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人格论文-费建明

复合人格论文-费建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杭州丝绸,叁个层面,丝绸产业,人格

复合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费建明[1](2013)在《现代复合人格的叁个层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从自己的理解上,将现代社会复合人格分了叁个层面:第一是传承与创新,第二是合作与妥协,第叁是包容与保持。我想从这叁个不同的层面谈一下。第一个就是在工作当中体现的现代复合人格的层面,我觉得应该是传承与创新。我在丝绸这样一个传统的产业里面工作了一辈子,现在我已经退休了。在我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色当中,应该说传统的要素是居多的。比如说要去研究丝绸的历史,怎么样把它传承。我记得前些年在浙(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楼含松[2](2013)在《古代文学下的复合人格与现代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复合人格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是一个很高度学术化的问题。首先是关于人格的理解,从心理学上说人格跟性格有关系,从伦理学上说人格跟道德有关系,从哲学上说人格跟价值观有关系。角度不同的话,话题就会有点不一样。我们当今社会和传统的社会不一样,现在是网络化的社会,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个体如何在社会网络中生存,如何发展,如何(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周生春[3](2013)在《人物志与现代复合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圆桌会议的主题是"‘我们'与现代复合人格",我准备就这个话题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我先从人格的概念讲起,每个专业对人格都有自己专门的学术定义,我取了一个比较通俗的,比较流行的一个定义。所谓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道德品质,这是最一般的,也可能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定义。从这个定义着手,来看"我们"与现代复合人格。(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潘一禾[4](2013)在《复合人格的内涵、作用与意义——圆桌会议二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桌会议二的论题是"我们与现代复合人格"。可能因为这个概念不是我们现在媒体经常采用的现成话语,所以我们这组的讨论方式是以探索的方式进行的。中央党校的李文堂老师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专业背景,讨论什么是"我们",什么是人格。他认为过去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合。在"社会关系总合"这个已经非常深入人心的概念解释里,我们更多地强调了个体,忽略了每一个人还是总体社会关系的呈现。作为总体社会关系呈现的个体包含了我们,包含了理想的个体。而那个特定的、被具体现实规定的个体,与理想和整体的客体其实是一个复合的关系。来自台湾大学的黄光国教授非(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陈立旭[5](2013)在《现代复合人格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对现代复合人格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当代中国的人格是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复合体。在这意义上,我们当前的人格是复合人格。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是单一的特殊主义人格。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90%以上人口生活于乡村的"熟人社会"。从词源学上说,所谓"熟人"是指人与人之间因经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或有较深的印象。而"熟人社会",则是指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一般比较少、社会关系大部分局限于地域内部、居民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的乡村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私人关系,通过这种私人关系,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张张关系网。"我"和"你们"的关系,是"我"和"我"的亲戚、朋友、邻里、熟人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胡征宇[6](2013)在《个人复合人格中的个体性与群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复合人格(从功能的角度,也就是复合素质),可以有很多的理论解释。我觉得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个人人格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关系问题。刚才费建明会长讲了人格的叁个方面:传承与创新、合作与妥协、包容与坚持。我认为,这叁个方面都可以从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关系角度去解读。传承、包容等更多的与个人素质中的客体性、群体性有关,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因素,要有社会和历史(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3年Z1期)

焦阳[7](2011)在《复合的角色与分裂的人格——刍议当代背景下人格分裂、身心分离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有一句名言:"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因为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①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深刻揭示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性。人之所以能与动物相区(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1年03期)

忻平[8](1996)在《上海人人格特征刍议——兼论20—30年代上海人多重复合的人际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独特的群落,其特有的生活秩序、处事规范、价值观念与人际关系形成了上海人独特的社会人格。及至本世纪20—30年代发展得十分典型。对此加以剖析,无疑是了解上海人的一个楔入口。(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3期)

吴志刚,陈启钟[9](1995)在《前牙复合树脂修复适应性与人格类型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2例前牙复合树脂修复患者的人格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牙修复后的适应性也受到人格因素的影响,人格测定可作为前牙修复的辅助方法。(本文来源于《苏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5期)

桑大鹏[10](1993)在《从张艺谋电影观其复合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最能体现张艺谋风格的四部影片。如果我们仅仅只从感觉的层面去触摸它们的底蕴,会强烈地感受到这四部影片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张艺谋人格的真实复写。(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1993年05期)

复合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复合人格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是一个很高度学术化的问题。首先是关于人格的理解,从心理学上说人格跟性格有关系,从伦理学上说人格跟道德有关系,从哲学上说人格跟价值观有关系。角度不同的话,话题就会有点不一样。我们当今社会和传统的社会不一样,现在是网络化的社会,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个体如何在社会网络中生存,如何发展,如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费建明.现代复合人格的叁个层面[J].杭州(我们).2013

[2].楼含松.古代文学下的复合人格与现代演变[J].杭州(我们).2013

[3].周生春.人物志与现代复合人格[J].杭州(我们).2013

[4].潘一禾.复合人格的内涵、作用与意义——圆桌会议二综述[J].杭州(我们).2013

[5].陈立旭.现代复合人格的理解[J].杭州(我们).2013

[6].胡征宇.个人复合人格中的个体性与群体性[J].杭州(我们).2013

[7].焦阳.复合的角色与分裂的人格——刍议当代背景下人格分裂、身心分离现象[J].四川戏剧.2011

[8].忻平.上海人人格特征刍议——兼论20—30年代上海人多重复合的人际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9].吴志刚,陈启钟.前牙复合树脂修复适应性与人格类型关系的探讨[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

[10].桑大鹏.从张艺谋电影观其复合人格[J].电影评介.1993

标签:;  ;  ;  ;  

复合人格论文-费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