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韩国宏

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韩国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恶性肝门部梗阻,经皮胆道支架植入,病死率,危险因素

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韩国宏[1](2014)在《经皮肝穿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30天病死率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PTBS)治疗恶性肝门部梗阻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由胆管癌和胆囊癌所致恶性肝门部梗阻的连续性患者159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30个潜在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危险因素先行单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自变量进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PTBS术后30 d病死率为9.4%。单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30个潜在相关危险因素中:6个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WBC(OR=1.224,95%CI[1.07~1.44],P<0.01),INR(OR=78.75,95%CI[5.02~1 235.70,P<0.01),PT(OR=1.55,95%CI[1.18~2.04],P<0.01),BUN(OR=1.19,95%CI[1.02~1.38],P<0.05),CRE(OR=1.02,95%CI[1.00~1.04],P<0.1),淋巴结转移(OR=0.334,95%CI[0.105~1.131],P<0.1)。多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WBC(OR=1.19,95%CI[1.026~1.380],P<0.05),INR(OR=151.5,95%CI[5.48.13~5 440.7],P<0.01),CRE(OR=1.025,95%CI[1.002~1.048],P<0.05)。结论 PTB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恶性肝门部梗阻的姑息方法。术前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肝、肾功能,控制术前感染以降低病死率。(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王田田,潘亚敏,高道键,吴军,杨小明[2](2013)在《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内镜同期置入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MHB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需要进行双侧胆道引流的142例MHBO患者,其中32例采用双侧金属支架胆道引流(双金属支架组),110例采用双侧塑料支架胆道引流(双塑料支架组),统计内镜操作成功率、术后减黄有效率、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及支架通畅期。结果全组操作成功率为100%。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术后减黄有效率分别为96.9%(31/32)和88.2%(97/1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ERCP术后分别出现2例和6例胆管炎,经抗炎对症、更换支架或置入鼻胆管处理后症状缓解;双塑料支架组出现2例支架部分滑脱。两组均未发生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及ERCP相关性死亡病例。至研究终点,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分别有2例和4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死亡时胆道内支架均通畅;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分别有8例和29例再发梗阻性黄疸,予以重新置入或更换塑料支架处理。两组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金属支架组的中位通畅期为(248.53±138.61)d,双塑料支架组的中位通畅期为(101.76±38.53)d,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BismuthⅡ型或双侧胆管均已受侵、无法手术的MHBO,如果胆道引流范围许可、患者的预计生存期>3个月,双金属支架行胆道引流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黄振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3](2012)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MRCP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和MRCP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资料,其中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转移癌20例,肝门部转移瘤12例,肝门胆管癌11例。所有患者常规接受T1WI、T2WI、T2/SPIR(脂肪抑制T2WI)及冠状位B-FFE检查后行MRCP检查。MRI、MRCP表现与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MRI平扫显示肝内肿块20例(4例为肝内多发肿块),肝门部转移瘤包括肿大淋巴结12例。11例肝门胆管癌中显示浸润型8例,肿块型2例。MRCP显示梗阻端的形态特征,锥状26例,截断状13例,鸟嘴状4例。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和软藤状扩张。结论常规MRI和MRCP结合有助于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周慧,宛新建,陆伦根,罗声政,蔡晓波[4](2012)在《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临床上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预后较差。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通常选择内镜下置入胆道支架以解除梗阻,然而该技术对进展期肝门部肿瘤的疗效报道不一。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对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82例接受ERCP下置入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引流治疗的恶性月胆道狭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肝门部胆管癌组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组,对其ERCP参数和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随访期间急性胆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与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组相比,肝门部胆管癌组术后1周总胆红素降低显效率较低,术后6个月内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增高,初次发生时间提前,支架再狭窄率增高(P=0.000)。ERCP术中括约肌切开为随访期间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P=0.004,OR:8.196)。结论: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不及肝外恶性胆道梗阻,且更易早期发生急性胆管炎和支架再狭窄,术中括约肌切开可增加术后急性胆管炎的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12年06期)

李巍,冀明,俞力,牛应林,王拥军[5](2010)在《二氧化碳气体造影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一项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RCP术中使用CO_2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进行造影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前瞻、随机、对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60例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分别在ERCP术中使用CO_2气体造影、泛影葡胺造影及对比MRCP无造影剂进行诊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全部60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支架或引流管成功,使用CO_2造影在术后继发感染(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治疗内镜及消化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汇编》期刊2010-06-10)

刘绵春,韩金声[6](2009)在《肝门部高位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多数失去手术机会,且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患者的生存期短。因此,胆道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2008年收治的28例肝门部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支架植入术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车斯尧,叶观瑞,潘思波,黄燕金,陈钦寿[7](2008)在《裙边式肝肠内引流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裙边式肝肠内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恶性肿瘤所致的胆道梗阻病人的疗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法】对43例晚期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病人施行多肝段切除的裙边式肝肠内引流术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并发吻合口瘘3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反流性胆管炎27例,术后总胆红素平均下降62.3%,随访39例,平均生存期13.1个月。【结论】该术式是晚期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的病人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本文来源于《医学临床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唐秀芬,任旭,张彬彬[8](2008)在《内镜和经皮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一文中研究指出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lar biliary obstruction,MHBO)手术切除率低,内镜和经皮减黄术为其重要治疗方法,但非手术胆管引流减黄治疗困难,胆道感染发生率亦较高,仍存在问题。方法2002年~2006年内镜和经皮治疗MHBO227例,内镜组86例,经皮组104例,内镜和经皮联合治疗组37例,比较3组疗效及胆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BismuthⅠ型34例,Ⅱ型24例,Ⅲ型97例,Ⅳ型64例,8例不能分型。结果内镜组86例中64例胆道金属支架(MS)术.22例ERBD (其中16例左右肝管双引流)。经皮组104例中93例PTBD(82例单侧引流,11例左右肝叶双侧引流),11例MS。联合组30例MS+PTBD,7例ERBD+PTBD。内镜组、经皮组及联合组减黄有效率分别为,81.4%(70/86),72.1%(75/104)和91.9%(34/37)。左右肝管离断双侧引流减黄效果比较,叁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48个月,平均16.2个月,生存时间与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内镜组、经皮组和联合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940天(259±221.2天),3~1290天(382.6±370.8天),40~1825天(435±399.7天)。30天内死亡率分别为8.8%,5.3%和0%。内镜组胆道感染并发症46.5%(40/86),1周内发生率占47.5%(19/40),5例合并肝脓肿。经皮组胆道感染并发症22.1%(23/104),1周内发生占34.8%(8/23),1例合并肝脓肿。联合组胆道感染并发症8.3%(4/37),1周内发生率占50.0%(2/4),3例合并肝脓肿。叁组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内镜组明显高于经皮组和联合组,有统计学差异。因胆道感染所致30天内死亡率内镜组为5.9%,经皮组和联合组均为0%,叁组随访中与感染有关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6%,8.8%和8.6%。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MHBO。内镜和经皮介入治疗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左右肝管离断型患者,不同途径双侧肝叶引流效果无差异。生存时间与治疗前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而在不同治疗途径组无统计学差异。内镜治疗胆道感染发生率高,与经皮联合治疗可能为最佳的选择。(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治疗内镜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8-04-01)

孟祥杰,韩国宏,殷占新,王建宏,何创业[9](2007)在《经皮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人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我科在1999.7至2005.12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入术的120例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双侧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120例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57.5岁。所有的病例术前均有 B 超、CT、MRI 检查中的两种或叁种诊断,先在超声引导下用18号穿刺套针经皮穿刺扩张较为明显的一侧肝内胆管(多为左侧),移至 X 线机下,调整导丝导管,使导丝通过狭窄段达肠腔,再次造影后确定梗阻长度。在透视(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期刊2007-05-01)

吕益忠,刘斌,张国兵,熊壮,柏亚[10](2003)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C和PTC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MRC与PTC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并同时行MRC和PTC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16例 ,其中 ,胆管癌 9例 ,转移癌 4例 (结肠癌 2例 ,胆囊癌 1例 ,胃癌 1例 ) ,肝门部肝癌 3例。分别在MRC和PTC图像上测量梗阻远端扩张的左、右肝管的宽径、狭窄段长度 ,计算并判断是否完全梗阻及其正确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 χ2 检验。结果 :MRC和PTC在显示扩张的左右肝管上无差异(t =1.2 7,P >0 .2及t=1.3 3 ,P >0 .2 ) ,MRC评价胆管狭窄长度和PTC相比有显着性差异 (t =3 .3 1,P <0 .0 1)。MRC判断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明显低于PTC( χ2 =8.5 0 ,P <0 .0 0 5 )。结论 :MRC可很好的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程度 ,判断狭窄部位。但对狭窄程度的评估存在夸大效应。PTC不仅可评价肝内胆管扩张情况 ,并能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 ,判断狭窄部位是否完全梗阻。(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03年10期)

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经内镜同期置入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MHB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需要进行双侧胆道引流的142例MHBO患者,其中32例采用双侧金属支架胆道引流(双金属支架组),110例采用双侧塑料支架胆道引流(双塑料支架组),统计内镜操作成功率、术后减黄有效率、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及支架通畅期。结果全组操作成功率为100%。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术后减黄有效率分别为96.9%(31/32)和88.2%(97/1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ERCP术后分别出现2例和6例胆管炎,经抗炎对症、更换支架或置入鼻胆管处理后症状缓解;双塑料支架组出现2例支架部分滑脱。两组均未发生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及ERCP相关性死亡病例。至研究终点,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分别有2例和4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死亡时胆道内支架均通畅;双金属支架组和双塑料支架组分别有8例和29例再发梗阻性黄疸,予以重新置入或更换塑料支架处理。两组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金属支架组的中位通畅期为(248.53±138.61)d,双塑料支架组的中位通畅期为(101.76±38.53)d,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BismuthⅡ型或双侧胆管均已受侵、无法手术的MHBO,如果胆道引流范围许可、患者的预计生存期>3个月,双金属支架行胆道引流更具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韩国宏.经皮肝穿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30天病死率危险因素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

[2].王田田,潘亚敏,高道键,吴军,杨小明.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

[3].黄振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MRCP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

[4].周慧,宛新建,陆伦根,罗声政,蔡晓波.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临床观察[J].胃肠病学.2012

[5].李巍,冀明,俞力,牛应林,王拥军.二氧化碳气体造影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一项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试验观察[C].第十届国际治疗内镜及消化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汇编.2010

[6].刘绵春,韩金声.肝门部高位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

[7].车斯尧,叶观瑞,潘思波,黄燕金,陈钦寿.裙边式肝肠内引流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医学临床研究.2008

[8].唐秀芬,任旭,张彬彬.内镜和经皮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C].第九届国际治疗内镜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

[9].孟祥杰,韩国宏,殷占新,王建宏,何创业.经皮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人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回顾性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2007

[10].吕益忠,刘斌,张国兵,熊壮,柏亚.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C和PTC的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3

标签:;  ;  ;  ;  

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论文-李明武,武文彬,殷占新,韩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