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安保健,余传波,张航,宋技,朱忠宁

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安保健,余传波,张航,宋技,朱忠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厚软土,土工格室,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监测

复合地基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安保健,余传波,张航,宋技,朱忠宁[1](2019)在《深厚软土地区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厚软土地区的地基沉降对铁路的修建存在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工程盐官车辆基地超大面积深厚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地质条件,通过沉降监测及数据分析,论证了双曲边微桩土工格室+水泥搅拌桩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相似的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郑军锋[2](2019)在《路堤荷载下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沉降现场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的桩、土沉降及应力进行监测,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变化规律,桩土应力比与差异沉降关系。结果表明: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桩顶和桩间土应力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均不断增大,且桩顶应力大于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结合修正的Terzaghi土拱理论提出了简化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差异沉降变化曲线。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有助于完善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立华,李维斌,吴伟杰[3](2019)在《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复合土层压缩模量取值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复合地基形变计算地基与基础是工程结构的根基,又是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有可能还造成人员伤亡,对地基进行加固及修补也很困难。复合地基就是指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桩)组成、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及基础的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加以控制,从而(本文来源于《水泥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王斌,韦正鹏[4](2019)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沉降量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6京藏高速公路兰海段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处理工程,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复合地基在车辆荷载与复合地基自重作用下的沉降量,结合实际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最终监测的沉降量大致在15mm左右,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桩体深入稳定土层深度逐渐增加,桩在达到应力平衡状态时的最终沉降量也明显降低;整个沉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在前1/3时段为沉降幅度最大的时间段,在后2/3时段,沉降幅度急剧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刘香,郭建圆[5](2019)在《盾构下穿CFG桩复合地基建筑物的沉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隧道下穿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周围环境及既有结构,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何有效预测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为此,以北京某地铁穿越CFG桩复合地基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盾构穿越CFG桩及上部整体结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盾构隧道开挖沉降槽曲线所给定的不同允许沉降值,综合分析模拟结果,确定建筑最大安全沉降值为20 mm.通过模拟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地基前后两种极限状态下得到的基础底板相对沉降值,计算出建筑物实际沉降值为18. 6 mm,且满足小于最大安全沉降值的要求.以上分析方法及结果可为地铁施工预测控制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柯胜旺[6](2019)在《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及桩板复合地基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地基进行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容易产生较大差异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路堤失稳破坏。结合桩板复合地基结构在铁路路基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叁维激光扫描仪判断整体沉降的优势,将两者引入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以有效降低差异沉降。本文基于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扩建工程,引入桩板复合地基结构,通过观测现场铺筑的试验段,阐明叁维激光扫描仪对路段整体沉降的优势,说明了桩板复合地基对沉降控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桩板复合地基的数值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结合长期沉降观测趋势,提出了关于差异沉降的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中需加强对新旧路堤交接处质量的控制。在半刚性基层填筑阶段,桩板结构的处治效果开始显现,在面层施工阶段效果更加明显;(2)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相比,桩板复合地基在控制新旧路堤差异沉降和侧移等方面优势明显;(3)采用桩板复合地基处治时,新路堤填筑完成后,桩-土应力比为12.075,桩荷载分担比为28.07%,而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治时,桩-土应力比为2.646,桩荷载分担比为7.87%,表明桩板结构有效承担填土荷载,使其下方地基固结沉降较小;(4)结合现场观测和拓宽段力学响应分析,建议桩间距为4.5~5.5倍桩径;桩长为4.5~5.0倍桩间距填土模量不应大于30MPa;(5)推荐基于横坡变坡率的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指标为0.15%~0.35%,在施工期间,新路基日沉降控制速率为0.01~0.20mrm/d,旧路路肩日沉降控制速率为0.01~0.10mm/d,旧路中央日沉降控制速率为0.01~0.1Omm/d。新路基月沉降控制速率为0.30~3.5mm/30d,旧路路肩月沉降控制速率为0.25~2.5mm/30d,旧路中央月沉降控制速率为0.15~2.0mm/30d。(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冯知夏,张广英,王毅,王蓓,张沀[7](2019)在《软土复合地基上某大型设备基础沉降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复合地基上某大型设备基础使用不久即发生沉降。为分析沉降原因,针对地基特点从厂房地坪地基处理方案入手,研究不同荷载组合、压缩层深度、水泥土强度、大面积地坪荷载等因素对设备基础沉降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情况接近。研究结果显示,设备基础沉降趋于稳定,不会影响设备的安全使用。(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中册)》期刊2019-05-17)

刘鹏程[8](2019)在《劲性复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和稳定性计算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珠海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结合劲性复合桩软基加固设计方案,分别采用规范方法与数值分析方法对加固方案下填土路基的沉降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劲性复合桩进行悬浮桩复合地基设计时,规范方法对于其沉降计算并不适用,且计算结果偏小;当采用悬浮桩形式的劲性复合桩进行软基加固时,处理到一定深度后,加固土体并不会发生塑性滑动。(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刘彬[9](2019)在《长短桩布桩方式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蒙华铁路岳阳段软土和松软土地基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提出了采用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式布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基于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技术分析两种布桩形式、不同桩间距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研究表明:①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布桩下,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均与桩间距均呈指数函数分布;②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两种桩型的衔接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两种桩型衔接处的多向搅拌桩桩顶位置。③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的线路中心线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加固地基顶面中线附近的多向搅拌桩桩顶。④相同桩间距条件下,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沉降和路基面宽度范围内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7期)

姚成志[10](2019)在《含砾黏土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科研课题,对采用CFG桩加固后的含砾黏土地基的沉降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现场监测、曲线拟合等方式,对沉降计算方法、工后沉降预测方式进行了研究论证,提出了短桩复合地基或者堆载预压处理方案。(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的桩、土沉降及应力进行监测,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变化规律,桩土应力比与差异沉降关系。结果表明: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桩顶和桩间土应力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均不断增大,且桩顶应力大于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结合修正的Terzaghi土拱理论提出了简化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差异沉降变化曲线。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有助于完善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安保健,余传波,张航,宋技,朱忠宁.深厚软土地区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监测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郑军锋.路堤荷载下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沉降现场试验[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9

[3].陈立华,李维斌,吴伟杰.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复合土层压缩模量取值的探讨[J].水泥工程.2019

[4].王斌,韦正鹏.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沉降量分析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

[5].刘香,郭建圆.盾构下穿CFG桩复合地基建筑物的沉降分析[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9

[6].柯胜旺.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及桩板复合地基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9

[7].冯知夏,张广英,王毅,王蓓,张沀.软土复合地基上某大型设备基础沉降分析研究[C].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中册).2019

[8].刘鹏程.劲性复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和稳定性计算与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

[9].刘彬.长短桩布桩方式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影响研究[J].人民长江.2019

[10].姚成志.含砾黏土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9

标签:;  ;  ;  ;  

复合地基沉降论文-安保健,余传波,张航,宋技,朱忠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