主题书写则更具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从而深入思考与书写时代变迁发展中的个体命运和现实境遇。新世纪以后的多民族小说作家对出走主题的书写,就出走的行为方式、特定人群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来讲,出走的基本类型有三种:一是出走直至终走,即在社会现实中的一种无目的的流浪式寻找;二是出走之后继而回归,即在出走之后,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选择回到始发地的一种回归式恪守;三是出走至回归,后又重新出走,即在出走与回归之间不断徘徊与行走的循环中寻求新的突围。出走主题的书写,言说的是新世纪以后的一代人在面对新的物质与理想的双重抉择。新世纪以后多民族小说中的出走主题书写,在当代文学的范围中具有现实意义与文学意义。首先,体现新世纪以后作家对流动人群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理想的关注,具有警示文明弊病的现实意义,充满了作家对当代社会流动群体的人文主义关怀。其次,对出走主题的书写具有隐喻社会日常意象的深层含义,成为作家批判文明隐疾的载体;在小说中重构典型形象,赋予了典型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使命与创作价值。所以,新世纪以后的多民族小说中对出走的书写是站在新的起点以作家的视角与生命体验来完成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照,我们也在体会当代出走类人群生命体验的同时感触生活在当下的社会境遇与精神症候。
邱佳[4](2020)在《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近现代油画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以韩景生为首的一大批早期艺术家们在近百年的时间内不断的拼搏与探索。本文以研究韩景生在黑龙江近现代油画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为主要论题。以发掘和论证韩景生在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为主要论述内容。韩景生是黑龙江乃至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中的重要油画艺术家、早期重要的油画艺术开拓者、众多油画学习者的教师,被公认为黑龙江早期油画艺术先驱之一,他为油画艺术而投入毕生精力,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发展。韩景生对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开拓和引领作用,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社会活动、艺术活动(主要是艺术展览)三个方面:他在艺术创作上能够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和散”的意境,并吸收印象派之长,有绚丽多彩、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个人风格;他在以艺术家和教师身份参与的众多社会活动及艺术活动中,积极组织美术协会,开办画展;其不但对艺术有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更以谦逊的人品低调的处事原则,赢得众多后辈艺术家的追随与肯定。由此我们认识到,在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韩景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先驱者和推动者的巨大作用;他凭借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执着精神以及社会工作能力,在黑龙江油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引领时代,带动群体,以其多变的创作风格记录时代风土人情让油画这种舶来艺术在黑龙江地区彰显历史作用;韩景生在黑龙江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与繁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尤为需要去探究以其为当代油画的发展提供借鉴。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韩景生的艺术生平入手,在考查史实的同时探讨韩景生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第二部分是分析韩景生艺术作品不同时期的风貌:(1)开拓期的艺术风格受到俄侨画家和上海美专的影响,具有印象主义的特征。(2)发展期的艺术风格受到日本画家的影响,注重用线和平面表现的风貌。(3)变革期的艺术风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到改革开放全面解放思想束缚,作品呈现多元风格;第三个部分是依据中国当代油画尤其是黑龙江油画发展的现实进行反思,阐明韩景生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的个人作用和对未来的启示。
山丹[5](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车志远[6](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张丽霞[7](2020)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对我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剖析,是对我国发展阶段的科学研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航标。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正确解决。社会财富的分配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息息相关,新时代收入分配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快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才能使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果。本文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以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为研究对象,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刻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尝试立足于新的时代方位提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新路径,以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由、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等内容,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别从矛盾及相关概念厘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进的历史逻辑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三部分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及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内涵、特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第四部分就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第五部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紧迫性及路径,是整篇文章的重难点。本论文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六条基本路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差距缩小为趋向的收入格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两个同时”和“两个同步”;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保障人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强化政府调节职能,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李婷[8](2020)在《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文中研究说明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个性魅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始终充盈着“以悲为美”的整体审美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内核。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为切入点,力图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剖析迟子建作品中的“悲情世界”。绪论部分,对“悲情意识”进行概念界定。本章在阐述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概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价值与方法。第一部分,“悲情之源:悲情意识的成因”。本章尝试从迟子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独特境遇入手,结合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从“环境因素”、“感情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四个方面,探究迟子建创作中悲情意识的成因。第二部分,“悲辛之蕴:悲情意识与文本内涵”。本章以文本细读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文本内涵,将其划分为生存危机之悲、精神困境之悲、民族历史之悲三大类,梳理作者构建的充满人情与人性的文学空间,呈现迟子建悲情呓语中的深刻内涵。第三部分,“悲愁之象:悲情意识与意象选择”。本章以迟子建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为研究对象,论述作者在作品中如何借助众多意象呈现出独特的悲情意识。按意象本身的隶属关系作了三方面的分类,即自然类意象、动物类意象、神话类意象,并从这三个类别中选取了十个意象加以分析。第四部分,“悲怆之美:比较视域下的悲情意识”。本章首先以“物哀”美作为切入点,将迟子建与川端康成及郁达夫的创作分别加以比照,通过彼此间悲情审美追求上的契合,从“物哀的凄美意境”、“物哀的凄怆意蕴”、“物哀的文化渊源”三方面,归纳出产生这种契合的文化渊源。其次,从迟子建对《红楼梦》美学精髓的传承角度,从“黛玉葬花”式的意境、“红楼梦”式的谶语命名、“虚实对比”式的双重伏线等三个方面,分析迟子建对中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传承与发展。第五部分,“悲悯之情:悲情意识的价值评判”。本章重点论述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价值体现、现实意义及悲情意识的限度。首先,从“在现世关怀与精神关怀中呼吁回归本真”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学价值;从“地域文化的承续与传统文化的扬弃”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化价值;从作者“对个人灵魂归宿的深层关注”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现实意义。其次,从“矛盾处理简单化、理想化的缺憾”与“叙事模式程式化、单一化倾向”方面谈迟子建悲情意识的限度。
杨欣[9](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玉晴[10](2019)在《教育家顾倬的个体成长史研究》文中提出顾倬,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家,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简称“三师”)的创始人,涉猎多个教育领域,其中师范教育尤为突出,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教育实干家。当今社会,“教育家”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时代强音,深入挖掘和研究历史上的地方性教育家们,能够更好地为当今教育家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参考与借鉴。然而,顾倬这样一位典型的地方性教育家,却并未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顾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顾倬个体成长的相关史料进行挖掘和梳理,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而探寻顾倬的教育家成长之路以及影响教育家成长的原因。本研究以顾倬的个体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对顾倬生平资料的梳理分析,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顾倬的早年经历做了简单梳理,从顾倬的家世背景与家风、求知岁月以及早期的办学经历入手,找寻影响顾倬后期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顾倬的主要教育实践经历,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的艰难起步,顾倬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和附属小学的办学实践,学潮产生的影响以及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所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他的教育实践经历,为后面的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顾倬因学潮的影响,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辞职后的成长经历,此时的他已退居教育中心,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主要致力于乡村建设,参与地方治理,但依然活跃于教育界,并时刻关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探析顾倬能够成长为教育家,成功创办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顾倬个体成长史研究,分析了影响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素,并为当代教育家成长提出四点启示:顺应时代发展,能动地利用环境;热爱教育,以教育为志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自身,提高个人身心修养。结语部分主要是在以上内容的分析基础上,得出顾倬对地方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推动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然而,顾倬由于在事业上多有涉猎,精力较为分散,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博而不精”,且并未一直坚守在教育中心,使得他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通过研究教育家的个体成长史,深入挖掘影响教育家成长的因素,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更利于揭示教育家成长的规律,从而可以为国家战略的落实提供支持和保证。
二、时代变革中的构建与期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代变革中的构建与期冀(论文提纲范文)
(2)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生态书写的基本概念 |
三、研究现状与价值意义 |
第一章 叶广芩小说的生态呈现 |
第一节 原生态书写与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揭示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消逝与“家园”的瓦解 |
第三节 人的动物化与动物形象的塑造 |
第二章 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与叙事类型建构 |
第一节 反思批判叙事:模式化写作 |
第二节 生态理想叙事:构建美好家园 |
第三章 叶广芩小说生态书写的价值内涵 |
第一节 对人与动物温情关系的呼唤 |
第二节 对人类欲望扩张的批判 |
第三节 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揭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的结构类型 |
第一节 出走:流浪式寻找 |
第二节 出走—归来:回归式恪守 |
第三节 出走—再出走:循环式突围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的文本表达 |
第一节 窘迫生活的无奈反拨 |
(一)疏离原乡的隐痛与艰辛 |
(二)融入异乡的诱惑与挑战 |
第二节 理想追寻的自觉与自省 |
(一)个体性格的审视与自救 |
(二)身份认同的挪位与嬗变 |
(三)价值观念的坚守与重建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的书写意义 |
第一节 现实意义 |
(一)关注流动群体 |
(二)警示文明病症 |
第二节 文学意义 |
(一)隐喻生活意象 |
(二)重塑典型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点与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年表 |
(二)关于油画作品主题的研究 |
(三)综合研究 |
(四)韩景生油画的美学特征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韩景生的艺术生平 |
第一节 早期学习经历(1936年以前) |
一、家庭——熏陶与启蒙 |
二、哈埠——开启油画学习之地 |
三、信念——坚守艺术之路 |
第二节 韩景生的职业生涯(1936-1998) |
一、哈工大从教的九年 |
二、解放后的职业生涯 |
小结 |
第二章 韩景生油画的开拓期(1925-1936) |
第一节 韩景生早期油画风格的成因 |
一、地域——文化栖息的物质载体 |
二、文化——本土与外来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
三、面貌——合作与冲突之下的多样发展 |
四、师从——经历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早期韩景生油画代表作品分析 |
一、韩景生早期人物画作品 |
二、韩景生早期的风景写生代表作品 |
三、韩景生早期的其他作品 |
第三节 早期韩景生油画的艺术风格 |
一、早期风格的杂糅性 |
二、早期构图和色彩的抉择 |
第四节 对韩景生早期作品的研究与评价 |
一、描绘哈埠地区生活群像再现的原因 |
二、无形中参与地域文化的构建 |
三、借鉴印象派而不拘泥于印象派的色彩 |
小结 |
第三章 韩景生油画的发展期(1936-1950) |
第一节 入职哈工大后韩景生的艺术活动 |
第二节 韩景生与引导者石井柏亭 |
第三节 发展期韩景生油画作品分析 |
一、韩景生发展期的人物作品 |
二、韩景生发展期的风景作品 |
三、韩景生发展期的花卉作品 |
第四节 发展期韩景生油画的艺术风格 |
一、明确的个人情感指向 |
二、线条的表现性 |
三、平面化表现风格渐成主角 |
四、真实的现实主义的再现 |
五、突破“土味”的色彩探索 |
第五节 发展期作品的研究与评价 |
一、艺术进程中的推动者 |
二、直面历史现实的画者 |
三、时代变革中的赶路人 |
小结 |
第四章 韩景生油画的变革期(1950以后) |
第一节 新时期引领黑龙江油画新风貌 |
第二节 同时期的艺术家群体特征 |
一、哈埠同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
二、新时期哈埠画家群体的艺术活动 |
三、同时期油画艺术家群体共筑区域美术 |
第三节 新时期韩景生油画作品分析 |
一、新时期韩景生的风景写生 |
二、新时期韩景生的花卉与静物写生 |
第四节 新时期韩景生油画作品艺术风格 |
一、新时期历史题材向现实生活转变 |
二、新时期色彩进一步融合形成自身风格 |
三、新时期地域性艺术的努力探索 |
第五节 新时期韩景生作品研究与评价 |
一、中西之争下对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
二、百年耕耘中推动新时代 |
小结 |
第五章 韩景生油画风格考辩 |
第一节 韩景生油画风格总述 |
一、题材的生活化 |
二、描绘黑龙江的地域风貌 |
三、审美意境的变迁 |
第二节 韩景生油画的地域性 |
一、生活体验成就地域印记 |
二、深入画面的“诗”性表达 |
第三节 韩景生于不同时期对黑龙江油画发展的影响 |
一、开拓期“土味”的主观审美意识形成 |
二、发展期将俄、法、日、中艺术经验融合 |
三、变革期的意义与情感表达 |
四、关于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的些许探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韩景生年表 |
附件二 |
附件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
一、矛盾及相关概念厘定 |
(一)矛盾与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次要矛盾 |
(三)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社会矛盾的观点 |
(三)毛泽东对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进的历史逻辑 |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 |
(一)现实依据 |
(二)历史依据 |
(三)理论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基本内涵 |
(一)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
(二)“不平衡”的发展 |
(三)“不充分”的发展 |
(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鲜明特征 |
(一)人民主体性 |
(二)实践指向性 |
(三)理论创新性 |
四、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思想 |
(二)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
(三)提供了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据 |
第三章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效应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制度创新问题 |
(二)分配格局及结构优化问题 |
(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问题 |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 |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足 |
(二)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 |
(三)收入增长机制不健全 |
(四)民生保障政策不均衡 |
三、产生的负面效应 |
(一)经济方面的负面效应 |
(二)政治方面的负面效应 |
(三)文化方面的负面效应 |
(四)社会建设方面的负面效应 |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负面效应 |
第四章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紧迫性及其路径 |
一、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紧迫性 |
(一)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 |
(三)促进全球减贫,提升中国国际贡献力 |
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路径 |
(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差距缩小为趋向的收入格局 |
(三)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两个“同时”和两个“同步” |
(四)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保障人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 |
(五)强化政府调节职能,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悲情意识”概念阐释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及方法 |
1 悲情之源:悲情意识的成因 |
1.1 环境因素:童年的苍凉孤独之体验 |
1.2 感情因素:父亲与丈夫离世之悲痛 |
1.3 社会因素:自然与精神家园遭侵蚀 |
1.4 文化因素:中国与日本文学的滋养 |
2 悲辛之蕴:悲情意识与文本内涵 |
2.1 生存危机之悲 |
2.1.1 劳动者生活的悲辛 |
2.1.2 边缘化女性的悲吟 |
2.1.3 残缺者宿命的悲凉 |
2.2 精神困境之悲 |
2.2.1 现实重压下的悲凄 |
2.2.2 欲望深渊里的悲闷 |
2.2.3 道德枷锁中的悲困 |
2.3 民族历史之悲 |
2.3.1 国运不济下的悲痛 |
2.3.2 历史变革中的悲歌 |
2.3.3 特殊年代里的悲哀 |
3 悲愁之象:悲情意识与意象选择 |
3.1 自然类意象 |
3.1.1 月亮:抒忧郁之泣 |
3.1.2 白雪:染沉寂之况 |
3.1.3 河流:浚悲苦之渠 |
3.1.4 火种:惋文化之颓 |
3.2 动物类意象 |
3.2.1 乌鸦:笼死亡之怖 |
3.2.2 白鹳:谶悲惨之局 |
3.2.3 驯鹿:殇文化之糜 |
3.2.4 老马:照苦难之遇 |
3.3 神话类意象:灵动幽韵 |
3.3.1 “泪鱼”:寓临盆之难 |
3.3.2 “灵魂”:慰悲戚之情 |
4 悲怆之美:比较视域下的悲情意识 |
4.1 迟子建与川端康成、郁达夫之“物哀美”比照 |
4.1.1 物哀的凄美意境 |
4.1.2 物哀的凄怆意蕴 |
4.1.3 物哀的文化渊源 |
4.2 迟子建对《红楼梦》悲剧美学的借鉴 |
4.2.1 “黛玉葬花”式的意境 |
4.2.2 “红楼梦”式的谶语命名 |
4.2.3 “虚实对比”式的双重伏线 |
5 悲悯之情:悲情意识的价值评判 |
5.1 悲情意识的价值体现及现实意义 |
5.1.1 文学价值:在现世关怀与精神关怀中呼吁回归本真 |
5.1.2 文化价值:对地域文化的承续与传统文化的扬弃 |
5.1.3 现实意义:对个人灵魂归宿的深层关注 |
5.2 迟子建悲情意识创作的限度 |
5.2.1 矛盾处理简单化、理想化的缺憾 |
5.2.2 叙事模式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教育家顾倬的个体成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培养优质师资和教育家的需要 |
1.1.2 开拓教育史学科研究新领域 |
1.1.3 开拓深入研究顾倬之先声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教育家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个体成长史相关研究 |
1.2.3 顾倬相关研究及相关资料的梳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教育家 |
1.4.2 个体成长 |
1.4.3 教育家个体成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历史研究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顾倬的早年经历 |
2.1 家世与家风 |
2.1.1 家世背景 |
2.1.2 严谨的家风 |
2.2 求知岁月 |
2.2.1 国内求学生涯 |
2.2.2 日本留学之旅 |
2.3 早期的办学经历 |
第三章 顾倬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
3.1 江苏省立第三师范的艰难起步 |
3.1.1 受命建校 |
3.1.2 艰难筹备 |
3.1.3 延聘师资 |
3.2 顾倬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的办学实践 |
3.2.1 办学宗旨 |
3.2.2 课程设置 |
3.2.3 教学内容 |
3.2.4 学校管理 |
3.2.5 教育实习 |
3.3 “三师”附小的创办与发展 |
3.3.1 办学目的 |
3.3.2 办学经费 |
3.3.3 办学模式 |
3.3.4 附小的发展 |
3.4 学潮中的风流涌动 |
3.4.1 学潮的冲击 |
3.4.2 学潮愈演愈烈 |
3.5 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成绩斐然 |
3.5.1 在江苏办学史上的地位 |
3.5.2 江苏省立第三师范人才辈出 |
第四章 卸任“三师”校长后的顾倬 |
4.1 学潮中退出教育中心 |
4.1.1 学潮研究 |
4.1.2 辞职后依然活跃于教育界 |
4.2 顾倬身份的转变 |
4.2.1 致力于乡村建设 |
4.2.2 参与地方治理 |
4.3 人生的谢幕 |
4.3.1 儿子顾衡的去世 |
4.3.2 人生的最后一程 |
第五章 顾倬成长为教育家的原因 |
5.1 顾倬成长的时代背景 |
5.1.1 民族危机迫使顾倬走上“教育救国”之路 |
5.1.2 新旧交替的教育变革背景 |
5.2 顾倬成长的地域环境 |
5.2.1 苏南地区吴文化的熏染 |
5.2.2 近代苏南留学热潮的影响 |
5.3 顾倬成长的个人特质 |
5.3.1 崇高的教育志向 |
5.3.2 大爱无私的家国情怀 |
5.3.3 独特的性格特征 |
5.3.4 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
第六章 教育家成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 |
6.1 教育家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影响教育家成长的外部因素 |
6.1.2 影响教育家成长的内部因素 |
6.2 对当前教育家成长的启示 |
6.2.1 顺应时代发展,能动地利用环境 |
6.2.2 倾情教育,以教育为志业 |
6.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6.2.4 立足自身,提高个人身心修养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未从地方走向全国,引后人之深思 |
7.2 以史为鉴,培养当代教育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顾倬个人大事年表(1872-1938) |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时代变革中的构建与期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D]. 刘兰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叶广芩小说的生态书写研究[D]. 向缓巧.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新世纪以来多民族小说出走主题研究[D]. 妥桂芳.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D]. 邱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 张丽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D]. 李婷. 辽宁大学, 2020(01)
- [9]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教育家顾倬的个体成长史研究[D]. 张玉晴. 江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