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米塑论文-朱准

温州米塑论文-朱准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州米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温州米塑,小学美术教育

温州米塑论文文献综述

朱准[1](2017)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美术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乡土情怀,谈及艺术创作,吴冠中先生曾说:“土生土长是优势,孤陋寡闻是缺陷。”显而易见,这个“优势”无论是创作还是人格发展都是必然不能缺失的。在基础美术教育阶段,将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等地方美术资源渗透到课程当中,不仅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大有裨益,也是美术课程自身不断完善和丰富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以温州米塑美术资源为突破口,探讨了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问题,为其他地区或其他形式的美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整理。第叁章,论述以温州米塑为契入点研究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第四章,介绍温州米塑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第五章,探讨了温州米塑资源的应用,以及呈现了相关教学案例。第六章,分析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是笔者对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一次探索,意在抛砖引玉,为后续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望相关学者批评指正!(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7-03-01)

段静[2](2015)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策略—以温州米塑艺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民间传统艺术逐渐消失,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所具备的创新性、整合性及其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主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以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5年32期)

鲍铭莹[3](2012)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困惑与出路——以温州米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何依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货",借助文化产业化的"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而有效开展,这是学术界、各国政府及相关产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州米塑,就通过找寻其自身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路径,及文化构成要素的沿袭、替代与创新等,使得自身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叶崇凉[4](2011)在《城镇化背景下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围绕民俗主体之“民”和民俗属性之“民间”对温州米塑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在田野作业和文献分析基础上,总结发现作为温州民众共同享有的米塑手工艺,它的“民”和“民间”都已发生巨大的变迁,如果米塑秉承传统的传承方式,那么它会因不适应民俗时空的变迁而成一种“记忆之所”;只有对其做出合理的、适应性的变革,找到新时期的生长点和新的传承方式,温州米塑工艺才能代代相传。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民间手工艺以及米塑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米塑的民俗地图概况;第二部分是对温州米塑的历史渊源进行全面的探析,论述温州米塑在不同民俗场域的运用及其民俗功能,米塑的制作技艺及米塑技艺传承艺人;第叁部分是以民俗主体之“民”和民俗属性之“民间”为视角,选取温州四个标志性地域的米塑传承状况为案例,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探究“民”和“民间”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传承和变革,民已不民,民间已非民间,原生态的米塑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第四部分论述城镇化背景下,米塑手工艺可以通过民俗主体之“民”到“精英”、民俗属性之“民间”到“精英”的方式传承并保护。“民”的改变、“民间”的发展,意味着新的文化生态的滋长。“精英”是指传承人的精英化和手工艺品的艺术化,雅化(或称精英化)是城镇化过程中温州米塑传承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一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由新的文化生态所决定。结论部分是对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的展望,希翼民间手工艺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得到全面的保护,促进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1-05-01)

林恩慈[5](2010)在《温州民间米塑工艺及其传承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米塑是一门综合的民间传统艺术,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并且需要通晓民俗民风、传统故事、吉祥纹饰。米塑工艺曾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本文尝试从米塑工艺的起源和制作过程,民俗功用与文化学研究意义,以及米塑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呼吁人们重视和保护这一民间瑰宝,以使其世代相承、生生不息。(本文来源于《神州民俗(学术版)》期刊2010年01期)

鲍铭莹[6](2009)在《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尤其是发展民间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民间手工艺由于植根、生长于传统农业社会,在进入当代工业社会后,处处显示出与当代社会的格格不入而举步维艰甚至岌岌可危。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形态—民艺品的层面,而未能真正提高民间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能力,即没有真正的考虑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发展。民间艺术必须在社会转型的情况下,自身也相时而动,依托现代产品形式,融合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不是简单的商品化,而是实现民间艺术的精华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借当代产品之形,寄传统民间艺术之神,从而使民间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也使我国当代的产品提升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使双方相得益彰。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温州米塑,其当下命运与很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然而其自身确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视角,以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温州米塑为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和归纳法等,对民间传统手工艺——温州米塑在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发展作了阐述,这对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09-05-15)

温州米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民间传统艺术逐渐消失,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所具备的创新性、整合性及其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主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以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州米塑论文参考文献

[1].朱准.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7

[2].段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策略—以温州米塑艺术为例[J].人民论坛.2015

[3].鲍铭莹.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困惑与出路——以温州米塑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4].叶崇凉.城镇化背景下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研究[D].温州大学.2011

[5].林恩慈.温州民间米塑工艺及其传承保护[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

[6].鲍铭莹.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

标签:;  ;  ;  ;  

温州米塑论文-朱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