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注浆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桩端后注浆,荷载传递法,沉降特性,计算方法
注浆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阮庭环,佴磊,徐燕[1](2017)在《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注浆自平衡试桩沉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平高速公路K94+920.9通道桥改扩建工程为依托,以荷载传递法为基础,分别对自平衡试验中后注浆桩和未注浆桩的沉降量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荷载传递法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值基本一致。因此,建议在以沉降控制为主的桩基设计时,可以根据基于荷载传递法预估桩的沉降量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纪天骄[2](2016)在《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的荷载分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出现大量的桩身缺陷,缺陷桩对工程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相应的理论及规范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分类。对于Ⅲ类桩甚至IV类桩,工程中如何加以利用还缺乏研究。基于作者参与的桩基工程施工与检测项目,就南宁市工程中出现的桩身缺陷治理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首先,本文对涉及缺陷桩的理论、试验、加固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分析现有群桩和复合地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配规律的研究。其次,在室内制作完整模型桩、缺陷模型桩、缺陷加固模型桩,设计了 13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包括材料基本性质试验、桩身完整性试验、模型桩桩身强度试验。在考虑桩身-钢管-注浆加固体叁个因素的基础上,对桩顶的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以及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的荷载分配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完整性基本得到恢复;而钢管数量的增加基本不会影响桩身完整性;2.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桩身强度基本得到恢复(达到完整桩强度的80%-110%),桩身破坏形态与完整桩一致,但由于出现应力集中,桩身破坏变形减小;3.缺陷加固桩的加固钢管数量存在"数量效应",在最优钢管数量内,增加钢管数量能有效提高桩身强度;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强度有小幅提高;4.加固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当钢管数量达到"最优"后,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均趋于稳定;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同状态下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要小于桩顶桩身混凝土荷载分担比;5.在"最优钢管"数量内,边桩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边桩钢管-注浆加固体群的总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加固体群中的单桩荷载分担比基本不变;钢管群桩的单桩(中桩)荷载分担比小于单根钢管桩(中桩);综合以上结论分析,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基可有效提高桩身完整性,恢复桩身强度,由于加固钢管存在"数量效应",在工程应用上,应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桩周岩土环境,在缺陷加固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室内试验研究,选择加固钢管数量,并尽可能避开中心布桩且均匀布桩,以达到缺陷桩的最有效利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12-01)
郑刚,张晓双[3](2016)在《软黏土中上覆荷载对注浆抬升长期效果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注浆试验,研究在不同上覆荷载条件下,软黏土中注浆抬升长期效果的变化规律,以及注浆间隔时间、土体超固结比和软黏土中加固措施对注浆抬升长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固结土的最终补偿注浆率随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注浆峰值压力随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与上覆荷载呈线性关系;总注浆量相同时,采用重复注浆方式时,上覆荷载较小时最终补偿注浆率小于连续注浆时最终补偿注浆率,上覆荷载较大时则大于连续注浆时最终补偿注浆率;相同上覆荷载条件下,重复注浆间隔时间越长,最终补偿注浆率越小;对超固结土,注浆抬升效果较好,最终补偿注浆率随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当上覆荷载大于75 k Pa或者超固结比增大到2.0后,最终补偿注浆率几乎不随上覆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对软黏土进行预先加固后再进行抬升注浆,可显着提高其最终补偿注浆率,注浆抬升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王向军[4](2015)在《基于试桩试验的桩侧注浆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荷载传递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4组桩侧注浆抗拔桩的现场试桩试验,得到了各试桩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τ-w曲线)。首先,对前述现场试桩试验得到的τ-w曲线以及文献[1]中通过桩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得到的τ-w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参数为各土层极限侧摩阻力τult及其相应的临界桩土相对位移wult;然后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归一化后的各土层τ/τult-w/wult曲线,得到一个统一的τ/τult-w/wult函数关系式;最后,将该双曲线函数应用到荷载传递法中,用于分析预测桩侧注浆抗拔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可求得桩侧注浆抗拔桩桩身各处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通过工程案例的验证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工程案例实测值较接近,在上海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5年S2期)
郑明新,欧阳林,黄文君,袁钎,胡国平[5](2015)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沪昆高速公路K940+200处岩溶灾害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对岩溶路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车辆动态荷载采用半波正弦形式,以此来模拟行车驶近和驶离岩溶区这一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4车道均施加行车荷载后,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行车荷载对路基的影响深度为6~8 m,且行车驶离岩溶区过程比驶近过程对路基影响大。同时,考虑了注浆结石体与灰岩之间的接触面和两者的弹性模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发现接触面的存在使注浆结石体与围岩之间产生分离(脱空)现象,且两者弹性模量越接近,溶洞周围应力集中现象越不明显,加固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晓龙[6](2015)在《坝顶车辆荷载对注浆加固库中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建的水利大坝越来越多的要求其能分担城市交通问题。这就对已建坝体稳定性及安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利用ABAQUS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天仙湖拦砂坝在不同水位,有车载和无车载状况下的应力应变规律。为分析坝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5年03期)
张春锋,邵杰[7](2014)在《荷载传递法对桩端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测竖向荷载下后注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采用荷载传递法对桩端注浆抗压桩进行了分析。用双曲线函数拟合两根试桩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和桩土相对位移的t-s曲线,得到一个统一的拟合双曲线函数,并将该函数应用到荷载传递法中,可得到桩端注浆抗压桩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通过工程实例,采用荷载传递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近,说明用双曲线函数作为传递函数能合理的分析桩端注浆抗压桩的荷载传递。(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9-25)
白静,张玉洁[8](2014)在《改性水玻璃溶液注浆砂层加固在超浅埋、动荷载暗挖隧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水北调京石段穿石太高速暗挖段土方开挖施工中,对粉细砂层进行注改性水玻璃溶液加固措施,保证了土方开挖顺利进行,本文对注浆工艺和注浆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4年02期)
郭院成,张景伟,周同和[9](2013)在《竖向与水平复合荷载作用下后注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主发明的基桩双向复合试验加载装置,通过足尺现场试验,研究了竖向与水平复合荷载作用下后注浆灌注桩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后注浆灌注桩在桩顶施加竖向荷载时,水平临界荷载H cr和水平极限荷载H u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最大水平承载力优于同条件下未注浆灌注桩;水平荷载施加到破坏荷载值时,基桩的沉降增量与桩顶竖向荷载大小有直接关系,当竖向承载接近极限荷载时,复式后注浆灌注桩及未注浆灌注桩沉降量均增加较大,但未注浆灌注桩反应更加敏感,竖向位移变化量较复式注浆桩更大。(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张淼,邹金锋,陈嘉祺,李亮,李振存[10](2013)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土体劈裂注浆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土体劈裂注浆压力,基于扩孔理论和统一强度准则并考虑非对称荷载的作用,建立基于扩孔理论的劈裂注浆启劈压力分析模型,推导出浆泡周围塑性区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以及启劈注浆压力的理论解答,并以工程算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考虑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启劈注浆启劈压力较考虑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值要大,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分析方法低估了塑性区半径;无论是柱形劈裂还是球形劈裂,当K 0 1时,启劈压力会随着K 0的增大而增大,塑性半径会随着K 0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当K 0 1时,启劈压力会随着K 0的增大而减小,而塑性半径的变化是有限的。预先了解土体的初始应力条件对正确的确定劈裂注浆启劈压力至关重要,可为劈裂注浆的设计和施工会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3年08期)
注浆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出现大量的桩身缺陷,缺陷桩对工程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相应的理论及规范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分类。对于Ⅲ类桩甚至IV类桩,工程中如何加以利用还缺乏研究。基于作者参与的桩基工程施工与检测项目,就南宁市工程中出现的桩身缺陷治理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首先,本文对涉及缺陷桩的理论、试验、加固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分析现有群桩和复合地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配规律的研究。其次,在室内制作完整模型桩、缺陷模型桩、缺陷加固模型桩,设计了 13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包括材料基本性质试验、桩身完整性试验、模型桩桩身强度试验。在考虑桩身-钢管-注浆加固体叁个因素的基础上,对桩顶的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以及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的荷载分配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完整性基本得到恢复;而钢管数量的增加基本不会影响桩身完整性;2.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桩身强度基本得到恢复(达到完整桩强度的80%-110%),桩身破坏形态与完整桩一致,但由于出现应力集中,桩身破坏变形减小;3.缺陷加固桩的加固钢管数量存在"数量效应",在最优钢管数量内,增加钢管数量能有效提高桩身强度;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强度有小幅提高;4.加固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当钢管数量达到"最优"后,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均趋于稳定;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同状态下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要小于桩顶桩身混凝土荷载分担比;5.在"最优钢管"数量内,边桩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边桩钢管-注浆加固体群的总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加固体群中的单桩荷载分担比基本不变;钢管群桩的单桩(中桩)荷载分担比小于单根钢管桩(中桩);综合以上结论分析,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基可有效提高桩身完整性,恢复桩身强度,由于加固钢管存在"数量效应",在工程应用上,应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桩周岩土环境,在缺陷加固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室内试验研究,选择加固钢管数量,并尽可能避开中心布桩且均匀布桩,以达到缺陷桩的最有效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注浆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阮庭环,佴磊,徐燕.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注浆自平衡试桩沉降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17
[2].纪天骄.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的荷载分配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
[3].郑刚,张晓双.软黏土中上覆荷载对注浆抬升长期效果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6
[4].王向军.基于试桩试验的桩侧注浆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荷载传递法[J].岩土力学.2015
[5].郑明新,欧阳林,黄文君,袁钎,胡国平.车辆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王晓龙.坝顶车辆荷载对注浆加固库中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5
[7].张春锋,邵杰.荷载传递法对桩端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分析[C].第四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
[8].白静,张玉洁.改性水玻璃溶液注浆砂层加固在超浅埋、动荷载暗挖隧道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
[9].郭院成,张景伟,周同和.竖向与水平复合荷载作用下后注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
[10].张淼,邹金锋,陈嘉祺,李亮,李振存.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土体劈裂注浆压力分析[J].岩土力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