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附脱附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结晶紫,水凝胶
吸附脱附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刚,张艺璇,张青松,马友伟,胡涛[1](2017)在《半互穿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吸附结晶紫动力学/热力学行为和吸/脱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含有大量—COO-的聚阴离子海藻酸钠(SA)引入聚丙烯酰胺(PAM)凝胶网络中,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半互穿网络结构的SA/PAM水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SA/PAM水凝胶吸附结晶紫(CV)前后的孔洞形态和化学组成变化,采用多种模型研究了SA/PAM水凝胶对CV分子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并探讨了脱附效率,提出了吸脱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A的引入降低了孔径尺寸,增加了孔洞数量;SA/PAM-10凝胶对CV分子吸附量最大,达到13.5838 mg/g,符合伪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过程共同影响;等温吸附过程符合Temkin和D-R模型,属于微孔多层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由熵驱动引起,非化学诱导因素影响所致;采用HCl进行脱附,最大脱附率高达94.18%,加入Na OH可实现SA/PAM水凝胶的可逆吸附;较高的吸附量主要源于SA分子链上的COO-与CV分子的—C N+—存在的静电作用,低pH值时由于—COO-和—NH2质子化导致与CV分子的静电斥力增大,脱附率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宋卫军,谢妤[2](2016)在《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氨氮的吸附/脱附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壳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沸石,运用XRD、SEM和BET技术表征了合成沸石的结构特性。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和脱附机理。结果表明:延长水热合成的晶化时间有利于合成沸石晶核的形成,合成沸石比表面积为28.418 m2·g-1,平均孔径为31.1 nm,孔体积为0.22 m3·g-1,属Na P型微介孔吸附材料。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由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相差在1.0%以内。颗粒内扩散速率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kp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提高。MNa OH/AN<0.95时,308 K下的脱附率明显高于298 K的脱附率,但随着MNa OH/AN的增大,温度对脱附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小,当MNa OH/AN>1.21时,氨氮的脱附率可达92.1%。伪二级脱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伪一级,碱当量高于临界值之后对提高合成沸石脱附氨氮的效果不大。(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宋卫军,谢妤[3](2016)在《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脱附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壳为原料采用煅烧-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合成沸石,运用XRD和SEM表征了合成沸石的特性,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合成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和脱附机理。结果表明:12 h后产物发现了Na P沸石的特征峰和亚晶结构,延长水热合成晶化的时间有利于沸石晶核的形成。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符合伪二级模型,实测值与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值相差在1.1%以内。颗粒内扩散速率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kp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升温有利于磷酸盐的脱附,MNa OH/P>8.0时(MNa OH/P为Na OH物质的量与吸附的磷酸盐物质的量之比),磷酸盐的脱附率可达82.9%。伪二级脱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伪一级,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差在1.7%以内。(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谭赟赟[4](2006)在《氘分子在银单晶表面Ag(Ⅲ)上吸附—脱附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体分子在金属表面上的解离吸附能垒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了解吸附能垒的途径有两个,一个用分子束实验直接测量吸附数据,但不能直接从吸附数据获得吸附能垒值。另一个途径是测量脱附分子的角分布和动能分布,通过研究脱附分子的角分布和动能分布,了解吸附能垒的信息。这篇论文采用第二种途径研究吸附能垒。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描述了一个计算脱附分子角分布和动能分布的新模型。用这个模型,我们研究了实验测量的从银单晶表面Ag(111)脱附的氘分子(D_2)的动能分布。单晶表面温度为275K时,脱附分子动能曲线上有两个低能峰,第一个峰对应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峰。我们建议与第一个峰对应的分子脱附位置应该是在表面台阶(surface steps)、表面缺陷处(surface defects),这些地方的吸附能垒为零。第二峰位于75meV处。根据模型计算机结果分析和细节平衡原理,我们建议与第二峰对应的分子脱附位置应该是表面平台与表面缺陷和表面台阶之间。 表面温度570K时,除低能峰外脱附分子动能曲线上出现一个高能峰。脱附状态为振动基态(v=0)的分子动能峰位于1.1eV。脱附状态为振动第一激发态(v=1)的分子动能峰位于0.8eV。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高能峰应该归因于分子从亚表面(sub-surface)处直接脱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6-11-01)
黄富荣,尹华,彭辉,刘慧璇[5](2004)在《红螺菌吸附铜的动力学与脱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红螺菌(Rhodospirillum)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吸附在45 min达到平衡,吸附平衡时最大吸附量为48.23 mg·g~(-1)。应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菌体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了多种脱附剂对菌体脱附,EDTA和柠檬酸是较有效的洗脱剂,脱附率分别为86.4%、66.9%;无机酸及无机盐对菌体的脱附效果很差,脱附率在20%左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菌体吸附Cu~(2+)后没有形成新晶相,并且菌体部分晶相转变为非晶相。(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04年01期)
吕日昌,翟润生[6](1994)在《关于CO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脱附和交换反应动力学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总结CO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脱附和交换反应动力学的宏观规律,提出了交换反应是在表面空位上进行的传能反应机理,并从宏观动力学上把吸附、脱附和交换反应关联起来,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很好地解释了吸附支持脱附(AdsorptionAssistedDesorption)、绝对脱附速度与气相压强、表面覆盖度以及温度的关系,还给出了表面覆盖度与表面温度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达不到满覆盖的原因.用交换反应的机理对Kisliuk吸附理论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席光康,宝建中,邵淑敏,李胜林[7](1990)在《NO在Pd表面吸附与脱附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热脱附谱(TDS)与分子束张弛谱(MBRS)方法对NO在Pd(poly)表面上吸附与脱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表面温度及不同调制频率下分子束张弛谱的实验结果需用叁种不同的模型(简单的、粘着系数与复盖度有关的及分支过程的吸脱附模型)来解释.与实验数据拟合所得表征两种不同吸附态的动力学参数为: E_(1d)=104.2±2.7kmol~(-1),v_(1d)=10~(13.5±0.9)S~(-1) E_2d=74.4±0.8kJ mol~(-1),v~(2d)=10~(10.3±0.2)S~(-1)最后对非常态(第二吸附态)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研究表明NO部分分解产生的氧吸附在表面是引起非常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张震球,蔡东伟,周吉林[8](1985)在《芳烃在HZSM—5沸石上吸附及其脱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在HZSM-5沸石上吸附,并用程序升温研究脱附的动力学过程。通过脱附图谱的分析,求得各吸附质在HZSM-5沸石上脱附的动力学参数。(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1985年04期)
吸附脱附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沸石,运用XRD、SEM和BET技术表征了合成沸石的结构特性。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和脱附机理。结果表明:延长水热合成的晶化时间有利于合成沸石晶核的形成,合成沸石比表面积为28.418 m2·g-1,平均孔径为31.1 nm,孔体积为0.22 m3·g-1,属Na P型微介孔吸附材料。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由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相差在1.0%以内。颗粒内扩散速率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kp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提高。MNa OH/AN<0.95时,308 K下的脱附率明显高于298 K的脱附率,但随着MNa OH/AN的增大,温度对脱附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小,当MNa OH/AN>1.21时,氨氮的脱附率可达92.1%。伪二级脱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伪一级,碱当量高于临界值之后对提高合成沸石脱附氨氮的效果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附脱附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刚,张艺璇,张青松,马友伟,胡涛.半互穿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吸附结晶紫动力学/热力学行为和吸/脱附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7
[2].宋卫军,谢妤.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氨氮的吸附/脱附动力学[J].环境工程学报.2016
[3].宋卫军,谢妤.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脱附动力学[J].环境工程.2016
[4].谭赟赟.氘分子在银单晶表面Ag(Ⅲ)上吸附—脱附的动力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黄富荣,尹华,彭辉,刘慧璇.红螺菌吸附铜的动力学与脱附研究[J].生态科学.2004
[6].吕日昌,翟润生.关于CO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脱附和交换反应动力学的讨论[J].化学物理学报.1994
[7].席光康,宝建中,邵淑敏,李胜林.NO在Pd表面吸附与脱附动力学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0
[8].张震球,蔡东伟,周吉林.芳烃在HZSM—5沸石上吸附及其脱附动力学研究[J].石油化工.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