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分泌调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柏地黄汤,萎缩性阴道炎,带下病,阴痒
内分泌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张旋,宋丽华,周京晶[1](2019)在《知柏地黄汤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调节大鼠内分泌功能、改善生殖道衰老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知柏地黄汤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大鼠内分泌功能、生殖道衰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88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22只),对照2组(22只)、西药组(22只)以及中药组(22只)。对照1组行手术但不切除卵巢,对照2组、西药组以及中药组大鼠经卵巢切除手术建立萎缩性阴道炎动物模型。对照1组和对照2组大鼠均予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予以戊酸雌二醇灌胃,中药组大鼠予以知柏地黄汤灌胃,所有大鼠均连续用药30 d。比较4组大鼠阴道pH值、子宫及阴道重量指数、血清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丙二醛、活性氧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对照2组、西药组大鼠阴道pH值显着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2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丙二醛、活性氧簇均显着高于对照1组,子宫及阴道重量指数、雌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阴道pH值、血清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丙二醛、活性氧簇均显着低于对照2组,子宫及阴道重量指数、雌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显着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大鼠血清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中药组大鼠阴道pH值、血清丙二醛、活性氧簇显着低于西药组,子宫及阴道重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显着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调节大鼠内分泌功能,改善大鼠生殖道衰老情况。(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莉,卢鹏,高霞[2](2019)在《当归多糖通过AKT/FOXO3通路调节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 AP)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和补佳乐阳性组,以小鼠透明带多肽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小鼠模型,灌胃相应药物,连续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卵巢指数,检测各组小鼠血液SOD和MDA水平;通过ELISA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卵巢指数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卵巢指数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着升高,MDA含量显着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含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卵巢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结果说明,当归多糖AP激活AKT/FOXO3通路,抑制小鼠氧化应激,改善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卵巢早衰。(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凯,李博,于晓东,刘睿哲,蔺思函[3](2019)在《多巴脱羧酶参与调节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界中,为了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无脊椎动物发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先天免疫防御系统。其中,多巴脱羧酶作为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应答中的一种关键酶,不仅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同时,它催化生成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理想材料。该综述介绍了无脊椎动物多巴脱羧酶的研究现状、蛋白分子结构及催化机制等理化性质,说明了其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到的重要生理学功能。此外,也对多巴胺参与的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儿茶酚胺系统、多巴胺、多巴胺及其受体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多巴脱羧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针对于多巴脱羧酶展开的研究也十分丰富,然而,国内外对淡水小龙虾多巴脱羧酶的文献报道还是十分稀少。在我国,淡水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甲壳类动物,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虾类。近些年来,淡水小龙虾因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进而导致其养殖产量下降。细菌性疾病是淡水小龙虾的主要病因,因此探究小龙虾抵御细菌的免疫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而小龙虾多巴脱羧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为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探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高妍,王涛,吴巧凤[4](2019)在《艾灸结合中西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调节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艾灸结合中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艾灸,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8.13%(25/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DA、NE、IL-1、IL-6及TNF-α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D4~+、CD8~+及NK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穴位艾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状态有关,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有调节作用,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4期)
沈喜萍,杨明丽,姜婕[5](2019)在《雌激素联合百合地黄汤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年期综合征也逐步受到了广泛重视,虽然采用常规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整体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不理想,并且存在较重的依赖性及用药不良情况。中医治疗此病,依据其主要病机为肾虚,天癸衰竭,通过清心火,滋肾养阴即可取得显着疗效[1]。本次研究探讨雌孕激素联合百合地黄汤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盼碧,齐爽爽,崔瑾,杨孝芳,陈静[6](2019)在《隔药灸脐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神阙穴与相同神经节段非任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差异性,探讨药物在隔药灸脐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大横组、艾炷灸脐组和隔药灸脐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第1、10天0.5mg/只,第2~9天0.2mg/只)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末次给药24h后)制备痛经大鼠模型。隔药灸大横组采用隔药灸"大横"穴,艾炷灸脐组采用艾炷灸"神阙"穴,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均每日1次,每次7壮,连续10d。治疗结束后,观察30min内各组大鼠扭体次数,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和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MTT法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增加(P<0.01),提示造模成功;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大鼠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及艾炷灸脐组比较,隔药灸脐组扭体次数减少更显着(P<0.05,P<0.01),血浆中β-EP、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升高更显着(P<0.01,P<0.05),PGF2α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比较,隔药灸脐组脾脏NK细胞活性升高更显着(P<0.05)。结论:隔药灸脐对胞宫的效应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体现为循经性和相对性;在神经内分泌方面药物是影响神阙穴效应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谷伟,黄天晴,王玉梅,王炳谦,张玉勇[7](2019)在《内分泌调节基因在叁倍体雌性虹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内分泌关键调节基因在不同倍性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早期和后期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对二、叁倍体雌性虹鳟早期发育阶段(31~68 days post fertilization, dpf)脑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160~450 dpf)性腺组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a)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叁倍体雌性虹鳟脑中gnrh1和gnrhr的表达在某些时期呈显着上升(P<0.05),而gtha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叁倍体雌性虹鳟在180~270 dpf时期,性腺组织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出现了显着下降(P<0.05),在发育后期360~450 dpf,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下降了90%以上(P<0.05)。研究表明,叁倍体雌性虹鳟腺垂体在早期发育阶段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出现障碍,在叁倍体雌性虹鳟的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生殖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受到阻断,这是导致其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唐佳,徐川,周奇志[8](2018)在《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潮热已成为困扰乳腺癌患者的严重问题之一。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传统针灸治疗乳腺癌潮热临床效果显着,且无明显副作用。故本文从中医理论依据及现代研究进展两方面对针灸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以期为临床针灸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A5期)
叶威[9](2018)在《人工甜味剂通过甜味受体途径调节胰岛β细胞内分泌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甜味剂,以其高甜度、无能量产生的特性成为各种天然糖类替代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能够破坏血糖耐受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由α、β、δ等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胰岛是动物及人类血糖平衡调节的重要器官,胰岛内分泌细胞通过释放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各类激素,调节机体的血糖动态平衡。甜味受体作为糖类及人工甜味剂感受器,已有部分研究表明甜味受体亚单位T1R2及下游信号转导蛋白α-gustducin存在于胰岛内分泌细胞中,可能介导胰岛内分泌细胞激素释放功能和胰岛血糖调节功能。但是,对于甜味受体T1R3/T1R2及甜味信号转导下游G蛋白α-gustducin在胰岛中的详细分布情况,人工甜味剂在胰岛内分泌细胞激素释调控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所以,本研究以野生型及甜味受体T1R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利用胰岛分离、RT-PCR、免疫组化、HE染色及Elisa、激光共聚焦等实验技术,明确甜味受体T1R2/T1R3及下游信号转导蛋白α-gustducin在胰岛中的详细分布规律,阐明了人工甜味剂在胰岛β细胞胰岛素释放及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释放中的作用,明确了甜味受体在上述作用的重要作用,另外通过以叁氯蔗糖为人工甜味剂代表,分析了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后小鼠表型特征、血糖、胰岛素释放及胰岛形态特征变化。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甜味受体在小鼠胰岛内的表达与分布规律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胰岛特异性表达甜味受体及甜味信号转导蛋白α-gustducin;免疫双标结果表明甜味受体T1R3和T1R2广泛存在于小鼠胰岛α、β和δ细胞中,而甜味信号转导蛋白α-gustducin存在于α和δ细胞中。2.人工甜味剂增效葡萄糖诱导的β细胞胰岛素释放静态孵育结合动态灌注小鼠离体胰岛,ELISA分析胰岛素释放,结果表明人工甜味剂(叁氯蔗糖、安赛蜜、糖精)单独刺激胰岛对β细胞胰岛素的释放无显著影响,但显着增效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释放。证明人工甜味剂诱导胰岛素释放的功效严重依赖于葡萄糖的存在。3.甜味受体T1R3的缺失减弱甜味剂协同葡萄糖诱导β细胞胰岛素释放作用以甜味受体T1R3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型小鼠为实验动物,分离胰岛,结合静态胰岛孵育和ELISA方法,发现甜味受体T1R3的缺失虽然对单一人工甜味剂(叁氯蔗糖、安赛蜜、糖精)诱导的胰岛素分泌无影响,但显着减弱人工甜味剂协同葡萄糖诱导胰岛素释放的增效作用。这一结果揭示了胰岛中的甜味受体T1R3在调控胰岛素释放的通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4.甜味受体T1R3缺失减少胰岛细胞密度及β细胞数量以甜味受体T1R3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型小鼠为实验动物,冰冻切片与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甜味受体T1R3基因缺失小鼠胰岛的数量、胰岛中β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小鼠胰岛面积,胰岛α和δ细胞数量均有下调的趋势,但并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甜味受体T1R3基因敲除对人工甜味剂协同葡萄糖的增效作用影响,说明可能甜味受体T1R3基因敲除可能引发了小鼠胰岛的数量与胰岛中β细胞的数量的下降从而减弱了甜味剂诱导的胰岛素释放水平。5.长期叁氯蔗糖暴露对小鼠血糖生理生化指标、葡萄糖耐受性、头期胰岛素释放及胰岛细胞密度的影响以叁氯蔗糖连续暴露16周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暴露过程体重及摄食量跟踪表明叁氯蔗糖摄入对小鼠体重及每日摄食量无显着影响,但因为叁氯蔗糖溶液甜味特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每日溶液摄入量;暴露过程中血糖耐受实验表明叁氯蔗糖暴露增强小鼠血糖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可能来自于叁氯蔗糖长期暴露过程中,胰岛素头期释放水平的提高。总之,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甜味剂增效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释放,揭示了甜味受体T1R3在调控胰岛素释放的通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而上述研究可能为未来血糖调控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周文霞[10](2018)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新药LW-AFC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数以千万计老年人发生痴呆的首要因素。可是,目前对于AD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六味地黄汤(LW)作为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长时间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就包括痴呆。大量的药理学实验表明,LW对于AD具有改善作用。LW-AFC是源于LW,由LW中的活性成分群所组成的新型组分中药。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长期使用LW-AFC能够显着改善SAMP8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内分泌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 AP)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和补佳乐阳性组,以小鼠透明带多肽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小鼠模型,灌胃相应药物,连续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卵巢指数,检测各组小鼠血液SOD和MDA水平;通过ELISA检测各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卵巢指数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卵巢指数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着升高,MDA含量显着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卵巢组织IL-1β和IL-6含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AP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小鼠卵巢p-AKT和FOXO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结果说明,当归多糖AP激活AKT/FOXO3通路,抑制小鼠氧化应激,改善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卵巢早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分泌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媛媛,张旋,宋丽华,周京晶.知柏地黄汤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调节大鼠内分泌功能、改善生殖道衰老的作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
[2].李莉,卢鹏,高霞.当归多糖通过AKT/FOXO3通路调节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内分泌功能[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3].王凯,李博,于晓东,刘睿哲,蔺思函.多巴脱羧酶参与调节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9
[4].高妍,王涛,吴巧凤.艾灸结合中西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调节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5].沈喜萍,杨明丽,姜婕.雌激素联合百合地黄汤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
[6].陈盼碧,齐爽爽,崔瑾,杨孝芳,陈静.隔药灸脐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J].针刺研究.2019
[7].谷伟,黄天晴,王玉梅,王炳谦,张玉勇.内分泌调节基因在叁倍体雌性虹鳟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
[8].唐佳,徐川,周奇志.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叶威.人工甜味剂通过甜味受体途径调节胰岛β细胞内分泌功能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10].周文霞.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新药LW-AFC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