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功论文-包兆会

李九功论文-包兆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九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主教,文人,晚明,基督教教派

李九功论文文献综述

包兆会[1](2017)在《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十:李九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九功(?-1681),字其叙,福建福清地区福唐人,晚明基督教教义的思考者和编修者,着有《文行粹抄》、《励修一鉴》、《枕书》等,是晚明中下层文人基督徒的代表。(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7年04期)

游斌[2](2013)在《和天、和人与和己:晚明天主教儒士李九功的比较经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从比较经学的视角,以晚明儒士天主教徒李九功的《慎思录》为个案,分析晚明基督教与儒学传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本文将李九功的神学思想分为叁个部分,即"和天"、"和人"与"和己",可谓晚明基督教的上帝论、人性论和社会论。晚明儒士信徒李九功的比较经学策略,即通过对儒家经典资源的重新解释、挪用、重新编织,以诠释基督教的意义体系,被特别地加以考察。同时,本文也讨论了将比较经学理解为一种宗教对话的方法论,以及它对于基督教的本土化之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比较经学》期刊2013年01期)

张小懿[3](2007)在《析中国首批儒家基督徒的“融合”与“调和”》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李九标、李九功兄弟是中国第一批儒家基督徒,本文将对生活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兄弟二人,及他们留下的七部天主教着作进行考察。文章通过李氏兄弟对基督论、圣爱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经典与圣贤在基督教中地位的思考,来考察他们为融合儒家学说与基督教教义所做的努力;并通过考察他们在礼仪之争初期就祭祖、祭孔、祭天问题与传教士所进行的辩论,探讨他们对儒家礼仪与基督教教规所做的调和。通过分析李氏兄弟对基督教思想所做的本土化尝试,本文试图证明明末儒生在接受和吸收异质文化时,所秉持的根是儒家“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心态。(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李秀春[4](2006)在《论李九功对天主教教理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在中国发生的天主教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之间的对话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儒家基督徒”在这次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李九功作为儒家天主教徒中的一员,其思想是了解中国普通知识分子阶层对天儒思想认知的一面镜子。由于资料的缺乏,前人对李九功研究不足。本文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了现代相关理论,论析了李九功对天主教文化的接受以及儒家文化与天主教文化在其思想中发生的碰撞与对话,以及这种对话给现代异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李九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尝试从比较经学的视角,以晚明儒士天主教徒李九功的《慎思录》为个案,分析晚明基督教与儒学传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本文将李九功的神学思想分为叁个部分,即"和天"、"和人"与"和己",可谓晚明基督教的上帝论、人性论和社会论。晚明儒士信徒李九功的比较经学策略,即通过对儒家经典资源的重新解释、挪用、重新编织,以诠释基督教的意义体系,被特别地加以考察。同时,本文也讨论了将比较经学理解为一种宗教对话的方法论,以及它对于基督教的本土化之意义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九功论文参考文献

[1].包兆会.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十:李九功[J].天风.2017

[2].游斌.和天、和人与和己:晚明天主教儒士李九功的比较经学实践[J].比较经学.2013

[3].张小懿.析中国首批儒家基督徒的“融合”与“调和”[D].上海师范大学.2007

[4].李秀春.论李九功对天主教教理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李九功论文-包兆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