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张种植体论文-张晏源,胡奥,李治冶,刘富伟,高晔

牵张种植体论文-张晏源,胡奥,李治冶,刘富伟,高晔

导读:本文包含了牵张种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牵张式种植体,颌骨骨高度不足,可降解材料,生物力学优化分

牵张种植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晏源,胡奥,李治冶,刘富伟,高晔[1](2018)在《一种固位螺圈可降解的骨牵张式种植体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与常规种植体比较,牵张式种植体(DistractionImplant,DI)结构明显复杂,容易导致种植体松动、固定螺丝折断、种植失败后难取出等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目前DI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计算最佳的牵张式种植体结构设计。通过生物力学检测,比较牵张式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建立颌骨骨高度不足的动物模型。分别植入固位螺圈为可降解材料和纯钛材料的牵张式种植体以及常规种植体。分别在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期,评估种植体一骨界面愈合情况、牵张区新生骨生长情况、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结果表明DI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其牵张成骨效果良好、输送罗圈骨结合效果佳,牵张结束后,DI固位罗圈在体内逐渐降解,简化了DI结构,使其载荷方式与常规种植体相似。研究结论:可降解固位螺圈的骨牵张式牙种植体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设计方式,其能够显着提高颌骨高度不足情况下的牵张和固位效果、简化种植临床操作、缩短种植治疗时间。(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韶波[2](2013)在《末端可吸收牵张种植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义齿因其可以长期稳定的行使功能和优于传统修复方式的美学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然而,由于拔牙、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导致的牙槽嵴高度不足却可能引起种植体无法植入、修复美学缺陷,甚至治疗失败。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类似的病例中,通过牙槽嵴增高术可以重建理想的牙槽嵴高度,建立适合于种植体修复的环境。目前用于解决牙槽嵴高度不足的方法主要有onlay或sandwich骨移植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及牙槽嵴牵张成骨(ADO)等。其中,ADO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首例报道出现于1996年。与其它方法相比较,ADO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软、硬组织可以同步升高,无需取骨,避免了取骨区损伤,与游离骨移植相比更小的骨吸收率等。然而,传统的ADO技术需要进行叁次外科手术,分别是:牵张器植入,牵张器取出,牵张完成8-16周后进行的种植体植入。此后,仍需要再等待4-6个月,待种植体愈合后才能进行义齿修复。以上复杂的过程对于患者和医生均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一种叫做牵张种植体(DI)的新设备应运而生,它同时将牵张成骨和种植体的功能集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治疗过程,缩短了治疗时间。虽然DI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现有DI的复杂结构却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首先,功能段(FP)是它行使功能的主要部分,但它的长度过短,难以承受强大的咬合力;其次,中心螺丝(DS、CS)在长期的受力过程中容易损伤甚至折断;再次,在可能出现的失败病例中,固定段(SP)难以取出。因此,为了让DI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要求,我们将对它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在本课题中,我们优化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并通过离体生物力学测试,及离体、在体动物牵张实验评价该DI的性能,利用X线片、CT、Micro-CT、组织切片等技术对其牵张成骨性能进行观察,以期实现“早期可靠牵张,远期最佳载力”。第一部分: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制作实验一: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及制作方法:分析现有DI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外形结构及制作材料方面的优化改进,确定各部分的具体参数,并根据优化结果加工制作一种末端可吸收的DI。结果:找到了现有DI在外形结构、生物力学性能及从牵张器到种植体转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题组以前对DI生物力学结构进行优化的结果,并根据DI的应用目标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法,分别为:TP与SP的长度比R=8:2,DS直径D≥2mm,及使用可吸收材料制作SP段。依据以上优化改进方案,我们成功加工制作出了末端可吸收的DI。第一部分结论:1.对DI的外形、生物力学结构及牵张器到种植体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到现有DI的不足,并进行了优化改进。2.根据优化结果R=8:2,D≥2mm,SP段可吸收,加工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第二部分:离体实验实验二: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将上述优化改进后的末端可吸收DI与普通种植体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检测实验:周期荷载疲劳及轴向拔出实验。结果:轴向拔出实验,DI的最大拔出力为1114.13±75.52N,普通种植体的为1102.38±114.16N,二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周期荷载疲劳实验,经过240万次的连续加载(模拟10年咀嚼状态),所有DI与普通种植体均未发生疲劳损伤。实验叁:末端可吸收DI的离体犬下颌骨牵张实验方法:;利用已建成的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截取其下颌骨,模拟截骨、DI植入的手术过程,并在DI植入后进行牵张测试。结果:手术操作过程顺利,针对以往牵张成骨手术中的弊端,采用创新的手术方式,成功模拟了手术过程。术后成功将移动骨段牵起。第二部分结论:该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牵张性能良好。第叁部分:动物实验实验四:牙槽嵴高度不足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拔除6只家犬双侧下颌全部前磨牙,修整牙槽嵴,3个月后,待其拔牙创骨质完全恢复,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即建成。结果:自创的麻醉方式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拔牙后3个月肉眼观察及X线片均显示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建立成功。实验五:末端可吸收DI的植入及牵张成骨方法:将已成功建立的6只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创新的前庭沟底黏骨膜切口及超声骨刀截骨,完成DI植入手术。植入完成后5天开始以1mm/2d的速度进行牵张成骨,共12天,牵高6mm。结果:使用创新术式成功完成DI植入术,并避免了以往同类手术的一些弊端;术后成功将牙槽嵴牵高6mm。实验六:末端可吸收DI牵张成骨效果的评价方法:分别对牵张完成后1月、2月及3月的实验犬进行大体、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及组织切片检查,对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牵张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大体观察:所有DI均稳定,未出现松动、脱落,位置保持不变,移动骨段高度保持良好。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结果均显示牵张区域在牵张完成后3个月内逐渐生成新骨,到3个月时新骨与周围自体骨已无明显区别。第叁部分结论:1.创新的DI植入术,及优化后的DI能有效减小术区软硬组织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患者痛苦。并对术后移动骨段的安全及DI的稳定提供保障。2.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该末端可吸收DI具有较为可靠的牵张成骨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3-05-01)

高媛,陆松鹤,邵波,孔亮[3](2012)在《牵张式种植体牵张螺丝直径的有限元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牙槽嵴高度不足是口腔种植面临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在高度不足的牙槽嵴上做种植会导致过大的冠根比,欠佳的美观效果,甚至会缩短种植体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牵张式种植体应运而生,顾名思义,牵张式种植体兼具了牵张器和种植体的双重功能,仅需一次手术即可完成颌骨牵张及种植体的植入,相较于传统的牵张成骨后再种植的方法,这即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对牙周组织的创伤,也大大缩短了整体治疗时间。然而,现有牵张式种植体设备存在(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2-10-11)

高媛[4](2012)在《一种改良型牵张式种植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义齿修复因具有传统义齿修复无法比拟的良好功能和美学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然而,各种原因导致的牙槽嵴高度不足却严重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可用于解决牙槽嵴高度不足的方法主要有骨移植、引导骨组织再生(GBR)、牙槽嵴牵张成骨(ADO)等。其中ADO是激发机体自身的再生能力而自然成骨,具有无需植骨、没有供骨区的二次创伤、骨吸收率低、获得骨量大、软组织可获得同步延伸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现有的牙槽嵴牵张设备依据其植入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骨内型牵张器,骨外型牵张器和牵张种植体(DI)。与前两者相比,DI兼具了牵张器与种植体双重功能,仅需一次手术就可以完成颌骨牵张和种植体的植入,既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对牙周组织的创伤,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整体治疗时间。虽然DI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在临床及研究应用中发现,现有牵张设备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设备体积较大,适用范围窄;二是设备结构复杂,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叁是现有牵张设备在牵张完成后变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一旦发生失败,设备难以完整取出,进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对现有牵张设备进行改进,解决上述的一项或几项问题,是推广DI应用的关键。本课题针对牙槽嵴高度不足时的种植修复问题,设计应用一种改良型DI。通过有限元优化设计,离体生物力学测试,以及离体、在体动物牵张实验评价该DI的性能。以期通过对DI相关参数的优化改良,使之从功能上实现“早期可靠牵张,远期最佳载力”。第一部分:有限元优化设计实验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以一种旋入型DI的结构为参照。在Pro/E软件中分别建立DI-基台复合体(DAC)及自适应变化的下颌骨的叁维实体模型,并将二者组装在一起,成为最终模型。分别施加轴向100N及颊舌向45度30N的力。采用皮质骨、松质骨及DI的最大米塞斯应力(Max EQV stress)和DAC的位移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成功建立了包含下颌骨骨块及DAC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可靠性检验结果证实模型可靠。实验二:中心牵张螺丝(DS)直径(D)的优化分析方法:设定DS的D为输入变量(1.0~3.0mm),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叁维有限元优化分析模块,对这一个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随着D的增加,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皮质骨、松质骨和DS的EQV峰值分别下降了21.83%、69.60%、62.67%,DS位移峰值下降22.22%;在颊舌向力的作用下,皮质骨、松质骨和DS的EQV峰值分别下降13.30%、31.69%、44.92%,DS位移峰值下降12.75%。当D≥2mm时,应力及位移可以达到最小。实验叁:DI骨内上下两段长度比例(R)的优化分析方法:设定R为输入变量(5:5~9:1),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叁维有限元优化分析模块,对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随着R的增加,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皮质骨、松质骨及DAC的EQV峰值分别下降了9.19%、19.25%、32.97%,DAC位移峰值下降6.18%;在颊舌向力的作用下,皮质骨、松质骨和DAC的EQV峰值分别下降10.94%、67.32%、12.63%,DS位移峰值下降9.36%。当R=8:2时,应力及位移可以达到最小。第一部分结论:1.成功建立了包含下颌骨骨块及DAC的叁维有限元模型。2. D≥2mm,R=8:2为最优设计参数。第二部分:离体实验实验四:DI设计加工制作及离体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根据上述优化结果,设计并加工制作出一种改良型DI。将牵张高度为6mm的DI与普通种植体进行相关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分析,分别进行了轴向拔出实验及周期荷载疲劳实验的检测。结果:轴向拔出实验的结果显示,DI的最大拔出力为1106±75.22N,普通种植体的最大拔出力为1094±114.3N,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周期荷载疲劳实验结果显示,经历240万次(模拟10年咀嚼状态)的加载,所有牵张种植体试件与普通种植体的试件均未发生断裂疲劳。实验五:离体牵张测试方法:在新鲜的犬离体下颌骨上模拟DI植入及牵张的全过程:水平截骨-打种植孔-平行植入两枚DI-垂直截骨-更换牵张螺丝-试牵张。结果: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成功将游离骨块牵起。第二部分结论:1.牵张6mm的改良型DI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2.该改良型DI具备可靠的牵张性能。第叁部分:动物实验实验六:双侧下颌牙槽嵴萎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DI植入术方法:选择3只杂种犬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拔除其双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并进行牙槽嵴修整,建立双侧下颌牙槽嵴萎缩的犬模型。在确定模型建好后,采用一种自创的全新的手术方式,在双侧分别植入两枚DI。结果:拔牙叁个月后大体及X线片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双侧下颌牙槽嵴萎缩的犬模型;新式DI植入手术操作方便、出血量少,成功将DI植入。实验七:牵张早期成骨效果的评价方法:DI植入后5天将连接螺丝更换为牵张螺丝并开始第一次牵张,每两天牵张1次,每次牵张1mm,牵张6次达到6mm的牵张高度。观察30天后将动物处死,分别通过大体、X线、CT、Micro-CT、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价其牵张早期成骨的情况。结果:牵张30天后,大体观察可见8枚DI均稳定,未出现松动、脱落。牵张区域新生组织色泽偏暗红,质地较硬,颊侧新生组织表面粗糙不平,舌侧较为光滑平整,肉眼已分辨不出截骨线位置;X线、CT、Micro-CT、硬组织病理结果显示牵张区域成骨活跃,已有部分新生骨生成;牙龈组织病理示牙龈组织已基本恢复正常状态,仅个别标本的部分区域可见牙龈上皮层增厚,细胞层数增多。第叁部分结论:1.新式DI植入术能有效减小术区软硬组织的创伤,有利于游离骨块的稳定性及成活。2.动物实验早期结果证实参数优化后的DI具有较为可靠的牵张成骨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2-05-01)

张忻[5](2011)在《骨牵张型种植体的研制及其动物实验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骨牵张型种植体,将牵张器与种植体功能及结构相结合,制作一种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骨牵张型种植体,并通过动物实验对骨牵张与种植体-软硬组织结合的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自行设计并制作骨牵张型种植体。拔除6只Beagle犬的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叁个月后,于缺牙区牙槽嵴顶下约5mm作矩形截骨,术中注意保护舌侧粘骨膜。每侧植入直径为4mm的骨牵张型种植体3枚。术后延期1周后开始垂直牵张加高牙槽嵴。每天旋转加力器一次,每次中心螺杆伸长0.5mm,牵张8天,共伸长约4mm。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取种植牵张区下牙槽骨,肉眼观察牵张成骨情况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并对种植体进行扭力测试及通过种植体共振频率分析仪测试种植体稳定指数(ISQ值),X线检查及硬组织切片等结果肉眼观察所有种植体骨牵张处,均有新骨生成,骨间隙消失,4周组新骨形成区骨质密度似乎略低,其余各组骨质密度均匀,质地坚硬。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红肿,牙龈探诊阴性。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扭力测试,均大于35Ncm。共振频率分析仪测量种植体稳定指数(ISQ值),4周组均值58.5,8周组均值62.8,12周组均值67.2。X线检查骨牵张术后4周和8周骨牵张区骨质密度略低于周围骨组织密度,12周组骨牵张区骨质密度与周围骨组织密度接近。硬组织切片示牵张区,4周组出现了新生的编织骨,随着牵张固定期时间的延长,新生编织骨逐渐变得成熟,致密,骨髓腔变小。12周组,牵张成骨部分有大量新骨形成,新骨形成区骨小梁丰富,与种植体中央螺栓有较好的骨结合。非牵张区4周,8周组种植体表面可见骨髓腔明显增多的新生骨形成,12周组非牵张区种植体表面骨质逐渐成熟,与周围老骨无明显界限,种植体外部螺纹与周围骨质均有良好的骨结合。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研制出骨牵张型种植体,该种植体能通过加力器伸长,具有一系列优于传统种植体和骨牵张器的优点。通过动物实验表明该种植体具备骨牵张器与种植体的双重功能,在骨牵张时,种植体可作为牵张成骨的固定支抗,即增加了固位力,又可使种植体的骨结合与牵张成骨同期完成,牵张结束后,还能做为种植体支持完成上部修复,恢复咬合关系。该骨牵张型种植体能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并与周围牙龈形成良好的软组织封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4-01)

牛学刚,吉凯,韩小宪[6](2011)在《内置式牵张成骨术与骨内牙种植体联合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置式牵张成骨术与骨内牙种植体联合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为1例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患者延期行内置式牵张成骨术,后期行骨内牙种植体植入和修复。术中常规截骨,制作骨转移盘,固定内置式骨牵张器,术后一周以每日1mm的速度行骨牵引,共牵引8mm。固定期大体,螺旋CT观察新骨生成及缺损修复状况。固定期4月行骨内牙种植体植入和后期修复。结果:治疗按计划完成,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牵引顺利完成,新生骨骨质骨量良好,牙种植体骨整合良好,下颌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在早期合理清创基础上,延期内置牵张成骨术联合骨内牙种植体可有效地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丁宇翔[7](2009)在《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及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创伤等原因导致颌骨缺损的矫治不仅要求恢复外形,更重要的是恢复咀嚼功能,牵张成骨是新兴的、成熟的、有效的矫治颅颌面畸形及颌骨缺损的外科技术,而牙种植技术则可以有效的恢复咀嚼功能。牵张成骨技术要求骨段牵张结束后藉牵张器固定6~8周,以待延长段的新骨骨化,再拆除牵张器。长时间的固定期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且牵张成骨术后并发症有钉道感染、骨折、骨化不良及骨不连等。因此,众多学者均在寻求可以有效的促进牵张成骨新生骨痂生成、骨化的方法,以早日拆除牵张器,缩短治疗时间,增强新骨机械性能。而种植体植入颌骨后,必须形成牢固的骨结合后才能负载咀嚼力,一般至少2~3月。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pulsedultrasound,LIPUS)是近年来公认的能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大量的动物和临床试验均证明超声能加快并加强新鲜骨折的愈合。超声是一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促进新生骨痂生成的物理刺激因素。本课题通过建立犬双侧下颌牵张成骨和兔股骨和胫骨骨骺端螺旋状种植体植入动物模型,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否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以及种植体的骨结合。采用99mTc-MDP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观察两侧牵张新骨区血供和骨组织代谢变化,X线平片观察新骨成熟度、双能X线骨密度监测、叁维CT扫描重建测量新骨体积和表面积,组织学观察新骨组织形成特点,材料力学检测观察新骨强度的变化;通过组织学观察种植体金属-骨界面愈合情况,种植体拔出实验检测种植体固位强度。实验一: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动物模型建立。成年杂种犬7只,在双侧下颌骨第1、2前磨牙间行骨切开术,植入内置式牵张器,间歇期为7天,牵引速率为每天2次,0.5mm/次,共20天。随机选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在牵张过程中实验侧每天定时给予低强度(40mW/cm~2)脉冲超声波刺激,每次10分钟,每天两次,共20天。牵张结束后的0、1、2、4、6、8、12周各处死动物一只,切取双侧下颌骨标本。实验二:99mTc-MDP核素颌骨扫描。动物处死前静脉注射99mTc-MDP740毫居,注射药物4小时后SPECT扫描采集断层显像,重建叁维立体影像。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在实验侧和对照侧对应部位选择兴趣区,并求出实验侧骨/对照侧骨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半定量分析指标。ROI检查结果:牵张完成早期实验侧较对照侧放射性计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骨代谢水平在相同时间内有差别。实验侧早期有较强的成骨现象和再血管化迹象,实验侧成骨活跃,与对照侧相比骨的代谢水平要高,显示了在骨生成方面优于对照侧。牵张完成中后期实验侧新骨处于骨改建期,而对照侧处于骨加速形成期,此时对照侧骨代谢程度高,因而核素浓聚要高于实验侧。实验侧与对照侧在牵张完成4周内骨代谢活跃,随着时间推移,牵张完成6~8周骨代谢趋于稳定,至12周时骨代谢已降低至正常水平。实验证实:超声机械刺激可影响成骨细胞的代谢和增加局部血流量来促进早期牵张新骨的成熟。实验叁:X线平片、叁维CT、骨密度和强度检测:拍摄常规X线平片观察双侧牵张新骨的成熟情况。双侧下颌骨标本前部作叁维CT扫描并重建,将采集的数据录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牵张新骨区的体积和表面积,进行配对t检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双侧牵张新骨区对称感兴趣区(RIO)骨密度值,进行配对t检验。一半标本取材后-20℃生理盐水保存,解冻后,室温晾干48小时。用金刚砂磨片切割厚度为3mm的骨片,使用电脑控制的材料力学分析仪进行压缩实验,骨片置于载物台上,连接传感器的压缩杆以1mm/min的速度压迫骨片直至变形;计算机自动记录压力—挠度曲线,得出骨的生物材料力学参数:最大负荷和压缩距离,进行配对t检验。X线平片显示相同时间内超声照射侧新生骨的生长和成熟早于对照侧。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新骨骨密度随着固定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同时间点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骨密度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新骨体积和表面积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体积和表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新骨强度材料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侧骨最大负荷和压缩距离均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超声照射侧新生骨的生长和成熟快于对照侧,验证了LIPUS可促进牵张新骨的成熟。实验组的骨密度和强度高于对照侧,但叁维CT重建显示超声刺激并不能增加骨量。实验四:牵张新骨组织学观察:一半标本甲醛固定48h,20%EDTA脱钙四周,脱水,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行常规HE及Masson’s叁色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实验侧牵张间隙骨小梁数目和直径大于对照侧,实验侧可见散在的软骨内成骨,后期新骨成熟早于对照侧。表明低强度超声可能通过刺激软骨生成而促进新骨生成。实验五: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作用观察。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0只,双侧膝关节股骨和胫骨骨骺端植入直径2mm螺旋状纯钛种植体各一枚,共40枚。随机选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实验侧每天给予低强度(40mW/cm2)脉冲超声波刺激,每次10分钟,每天两次,共20天。结束后的0、2、4、6、8周各处死动物两只,切取含种植体骨标本,拍摄X线牙片,一半标本进行种植体拔出实验。标本取材后-20℃生理盐水保存,解冻后,擦干。使用电脑控制的材料力学分析仪进行种植体拔出实验,得出力学参数:最大负荷和拔出位移,进行配对t检验。X线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没有放射透视影,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拔出实验结果实验组最大负荷和拔出位移负荷均大于对照侧(P<0.05)。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促进种植体骨愈合,增强骨结合。实验六:组织学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种植体骨结合。一半标本酒精脱水,树脂包埋,制作不脱钙组织切片,Goldner’s叁色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结合早于对照侧,骨成熟早于对照侧。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促进种植体界面骨结合。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显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促进牵张新骨区早期血供和骨代谢水平,实验侧牵张新骨成熟早于对照侧,新骨密度和强度增加,但骨量无显着变化。超声可能通过刺激软骨内成骨而促进新骨成熟。同时,显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促进种植体的早期骨结合,增强种植体的固位。(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9-12-01)

张继斌,陈松龄,黄代营,黎炽彬[8](2008)在《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在牙槽突裂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治疗牙槽突裂的可行性,以及微型种植体对支抗牙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A、B、C3组,A、B每组6只,C组2只为对照组。首先形成牙槽突裂外科模型,2周后手术截骨,形成一含牙的骨输送盘。A组采用单纯牙支抗的方法,B组采用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的方法,C组骨切开后原位固定。1周后开始牵引,牵张完成后固定1个月,处死全部动物,取标本作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2组数据分别作Fisher准确性检验和t检验。结果:2种方法均能关闭牙槽突裂隙。2组犬的阳性数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A、B2组支抗牙在骨输送盘中的移动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治疗牙槽突裂是可行性的,使用微型种植体,可以减轻支抗牙牙周-牙髓组织的损伤,减少支抗牙的倾斜移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张继斌,陈松龄,邵军,黄代营[9](2008)在《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牵张成骨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首先形成齿槽突裂外科模型,2周后手术截骨形成含牙的骨运送盘,A组采用单纯牙支抗的方法,B组采用牙?微型种植体联合支抗的方法。牵张完成后固定1月处死全部动物,取牵张新骨及支抗牙骨标本做组织学检查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牵张后新骨均能封闭齿槽突裂隙,A组支抗牙牙根吸收和牙髓病变的程度比B组明显。结论在牙支抗牵张成骨中应用微型种植体可以减少牵引力对支抗牙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牙病防治》期刊2008年04期)

赵云转[10](2008)在《新型牵张种植体的初步实验研究与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义齿修复因具有传统修复无法比拟的良好功能和美学效果,以及较高的远期成功率,近年来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认可。然而,各种原因导致的牙槽嵴缺损严重限制了种植牙的应用。目前可用于种植术前牙槽嵴骨增量方法主要有骨移植、GBR、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等。由于DO是激发机体自身的再生能力而自然成骨,所以不需植骨、没有供骨区的二次创伤,而且具有骨吸收率低、获得骨量大、软组织可获得同步延伸等优点。自1996年Block和Chin等分别报道了成功进行牙槽嵴垂直DO的首次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之后,近十年来,DO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得到广泛肯定,其中牵张装置是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普遍应用的传统牙槽嵴牵张成骨(Alveo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DO)过程主要分为2-3个步骤:首先放置牵张器、完成牵张过程;其次,经过8-16周的固定期后,去除牵张器、同期或后期植入种植体;再经过4-6个月的种植体愈合期,才能安装上部结构完成义齿修复,总疗程最少需要6-10个月。为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创伤,缩短整体治疗时间,国内外曾有少数学者尝试应用种植体直接牵张或者应用牵张种植体(Distraction Implant, DI)进行牵张,一些短期研究结果颇为鼓舞人心。但是,关于一步法进行ADO的研究尚属罕见,且缺乏基础研究和长期研究。兼具牵张器与种植体双重功能的DI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外产品仅有DISSIS和3I等少数几种,而其中又仅有Gaggl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其研发的DISSIS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观察双方面的研究,其余均为短期临床个案报道。因此,本课题第一部分尝试研制一种新型的DI,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观察DO区的新骨生成过程和种植体的骨愈合过程是否可以同期进行,从生物学方面验证其是否兼具牵张器与种植体的双重功能,以期为DI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新型DI的研制与初步动物实验研究实验一新型DI的设计与研制目的:研制并加工一种兼具牙槽嵴牵张器和修复性种植体双重功能的新型DI。材料与方法:在详细分析比较以往ADO牵张装置的基础之上,总结优缺点,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DI系统,并应用TA2纯钛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造成功。结果:新型的DI系统包括主体部件和配套工具两大部分。DI主体部件分为本体和牵张螺丝、固定螺丝叁大部分:本体包括上下两段,分别称为输送螺圈和固位螺圈,均为中空且内外表面均有螺纹,外径4.0mm,内孔径2.0mm,全长10.5mm。上段顶部为高1.0mm的标准六角形,用于连接和固定基台。在牵张前,DI总体成螺纹圆柱状,类似普通种植体。牵张螺丝直径2.0mm,螺距0.4mm,除下部位于固定螺圈内的5.0mm为光滑表面外,其余部分均有螺纹,每顺时针旋转加力一圈可使输送螺圈抬高0.4mm,牵张结束时其上缘止于上段下端2.0-3.0mm处。长度设有12-22mm多种规格,牵张范围5-15mm。固定螺丝与牵张螺丝等长,但自上至下完全为螺纹,用于牵张完成一周后,替换牵张螺丝将上下两段连为一体,完成牵张器到种植体的转变。此外,还有不同长度的基台可供选择。结论:新型DI兼具牵张器与种植体的双重功能,符合牵张装置微型化、微创化的发展趋势,但其具体性能还需下一步的实验验证。实验二应用DI牵张增高牙槽嵴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初步验证DI的牵张性能,并探讨手术方式和标准。材料与方法:应用犬离体下颌骨,模拟应用DI牵张增高牙槽嵴的手术过程并加力测试牵张效果。结果:大体观察和影像学检测表明,新型DI能够有效地增高牙槽嵴,性能及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模型简单、经济,较真实地模拟了体内手术过程。一方面表明犬的下颌骨解剖结构可用于DI的牙槽嵴增高实验;另一方面初步验证了该DI的牵张性能;更重要的是,探讨确定了手术方式与标准,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实验叁应用DI牵张增高牙槽嵴的初步动物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DI作为牵张器和种植体的双重性能,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6条犬拔牙后建立牙槽嵴萎缩模型,应用DI完成牙槽嵴增高,在固定期5、8、12周时取材,从影像学、组织学、扫描电镜、骨密度测量以及计算机形态学测量等方面系统地观察牵张区新骨生成的过程及其与DI的骨结合过程。结果:所有DI与周围组织均愈合良好。应用实体骨骼测量和影像学测量两种方法测得牙槽嵴增高值分别为6.92±1.00mm和7.25±0.40mm,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影像学观察5周后牵张间隙密度增高,但新旧骨界限尚可分辨,至8周时密度接近旧骨,与旧骨分界不清,12周时无明显改变。BMD测定8周时牵张侧牵张间隙的骨密度显着低于同侧输送骨段和基骨段以及对照侧牵张间隙的骨密度(P<0.05),至12周时,牵张侧叁个区域的骨密度间以及牵张侧与对照侧相应区域间的骨密度均无显着性差异。固定12周和8周相比,牵张侧牵张间隙的骨密度明显增高,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测表明12周时DI在旧骨区和DO新骨区均形成骨结合,两部位的BIC分别为60.48±6.12%和51.65±3.83%,二者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牵张区新骨的生成可以和DI的骨结合同期进行,ADO后的固定期和种植体植入后的骨结合期可以合二为一,总体疗程将会缩短一半,而且整个手术过程也简化为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结果提示该新型DI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骨结合后DI牵张螺丝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与分析良好的生物力学传递特性,是保障种植修复远期成功的重要因素。DI作为一种新产品,在临床应用前,应进行生物力学的优化分析,以便早期发现其潜在问题,提高远期成功率。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种植体生物力学领域中的一种有效研究手段。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DI生物力学分析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课题第二部分应用Pro/E的自适应装配功能、Pro/E和Ansys Workbench之间无缝接口和双向参数传递功能,模拟在不同载荷下,对DI牵张螺丝的长度和直径进行生物力学优化分析,以期认识DI这种特殊形态种植体的生物力学传递特点,并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详细参数和理论参考。实验一自适应装配包含螺纹DI的下颌骨骨块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自适应改变的包含真实螺纹形态DI的下颌骨骨块FEM模型。材料与方法:在计算机上,基于Pro/E的建模软件和自适应装配功能,以及Pro/E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双向无缝参数传递功能,进行建模,并模拟力学加载进行模型准确性的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可随DI宏观结构参数自适应改变的包含真实螺纹形态DI的下颌骨骨块FEM模型。结论:该模型为后期的DI生物力学优化设计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模型支持。实验二DI牵张螺丝长度的生物力学优化分析目的:观察DI牵张螺丝长度(L)变化对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OBJ)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设定L为设计变量(Design Variable,DV),L变化范围为10.0-20.0mm。设定DI-基台复合体和颌骨的平均主应力峰值以及总体变形峰值为OBJ。结果:在AX和BL加载下,L对DI下段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最为明显,各下降了50-60%左右。在AX加载下,L对除DI下段的其它部位的总体位移峰值影响相当,均为5%左右。对响应曲线的切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在AX加载下,随着L的增加,皮质骨、松质骨和DI下段的EQV应力峰值随之下降,当L≥11.8mm时,其值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在BL加载下,随着L的增加,除DI上段无明显变化外,其它部位的总体变形峰值随之下降,当L≥14mm,各值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结论:随着L的增加,DI抗垂直和侧向力的能力均增强,当达到14mm后再增加长度对力的传导影响不明显。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临床上选择DI牵张螺丝的长度L不应小于14mm,即此种形态的DI更适合6-7mm以上的牵张,有广泛的临床适用性。实验叁DI牵张螺丝直径的生物力学优化分析目的:观察DI牵张螺丝直径(D)变化对OBJ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设定D为DV,D变化范围为1.4-2.8mm,OBJ同实验二。结果:在AX和BL加载下,随着D的增加,DI中段的应力下降影响最为明显,达50-60%,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应力和变形也都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AX和BL加载下,随着D的增加,DI上段和下段的变形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而在BL加载下,DI上段和中段的应力也出现了相反变化。提示D的变化对DI各段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在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切斜率分析表明:在两种加载下,随着D的增加,颌骨的应力及变形都随之下降,当D≥2.1mm时,各值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在两种加载下,DI中段的应力峰值也随D的增加而下降,当D≥2.02mm时,各值较小且变化幅度低平。在两种加载下,DI上段和下段的变化相反且变化幅度也较大,当D≤2.4mm时,上段的应力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结论:D对DI中段的应力影响最大,增大直径能明显减小中段松动或折断的可能性,当D达到2.02mm时,再增加D对力的传导影响不大;当D控制在2.4mm以内时,DI颈部与基台连接处应力较小,不易松动或折断;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选择DI牵张螺丝的直径D应该在2.0-2.4mm之间。综上实验,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FEM生物力学模拟分析,从生物学基础和生物力学分析两个方面较严密地研究和验证研发的新型DI的性能与可行性。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此种DI更适合6-7mm以上的牵张,DI牵张螺丝的直径为2.0mm,经生物力学分析表明设计也较为合理。该新型DI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8-04-01)

牵张种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种植义齿因其可以长期稳定的行使功能和优于传统修复方式的美学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然而,由于拔牙、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导致的牙槽嵴高度不足却可能引起种植体无法植入、修复美学缺陷,甚至治疗失败。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类似的病例中,通过牙槽嵴增高术可以重建理想的牙槽嵴高度,建立适合于种植体修复的环境。目前用于解决牙槽嵴高度不足的方法主要有onlay或sandwich骨移植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及牙槽嵴牵张成骨(ADO)等。其中,ADO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首例报道出现于1996年。与其它方法相比较,ADO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软、硬组织可以同步升高,无需取骨,避免了取骨区损伤,与游离骨移植相比更小的骨吸收率等。然而,传统的ADO技术需要进行叁次外科手术,分别是:牵张器植入,牵张器取出,牵张完成8-16周后进行的种植体植入。此后,仍需要再等待4-6个月,待种植体愈合后才能进行义齿修复。以上复杂的过程对于患者和医生均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一种叫做牵张种植体(DI)的新设备应运而生,它同时将牵张成骨和种植体的功能集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治疗过程,缩短了治疗时间。虽然DI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现有DI的复杂结构却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首先,功能段(FP)是它行使功能的主要部分,但它的长度过短,难以承受强大的咬合力;其次,中心螺丝(DS、CS)在长期的受力过程中容易损伤甚至折断;再次,在可能出现的失败病例中,固定段(SP)难以取出。因此,为了让DI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要求,我们将对它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在本课题中,我们优化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并通过离体生物力学测试,及离体、在体动物牵张实验评价该DI的性能,利用X线片、CT、Micro-CT、组织切片等技术对其牵张成骨性能进行观察,以期实现“早期可靠牵张,远期最佳载力”。第一部分: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制作实验一:末端可吸收DI的设计及制作方法:分析现有DI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外形结构及制作材料方面的优化改进,确定各部分的具体参数,并根据优化结果加工制作一种末端可吸收的DI。结果:找到了现有DI在外形结构、生物力学性能及从牵张器到种植体转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题组以前对DI生物力学结构进行优化的结果,并根据DI的应用目标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法,分别为:TP与SP的长度比R=8:2,DS直径D≥2mm,及使用可吸收材料制作SP段。依据以上优化改进方案,我们成功加工制作出了末端可吸收的DI。第一部分结论:1.对DI的外形、生物力学结构及牵张器到种植体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到现有DI的不足,并进行了优化改进。2.根据优化结果R=8:2,D≥2mm,SP段可吸收,加工制作了一种末端可吸收DI。第二部分:离体实验实验二: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将上述优化改进后的末端可吸收DI与普通种植体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检测实验:周期荷载疲劳及轴向拔出实验。结果:轴向拔出实验,DI的最大拔出力为1114.13±75.52N,普通种植体的为1102.38±114.16N,二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周期荷载疲劳实验,经过240万次的连续加载(模拟10年咀嚼状态),所有DI与普通种植体均未发生疲劳损伤。实验叁:末端可吸收DI的离体犬下颌骨牵张实验方法:;利用已建成的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截取其下颌骨,模拟截骨、DI植入的手术过程,并在DI植入后进行牵张测试。结果:手术操作过程顺利,针对以往牵张成骨手术中的弊端,采用创新的手术方式,成功模拟了手术过程。术后成功将移动骨段牵起。第二部分结论:该末端可吸收DI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牵张性能良好。第叁部分:动物实验实验四:牙槽嵴高度不足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拔除6只家犬双侧下颌全部前磨牙,修整牙槽嵴,3个月后,待其拔牙创骨质完全恢复,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即建成。结果:自创的麻醉方式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拔牙后3个月肉眼观察及X线片均显示牙槽嵴高度不足的犬模型建立成功。实验五:末端可吸收DI的植入及牵张成骨方法:将已成功建立的6只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创新的前庭沟底黏骨膜切口及超声骨刀截骨,完成DI植入手术。植入完成后5天开始以1mm/2d的速度进行牵张成骨,共12天,牵高6mm。结果:使用创新术式成功完成DI植入术,并避免了以往同类手术的一些弊端;术后成功将牙槽嵴牵高6mm。实验六:末端可吸收DI牵张成骨效果的评价方法:分别对牵张完成后1月、2月及3月的实验犬进行大体、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及组织切片检查,对牙槽嵴高度不足犬模型牵张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大体观察:所有DI均稳定,未出现松动、脱落,位置保持不变,移动骨段高度保持良好。X线片、CT扫描、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结果均显示牵张区域在牵张完成后3个月内逐渐生成新骨,到3个月时新骨与周围自体骨已无明显区别。第叁部分结论:1.创新的DI植入术,及优化后的DI能有效减小术区软硬组织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患者痛苦。并对术后移动骨段的安全及DI的稳定提供保障。2.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该末端可吸收DI具有较为可靠的牵张成骨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牵张种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晏源,胡奥,李治冶,刘富伟,高晔.一种固位螺圈可降解的骨牵张式种植体的研发[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2].韶波.末端可吸收牵张种植体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3].高媛,陆松鹤,邵波,孔亮.牵张式种植体牵张螺丝直径的有限元优化分析[C].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2

[4].高媛.一种改良型牵张式种植体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

[5].张忻.骨牵张型种植体的研制及其动物实验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牛学刚,吉凯,韩小宪.内置式牵张成骨术与骨内牙种植体联合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

[7].丁宇翔.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及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

[8].张继斌,陈松龄,黄代营,黎炽彬.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在牙槽突裂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

[9].张继斌,陈松龄,邵军,黄代营.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牵张成骨中的实验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8

[10].赵云转.新型牵张种植体的初步实验研究与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8

标签:;  ;  ;  ;  

牵张种植体论文-张晏源,胡奥,李治冶,刘富伟,高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