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在绿洲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崔国庆[1](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肖飞艳[2](2019)在《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是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干旱区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洲、荒漠-绿洲过渡带和荒漠构成了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典型的景观结构,以往较少将这三种景观类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景观变化的时空特征和相互转换。本文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利用1990-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黑河分水工程实施前后该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基于1990-2015年6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黑河中游绿洲、荒漠-绿洲过渡带和荒漠的范围,分析三种景观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和景观格局,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黑河中游70%以上的土地为未利用地,耕地面积占到了15%以上,其次是草地和人工表面。1990-2010年耕地和人工表面面积明显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且1990-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强于2000-2010年。耕地面积增加的来源主要是未利用地,耕地的转出面积主要为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2)1990-2015年黑河中游的绿洲面积显着增加(+37.21%),荒漠-绿洲过渡带面积明显减少(-12.73%),荒漠的面积略有减少(-8.50%),且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频繁而剧烈,但绿洲化过程远强于荒漠化过程。景观类型的相互转换主要发生在绿洲的边缘区以及荒漠-绿洲过渡带内部。1990-2015年,黑河中游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景观的组成和结构趋于简单化,斑块不规则度有所下降。(3)黑河中游的绿洲变化与人口、GDP、年平均气温和莺落峡径流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地下水位呈现负相关关系,荒漠-绿洲过渡带和荒漠变化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绿洲刚好相反,而且荒漠-绿洲过渡带与地下水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黑河中游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GDP和莺落峡径流量,三者对景观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5.99%,9.01%和7.68%,累积贡献率高达96.64%。绿洲扩张尤其是人工绿洲的扩张将导致荒漠-绿洲过渡带面积的减少和水资源压力增加,进而影响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当重视荒漠-绿洲过渡带自然植被的保护,控制人工绿洲的扩张,呼吁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禁止地下水的过度开发,保障绿洲的健康稳定发展。
莫丰瑞[3](2018)在《基于CA-Markov模型下艾比湖流域生态功能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艾比湖流域生态功能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2005年和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ARCGIS10.0软件对图像进行景观分类,继而通过景观动态度、信息嫡等指数计算2005和2015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DRISI Andes 17.0软件支持构建CA-Markov模型,在模型中利用加入的多种影响因素可对2025年艾比湖流域核心区的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适当的根据模拟结果(结果可以多种方案,本文为对各项主要因素多方案讨论)可以探讨了能够促进该区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于艾比湖湿地及其周边的MODS系统具有干旱区景观的复杂性特点,为了能够提出因地制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需要我们持续的分析艾比湖湿地及其周边的景观格局现状和变化规律,不断探究变化的核心因素,并在多部门的协同帮助下,才能有效的对未来艾比湖湿地及周边的景观格局进行预测,现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信息熵变化规律说明2005-2015年间艾比湖湿地及其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呈现有增有减的趋势,就减少程度而言,未利用地K值为-2.34%。林地为-6.94%。就增加而言,动态度值最高的是草地(17.02%),建设用地和水域分别达到了16.17%和14.34%,耕地面积有小幅度上升动态度值为5.88%。总体来说土地利用朝有序方向发展。艾比湖流域湿地保护区及其周边在2005年的土地利用信息熵为1.074,2015年的信息熵为0.7792,相比明显下降,从宏观角度来分析,2005-2015年艾比湖流域核心区的土地利用有序程度更高,得益于草地比重的增加,未利用地的大量利用。(2)从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2005-2015年间艾比湖流域核心区景观格局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景观水平特征上LSI和CONTAG指数反映系统破碎化降低,复杂程度降低,即总体来看生态系统景观格局优良。但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低中覆盖度草地景观AREA-MAN增幅比较大,但是NP略有降低。高覆盖草地景观AREA-MAN和NP都在增加,表明草地破碎化加重,人为因素使得景观格局变得复杂。从景观类型形状特征分析未利用地景观属于优势类型,变化最大,边界趋于规则但不稳定,林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水体景观趋于规则,耕地景观趋于不规则。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展使得景观斑块的形状更为复杂,不同类型斑块的面积趋于均匀,在整个景观格局中未利用地和草地景观等优势斑块的作用明显。(3)从景观转移矩阵可以知道草地景观和未利用地景观转入面积和转出面积数值都很大,但是,草地景观净变化量为-1312,说明草地转出很大,未利用地景观净变化量为1284,说明转入量非常大。草地在艾比湖湿地和湿地边缘带来说作用局大,未利用地中盐碱地和草地、沙地、湖泊、滩地以及戈壁的相关性很大,转移联系关系很强。(4)从自然要素中的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度、距河网距离来分析景观类型面积变化。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距交通网、政策、人口与历史沿革来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大部分景观类型都分布在较低海拔和较低坡度范围内,未利用地景观海拔和坡度分布布在降低,耕地景观在海拔高度增加上分布在增加,林地和草地景观面积分布随着海拔高度和坡度增加而增加。(5)利用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增幅最大的景观类型是草地,面积显着增加,建设用地和耕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降幅最大的的是未利用地,面积显着减少,林地和水域面积有不同程度降低,反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艾比湖流域核心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未利用地和水域大量减少。(6)针对艾比湖湿地保护和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本文提出四点建议:首先坚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其次加强区域土地整治,促进优化景观格局,再次制定长期计划保护平原区的自然保护区,尤其对入湖的河流进行保护,加强监测、控制、治理和修复;最后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健全相关立法。
王立[4](2018)在《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绿洲生态风险评估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绿洲是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是干旱区发展驱动力。绿洲生态发展不均衡会导致荒漠化,让绿洲更好发展避免趋向荒漠化,因此需要对绿洲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内的唯一湖泊艾丁湖几度干涸,生态问题频发。本论文选择吐鲁番市高昌区为研究区,以高昌区的2000、2010和2015年三期卫星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ENVI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选用最大拟然法对图像进行分类,获得的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研究区生态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最后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制图。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可知:除未利用地以外,研究区以农林用地为主,占比均在11%以上,草地的占地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呈现减少趋势,减少了122.68 km2,园地、建设用地逐渐增大,建设用地增幅最大,增幅为5.02%。土地类型转化频繁,主要转化类型为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是向草地、耕地转化。农林用地同时也向未利用地转化,除耕地外,其它转化值小于去向值。2.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可知:2000-2015十五年内,七种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增加;土地完整程度增强。高昌区景观格局变化很大,斑块呈现减少趋势;景观格局蔓延度和聚集度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景观结构内部的连接性和聚集程度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总体变化增加。景观结构聚集性、蔓延度呈增强变化,景观稳定性增强变化。3.生态风险:2000-2015年高昌区整体生态风险状况呈降低趋势,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逐年增加,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2000-2015年高风险区缓慢减少,较高风险区所占比例在10%~20%之间浮动,较低风险区增速变缓,低风险区主要是水域变化,低风险区百分比的变化不大,2000-2010年面积几乎没有变化。4.生态风险管理建议: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而减少生态脆弱度,降低生态风险。中等风险管理建议,遵循生态稳定性,适当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较低风险和低风险区管理建议,增加生物多样性,加强区域环境生态化建设。
杨梅花[5](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佘文杰[6](2014)在《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以地处昆仑山北麓的于田县克里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尺度下分析了20年来该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与发展趋势,并且对克里雅河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论文研究区对该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本论文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研究区1990年TM、2000年ETM、2010年ETM遥感影像,以1:10万的2000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在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系统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信息。(2)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整体水平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自1990至2010年以来,农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冰川面积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盐碱地和荒漠面积增加,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各类草地、沼泽地、面积减少,但其斑块形状越来越复杂和分散,且破碎化程度提高。(3)利用Markov过程探讨了各景观类型的互相转移过程,通过研究表明:自1990-2010年,克里雅河流域主要表现为林草耕地化,土地盐渍化,低盖度草地荒漠化,代表绿洲-荒漠交错带的景观类型变化较为强烈,20世纪90年代末荒漠化小幅度减少,2000年以来荒漠化进一步加大;趋势预测今后农田、水域、盐碱地、城镇及工业用地和荒漠持续增加,林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沼泽地减少,景观变化的“两扩一缩”现象明显。(4)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对克里雅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构建PSR模型,选取10项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排序赋予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数。(5)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分类级别,1990年CEI=0.3058,2000年CEI=0.3213。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0.20.4之间,表明该流域主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是受到地域所处特殊环境与经济发展制约的人类活动,即九十年代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出现缺陷,系统活力较低,外界压力大,生态异常较多,生态功能己不能满足维持绿洲生态系统的需要,绿洲生态系统已开始退化,克里雅河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为4级,属于差的状态。(5)2010年克里雅河流域的2010年CEI为0.4102,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分类级别,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0.40.6之间,即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活力,外界压力较大,系统尚稳定,但敏感性强,已有少量的生态异常出现,可发挥绿洲基本的生态功能,绿洲生态系统可维持,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上升到3级,属于一般,即警戒状态。本论文通过对克里雅河流域上中下游近2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以及对其景观格局变化横向分析对比,探讨了其变化规律和机制。通过构建适合干旱区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评价了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探讨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对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有实证意义,对克里雅河流域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干旱区绿洲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参考价值。
黎浩许[7](2013)在《黑河下游绿洲变化的时空过程与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额济纳绿洲位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下游,为典型的内陆河尾闾绿洲,该区地处北温带干旱荒漠区,其气候属于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近几十年来,随着上中游绿洲的过度开发,下游绿洲植被退化、物种减少、绿洲萎缩、下垫面性质改变,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研究额济纳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并分析其驱动机制,对绿洲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高分辨率卫星相片(1963年,1968年,1980年)、Landsat MSS影像(1973年,1977年)、Landsat TM/ETM+影像(1986、1990、1993、1996、1999、2002、2006、2009年)多源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割算法或自动阈值法进行了绿洲提取,同时对提取结果利用目视解译方法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对黑河下游绿洲边界的精确提取。对额济纳绿洲的时空变化过程、特征、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连续变化的角度对绿洲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提出了固定不变型、“昙花一现”型、先非后是型、先是后非型,前稳后乱型、前乱后稳型、单峰型、波动型和反复无常型等9种绿洲时空变化模式,并对绿洲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数量变化和过程看,绿洲总面积总体上呈波动性扩大趋势。将绿洲面积的变化划分为“低位徘徊-急剧扩张-高位波动-陡然减少-稳定增加”五个阶段,分别以1977年,1986年,1996年和1999年为分界点。绿洲的纯增主要发生在1990年之前,但波动较大,1990年之后除个别几个时期扩张面积稍微大一点外,其它时期扩张面积都比较微小。绿洲的纯减比较有规律,从1968年的15053.0hm2持续减少到1986年的295.1hm2,之后减少面积比较微小。2)、从绿洲空间分布上看,绿洲主要分布东、西河的南部、西河沿岸以及额济纳盆地的三角洲地区,东河沿岸分布比较破碎。绿洲面积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河上游西部、西河上游东面、西河中游东面、黑河干流的西面、三角洲的西北、东北和东南面等。绿洲面积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河沿岸以及三角洲地区的东面和北面。3)、从绿洲变化模式看,绿洲变化可划分为固定不变型、“昙花一现”型、先非后是型、先是后非型,前稳后乱型、前乱后稳型、单峰型、波动型和反复无常型等9种模式,占总绿洲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54%、23.61%、6.36%、0.62%、5.39%、15.27%、2.80%、16.97%和20.43%。其中“昙花一现”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反复无常型,说明近50年来,额济纳绿洲以不稳定状态占主导。4)、根据稳定性将绿洲划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很不稳定型,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3.48%、41.58%、24.94%。其中河流下游冲洪积三角洲平原、西河河流流经地区以及黑河干流西面的水库区绿洲表现得比较稳定,外围绿洲表现为不够稳定。5)、黑河下泄水量的变化是绿洲演变的根本原因,影响整个研究时段;人为活动的加剧与不科学的滥伐过牧是绿洲化的重要原因;气候暖干化等引发、加剧了自然灾害,对绿洲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各时期绿洲化的主要因子有所差异,计划经济时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政策、人口变化、上游来水量和自然灾害;市场经济时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政策、上游来水量、人为破坏、经济发展、土地盐碱化;生态建设时期主要影响因子有:上游来水量、经济利益、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林兴周[8](2013)在《临泽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绿洲是干旱区人民生存发展的基地,其发展变化一直是干旱区生态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研究的核心。绿洲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黑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绿洲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然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化滞后等因素却制约着区内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因此,研究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准确把握绿洲化与荒漠化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探讨绿洲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了解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从而制定生态安全战略,对于抑制荒漠化,促进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地处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的临泽绿洲为研究区,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运用1963~2009年间13个典型时期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所提取的绿洲信息,从面积和空间分布两方面,结合绿洲退缩与扩张、绿洲化区域差异以及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等,比较分析了近46年来绿洲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了绿洲动态变化的趋势,并结合实地调查、统计和文献资料,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绿洲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临泽绿洲多分布于黑河及其支流梨园河、干渠两侧,并沿河流与渠道向外围延伸。绿洲规模在波动中显着扩张,面积由1963年的350.65km2增加到2009年的586.47km2,46a间增加了67.25%。2.绿洲退缩区与扩张区相互交叠,中部洪积平原以及北面绿洲荒漠交错地带为绿洲化与荒漠化相互作用的剧烈区域。整个研究期内,绿洲化过程较荒漠化过程绝对占优势。绿洲退缩主要在70年代及其之前,退缩区主要分布于绿洲的边缘地带;绿洲大规模扩张始于80年代中后期,绿洲扩张除发生于绿洲边缘地带外,还有绿洲内部的复杂斑块之间,扩张的方式以绿洲主体内部填充式扩张和外围渐进式延展为主。绿洲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绿洲变化不尽相同,以兰新铁路沿线绿洲最为剧烈,其次是沿黑河两岸绿洲,梨园河山前绿洲最弱。绿洲的发展从不稳定状态逐步过度到相对稳定状态。3.绿洲在扩张过程中呈现出景观斑块的散布-扩张-融合的过程和大斑块向外延展的动态变化特征。早期绿洲斑块分散破碎,后期随着绿洲的扩张,分散破碎斑块逐渐扩展连成片,形成更大的斑块;绿洲内部原先许多支离破碎的部分变为规则整齐的块状结构;绿洲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整体上边缘趋于规则,表明人类活动对绿洲景观的影响加剧。4.绿洲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合力推动了绿洲的变化。以降水、气温、水资源量和自然灾害等为表征的干旱区自然环境和气候背景,是绿洲变化必不可少的驱动因素。以人口增长、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不断增强的各种人类活动,是影响绿洲变化的最本质因素。不同时期影响绿洲变化的主导因素各有侧重,且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1963~1978年,以人口数量增长和政策变动为主导的驱动力;1978-200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经济发展共同主导绿洲的变化;2003~2009年,以经济利益为主导驱动力。其中人口增长和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始终影响着绿洲的变化。干早区特定的河流分布格局及其水文特征,影响和决定着绿洲的区位与规模大小,人们通过十预十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绿洲变化。
谢余初[9](2012)在《近60年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黑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极具代表性的流域之受氏期农耕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黑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是开展干旱区地理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研究的热点区域。建国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陆河流域绿洲景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在黑河中游农业绿洲——金塔绿洲,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以金塔绿洲为例,重建并研究了金塔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自然和人文因素,对绿洲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金塔绿洲为例,基于文献档案资料、航空相片(1962/1963年,1968年,1980年)、Landsat MSS影像(1973年和1977年)、Landsat TM/ETM+影像(1986、1990、1993、1996、1999、2002、2006、2009年)多源遥感影像等,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以人机交互方式目视解译和自动阈值提取法等重建了金塔绿洲分布图件,分析近60年来金塔现代绿洲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定性和定量分析绿洲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49—2009年金塔绿洲总体以增长的趋势为主,在变化趋势上绿洲呈现出“四升三降”的现象。金塔绿洲的时序变化主要表现为:A.建国初期,金塔绿洲面积不断增长,到1959—1963年间绿洲呈现减少下降的趋势;B.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绿洲规模持续扩张,至70年代末期绿洲面积呈现缓慢减少趋势。C.1980年后绿洲快速增长;D.90年代初期和中期绿洲起伏波动较大,到1996年金塔绿洲面积达到低谷。E.1996—2009年绿洲面积增速较快,并在2009年达到523.17kmm2。(2)金塔绿洲空间分布主要沿着灌溉渠系呈现放射状分布。绿洲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绿洲内部土地覆被变化及过渡带区域的扩张或退缩,绿洲扩张与退缩多次反复,尤其是绿洲耕地的复垦与弃耕变化剧烈。各个乡镇绿洲变化程度不同,以西坝乡和羊井子湾乡辖区绿洲变化最为剧烈,而三合乡绿洲变化程度较小。(3)1949—2009年间金塔绿洲处于不稳定状态,多次发生绿洲大面积扩张或退缩。绿洲扩张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内部填充式扩张和绿洲边缘地带延展。绿洲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交通用地面积增加明显,而滩涂、荒草地、灌丛草地等明显减少。绿洲斑块破碎、无规律性,绿洲内部结构变化复杂。(4)绿洲变化的驱动分析结果显示,近60年来人文因素对金塔绿洲变化影响起到主导作用(其贡献率为70.49%),降水、气温和灾害性天气等自然因素也是绿洲变化的重要原因(其贡献率为19.41%)。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是金塔绿洲变化的首要条件,人口变化(含移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等也是绿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李秀梅[10](2012)在《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动态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近年来自然和人为干扰导致石羊河流域出现干旱化、盐渍化和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景观变化明显,因此景观动态分析有助于了解自然和人为干扰与流域环境变化的关系。论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根据植被类型划分石羊河流域景观要素类型,形成1974、1995和2006年流域景观图和1959、1974、1987、1995、2001和2006年民勤绿洲景观图。在景观分类与制图基础上,分析了1959年以来石羊河流域的景观动态与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随海拔升高,上游山地依次分布着草地、天然乔木林、亚高山灌丛、高寒荒漠;绿洲—荒漠系统的景观要素类型也呈相似的带状依次分布着人工绿洲、非地带天然植被和人工林、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和流动沙漠,流动沙漠边缘的低洼处也存在盐漠和盐生草甸。砂砾质和石质荒漠、草地、流动沙漠和人工绿洲是流域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除了天然乔木林,地带性植被组成的景观要素类型连通性好,非地带性植被组成的景观要素类型只有盐生草甸和盐化荒漠连通性好。(2)流域景观格局特征、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有区域差异。上游山地景观格局比流域整体复杂;中、下游绿洲—荒漠系统景观格局比流域整体简单,但是东部比西部盐碱化和景观破碎化程度高;且越往下游越严重,而沙漠和砂砾质荒漠的连通性却增加。1974-2006年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复杂程度增加,是中游和下游景观破碎化增加的结果,越往下游破碎化趋势越严重;而山地景观格局趋于简单,变化幅度较小,但变化速度加快。1974-2006年人工绿洲的面积比例增加了5.96%,且中游远超过下游。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减少的最多,为2.32%,中游最明显;其次是人工林,为1.45%,下游最明显;温带落叶灌丛、人工林、盐漠和次生盐碱地损失最严重,分别减少到原来的0.02、0.58、0.64和0.68,盐漠中游损失最明显,其余下游损失最明显。在人工绿洲面积增加和砂砾质和石质荒漠、人工林、盐漠和次生盐碱地面积减少的过程中均产生大量小斑块,格局变复杂;其余景观要素流向的格局趋于简单。(3)流域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时间上阶段特征明显。1974-1995年,上游草地流向旱地;中游砂砾质荒漠、旱地和人工林流向人工绿洲;下游盐生草甸、温带落叶灌丛和盐漠流向砂砾质和石质荒漠,盐生草甸和砂砾质和石质荒漠流向人工绿洲和人工林,人工林流向人工绿洲,人工绿洲流向次生盐碱地。结果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比例,上游草地减少1.76%;中游砂砾质荒漠、旱地和人工林分别减少4.24%、1.99%和1.81%,人工绿洲增加8.02%;下游人工绿洲、次生盐碱地和人工林分别增加了2.23%、0.02%和0.85%,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减少了1.74%。1995-2006年上游旱地流向草地;中游砂砾质荒漠和盐漠流向人工绿洲;下游人工林、次生盐碱地、砂砾质和石质荒漠流向人工绿洲,人工林流向砂砾质和石质荒漠。结果,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比例,上游旱地减少0.99%;中游人工绿洲增加4.25%;下游人工绿洲和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分别增加3.07%和1.43%,次生盐碱地和人工林分别减少0.45%和3.31%。(4)景观动态变化集中在绿洲,与流域下游总体的变化过程相似,坝区、泉山区和湖区1987年前的水体、温带落叶灌丛、盐生草甸、盐漠和1995年前的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大量减少,而人工林和次生盐碱地增加;1987年后人工林和次生盐碱地减少,而人工绿洲和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增加。到2007年坝区和泉山区的水体和温带落叶灌丛消失,次生盐碱地、盐生草甸和盐漠也接近消失;坝区的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减少3.46%,人工绿洲增加17.87%;泉山区的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减少1.26%,人工绿洲增加12.39%;湖区次生盐碱地增加3.20%(约1/2的面积),人工绿洲减少0.11%,砂砾质和石质荒漠增加3.53%,人工林比1974年减少2.62%(约1/2),流动流动沙漠增加1.40%。坝区和泉山区的人工绿洲、人工林和砂砾质和石质荒漠格局复杂程度明显增加;坝区盐生草甸只剩余少量小斑块,盐漠破碎化增加;泉山区的盐漠只剩余少量的小面积斑块。湖区人工林和盐漠破碎化增加;砂砾质和石质荒漠的连通性增强;盐生草甸和次生盐碱地减少的是小斑块,格局趋于简单。(5)从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分析了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成因。50年代以来不同区域的气候总体趋于暖干,虽然从70年代开始降水增加,但是气温也升高,使流域来水量持续减少,对植被影响不利,非地带天然植被和天然林减少,但是人工绿洲持续扩展,因此,人为干扰是石羊河流域景观变化的最主要原因。50年代修建红崖山水库,导致1987年前下游的民勤绿洲非地带天然植被迅速减少;70年代中游人工绿洲扩张使下游水资源减少而出现次生盐渍化和人工林退化;但是随着盐碱化减轻、开发地下水和种植价格高且耐旱耐盐碱的经济作物,80年代开始下游人工绿洲也扩展,人工林继续减少;最终导致90年代下游砂砾质和石质荒漠也迅速增加。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在绿洲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在绿洲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
3.4 土地利用表征 |
3.5 植被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1.2.2 绿洲变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条件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经济发展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景观信息提取与精度验证 |
3.3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3.3.1 转移矩阵 |
3.3.2 动态度 |
3.3.3 状态、方向、趋势指标 |
3.4 景观格局分析 |
3.5 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
第四章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 |
4.1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及数量变化 |
4.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 |
4.3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河中游景观时空动态变化 |
5.1 景观分类精度评价 |
5.2 景观的时空动态特征 |
5.2.1 景观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5.2.2 景观变化的状态和趋势 |
5.2.3 景观变化的时空动态 |
5.3 景观格局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河中游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 |
6.1 定性分析结果 |
6.1.1 社会经济 |
6.1.2 气象因素 |
6.1.3 水文因素 |
6.2 相关性分析结果 |
6.3 冗余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基于CA-Markov模型下艾比湖流域生态功能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观生态学概述 |
1.2.2 景观生态格局研究 |
1.2.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
2.1.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2.1.3 遥感影像的解译 |
2.1.4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2.2 主要的景观空间动态模型 |
2.2.1 邻域规则模型 |
2.2.2 随机景观模型 |
2.2.3 景观智能模型 |
2.2.4 景观耦合模型 |
2.3 CA-Markov模型原理 |
2.4 CA模型原理 |
2.4.1 元胞的概念 |
2.4.2 CA模型的组成 |
2.5 景观动态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2.5.1 模型算法的优化 |
2.5.2 尺度转换 |
2.5.3 模型测试和评估 |
2.5.4 传统的模型和社会经济因素响应 |
2.6 元胞自动机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
2.7 本文研究方法简述 |
3 艾比湖流域核心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位置与范围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3 气象气候特征 |
3.2 景观类别划分依据 |
3.3 土地利用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 |
3.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3.3.2 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移变化 |
3.4 研究区景观演化及其景观特征分析 |
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3.4.2 景观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
3.4.3 景观类型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
3.5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
3.5.1 用GIS制做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流程 |
3.5.2 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移特征 |
4 基于CA-Markov模型进行景观格局预测 |
4.1 艾比湖湿地边缘带及周边景观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驱动因素 |
4.1.2 坡度因子 |
4.1.3 河流湖渠因素 |
4.1.4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
4.2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
4.3 景观格局转变适宜性图像集的生成 |
4.4 研究区概率矩阵模拟精度检验 |
4.5 研究区2025 年景观格局模拟结果分析 |
4.6 艾比湖流域核心区未来发展建议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与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绿洲生态风险评估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3.1 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
3.2 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景观格局分析 |
4.1 斑块水平动态变化 |
4.3 景观格局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生态风险评估 |
5.1 景观生态风险变化 |
5.2 区域生态风险变化 |
5.3 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建议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
1.1.3 总体思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
2.2.1 环境 |
2.2.2 构筑物 |
2.2.3 空间 |
2.2.4 人的行为 |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
2.4.1 环境景观 |
2.4.2 城镇格局 |
2.4.3 聚落景观 |
2.4.4 地标景观 |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
2.5.1 时态性 |
2.5.2 时段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
3.1.1 人类社会起源 |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
3.2.1 区位分布 |
3.2.2 功能格局 |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
3.3.1 居住形式 |
3.3.2 聚落空间 |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
3.4.1 景观属性 |
3.4.2 景观分布 |
3.4.3 景观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
4.1.1 社会环境 |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
4.2.1 区位分布 |
4.2.2 功能格局 |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
4.3.1 建筑形态 |
4.3.2 聚落空间 |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
4.4.1 景观属性 |
4.4.2 景观分布 |
4.4.3 景观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
5.1.1 社会环境 |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
5.2.1 区位分布 |
5.2.2 功能格局 |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
5.3.1 居住形式 |
5.3.2 聚落空间 |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
5.4.1 景观属性 |
5.4.2 景观分布 |
5.4.3 景观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
6.1.1 社会环境 |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
6.2.1 区位分布 |
6.2.2 功能格局 |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
6.3.1 居住形式 |
6.3.2 聚落空间 |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
6.4.1 景观属性 |
6.4.2 景观位置 |
6.4.3 景观形态 |
6.5 本章小节 |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
7.3 发展模式 |
7.3.1 动态式模式 |
7.3.2 断裂式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
8.1 影响因素分析 |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
8.2.1 依绿而定 |
8.2.2 逐水而居 |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
8.6 本章小结 |
9 后记与后记 |
9.1 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后记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意义 |
1.2 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 |
1.2.1 景观格局分析背景 |
1.2.2 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过程研究的现状 |
1.2.3 绿洲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
1.2.4 流域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综述 |
1.3.1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进展 |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展 |
1.3.3 生态系统评价的方法 |
1.5 研究目标 |
1.6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1.2.1 地形地貌 |
2.1.2.2 气候特征 |
2.1.2.3 水资源状况 |
2.1.3 人口和民族 |
2.1.4 杜会经济状况 |
2.1.4.1 自然资源 |
2.1.4.2 农牧副业 |
2.1.4.3 工业生产 |
2.1.4.4 交通建设 |
2.1.4.5 科教文卫 |
2.2 遥感影像处理 |
2.2.1 卫星影像数据的准备 |
2.2.2 多波段数据组合 |
2.2.3 几何校正 |
2.2.4 图像拼接和裁剪 |
第三章 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3.1 景观生态要素分类 |
3.1.1 景观生态分类的依据 |
3.1.2 克里雅河流域景观生态分类 |
3.2 景观指数的选取 |
3.3 克里雅河流域整体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 |
3.3.1 类型水平的结构特征 |
3.3.2 景观水平结构特征 |
3.4 克里雅河流域上、中、下游分界依据 |
3.5 克里雅河流域上游景观格局特征 |
3.5.1 基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的分析 |
3.5.2 基于景观水平指数的分析 |
3.6 克里雅河流域中游景观格局特征 |
3.6.1 基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的分析 |
3.6.2 基于景观水平指数的分析 |
3.7 克里雅河流域下游景观格局特征 |
3.7.1 基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的分析 |
3.7.2 基于景观水平指数的分析 |
3.8 流域局部与整体对比差异分析 |
第四章 克里雅河流域于田绿洲景观格局马尔科夫过程分析 |
4.1 马尔科夫模型简介 |
4.2 初始概率的确定 |
4.3 1990-2000 年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 2000-2010 年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5 景观动态转移空间分析 |
4.6 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预测趋势评估 |
4.7 驱动因子分析 |
4.7.1 自然因素 |
4.7.2 人文因素 |
第五章 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PSR 模型的建立 |
5.2 指标标准化 |
5.3 指标权重 |
5.4 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5.5 克里雅河流域景观生态优化的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黑河下游绿洲变化的时空过程与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洲时空变化研究 |
1.2.2 绿洲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1.2.3 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分析方法 |
1.2.4 黑河及额济纳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 |
1.3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象气候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绿洲开发简史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数据源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不同数据源的绿洲信息提取 |
3.4.1 基于面向对象的绿洲信息提取 |
3.4.2 基于自动阈值的绿洲信息提取 |
3.5 绿洲结果精度验证 |
第四章 近50a来额济纳绿洲时空变化研究 |
4.1 各时期绿洲分布图 |
4.2 绿洲时空变化分析模型 |
4.3 额济纳绿洲变化过程分析 |
4.3.1 额济纳绿洲数量变化分析 |
4.3.2 分布上的变化分析 |
4.3.3 绿洲变化模式分析 |
4.3.4 绿洲稳定性分析 |
4.3.5 各乡镇绿洲的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
第五章 额济纳绿洲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1.1 气温变化对绿洲的影响 |
5.1.2 降水量变化对绿洲的影响 |
5.1.3 相对湿度变化对绿洲的影响 |
5.1.4 自然灾害对绿洲的影响 |
5.1.5 水文与水资源因素对绿洲的影响 |
5.2 人文因素 |
5.2.1 人口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2 政策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3 社会经济发展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4 水利工程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5 科学技术进步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6 畜牧业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7 文化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8 其他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3 绿洲化驱动力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临泽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绿洲、绿洲化与荒漠化概念和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绿洲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绿洲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4.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黑河流域概况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貌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3.1 行政区划 |
2.3.2 人口发展及其构成 |
2.3.3 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技术路线 |
3.2 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方法 |
3.2.1 绿洲退缩与扩张 |
3.2.2 绿洲化区域差异 |
3.2.3 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
3.3 绿洲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方法 |
3.4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3.4.1 数据源 |
3.4.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
4.1 绿洲时空变化分析 |
4.2 绿洲数量变化分析 |
4.3 绿洲退缩与扩张分析 |
4.4 绿洲化区域差异分析 |
4.5 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第五章 绿洲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 |
5.1 绿洲变化驱动力辨识 |
5.2 自然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2.1 降水 |
5.2.2 气温 |
5.2.3 水资源 |
5.2.4 自然灾害 |
5.3 人文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3.1 人口增长驱动力分析 |
5.3.2 政策法规驱动力分析 |
5.3.3 经济增长驱动力分析 |
5.3.4 农业科技进步与投入驱动力分析 |
5.3.5 水利工程建设驱动力分析 |
5.4 绿洲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5.4.1 绿洲变化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分析 |
5.4.2 绿洲变化驱动力分析 |
5.4.3 绿洲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
5.5 驱动机制的耦合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近60年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绿洲及绿洲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2 现代绿洲变化驱动力研究现状 |
1.2.3 北大河下游金塔绿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象气候 |
2.1.3 水文水系 |
2.1.4 土壤植被 |
2.1.5 自然灾害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及民族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2.3 绿洲开发简史 |
2.3.1 先秦时期 |
2.3.2 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
2.3.3 隋唐与五代夏元时期 |
2.3.4 明清时期 |
2.3.5 民国时期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技术流程 |
3.2 数据源及预处理 |
3.2.1 数据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绿洲重建方法 |
3.3.1 1949-1962年绿洲重建方法 |
3.3.2 1963-1985年绿洲重建方法 |
3.3.3 1986-2009年绿洲重建方法 |
3.3.4 绿洲重建结果验证方法 |
3.3.5 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方法及模型 |
3.4 绿洲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及模型 |
3.4.1 基于概念与理论的定性分析 |
3.4.2 基于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分析 |
第四章 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分析 |
4.1 金塔绿洲重建结果分析 |
4.2 金塔绿洲数量特征变化分析 |
4.2.1 金塔绿洲数量特征的变化分析 |
4.2.2 各个乡镇绿洲的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
4.2.3 金塔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分析 |
4.3 金塔绿洲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3.1 金塔绿洲分布特征变化分析 |
4.3.2 各个乡镇绿洲变化的区域差异变化分析 |
4.3.3 金塔绿洲变化剧烈区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塔绿洲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金塔绿洲变化驱动力辨识 |
5.2 金塔绿洲变化驱动力的定量研究 |
5.2.1 绿洲变化各驱动因子的数据准备与处理 |
5.2.2 绿洲变化驱动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2.3 绿洲变化驱动因子的回归分析 |
5.3 自然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3.1 气候要素变化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3.2 可利用水资源变化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 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1 人口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2 政策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3 社会经济发展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4 水利工程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5 科学技术进步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5.4.6 其他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2 景观生态学发展趋势 |
1.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研究现状 |
1.3.1 内陆河流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地区 |
1.3.2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的关键问题 |
1.3.3 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都有明显边界 |
1.3.4 较强的干扰使内陆河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
1.3.5 内陆河流域水平衡破坏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 |
1.3.6 内陆河流域景观要素通过水资源联系构成等级系统 |
1.3.7 内陆河流域景观动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绿洲和流域下游 |
1.3.8 基于流域范围的多尺度研究较少 |
1.4 石羊河流域研究现状 |
1.4.1 石羊河流域水平衡被破坏 |
1.4.2 石羊河流域下游土地退化严重 |
1.4.3 石羊河流域社会发展推动大量开荒 |
1.4.4 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石羊河流域自然环境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2.3 影像解译 |
2.2.4 景观格局与景观动态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分类与制图 |
3.1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
3.2 景观要素类型的基本特征 |
3.3 解译标志的建立 |
3.4 景观制图 |
3.4.1 影像解译 |
3.4.2 景观制图 |
3.5 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 |
4.1 总体景观结构 |
4.2 流域景观格局 |
4.3 上游山地景观格局 |
4.4 中游绿洲—荒漠系统景观格局 |
4.5 下游绿洲—荒漠系统的景观格局 |
4.6 民勤绿洲景观格局 |
4.7 小结 |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5.1 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 |
5.2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 |
5.2.1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5.2.2 景观要素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5.2.3 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转移 |
5.3 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5.3.1 上游山地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5.3.2 中游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5.3.3 下游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民勤绿洲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6.1 民勤绿洲景观动态 |
6.2 民勤绿洲景观格局变化 |
6.2.1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6.2.2 景观要素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6.2.3 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转移 |
6.3 坝区、泉山区、湖区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6.3.1 坝区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6.3.2 泉山区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6.3.3 湖区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成因分析 |
7.1 石羊河流域气候和水资源变化 |
7.2 石羊河流域和民勤绿洲社会经济变化 |
7.2.1 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 |
7.2.2 农业和林业 |
7.2.3 牧业 |
7.3 石羊河流域景观变化成因 |
7.3.1 从不同区域分析景观变化成因 |
7.3.2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景观变化成因 |
7.4 建议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景观分类与制图 |
8.1.2 景观格局 |
8.1.3 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 |
8.1.4 景观变化成因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在绿洲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2]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D]. 肖飞艳. 长安大学, 2019(01)
- [3]基于CA-Markov模型下艾比湖流域生态功能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 莫丰瑞.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4]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绿洲生态风险评估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D]. 王立.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5]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克里雅河流域景观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佘文杰. 新疆大学, 2014(02)
- [7]黑河下游绿洲变化的时空过程与驱动机制[D]. 黎浩许. 兰州大学, 2013(11)
- [8]临泽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林兴周. 兰州大学, 2013(12)
- [9]近60年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谢余初. 兰州大学, 2012(09)
- [10]石羊河流域景观动态与成因研究[D]. 李秀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