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转子论文-林雨航,谢林生,马玉录,于文俊,吴平

纳米转子论文-林雨航,谢林生,马玉录,于文俊,吴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转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子结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性

纳米转子论文文献综述

林雨航,谢林生,马玉录,于文俊,吴平[1](2019)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转子结构对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转子结构对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有较大影响。文中运用2种不同结构的转子,通过母粒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流变学、导电性、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转子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转速下混沌转子的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均高于经典转子;采用混沌转子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其导电渗流阈值低至0. 4%,体积电阻率低至105Ω·cm量级,拉伸强度达到26. 52 MPa,弯曲模量达到1544. 85 MPa,冲击韧性达到23. 98 k J/m2,断裂伸长率在16. 14%以上。(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梁晓彤[2](2016)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刚性、韧性、热性能及阻隔性能,被普遍应用于工业、农业、卫生、医药以及日用品等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质。然而,由于非极性的HDPE与极性的MMT之间的相容性并不好,采用以剪切流场为主的传统螺杆挤出机难以实现MMT纳米粒子在HDPE基体中的插层、分散甚至剥离。与剪切流场相比,拉伸流场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显优异的分散效率和混合效果。本论文中选用的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可以实现在聚合物挤出加工全过程中施加拉伸力场。论文对偏心转子塑化输运设备和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对聚合物熔体在偏心转子独立单元中的塑化输运以及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偏心转子挤出机的不同工艺参数(加工温度和加工转速)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流场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MMT片层的剥离分散。较之加工温度,加工转速的变化对MMT的插层和分散效果的影响更大。加工工艺参数对于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影响较大,而对熔点则影响相对较小。当加工温度为220°C,加工转速为50 rpm时,对应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较大的提升。表面硬度的变化则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选用固定的工艺参数,进一步研究了不同MMT和相容剂含量下的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分析了拉伸力场下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不添加其他分散剂和相容剂的前提下,适宜含量的MMT在拉伸力场的作用下能够以剥离状态分散在HDPE基体中,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度均有明显提高。此外,MMT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而相容剂的加入,则进一步加强了HDPE与MMT两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有利于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地分散和剥离,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0)

王红润[3](2014)在《定—转子反应器中微乳液—气相法制备Ce_xZr_(1-x)O_2纳米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相应的对汽车尾气处理排放标准也日益严格,而从2014年7月起,将实行最新排放标准。因此如何制备有效的汽车尾气叁效催化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维持或降低成本是目前各汽车行业所关注的热点。CeO2由于具有良好的储放氧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叁效催化剂中,将CeO2掺杂锆之后则可以极大的提高其储放氧性能。将上述材料纳米化,则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催化剂载体应用在叁效催化剂中。本研究通过在定-转子反应器(Rotor-Stator Reactor, RSR)中,利用油包水(W/O)型微乳液与NH3反应体系制备CeO2和Ce0.5Zr0.5O2纳米载体。通过BET、XRD、HRTEM等检测手段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于所得载体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粒径为5nm,比表面积为104m2/g的CeO2纳米载体和粒径为5.5nm比表面积达215.6m2/g的Ce0.5Zr0.5O2。将载体负载Au,并使用CO催化氧化反应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结果表明:在RSR中利用微乳液-气相法所制备的纳米载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并且负载后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使CO完全转化为CO2。(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4-05-29)

马昆,丁玉梅,王建强,邵剑波,安瑛[4](2013)在《双转子混炼机工艺条件对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转子混炼机制备了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在固体粉末/聚合物分散混合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了双转子混炼机的工艺条件对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转子转速和混合时间能明显提高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程度。(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3年06期)

王建强,丁玉梅,邵剑波,马昆,安瑛[5](2013)在《双转子混炼机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使用双转子混炼机批量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能及相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转子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双转子混炼机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团聚体在环氧树脂中分散,在一定范围内转速提高可改善分散效果;在确定转速下,增加混炼时间可以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效果。此外,实验结果表明了用流动特性表征碳纳米管分散性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3年05期)

李冠男[6](2013)在《纳米冷冻机油在滚动转子压缩机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动力部件,决定着整个系统的能效。通过添加纳米粉体,改善冷冻机油的润滑性能,减少压缩机的摩擦损失,对提升压缩机的性能系数与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选用NiFe2O4和有机钼两种纳米粉体配制出两组纳米冷冻机油;2.采用毛细管粘度计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所制备的纳米冷冻机油的输运性质与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3.建立了描述滚动转子压缩机摩擦损失对压缩机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了纳米冷冻机油的作用。4.为了确认冷冻机油的作用,对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性能及可靠性进行了实验测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冷冻机油的粘度、在边界摩擦条件下的摩擦性能以及其与制冷剂间的溶解关系是其影响滚动转子压缩机摩擦损失的叁个主要因素;2.在冷冻机油中添加纳米粉体后,其粘度及四球摩擦系数发生明显改变。(1)制备出的两组纳米冷冻机油的粘度均随纳米粉体添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纳米有机钼冷冻机油,当其纳米粉体的体积分数为1.00e-4(即100×10-6),油温40℃时相对粘度达到实验中最大值,约为1.05。(2)两种纳米粉体作为冷冻机油润滑添加剂都表现出了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本文实验范围内,纳米粉体浓度越大,观察到的减摩作用越明显。相同浓度条件下,有机钼纳米冷冻机油的摩擦性能略好于纳米NiFe2O4冷冻机油。当有机钼纳米冷冻机油中纳米粉体的体积分数为1.00e-4时,摩擦系数平均值达到最小0.194,同时平均磨斑直径也为最小0.797mm;与纯冷冻机油KT56油的平均摩擦系数0.228和平均磨斑直径1.013mm相比,分别降低了14.64%和21.36%。3.应用纳米冷冻机油后,压缩机性能系数有所提高且可靠性能够保证。(1)纳米粉体的种类、添加浓度,以及压缩机的型号等都是影响使用纳米冷冻机油的压缩机性能的因素。当添加的有机钼纳米粉体体积分数为2.5e-5,被测的QX-21E030gB型压缩机的制冷量增加了约46.8W,输入功率减少了近25.3W,性能系数提高了近0.11,是所有被测压缩机中性能最优异的。(2)完成了1000h的加速磨损实验后,所有应用纳米冷冻机油的被测压缩机的复测性能和各零部件的磨损量均满足凌达压缩机公司对压缩机可靠性的要求。(3)在本文实验涉及的纳米粉体浓度范围内,纳米冷冻机油减摩作用引起的摩擦损失的减少比其增粘作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3-06-01)

王瑞祥,邢美波,张敏,谢利昌,廖熠[7](2013)在《纳米冷冻机油的制备及其在转子压缩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分散稳定的4种纳米冷冻机油。并将其应用于转子压缩机中,对转子压缩机分别进行了性能试验测试和加速寿命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纳米冷冻机油的压缩机运行正常,不同的纳米冷冻机油对其性能影响不同。其中,制冷量均有提高,最大可提高0.79%;输入功率均有降低,最多可降低2.35%;性能系数平均提高2.06%,最多提高了2.97%。压缩机加速寿命试验后运转正常。认为采用纳米冷冻机油后,压缩机可以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3年04期)

李冠男,王瑞祥,龙晓丹,谢利昌[8](2012)在《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对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制冷压缩机的润滑工质——冷冻油中,可提高其润滑性能,实现降低压缩机摩擦能耗的目的。本文以56EP为基础油,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80与Tween60复配的方法,制备了纳米NiFe2O4冷冻油。依据GB/T 5773-2004和GB/T 15756-2006规定的测试方法,实验研究了纳米NiFe2O4冷冻油对转子式空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56EP压缩机相比,使用纳米NiFe2O4冷冻油后,在加速寿命试验前,两种不同型号压缩机的制冷量分别提升了约0.46%和0.58%,输入功率减少了2.01%和2.22%左右,性能系数提高了近2.54%和2.81%;1000h加速寿命试验后,使用纳米NiFe2O4冷冻油压缩机的压缩机性能趋于继续提升,且压缩机泵体零件的各处磨损值低于零件磨损量限值。(本文来源于《家电科技》期刊2012年10期)

李冠男,王瑞祥,龙晓丹,谢利昌[9](2012)在《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对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制冷压缩机的润滑工质——冷冻油中,可提高其润滑性能,实现降低压缩机摩擦能耗的目的。本文以56EP为基础油,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80与Tween60复配的方法,制备了纳米NiFe_2O_4冷冻油。依据GB/T 5773-2004和GB/T 15756-2006规定的测试方法,实验研究了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对转子式空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56EP压缩机相比,使用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后,在加速寿命试验前,两种不同型号压缩机的制冷量分别提升了约0.46%和0.58%,输入功率减少了2.01%和2.22%左右,性能系数提高了近2.54%和2.81%;1000h加速寿命试验后,使用纳米NiFev冷冻油压缩机的压缩机性能趋于继续提升,且压缩机泵体零件的各处磨损值低于零件磨损量限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09-01)

孙新梅,谢林生,汤先文,李帅亮,马玉录[10](2008)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制备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通过直接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XRD测试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主要为转子转速和喂料速率)对复合材料层间距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剪切强度对于制备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极为重要,剪切应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聚合物无法插入到蒙脱土的片层之间,造成插层效果不佳。(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08年S1期)

纳米转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刚性、韧性、热性能及阻隔性能,被普遍应用于工业、农业、卫生、医药以及日用品等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质。然而,由于非极性的HDPE与极性的MMT之间的相容性并不好,采用以剪切流场为主的传统螺杆挤出机难以实现MMT纳米粒子在HDPE基体中的插层、分散甚至剥离。与剪切流场相比,拉伸流场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显优异的分散效率和混合效果。本论文中选用的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可以实现在聚合物挤出加工全过程中施加拉伸力场。论文对偏心转子塑化输运设备和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对聚合物熔体在偏心转子独立单元中的塑化输运以及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偏心转子挤出机的不同工艺参数(加工温度和加工转速)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流场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MMT片层的剥离分散。较之加工温度,加工转速的变化对MMT的插层和分散效果的影响更大。加工工艺参数对于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影响较大,而对熔点则影响相对较小。当加工温度为220°C,加工转速为50 rpm时,对应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较大的提升。表面硬度的变化则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选用固定的工艺参数,进一步研究了不同MMT和相容剂含量下的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分析了拉伸力场下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不添加其他分散剂和相容剂的前提下,适宜含量的MMT在拉伸力场的作用下能够以剥离状态分散在HDPE基体中,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度均有明显提高。此外,MMT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而相容剂的加入,则进一步加强了HDPE与MMT两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有利于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地分散和剥离,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转子论文参考文献

[1].林雨航,谢林生,马玉录,于文俊,吴平.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转子结构对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梁晓彤.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王红润.定—转子反应器中微乳液—气相法制备Ce_xZr_(1-x)O_2纳米载体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

[4].马昆,丁玉梅,王建强,邵剑波,安瑛.双转子混炼机工艺条件对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J].塑料.2013

[5].王建强,丁玉梅,邵剑波,马昆,安瑛.双转子混炼机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能[J].塑料.2013

[6].李冠男.纳米冷冻机油在滚动转子压缩机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7].王瑞祥,邢美波,张敏,谢利昌,廖熠.纳米冷冻机油的制备及其在转子压缩机中的应用[J].流体机械.2013

[8].李冠男,王瑞祥,龙晓丹,谢利昌.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对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J].家电科技.2012

[9].李冠男,王瑞祥,龙晓丹,谢利昌.纳米NiFe_2O_4冷冻油对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2

[10].孙新梅,谢林生,汤先文,李帅亮,马玉录.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制备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8

标签:;  ;  ;  ;  

纳米转子论文-林雨航,谢林生,马玉录,于文俊,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