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远程阅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远程会诊,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眼底图像
远程阅片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伟[1](2018)在《眼科远程阅片能发现哪些眼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患者,一旦患了眼病,往往要去大医院看病,造成大医院眼科人满为患。如果通过眼科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在中、小医院看病,也能享受大医院的诊断和治疗。眼科远程会诊是利用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对眼病进行的远程诊断。通过会诊系统,大医院眼科专家可查阅上传的患者眼病影像信息,对患者病历进行分析,为眼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眼睛是视觉器官,又是可视器官,几乎所有的眼病诊断都可用眼科影像来完成,眼底又是全身(本文来源于《保健医苑》期刊2018年06期)
姜梨梨,丛明禹,敖铜山,杜松龄[2](2016)在《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工作质量的问题较多,要积极做好眼底像阅片的采集与判读,为诊断工作提供可靠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22期)
李建军,徐亮,路从磊,伍曲,王立波[3](2016)在《远程眼科阅片及时性及阅片报告详细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远程眼科阅片服务时的阅片及时性及阅片报告描述详细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远程眼科阅片中心的阅片患者7713例。方法用大恒普信云医疗系统软件将患者阅片报告的数据资料以Excel文件格式导出。通过软件计算基层医院上传图像资料后到远程阅片医师给出阅片报告的时间即阅片及时性。阅片时"影像描述"及"阅片建议"的字数采用Excel软件LEN函数计算。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主要指标阅片及时性、"影像描述"及"阅片建议"的字数。结果对7713例远程阅片患者完成阅片的中位数时间为55分钟(25%~75%四分位数为18~118分钟),35.3%的患者在30分钟内得到阅片结果,91.5%的患者在4小时内得到阅片结果。"影像描述"的字数平均为(28.7±15.6)个字;"阅片建议"的字数平均为(15.7±12.9)个字。按阅片医师统计,"影像描述"字数最少者平均为(15.0±7.9)个字,最多者平均为(49.2±16.2)个字;"阅片建议"字数最少者平均为(5.6±5.0)个字,最多者平均为(36.4±21.3)个字。结论目前的远程眼科阅片服务中绝大多数患者的阅片报告在半天内完成;但阅片报告中"影像描述"及"阅片建议"的详细性参差不齐。对此应对阅片医师进一步进行培训与加强管理。(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6年01期)
张琪,李建军,苏炳男,徐亮,任晓磊[4](2015)在《远程眼科阅片筛查疾病谱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远程眼科阅片筛查的疾病谱。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3-4月北京同仁医院远程眼科阅片中心同一位眼科高级职称医师的连续远程阅片、来自54家中国不同地域基层医院的病例1192例。方法将上述病历资料用大恒普信远程阅片数据库软件导出后,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对筛查诊断有疑问病例由两位眼科高级职称医师核对确定。对年龄<50岁及≥50岁的患者,以及患者来自基层医院地理位置(黄河以北及以南)进行不同疾病构成比的比较分析。主要指标阅片筛查中的疾病构成比。结果 1192例患者中,屈光不正408例(34.3%),白内障273例(22.9%),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228例(19.1%),正常眼底及正视眼160例(13.4%),视网膜动脉硬化114例(9.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5例(7.1%),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57例(4.8%),病理性近视47例(3.9%),青光眼29例(2.4%),可疑青光眼27例(2.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5例(2.1%),糖尿病黄斑水肿21例(1.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1例(1.8%)。50岁以下(366例)与50岁及以上(826例)的诊断分别是屈光不正168例(45.9%)与240例(29.1%);正常眼底及正视眼106例(29.0%)与54例(6.5%);白内障19例(5.2%)与254例(30.8%);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23例(6.3%)与205例(24.8%);视网膜动脉硬化4例(1.1%)与109例(13.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2.7%)与75例(9.1%);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0例(0%)与57例(6.9%);青光眼4例(1.1%)与25例(3.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例(0.5%)与23例(2.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0例(0%)与21例(2.5%)。黄河以北(796例)与黄河以南(396例)地区的疾病诊断分别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172例(21.6%)与56例(14.1%);青光眼12例(1.5%)与17例(4.3%);玻璃体后脱离13例(1.6%)与14例(3.5%)。结论目前远程眼科阅片筛查诊断中,1/3的患者属于屈光不正;较常见的全身疾病眼部表现主要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较常见的眼病主要是白内障、黄斑前膜、病理性近视、青光眼等。白内障、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青光眼等眼病在50岁以上者更常见。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在黄河以北地区的患者中更常见。(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5年04期)
苏炳男,李建军,徐亮,刘丽娟,王爽[5](2015)在《远程眼科阅片服务中基层医院上传图像的质量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远程眼科阅片服务中基层医院上传图像资料的质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6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远程眼科阅片中心由同一位眼科医师连续阅片的平均年龄(60.7±15.8)岁、来自15个省市区38家基层医院的患者资料158例。方法大恒普信云医疗系统软件将患者数据资料以Excel文件导出,对每例患者的资料完整性及图像质量逐一核对。比较<50岁、≥50岁的患者以及黄河以北、以南地区患者各种质量缺陷率的差异。主要指标各种质量缺陷的比率。结果 158例患者中,74例(46.8%)存在至少1种质量缺陷,其中主诉缺少时间长度(13.3%)、眼底像位置不正(12.7%)、缺外眼像(8.9%)、黄斑区暗影(7.0%)、瞳孔小致像周边模糊(5.7%)、眼底像对焦不准(2.5%)、外眼像对焦不准(1.9%)、图像未裁切(1.3%)、外眼像位置不正(1.3%)。<50岁患者的资料质量缺陷率(36.4%)与≥50岁患者(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黄河以北、以南地区患者资料质量缺陷率(46.4%、47.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88)。结论目前在远程眼科阅片服务的图像传输中近一半的患者上传资料存在不同程度质量缺陷,其中主诉不完整、眼底像位置不正、眼底像模糊时缺外眼像以及黄斑区暗影较为常见。(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5年04期)
李建军,张莉,彭晓燕[6](2014)在《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远程眼科医疗服务质量,对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的认识需要认真梳理。眼底照相机采集图像的质量是决定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质量的基础。眼底像位置正确、图像清晰、对焦准确是基本要求。单张眼底像对多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的筛查及诊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不能发现周边眼底病变,也不能判定病变的立体特性,在缺乏其他临床资料支持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风险。基于眼底像的远程会诊眼底病的能力目前仍存在挑战,需制定我国远程眼科会诊服务的分级标准,并对此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书写眼底像阅片报告时,要重视患者病史及主诉,着重描述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眼底像体征,慎重进行诊断,多提供一些处理建议。(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4年04期)
李学衡[7](2013)在《远程医疗中实时阅片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程会诊是远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各种通讯载体上进行各类医疗活动。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实现专家与医院用户的实时交流,不仅让病人方便的接受医学专家的会诊、治疗与护理,提高诊断治疗效果,有效利用国家医疗资源,而且可以辅助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成熟,人们对远程医疗系统投入了更多的研究,国家也对医疗保障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大量的法规和相应的扶持政策。远程会诊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实现专家阅片结果能在网络中实时传输且质量得到保证,即实时阅片系统。本文对实时阅片系统功能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阅片系统的特点,提出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原则。本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使系统结构清晰、可扩展且易维护。为了提高阅片系统的实时响应速度,减少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量,对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进行研究。在系统设计中,对于阅片结果不采用DICOM图像数据格式进行表达,取而代之的是传输在用户界面端通过拷屏显示的影像资料以及病历等资料,减少数据传输量。对整个系统的通信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做详细的分析,对包括图像和语音的多媒体传输方式进行研究,实现阅片结果的实时传输,实现专家远程快速阅读和操作用户端的病人影像,达到阅片系统中画面流畅性的要求。本远程实时阅片系统要解决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如何传输实时音频流和高质量的病理影像,在允许范围内语音的交互要保证清晰,DICOM图像质量不能明显受损,以免对后续的阅片造成不利影响。本系统以图像数据压缩算法H.264、数据传输协议RTP/RTCP和Speex库为基础实现影像、文字、语音的实时传输。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达到了较高的传输速度,能实施传输高质量的图像、语音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3-05-28)
高智勇,李学衡[8](2013)在《远程医疗中实时阅片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显示的DICOM医学影像进行拷屏来获取DICOM影像数据,随后采用H.264协议进行数据压缩传输,替代传统的按照DICOM协议压缩进行传输,解决了由于DICOM影像数据量大、精度深、内容丰富、同时不支持实时性的特点而达不到实时阅片的应用效果的问题.采用C/S设计模式中的点对点形式,按照远程控制模块与多线程通信模块进行了实时阅片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客户端远程快速阅读和操作服务端的病人影像功能,避免了阅片系统中存在的画面流畅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焦建[9](2011)在《远程医学影像阅片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医学影像为现代医疗诊断提供了80%的疾病信息来源,是现代医院中很多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远程诊断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诸如系统功能即时更新、工作应用的范围拓展以及图像标准的统一等方面。本文立足于数字医学影像的网络存储及通信功能实现,详细地介绍了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远程医学影像阅片系统的开发过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用户需求以及系统可行性分析、2)系统数据库选择及设计、3)网站技术框架选择与构建、系统客户端及后台程序开发、4)系统扩展前景。系统重点考虑功能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另外把客户端的用户体验也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从医疗网络化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数字医学影像标准的统一、医疗物质以及人力资源的共享、医疗技术的分享以及沟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社会基础环境的进步推动着传统的PACS系统由目前采用的C/S模式逐步向新型的B/S医学影像存储通信方式过渡,这个过程也将逐渐改善以往系统在兼容性、分布性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缺陷。本文以java技术为平台,开发了B/S模式的医学影像通讯阅览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王洪其[10](2008)在《基于P2P的远程阅片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程会诊是远程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参加会诊的专家对病人的医学图像和初步的诊断结果进行交互讨论,其目的是给远地医生提供参考意见,帮助远地医生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系统获得远程专家的直接诊断。本文研究的基于P2P的远程阅片系统隶属于远程会诊系统。基于P2P的远程阅片系统中没有实时的视频传输,取而代之的是传输医用显微镜抓取的图片。远程阅片系统中要解决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如何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音频流和无损的病理图片。对于音频的交互要求要清晰,没有延迟;对于图像的传输要求尽量不失真。本文详细研究了P2P技术,作为构建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详细研究了数据压缩算法H.263和数据传输协议RTP/RTCP,用于语音流的传输和图片以及文字的传输。在对P2P技术和数据压缩算法与数据传输协议做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后半部分对整个系统的通信服务器端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做了详细分析,并简单分析了测试结果,总结了远程阅片系统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1-01)
远程阅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影响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工作质量的问题较多,要积极做好眼底像阅片的采集与判读,为诊断工作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程阅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伟.眼科远程阅片能发现哪些眼病?[J].保健医苑.2018
[2].姜梨梨,丛明禹,敖铜山,杜松龄.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李建军,徐亮,路从磊,伍曲,王立波.远程眼科阅片及时性及阅片报告详细性的初步研究[J].眼科.2016
[4].张琪,李建军,苏炳男,徐亮,任晓磊.远程眼科阅片筛查疾病谱初步分析[J].眼科.2015
[5].苏炳男,李建军,徐亮,刘丽娟,王爽.远程眼科阅片服务中基层医院上传图像的质量评估分析[J].眼科.2015
[6].李建军,张莉,彭晓燕.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应注意的问题[J].眼科.2014
[7].李学衡.远程医疗中实时阅片系统的设计[D].中南民族大学.2013
[8].高智勇,李学衡.远程医疗中实时阅片系统的设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焦建.远程医学影像阅片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10].王洪其.基于P2P的远程阅片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