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检测论文-冯凯,于龙,占栋,张冬凯

全断面检测论文-冯凯,于龙,占栋,张冬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断面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断面,高精度,快速,高鲁棒性

全断面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冯凯,于龙,占栋,张冬凯[1](2019)在《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的快速高鲁棒性匹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摄像技术对钢轨全断面廓形进行检测,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其关键在于钢轨廓形的快速高鲁棒性匹配算法。在分析国内外钢轨轮廓检测、匹配现状的基础上,对钢轨廓形匹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标准钢轨不同半径滚动圆空间几何分布特性,提出利用钢轨廓形的斜率切线值来对钢轨原始廓形轨腰曲线部分进行自动分段,结合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处理分段后的钢轨廓形,快速完成钢轨廓形初匹配。通过改进ICP算法,完成钢轨廓形二维点云的精确匹配,缩减了匹配时间,提高了匹配鲁棒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轨道检测设备的数据采集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新荣,郭振通,周云霞,黄挺,陈建海[2](2018)在《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的匹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视觉测量技术对钢轨全断面廓形进行检测,在动态测量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随机振动,会影响钢轨轮廓数据的检测精度。因此,在高速动态条件下实现检测钢轨轮廓与标准廓形高精度自动匹配,是当前轨道廓形检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分析国内外钢轨廓形检测、廓形匹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采用最多的迭代最近点ICP(Iterative Close Point)算法进行简化,同时优化匹配过程中的对应点搜索策略,在保证匹配精度的前提下,解决了钢轨廓形检测中的匹配问题,达到实时性检测的需求。将该算法运用在地铁轨道检测设备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许明[3](2018)在《基于手推车载式线路全断面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有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系统作为保障。线路全断面信息指道床断面、桥隧道轮廓以及接触网高度等,及时掌握全断面信息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基础。随着电气化线路增多以及运营里程不断攀升,传统的人工接触式测量已经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现场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手推式轨道检测小车研发了一套手推车载式线路全断面检测系统,以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主要测量部件,采用激光测距法检测线路全断面信息,并应用于钢轨磨耗检测牙和铁路建筑限界侵限检测,为线路的维修养护提供依据。论文介绍了手推车载式线路全断面检测系统的整体方案,检测装置安装在人工推行的轨道检测小车上,在行进过程中对线路全断面信息进行采集,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数据存储和图形化显示。系统以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主要测量部件,通过测量被测物体与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关系,经过坐标系转换获得轨道基准坐标系下的线路全断面信息。为实现全断面信息与线路位置对应,系统加入了基于编码器的走行定位功能,将断面信息与检测小车的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形成线路全断面的数据模型,实现线路全断面的检测。在获取线路全断面信息后,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全断面信息的钢轨磨耗检测和铁路建筑限界侵限检测问题。针对钢轨磨耗检测问题,论文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平滑滤波和改进ICP算法的钢轨轮廓配准算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将多个激光叁角传感器采集钢轨廓形数据转化到同一钢轨坐标系,然后采用自适应平滑滤波方法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改进的ICP算法将采集钢轨轮廓与标准钢轨轮廓进行配准,根据钢轨磨耗定义在对应的磨耗点位置计算钢轨磨耗,并根据磨耗大小对伤损情况进行判别。针对铁路建筑限界侵限检测问题,论文提出把限界侵限检测问题转换为点与多边形位置关系的几何问题。利用激光扫描传感器对除车底外300°范围内的断面进行采集,将采集范围内的物体轮廓还原到轨道基准坐标系下。通过射线判别法判断采集轮廓点是否在限界多边形内部以判断是否存在侵限情况,如果存在侵限,计算侵限点距离多边形最近距离作为侵限值。为验证系统的性能,将本论文设计的手推车载式线路全断面检测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以及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铁路综合试验基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采集线路全断面信息,对钢轨磨耗的检测精度可达±0.10mm,对隧道轮廓的检测精度在土4mm之内,能够对于侵限物体进行有效判断,满足现场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01)

王琰[4](2017)在《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整体设计,以及钢轨轮廓全断面的检测方法。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基于激光摄像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由激光摄像组件、数据处理组件、里程定位组件等组成。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与现场验证,钢轨轮廓全断面和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运用稳定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满足现代铁路轨道基础设施检测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17年10期)

郑承鹏[5](2017)在《全断面掘进机主驱动系统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基础建设越来越多,大型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隧道施工以及地铁施工,所以隧道掘进机的使用不断增加。隧道掘进机这类大型工程施工机械十分昂贵,一旦发生故障,则会影响整个施工作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对它进行状态检测,进行有效的维修,发挥它的最大效益,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主驱动系统作为隧道掘进机的心脏,是非常关键的部位,直接决定了掘进机能否正常工作。因此,主驱动系统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机械设备状态检测诊断技术以及隧道掘进机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说明了主驱动系统状态检测的意义。(2)分析说明了主驱动系统的故障机机理,分别分析了主电机、变速箱、主轴承这叁者的常见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机理,讨论了振动与磨损的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FreeFta软件,建立了隧道掘进机主驱动系统故障树模型。(3)针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机载在线检测系统以及离线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总结了主驱动系统检测的常用方法:温度检测、油液分析、振动分析、无损检测等几种方法的原理,着重介绍了振动分析和油液分析检测的特征参数。(4)对掘进机的机载检测系统的检测流程举例说明,介绍了机载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然后对本文的振动系统的硬件组成进行说明,选择的传感器、采集卡的参数等。介绍了小波降噪,主要阐述了小波阈值降噪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原则,阈值函数的介绍选择等,接着利用MATLAB软件对各种阈值降噪进行分析对比,选出合适的降噪方法。介绍了软件分析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5)利用Labview结合MATLAB降噪部分程序,建立了振动检测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7-06-01)

汤一平,袁公萍,陈麒,韩国栋,胡克钢[6](2017)在《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隧道距离长、运维检测时间跨度长、可检测时间短、形变数据变化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配置在隧道检测装置上的主动式全景视觉传感器对隧道横断面进行全景扫描,获取隧道全景切面扫描图像;接着通过改进的高斯曲线拟合法提取全景切面扫描图像上的亚像素激光中心点,并采用贝塞尔曲线对其进行平滑处理;然后根据全方位视觉传感器的标定结果解析出隧道横断面上内壁的几何信息;再利用隧道横断面上内壁叁维点云数据进行叁维重建;最后,对重构的隧道模型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基于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实时性好、数据全面、可视化程度高等优点,能满足对狭长隧道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7年04期)

陈麒[7](2017)在《基于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是交通设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由于隧道在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受到技术限制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主体围岩结构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进而出现隧道健康问题而影响道路运输安全。因此如何快速地对隧道变形进行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非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大多存在测量误差大、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缺点,而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存在成本较高、需拍摄大量的图像、数据处理复杂、实时性差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和已有方法,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系统。通过运行隧道变形检测系统,采集到有序的隧道内壁全景激光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在对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分析之后,最终得出隧道内壁变形信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隧道变形检测系统-硬件装置的研究。本文设计的隧道变形检测装置硬件部分主要由隧道检测机器人、全方位视觉传感器(omni-directional vision sensor,ODVS)、圆形激光光源等构成,其中ODVS和圆形激光光源进行同轴连接,组成主动式全景视觉传感器(active stereo omni-directional vision sensor,ASODVS),用于获取数据源-全景激光图像。2.隧道变形检测系统-软件设计的研究。根据软件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对系统功能的模块化分析,该系统的模块可分为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前者运行在隧道检测机器人上,包含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块和视频图像采集模块,后者运行在特定的处理器上,包含图像增强模块、亚像素激光中心线提取模块、叁维坐标获取模块和变形分析模块。3.精度分析和误差分析。通过ASODVS的成像模型以及参数表,结合多个测量环境以及实验数据对系统进行了精度分析和误差分析。从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中分析了产生误差和影响精度的原因,并探讨了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龚春平,袁志欣,臧凡,周俊钧,孟晓慧[8](2016)在《全断面注浆管的发展现状及性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全断面注浆管的分类、工作原理、使用位置以及注浆液的种类、选择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介绍了单次使用注浆管(不锈钢弹簧骨架注浆管)和可重复型注浆管(硬质塑料或硬质橡胶骨架注浆管)的各自特性,比较了DB 11/581—2008《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和GB/T 31538—2015《混凝土接缝防水用预埋注浆管》对注浆管的物理性能指标要求,分析了注浆管的检测现状,并提出可继续进行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6年12期)

孙海波[9](2015)在《土压平衡盾构全断面富水砂层带压进舱地层气密性封堵及其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水砂层与黏性土地层等普通地层相比,其孔隙率大、渗透性强、含水量大,在此类地层中带压进舱作业的难点是地层气密性封堵难度大。在高压环境中,为了尽量减小气体的逃逸,以西安地铁3号线土压平衡盾构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成功带压进舱为依据,通过采用盾体外部膨润土泥浆封堵、掌子面用高效能泥浆形成泥膜封堵、盾尾采用加大同步注浆量和盾尾油脂注入等方法,以及一系列气密性检测等措施,成功进行了带压进舱作业,并得出土压平衡盾构全断面富水砂层气密性封堵的方法及气密性合格的判定方法。(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15年09期)

占栋,于龙,肖建,卢明舫[10](2015)在《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轨廓动态匹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轨轮廓匹配是钢轨廓形检测的关键步骤,决定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精度。在高速动态条件下实现检测钢轨轮廓与标准钢轨轮廓高精度自动匹配,是轨道几何参数高精度动态测量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钢轨轮廓高精度自动匹配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标准钢轨轮廓曲线曲率固有特征信息,对检测获取的轨腰和轨底廓形中不同圆弧、线段之间切点进行自动识别,实现不同圆弧、线段自动分割;然后,对获取的不同圆弧添加半径约束进行非线性拟合,准确提取各圆弧圆心坐标;最后,针对道岔处钢轨廓形复杂特点,提出采用Kalman滤波器对检测获取的标准轨腰和轨底特征点进行连续在线跟踪和预测,并根据结果构建道岔钢轨虚拟标准轨腰和轨底,以解决道岔处钢轨轮廓匹配问题。将该方法已在轨道检测车中进行实际应用,证明其是切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全断面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激光视觉测量技术对钢轨全断面廓形进行检测,在动态测量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随机振动,会影响钢轨轮廓数据的检测精度。因此,在高速动态条件下实现检测钢轨轮廓与标准廓形高精度自动匹配,是当前轨道廓形检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分析国内外钢轨廓形检测、廓形匹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采用最多的迭代最近点ICP(Iterative Close Point)算法进行简化,同时优化匹配过程中的对应点搜索策略,在保证匹配精度的前提下,解决了钢轨廓形检测中的匹配问题,达到实时性检测的需求。将该算法运用在地铁轨道检测设备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断面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冯凯,于龙,占栋,张冬凯.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的快速高鲁棒性匹配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朱新荣,郭振通,周云霞,黄挺,陈建海.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的匹配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3].许明.基于手推车载式线路全断面检测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4].王琰.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J].中国铁路.2017

[5].郑承鹏.全断面掘进机主驱动系统状态检测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6].汤一平,袁公萍,陈麒,韩国栋,胡克钢.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方法[J].光电工程.2017

[7].陈麒.基于主动式全景视觉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检测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7

[8].龚春平,袁志欣,臧凡,周俊钧,孟晓慧.全断面注浆管的发展现状及性能检测[J].新型建筑材料.2016

[9].孙海波.土压平衡盾构全断面富水砂层带压进舱地层气密性封堵及其检测技术[J].隧道建设.2015

[10].占栋,于龙,肖建,卢明舫.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中轨廓动态匹配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5

标签:;  ;  ;  ;  

全断面检测论文-冯凯,于龙,占栋,张冬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