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谨防药物交叉过敏(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翠,王超,张弋[1](2019)在《替考拉宁所致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替考拉宁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9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对其报道替考拉宁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的47篇文献51例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替考拉宁不良反应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从输液2 min到19 d不等,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为皮肤损害等;1例患者安装起搏器,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感染控制不佳死亡,3例红人综合征脱屑无好转,其余经停药和对症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现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性别、年龄组、过敏史、交叉过敏史、肾功能、用法用量等因素无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替考拉宁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识别教育,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沈川[2](2019)在《被称为“新世纪流行病” 食物过敏是因为吃的花样太多?》文中指出国际非营利组织"食物过敏研究与教育"的调查显示,美国有食物过敏患儿的家庭每年为此承担的经济支出高达250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食物过敏"认定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世界第六大疾病,过敏性疾病近30年来的患病率增长了3倍以上,涉及全球22%的人口,被称为"新世纪的流行病"。20世纪50年代,只有牛奶和小麦被发现可能引起人类食物过敏。如今,这份"忌口"清单越来越长,仅美国报道的食物过敏案例就涉及了170余种食物。人们的卫生条件已显着改善,但食品过敏等免疫性疾病却呈多发趋势,原因何在?
张伟[3](2017)在《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头孢氨苄(Cephalexin,CEX)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开发距今已五十载,由于其抗菌谱广、吸收效果好、价格低廉,在人类医学和兽医临床上一直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的今天,头孢氨苄等抗生素残留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目前,中国、美国、英国、欧盟等多个国家或组织都已对头孢氨苄最大残留限量做出标准规定。检测分析手段的提高是应对抗生素残留必不可少的关键。检测头孢氨苄残留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检测法(包括TTC法、扩散法等)、仪器检测法(包括UV-Vis、HPLC、LC-MS等)和免疫学检测法(包括ELISA、FPIA、IC等)。微生物法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而且易受到其他条件干扰,已无法满足当前实际工作中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但昂贵的实验仪器、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操作繁琐的方法步骤是制约该法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免疫学检测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耗时少,但假阳(阴)性率高、重复性较差却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目前来看,将免疫学方法与仪器检测法联合使用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检测分析思路。将免疫学方法作为前期工作初筛方法,仪器分析法作为后期确证方法,这不仅可大规模快速筛选,而且也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旨在制备出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的抗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以期建立快速、简便、准确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为我国头孢氨苄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监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研究包括以下四点内容:1、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利用偶联剂戊二醛将头孢氨苄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分别制备免疫抗原CEX-BSA和包被抗原CEX-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凝胶电泳和免疫学方法,鉴定人工抗原的合成是成功的。2、抗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将受免小鼠B淋巴细胞与SP2/0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和CiELISA筛选得到2株单克隆细胞株(2B4、5B3),并将其注入小鼠腹腔,得到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 G HP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鉴定,2G4单克隆抗体效价高于1:1.28X 105,其抗体亚型为IgG2b(κ轻链),抗体亲和力常数为K=1.51×109L/mol,抗体除了与头孢拉定有52.55%的交叉反应率,与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吩、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均无明显交叉反应,说明制备的抗体亲和力高、特异性较好,为后续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鲜奶中头孢氨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章研究中排除了鲜奶基质干扰影响,并优化了封闭液的成分和浓度,摸索了 2G4单克隆抗体与包被抗原CEX-OVA的最佳工作浓度,所绘制的标准抑制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09,在20~1000 ng/mL药物浓度范围里,线性方程为y=0.4674x-0.5359,IC50为 163.55 ng/mL,LOD为19.68ng/mL。通过对样品的添加回收实验发现,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样品回收率在83.98%~102.92%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1.31%;变异系数在8.50%~14.5%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0.75%,符合我国规定的头孢氨苄在牛奶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4、头孢氨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不同粒径胶体金,摸索制备金标抗体的最佳pH和最适单抗标记量,摸索金标垫中金标抗体结合量,优化NC膜中C线(羊抗鼠IgG)与T线(CEX-OVA)喷涂量,优化了 NC膜封闭液成分,并对试纸条稳定性、灵敏度、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金标抗体最佳pH为8.4,最佳单抗标记量为每200 μL胶体金溶液中加入9 μL单抗;金标垫中金标抗体以稀释1.5倍,30μL/cm喷量效果最佳;NC膜C线、T线的最佳喷量分别为0.8μL/cm、0.6μL/cm;封闭液选择3%BSA的0.01 mol/L PB缓冲液比较合适;经鉴定该试纸条检测限为500 ng/mL,除了与头孢拉定有轻微交叉反应,与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吩、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反应均呈阴性,可在4℃环境中稳定保持180 d。
郑文霞,吴方建[4](2017)在《1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开展降糖药物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调整完善了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安全有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融合在治疗团队中,可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促进合理用药。
钟爱娇[5](2015)在《某三甲医院儿科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提高该院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深入开展儿科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笔者于2014年1月-12月间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儿科临床药学实践,提高该科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用药水平:①儿科处方点评:利用医院HIS系统每月抽取一定数量儿科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包括门急诊处方,住院处方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②儿科药学监护:深入临床对重点患儿药学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有效;③儿科ADR监测:实行ADR报告制度,对特殊的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ADR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药源性ADR发生;④儿科用药教育:临床药师为儿科医师、护士提供用药咨询,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用药指导,向咨询者发放宣传手册。利用Microsoft Excel、SPSS等统计学软件分析儿科临床用药指标,以药学干预前后的处方合格率及各临床用药指标、ADR发生率评价药学服务的效果,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2014年该院儿科临床用药各项指标较前一年显着改善,住院患儿处方合格率由81.6%升至90.2%(p<0.05);门急诊患儿处方合格率由91.7%升至95.7%(p<0.05);糖皮质激素处方合格率由68.4%升高至88.5%(p<0.05);患儿家属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儿科药学服务效果显着。结论通过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了儿科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体现出儿科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价值。通过参与该院儿科临床药学实践,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而且深刻体会到了临床药师肩负的重任和职责。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临床药学,我们作为临床药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发挥药学专业优势,成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李萌,宋金春[6](2014)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药学和肿瘤学知识监护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我们协助医师调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精确剂量,审核辅助用药,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患者顺利完成本次化疗,药师运用本专业,结合临床知识,可有效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吴炎卿,刘小敏[7](2014)在《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临床药师从协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关注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实施药学监护,对治疗全过程用药进行干预和优化。认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有利于促进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强勇,吕和坤[8](2013)在《110例药疹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所应用药物和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110例药疹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致敏药物、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药疹类型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两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机体状况和致敏药物类型。结果重症组17例,非重症组93例。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外周血、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中,共有27例患者有应用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因此致敏药物不易确定,将他们所应用的药物列入可疑药物,而剩下的83例单一用药导致药疹的患者用药情况也各不相同。结论特别注意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药物患者的病情,以防药疹发生,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胡涛桃[9](2013)在《一例狼疮性肾炎患儿院内感染治疗的病例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病例摘要患者郑××,女,13岁6月,福建连江县人。患者8月前(2012-05)无明显诱因出现脚踝处红色瘀斑,初为散在、点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呈对称性分布,伴痒感,伴膝关节、掌指关节酸痛,双下肢轻度水肿,无晨僵,无腹痛,无颜面红斑,无日光过敏,无口腔溃疡,脱发,多次就诊我院门诊,给予醋酸泼尼松等治疗。(2012-07-03我院门诊)尿常规示:尿蛋白++、尿隐血波动于+++。生化:白蛋白25g/L↓、总蛋白53g/L↓。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遂入院行肾穿刺术,术后病理提示:狼疮性肾炎Ⅳ-(G)型:1、弥漫膜增殖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混合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新月体形成,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2、轻微肾小管萎缩,轻度肾间质炎。给予甲强龙500mg冲击治疗3日,后病情好转出院,院外规律服药,目前激素已减至30mg/天。2周前体检时发现血钾升高,给予内科降钾处理,后复查血钾水平仍高于正常,尿蛋白3+,血肌酐106 umol/L,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患者目前精神状态一般,体力减退,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朱宏[10](201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心血管药物》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局势,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建立社
二、谨防药物交叉过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谨防药物交叉过敏(论文提纲范文)
(1)替考拉宁所致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1.1 性别、年龄 |
2.1.2 国家分布 |
2.1.3 用法用量 |
2.1.4 过敏史 |
2.1.5 原患疾病与致病菌 |
2.1.6 出现时间 |
2.1.7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
2.1.8 转归 |
2.2 全身性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替考拉宁所致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讨论 |
3.1.1 性别年龄 |
3.1.2 过敏史 |
3.1.3 交叉过敏 |
3.1.4 用法用量 |
3.1.5 肾功能 |
3.2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防范中的措施 |
(2)被称为“新世纪流行病” 食物过敏是因为吃的花样太多?(论文提纲范文)
对“异物”反应过激所致 |
饮食多样化使过敏多发 |
中外致敏食物差异大 |
勿把过敏当不耐 |
吃面食后运动诱发过敏 |
谨防交叉过敏 |
食物过敏者易得鼻炎哮喘? |
脱敏技术让人不再望食兴叹 |
(3)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头孢氨苄概述 |
1.1 头孢氨苄的理化性质 |
1.2 头孢氨苄的来源及应用 |
1.3 头孢氨苄的主要危害 |
1.3.1 细菌耐药性增强 |
1.3.2 肾毒性 |
1.3.3 变态反应 |
1.3.4 肠道菌群失衡 |
1.3.5 致畸致癌致突变 |
1.3.6 生态毒性 |
1.4 头孢氨苄的体内代谢及残留限量 |
2 头孢氨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1 微生物检测法 |
2.1.1 TTC法 |
2.1.2 试管扩散法 |
2.2 仪器检测法 |
2.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2.2.2 近红外光谱法 |
2.2.3 旋光法 |
2.2.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2.6 毛细管电泳法 |
2.2.7 其他仪器检测法 |
2.3 免疫学检测法 |
2.3.1 酶联免疫吸附 |
2.3.2 荧光偏振免疫 |
2.3.3 免疫层析法 |
2.3.4 蛋白芯片法 |
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溶液系统 |
1.4.1 ELISA使用液 |
1.4.2 电泳使用液 |
1.5 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 |
1.5.1 透析袋预处理 |
1.5.2 免疫原合成 |
1.5.3 包被原合成 |
1.6 人工抗原的分析与鉴定 |
1.6.1 蛋白浓度测定 |
1.6.2 紫外扫描鉴定 |
1.6.3 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 |
1.6.4 免疫学方法鉴定 |
2 结果 |
2.1 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结果 |
2.3 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
2.4 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生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1.4 主要溶液系统 |
1.4.1 ELISA使用液 |
1.4.2 电泳使用液 |
1.4.3 细胞培养用液 |
1.4.4 亲和层析柱使用液 |
1.5 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5.1 实验动物免疫程序 |
1.5.2 ELISA筛选方法的建立 |
1.5.3 细胞融合与培养 |
1.5.4 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测试及建株 |
1.5.5 单克隆抗体大量制备 |
1.5.6 单克隆抗体纯化 |
1.6 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
1.6.1 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及纯化回收率测定 |
1.6.2 抗体纯化效果鉴定 |
1.6.3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1.6.4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1.6.5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鉴定 |
1.6.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2 结果 |
2.1 包被抗原最佳工作浓度和血清抗体效价的确定 |
2.2 小鼠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状态 |
2.3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和稳定性 |
2.4 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
2.4.1 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及纯化回收率测定 |
2.4.2 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效果鉴定 |
2.4.3 单克隆抗体纯化前、后效价测定 |
2.4.4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2.4.5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鉴定 |
2.4.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鲜奶中头孢氨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ELISA使用液 |
1.5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5.1 最佳封闭液的确定 |
1.5.2 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
1.5.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1.6 样品添加回收实验 |
1.6.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6.2 样品基质干扰 |
1.6.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6.4 样品添加回收率测定 |
2 结果 |
2.1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1 最佳封闭条件的确定 |
2.1.2 最佳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2.1.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及相关参数 |
2.2 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2.2.1 样品基质干扰 |
2.2.2 样品溶液标准抑制曲线的绘制 |
2.3 样品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头孢氨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溶液系统 |
1.4 胶体金的制备与鉴定 |
1.4.1 器皿的清洁 |
1.4.2 胶体金的制备 |
1.4.3 胶体金鉴定 |
1.5 金标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1.5.1 单克隆抗体前处理 |
1.5.2 最佳pH值的确定 |
1.5.3 最佳单抗标记量的确定 |
1.5.4 抗体的胶体金标记与纯化 |
1.6 试纸条的制备 |
1.6.1 金标垫的制备 |
1.6.2 NC膜包被抗原和二抗 |
1.7 试纸条的组装 |
1.8 试纸条的使用及结果判定 |
1.9 试纸条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实验 |
1.9.1 灵敏度实验 |
1.9.2 特异性实验 |
1.9.3 稳定性实验 |
2 结果 |
2.1 胶体金的鉴定 |
2.1.1 胶体金溶液的直观检测 |
2.1.2 胶体金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 |
2.2 金标抗体的制备 |
2.2.1 金标抗体最适pH值的确定 |
2.2.2 金标抗体最佳单抗标记量 |
2.3 金标垫的制备 |
2.4 NC膜包被抗原和抗体的确定 |
2.4.1 NC膜C线的确定 |
2.4.2 NC膜T线的确定 |
2.4.3 NC膜封闭液的确定 |
2.5 试纸条性能鉴定 |
2.5.1 试纸条灵敏度鉴定 |
2.5.2 试纸条特异性鉴定 |
2.5.3 试纸条稳定性鉴定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1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概况 |
2 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 |
3 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
3.1 临床药师对用药的建议 |
3.1.1 建议更换吡格列酮使用频次 |
3.1.2 建议停用格列美脲 |
3.2 主要不良反应监测 |
3.2.1 低血糖反应 |
3.2.2 体质量 |
3.2.3 胃肠道症状 |
3.2.4 肾功能 |
3.2.5 心功能 |
3.2.6 交叉变态反应 |
3.2.7 骨折风险 |
3.3 药师的其他药学服务 |
3.3.1 用药指导服务 |
3.3.2 饮食运动指导服务 |
4 讨论 |
(5)某三甲医院儿科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临床药学 |
1.2 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历程 |
1.3 该院临床药学发展历程 |
1.4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儿科临床药学服务实践 |
第一节 该院儿科药学服务概况 |
第二节 抗菌药物应用于儿科疾病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 |
2.1 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的使用概况 |
2.1.1 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
2.1.2 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的品种分布 |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药学干预 |
2.2.1 用法用量不适宜 |
2.2.2 遴选药物不适宜 |
2.2.3 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儿科疾病的合理性分析及药学干预 |
3.1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使用概况 |
3.1.1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年龄分布 |
3.1.2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品种分布 |
3.1.3 不同品种糖皮质激素在各年龄段的应用 |
3.2 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 |
3.2.0 选药不合理 |
3.2.1 用药剂量不适宜 |
3.2.2 用药时程过长 |
3.4 重点患儿药学监护 |
3.4.1 病历概况 |
3.4.2 诊治及监护 |
3.5 小结 |
第四节 儿科其他药学服务 |
4.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
4.1.1 万古霉素专项点评 |
4.1.2 美罗培南专项点评 |
4.2 抗菌药物ADR监测 |
4.2.1 儿科抗菌药物ADR性别、年龄及给药途径分布 |
4.2.2 儿科抗菌药物ADR的抗菌药物分布 |
4.2.3 发生抗菌药物ADR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应用品管圈提高ADR上报率及质量 |
4.4 提供用药服务 |
4.4.1 门诊患儿的用药教育 |
4.4.2 住院患儿用药教育 |
4.4.3 出院患儿用药教育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1 结果 |
1.2 讨论 |
1.2.1 关注儿童用药 |
1.2.2 临床药师定位模糊 |
1.2.3 临床药师“主动”深入临床 |
1.2.4 临床药师应加强学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主要治疗与药学监护 |
(8)110例药疹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分析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药疹类型 |
2.2 致敏药物 |
3 讨论 |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心血管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 抗高血压药物 |
1.1 硝苯地平 |
1.2 尼群地平 |
1.3 卡托普利 |
1.4 依那普利 |
1.5 硝普钠 |
1.6 吲达帕胺 |
1.7 利血平 |
2 抗心绞痛药物 |
2.1 硝酸甘油 |
2.2 硝酸异山梨酯 |
3 抗栓药物 |
4 抗心律失常药 |
4.1 普鲁卡因胺 |
4.2 美西律 |
4.3 普罗帕酮 |
4.4 普萘洛尔 |
4.5 阿替洛尔 |
4.6 美托洛尔 |
4.7 胺碘酮 |
4.8 维拉帕米 |
5 抗心力衰竭药物 |
5.1 地高辛 |
5.2 去乙酰毛花苷 |
6 抗休克药物 |
6.1 肾上腺素 |
6.2 去甲肾上腺素 |
6.3 异丙肾上腺素 |
6.4 间羟胺 |
6.5 多巴胺 |
6.6 多巴酚丁胺 |
7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
8 心血管疾病常用中成药 |
8.1 地奥心血康 |
8.2 速效救心丸 |
8.3 脉络宁 |
8.4 步长脑心通 |
8.5 麝香保心丸 |
8.6 通心络胶囊 |
四、谨防药物交叉过敏(论文参考文献)
- [1]替考拉宁所致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刘晓翠,王超,张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22)
- [2]被称为“新世纪流行病” 食物过敏是因为吃的花样太多?[J]. 沈川. 环境与生活, 2019(05)
- [3]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张伟. 扬州大学, 2017(01)
- [4]1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J]. 郑文霞,吴方建. 医药导报, 2017(01)
- [5]某三甲医院儿科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报告[D]. 钟爱娇. 延边大学, 2015(01)
- [6]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A]. 李萌,宋金春.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J]. 吴炎卿,刘小敏. 医药导报, 2014(03)
- [8]110例药疹临床分析[J]. 强勇,吕和坤. 中国现代医生, 2013(26)
- [9]一例狼疮性肾炎患儿院内感染治疗的病例讨论[A]. 胡涛桃. 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 2013
-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心血管药物[J]. 朱宏. 中国临床医生,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